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幼兒園教育面臨的困惑及如何突圍
擴展閱讀
要看動漫4g需要多少錢 2024-11-26 20:16:57

幼兒園教育面臨的困惑及如何突圍

發布時間: 2024-06-17 08:37:58

① 幼兒教育存在的誤區和途徑

導語:研究表明兒童處於性格及品質發展的敏感期,同時也是塑形期。因此幼兒教育時期是影響兒童能否健康成長重要階段,進一步來說,幼兒教育同時也是培養人才的關鍵環節,我們必須進一步提高對幼兒教育的重視度。

一、幼兒教育中存在的誤區

1、忽視幼兒的心理發展特點,把成人的意願強加給他們。有些幼兒教育機構過度重視學業和各種特長的培養,過早地對幼兒進行單方面的認知技能訓練。

2、只重視智力因素的培養,忽視非智力因素的發展。缺乏利用各種有利條件培養孩子堅強、自信、不怕困難的良好品質,以及較強的獨立生存能力。

3、在智力的開發方面也存在一定的誤區。很多人認為智力的開發就是讓孩子掌握一兩種的樂器、會加減法、會識字、會背幾首古詩等。其實真正意義上的智力開發是讓孩子多參加活動,多接觸自然,開闊眼界,發揮孩子的想像力,啟發孩子獨立思考。

二、幼兒教育中的「機構教育」

2001年7月2日教育部在頒布《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總則中提到:「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並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可見,以游戲作為幼兒教育的主要形式,尊重孩子的自然天性,挖掘孩子的潛能,開發孩子的智力是幼兒教育的關鍵。

游戲對幼兒的社會意識、情感和身體的發展都具有重要價值,不僅能促進幼兒的認知能力的發展,還涉及與同伴之間的共同努力與協作。由於游戲代替了學習抽象技能的環境,更容易使幼兒在游戲中體驗到成人的社會活動,社會生活和道德面貌,領會人們之間的相互關系,促進自我形象的建立。

所謂自然教育是以發展幼兒的「內在自然」或「天性」為中心,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根據幼兒年齡特徵而實施的教育。對幼兒而言,首先就是要使教育適合兒童的心理發展特點。

幼兒的思維形式是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動、好奇、模仿是孩子的天性。針對幼兒的這些特點,教育者更應該注意周圍環境的影響作用,為孩子構建積極的生活和學習環境,為孩子更多地接觸各色生活創造條件。

另外,幼兒教師要「從知識的人本化和學習的人本化出發,引導每一個幼兒發展個性,舒展自我,達到人的自我實現」。現代心理學認為,人的心理活動是統一的整體,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甚至後者更為重要。就一般人來說,智力差別並不明顯,人們之間成就大小的差別,主要取決於幼兒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這就是說,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是人的一生很重要的教育內容,樂觀的態度、穩定的情緒和堅強的意志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質,人們才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將來才會有所成就。

三、幼兒教育中的「家庭教育」

1、改變教育觀念,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

父母有責任讓幼兒了解和學習智育之外的更多東西,使其全面、均衡地發展。同時對孩子要適度關心但不溺愛,培養他們的獨立生活能力。父母要想方設法增強幼兒的責任感,責任感既包括對自己的言行敢於承擔責任,還包括對社會和他人的責任感,只有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才能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同時,家長還要注意增強幼兒承受挫折的能力、吃苦耐勞的精神、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毅力,從小就讓孩子體會生活的艱辛,並讓他們適當經受一些磨煉,以適應競爭日趨激烈的現代社會。

2、營造和諧氛圍,統一教養觀念

幼兒生活在一個和諧的家庭中,看到的是父母或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關懷,感受到的是溫暖和體諒,如此幼兒也會學著關心、體諒、尊敬和感激別人,而不是自私、刁蠻、不懂感恩。在教養觀念上,要保持父輩和祖輩之間在教養方式上的一致,使幼兒不會因長輩之間觀點的不一致而出現混亂和無所適從。

