『壹』 嬰兒的學習方式主要有哪幾種
也許有人會說,0~3歲的寶寶除了吃喝外,就是玩,他是怎麼學習的呢?的確,3歲以前,寶寶不可能像在課堂聽講那樣來學習,我們這里所說的學習是指廣義的學習,即:個體獲得經驗的過程。而從此意義上說,寶寶眼睛睜開的每一秒鍾都在學習。 0~3歲學習的重大意義 一個人學習能力的50%是在生命的頭4年中發展起來...的,在此短短的時間內,構建了主要的學習途徑,掌握了記憶的主要方法,並且吸取了大量信息,建立了通向未來學習的成功之路,而以後的學習都是圍繞這個核心發展的。從這個意義上說,人生的頭三四年,相當於從這時直到死亡的人生全部內容的總和。——蒙特梭利 4種有特色的學習方法 ★ 習慣化和去習慣化 所謂習慣化是指個體由於不斷重復地受到某種刺激,而對該刺激的反應逐漸減弱的現象。如果有另一個新異的刺激出現,他會立刻轉向新異刺激,這種對新異刺激的反應的增加就是去習慣化。我們把嬰幼兒的習慣化和對新異事物的反應看作是嬰幼兒特有的學習行為,叫獲得敏感,即嬰幼兒對周圍經常反復大量出現的事物形成特殊的認知添加,比如看到奶瓶就高興就稱為奶瓶敏感。 啟示for爸媽 爸媽可以不斷地增加寶寶周圍的新事物,比如餵奶、做游戲時放音樂培養音樂敏感。這樣不斷進行,就會形成牢固的條件反射,從而擴展他的認知領域。 ★ 經典條件作用 經典條件作用就是巴甫洛夫及其學派所研究的條件反射,是嬰兒時期非常普遍廣泛的學習形式。無論是嬰兒自己在生活中自發地遇到刺激物形成聯系,比如他不經意碰響小勺燈就亮了,還是爸媽有意在他身上建立的聯系,比如講故事時放音樂,都是他習得的行為方式和適應方式。 啟示for爸媽 爸媽在給寶寶施教時,能夠敏感於那些外來影響的教育含義,能夠在嬰兒期建立行為舉止和是非對錯的標准,盡量利用環境的刺激來達到使寶寶形成內在的條件反射,比直接解說要高明得多。 ★ 操作條件作用 嬰幼兒的許多習慣和行為都是他自身操作獲得的,是生命體自發的、隨意的、主動的行為,這與人類的學習特徵更相符合。它彌補了經典條件作用的被動性,通過嬰幼兒更多主動的參與來獲得經驗,使隨後的反應再次出現的可能性增加,又稱為工具性條件反射。 啟示for爸媽 爸媽應該根據教育要求,從寶寶的主動行為中辨別,哪些行為應予以強化,哪些不去強化,使之「消退」,從小培養他的良好習慣。 ★ 模仿 嬰兒一進入人類世界,他所看到、聽到的都具備受後天條件影響的性質,這些在嬰兒腦中積累產生的注意、記憶和知覺就是學習。嬰兒可以通過自身的活動反映所見所聞,就稱為模仿。新生兒早期就有模仿能力,不過是不隨意的自動化反應,隨著大腦皮層發展,變成隨意的有意識的模仿。 啟示for爸媽 新生兒的模仿能力是促進他們與爸媽及其他人建立良好關系的重要開端。可以利用寶寶的模仿,讓他們學習良好行為,當他們模仿出好行為時,及時鼓勵他們,使其得到強化。
『貳』 寶寶要怎麼教才好
1、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不可代替的教育者 0-6歲是孩子品質及良好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兒童生命的最初兩年,是與父母建立牢固情感紐帶的關鍵期,是兒童未來心理成長並與他人建立信任和愛的關系的基礎。 所有關於生命知識的50%,是在生命的第一年學習的,生命的第二年,學習25%,這里的生命知識主要是指愛的...能力和情感的發展。 2、如果想要改變孩子的行為,父母應先改變自己 教育孩子就是教育自己的一個過程,孩子的不良行為,往往是從環境或父母那兒直接傳授下來的。樹立榜樣來教育是發展孩子道德行為的最可靠的辦法。 3、培養兒童的靈性品質其重要性遠遠超過智力開發 靈是樹,心智是果;靈是燈,心智是光。人的智力是靈性品質的反射。如果只注重技能的培養(如各種五花八門的早期智力開發興趣班),而忽視兒童的精神品質的培養,只能是本末倒置,孩子長大成人後,他們的人格就會有缺陷,道德發展受到阻礙。 4、合理的管束 管束孩子是告訴他們行為的標准,即什麼樣的事情可以去做,什麼樣的事情不能做。管束要有權威:當孩子可能要犯錯誤,我們不得不進行管束的時候,一定要有權威性。讓孩子知道你是嚴肅的,而且你們提的要求是將伴隨懲罰或獎賞的。合利地限制孩子可以培養孩子的紀律觀念,當然,對孩子的管束必須是負責任的。而且要告訴孩子你提出要求的原因。和孩子的爸爸保持一致性:父母在管束孩子時保持一致,這樣孩子可以建立統一的行為標准。即使對爸爸的管束有異議,也最好在以後孩子不在場時,再與他進行討論。這樣做,也可以樹立起父母雙方的權威性。不要懲罰得太多:不可從生理和心理上虐待孩子,要把孩子管好,上策就是對他好的表現進行獎勵。 5、用積極鼓勵的方法,使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價值觀 父母需要主動地將基本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教給孩子。以便於孩子在社會上成長。當然,在這方面,身教勝於言傳,我們可以做孩子的好榜樣。創建良好的家庭氛圍是很重要的。因此,我們不可以讓孩子去做我們不願意的事,也不可以自己做一套,讓孩子去做另一套。