3、強化良好行為

當人們受到外在的表揚或獎勵後,會逐漸產生一種相應的內在自我獎勵傾向,表現為內在的自我滿足。如果能從外在強化過渡到內在強化,良好行為就會得到更有效的鞏固。

四、發展幼兒教育的內容

幼兒教育目標決定了幼兒教育內容的性質和構成———從性質上看,強調幼兒的全面發展注重使幼兒成為完整的人,成為有尊嚴和價值的個體,為幼兒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從構成上看,幼兒教育應該包括身體、知識、技能、道德、智力、精神、靈魂、創造性等方面的內容,以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要注重幼兒教育各領域內容的相互滲透和綜合發展。

日本1998年的《幼兒教育要領》將幼兒教育內容分為「健康」、「人際關系」、「環境」、「語言」和「表現」五個領域並強調這些領域的融合和滲透。我國2001年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將幼兒教育內容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並明確指出:「各個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系,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

盡管各國在教育內容方面存在差異,但幼兒教育內容基本上反映發展幼兒教教育目標的全面性和整體性,進而體現發展教育目標的價值觀和教育目標。

發展幼兒教育應處理好教師和班集體的關系。美國心理學家史莫克建議,

第一、利用教師對班級的期望使學生加強對自己與班級的期望。

第二、利用教師的引導作用培養學生自我管理和教育能力。

第三、利用教師對學生的接納和愛護,促進學生之間的友愛與團結。

第四、利用教師對學生的期望效應,發展與修正學生的共同行為標准。

第五、利用師生間的相互交流,增強學生間彼此溝通的能力。第六、利用師生和班級共同的奮斗目標,加強學生間相互合作、團結一致的精神。盡而更好地促進幼兒教育的發展。

重視整

合幼兒教育方法和途徑。在現代,全人教育倡導各種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徑的整合。首先全人教育哲學基礎中的「聯接」和「整體性」都強調整合。在幼兒教育中學會」聯接」人為系統中的各個部分相互依賴、相互聯系;整體性是指整體大於部分之和。

在實際生活中教育強調「整合的教育」即主張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採用每一種方法都有獨特的價值,每一種途徑都有獨特的作用,都是整體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因此,幼兒教育應該整合各種方法和途徑以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拓展內容】

關於幼兒教育的知識

如何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才、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已成為每個家長迫切關注的問題,但大多數家長往往缺乏科學的幼兒教育知識,他們僅憑個人的直覺和某些傳統經驗來施教,這使得家庭教育出現了許多問題,產生了許多誤區。父母在教育中應具備哪些幼兒教育知識呢?

一、要重視父母在幼兒教育中的角色。

雖然一代有一代的難處,現代父母的角色可一點也不比上一代輕松,以小家庭為主的家庭形態與職業婦女的增加,令現代家庭在照顧子女上,極易陷入左支右絀的情況,導致無法從容地教養子女。以主要照顧孩子的女性而言,她們在生活、經濟上較上一代雖然擁有更多的主導權和選擇權,但扛在肩上的責任與壓力也相對加重了。所以你再忙,也不要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放鬆對孩子的早期教育,要重視「家長參與」的重要性,完成父母除了生養孩子之外,對孩子的教育功能。

二、家庭和睦,互敬互愛,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說的就是環境對人的影響之大。的確,不同的環境,就會有不同的成長歷程,就會造就不同的人物性格。記得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有些父母由於年輕氣盛,經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鬧別扭。經過多次觀察,父母吵架時,孩子不是眨巴小眼睛恐懼地張望,就是嚇得嚎啕大哭,而且原本活潑開朗的性格也慢慢變得沉默憂郁了。

除了給孩子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學習氛圍,還要積極的和孩子交朋友,努力消除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代溝,給她說話的權利,讓她感到自己是家庭重要的一份子。這樣不但及時掌握了孩子的思想動態,還培養了他樂觀自信的良好品格,為他今後的成長與學習夯實了應有的心理基礎。

三、注意形象,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鮮活的榜樣。

《三字經》中有這么一句: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而我們既是孩子的父母,又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由此可見,做父母的對孩子的影響是多麼地巨大。我以前有個學生家長,兩人都是所謂的粗人,不但與書無緣,還天天出口成"臟",滿口臟話,結果他們的女兒也在不知不覺中沾染了許多惡習,不但不愛學習,而且還經常出言不遜,成了令人厭惡的壞孩子。由此可見,父母對子女的影響真的很大。所以平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給孩子樹立一個鮮活的榜樣,讓父母的優點在孩子身上得以體現並發揚。

四、循循善誘,因勢利導,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教育專家指出,興趣是成功的第一動力。把這個觀點運用到學習中,那就是說,只有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才會去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才會取得優異成績。

幼兒教育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每個孩子都是充滿希望的朝陽,每個孩子都是未來社會的棟梁。相信只要父母們有足夠的幼兒教育知識,因材施教,孩子們一定都能取得成功,走向輝煌。

最後,讓我們共同努力,用心托起明天的太陽。

如何增進親子關系

孩子還小的時候,不會認字也聽不懂大道理,他們正是愛玩的時候,玩游戲是他們最大的快樂。如果想要和孩子建立好親子關系,一起玩游戲是個不錯的選擇,而親子游戲就順應而生了。親子游戲不僅能夠幫助父母了解孩子的情況,更可以促進一家人的和諧家庭氛圍。接下來就讓我為大家介紹幾種親子游戲吧!

1、雙手接球(或物)

父母可以和寶寶玩些球,可以買些輕的球類和寶寶玩接球游戲,進行雙手接球的練習可以鍛煉寶寶驅除雜念,如憤怒、不安和沮喪等,因為要集中注意力,還會使寶寶漸漸喜歡上運動。也可以接些輕軟的物品。如小件的抱枕啊。

2、垂釣

垂釣是一種非常好鍛煉人的耐性的辦法,家長可以帶寶寶一起去垂釣,盡管氣氛很安靜但是溫馨和諧,可以讓孩子收獲更多。

3、放風箏

放風箏是許多孩子的喜愛,相信很多人的童年都有放風箏的美好回憶。父母可以在周末或假日帶著寶寶到郊外和寶寶一起放風箏,既可以呼吸新鮮的空氣,而且放線、收線也鍛煉了臂力和眼力,使孩子心胸開闊,同時增進父母與孩子的溝通和交流。

4、盪鞦韆

盪鞦韆真的非常快樂好玩,父母可以當做助推器和監護孩子,可以輕輕替寶寶推鞦韆,你會聽到寶寶非常歡快的笑聲,心裡也非常愉悅,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據說每天盪鞦韆20分鍾,大腦分泌的「快樂因子」呔多芬會增加80%。

看了以上內容,相信大家對於親子游戲的了解又多了一些。親子游戲的出現不僅解決了父母和孩子的溝通問題,也幫助家長們更好的了解孩子和親近孩子,讓很多對於親子關系十分頭疼的父母找到了解決的好辦法。但是我還是要提醒各位父母,親子游戲的過程中還是要多加註意孩子的安全。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怎樣批評寶寶

當寶寶能走會跑後,會讓媽媽們非常頭疼,一天之內被媽媽批評個三五次簡直就是家常便飯。只要媽媽一分鍾沒注意到,寶寶就肯定會「犯錯誤」。但是心理專家卻建議,不管寶寶犯多少錯誤,每天批評他最好不要超過兩次。

批評孩子有學問一天最多兩次

在育兒方面,家長的態度一般分兩種,一種是較為開放的,例如美國等國家,對孩子都持順其自然的'態度,管得很松,這樣有其好的一面,即利於孩子養成天真、坦率的性格,但不容易培養他們的是非觀念。而中國家長大多是另一種,即對孩子嚴格管理,它好的一面是能從小培養孩子的是非觀念,負面效果是,過多的批評、呵斥可能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變得膽小怕事。

孩子犯錯其實是很好的教育機會

其實,失敗是成功之母,失敗可以積累經驗教訓。許多家長在寶寶犯錯誤時,總是大加譴責、恐嚇,卻忘記了犯錯誤是很好的學習機會。家長們的批評是想阻止寶寶再犯同樣的錯誤,但這樣做常常會產生相反的作用。孩子們或因害怕受責備而不敢冒險,失去學習新技巧的熱情和膽量;或產生逆反心理。