只有我們以身作則,注重孩子價值觀與禮貌的培養,才能教育出品德高尚的下一代。 高自我價值觀的人具有三個「能力」:我有能力;我能與周圍的人交往;我能隨時隨地為他人的幸福作出貢獻。相信自己有學習和成長的潛能,發展出勇氣、信仰、自信、信賴生活和他人等等品質。反之,低自我價值觀是一種對自我的消極認識,自責、羞辱、憤怒、憎恨等毀滅性感覺始終伴隨一生。 6、接納、確認孩子的各種情緒(尤其是消極的) 當父母否認孩子的感覺時,孩子覺得他得不到理解。只有當孩子的情緒被接納,他的感覺舒暢了,他的行為才會良好,因為孩子是生活在感覺的世界裡。 傾聽孩子的心聲有經驗的父母提出,通過說話來了解他們的感受,是非常有價值的一種方式。不論孩子提出的問題是大還是小,都要盡可能找時間立即去傾聽他所說的話,而不要讓孩子等你有了空閑時間再說。與孩子說話,為我們提供了一次了解和教導孩子的機會。立即傾聽孩子的談話,有助於贏得孩子的信任,這樣孩子才願意把所有的事都告訴我們。而對我們來講,了解孩子頭腦里想的是什麼,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此,當孩子與我們談話時,我們要盡可能地立即與他交談。這樣孩子就不會失望了,他可以感受到他對我們是多麼的重要,他也就會更多地把心裡話告訴我們。 6、設立明確家規,定期召開家庭會議 孩子需要知道界限在哪裡,哪些是該做的,哪些是不該做的,沒有規則孩子反而沒有安全感。家規不超過5條到6條,應適合於家裡的特定需要,而且必須用肯定句來陳述,將家規貼出來。如果違反家規應明確相應的處罰措施。一旦建立,就應堅決執行,每隔一段時間,應對家規作調整和修補。定期召開家庭會議,使全家一起分享生命發展的過程,發展民主,相互尊重,享受愛的氛圍。 7、在一定范圍內給孩子選擇權 隨著孩子的成長,給他越來越多的自由和控制自己生活的權力是很重要的。必須有意識地要求自己;甚至是克制自己的那種什麼事都為孩子做的想法,來給孩子一些自由度。給孩子一定的自由,表明我們信任和尊重孩子,孩子也會因此更加尊重我們,愛我們。 在一定范圍內給孩子選擇權,通過提供選擇,可以避免緊張氣氛,給孩子提供做決定的實踐機會。如「睡覺時間到了,你是要聽昨天的故事呢,還是想聽一個新的故事?」「你今天是想穿粉紅色的上衣,還是藍色的T恤?(如孩子兩者都不選,父母可問:「是我幫你選,還是你自己選?」)做選擇並讓孩子負責任都是日常的行為,對於發展孩子的自我價值觀是至關重要的。 8、游戲是兒童的主要活動,兒童通過游戲學習 兒童通過接觸具體的、模擬的與生活有關的東西學習,需要與同伴、成人和環境互動交流,游戲使兒童放鬆且發展專注的工作態度。在5歲之前不應過早開始對字母數字等符號的專門練習,這樣會限制孩子的思維,因為幼童的心智還沒成熟,對抽象的概念還無法理解。 9、正面告訴孩子應該做什麼,而不是不該做什麼 傳統型教育者的居高臨下的姿態,總是對孩子說「不準打人,不準在沙發上吃東西」等等,這種負面的口氣只會將注意力引向並集中於負面的行為;而孩子仍然不知道好的行為是什麼,自己應該做什麼。積極的說法是用美德修正孩子的行為,如「你忘記了與人和平相處」或「我們是在餐桌上吃東西的!」 10、每天抽時間跟孩子單獨相處,共同做點雙方都感興趣的事情 每個孩子都需要從父母那裡得到足夠的重視。在每天工作之餘,我們要騰出一些時間參加孩子的游戲。要為孩子提供各種各樣的經歷,盡可能讓孩子接觸到各類東西。父母作為孩子的傾聽者、支持者、精神的陪伴者,當孩子遇到挫折時,應尊重孩子的感受,以超脫且同情的態度陪伴在孩子的身邊。 1 1、不要忘了給自己留下一點休息時間 我們應該主動地尋找一點時間,暫把孩子放在一邊。這是為孩子創造更好的心理環境。撫養孩子並不意味著我們要放棄我們個人的需要和夫妻間的交流,夫妻關系的和諧對家庭穩定至關重要。另外,我們需要點空閑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遠離繁瑣的家務和工作。要有一點幽默感,不要為自己的一點點錯誤懊悔不已。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情,放鬆一下緊張的神經,善於休息,才能更善於工作。 1 2、讓孩子的爸爸發揮作用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爸爸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爸爸不僅是一個監督者,更需要成為積極的參與者。父母作為一個集體,討論教育的原則,與孩子一起游戲,一起談話,這樣會收到更好的效果。讓周圍的人幫助你,使你自己的生活輕松。 1 3、享受孩子帶來的快樂 成功的父母們深刻的感覺到伴隨孩子成長帶來的快樂。由於孩子使我們的生活變得偉大,使我們變得更有理解力,使我們生活有了希望。所以,我們不要去抱怨自己的辛苦,而要用心去發現和享受孩子帶來的快樂!
『叄』 如何對寶寶進行早期教育
給寶寶足夠的陽光,讓寶寶盡情的玩,自由自在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