而且,過於頻繁的責備不僅讓孩子變得「皮」了,對批評充耳不聞;在成長的歲月里,更會在他的心裡留下陰影,認為自己做什麼都不行。

批評時的注意事項

專家建議,家長批評孩子,不妨每天只說個一兩次,不要逢事就說,因為有的錯誤,孩子可能馬上就能自己明白,不說也罷。而對於重大的錯誤,在批評時也應該注意兩點。

一是冷處理。即家長在批評孩子時,不妨放低聲音,或採取沉默,這比高聲大喊要更有效果,孩子反而會更緊張,會感到「不自在」,進而反省自己的錯誤。

二是要趁熱打鐵。因為孩子的時間觀念比較差,昨天發生的事,彷彿已經過了好些天了,加上孩子天性好玩,剛犯的錯誤轉眼就忘了。如果覺得孩子做的錯事必須批評,那麼別拖拉,馬上就說,否則就起不到應有的教育作用。

批評寶寶要講究技巧,才能是寶寶樂於接受,更能身心健康地成長。

幼兒該如何教育

三周歲寶寶是迅速發展的時候,無論是在身體和心理方面。三周歲寶寶該如何教育,這是爸媽們都必須關注的問題。下面從智商和情商兩個方面告訴寶爸寶媽們該如何教育三周歲寶寶。

智商方面:

1、早期閱讀: 每天和他一起看一篇故事,用家裡的大狗考利或者再去買一些以圖片為主的故事書。故事要短小精悍,講故事的時候注意加入一些形容詞或者成語,豐富他的語言能力。給他講故事的同時要求他復述,或者讓他自己看著畫面編故事。無論他編的是什麼,都要鼓勵他說下去,剛開始時可以幫助他一起編。

2、角色扮演游戲:和他一起玩看醫生,來客人了,去家樂福購物,警察叔叔抓壞蛋等游戲,自己編一下游戲內容,稍微豐富一點。你和寶寶一人扮演一個角色,如看醫生的游戲,一個扮醫生,一個扮病人。平時教他注意觀察所扮演的這些角色。

3、增加知識面:可以通過在路上看到的任何事物來增加他的知識面,如各種動植物和建築的名字,各種商店的用處,以及看著天空給他講一些天文學方面的知識。

4、配合幼兒園的課程,復習學過的兒歌,唐詩和英文單詞。

情商方面:

5、品質的培養:每天抽一定時間和他聊天,讓他講講幼兒園的生活,然後灌輸一些好的品德。也可以通過讀故事的方式灌輸,一個故事講完後用簡單的話總結這個故事所體現的那些好的品質。不斷重復,加強印象。

6、愛心和同情心的培養:利用一切機會灌輸他必須具備愛心,知道關心別人,同情弱者。三周歲寶寶該如何教育,這點你可以看寶寶主頁上的一篇成長日記「愛心的培養」。比如小郭問我要衣服的時候講了那個孩子的故事,他只有一歲,媽媽不要他了,自己走掉了,我就把這個孩子的故事告訴了他,讓他自己去把那包衣服給小郭。平時在路上看見乞丐也可以對他說說他們很可憐之類的話。還可以要他愛護動物和植物。

7、獨立自主能力的培養:讓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提供機會讓他決定一些事情,比如穿衣服給他兩件衣服,讓他自己選擇喜歡的;出去玩可以讓他選擇玩的地方。平時他要自己做事情,盡量不要拒絕,如果要拒絕,需要告訴他原因,並對他的這種熱情給予肯定。

8、以贊賞教育為主,多表揚,多鼓勵。不要打孩子,那是最傷害孩子心靈的。不要講粗話,注意以身作則。

需特別注意的是:在孩子3歲以前,父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角色是不容忽視的。父親對孩子「愛」的價值觀的確認、個性的均衡發展以及身份的確認都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因此,三周歲寶寶該如何教育,這不僅是媽媽需要關注的問題,同樣也需要爸爸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