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為什麼家庭教育是非正規教育
擴展閱讀
恰同學少年劇怎麼樣 2025-01-18 07:16:19
護林有哪些基礎職責 2025-01-18 07:15:34

為什麼家庭教育是非正規教育

發布時間: 2024-06-14 08:47:23

㈠ 教育的形態有哪些

依據教育活動的組織程度和制度化水平的程度,可以將教育分為正規教育和非正規教育;依據教育系統賴以運行的場所劃分,教育形態可以劃分為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

教育形態是指教育這一社會現象存在的形式和狀態,教育自產生之日起,就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

學校教育就是教育者利用學校系統,根據一定社會的要求和個體的身心發展規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把他們培養成為一定社會所需要的人的活動。



家庭是構成社會的基本單位: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長者在家庭生活中自覺地、有意識地對子女進行的教育。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內容更具有廣泛性,家長對子女進行的是做人做事所需要的全方位的教育。

教育方法也更靈活,家長可以根據條件和需要不拘一格地對子女進行教育;教育時間也更持久,家庭教育從子女出生就開始進行,一直持續到成年之後。

社會教育是指學校和家庭以外的一切社會文化機構以及社會團體或組織對青少年兒童和成人進行的教育,社會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必要補充。隨著終身教育理念的提出,社會教育得到了蓬勃的發展,成為終身教育的組成部分。

在教育對象上,社會教育不受年齡、性別、民族、信仰等限制;在教育內容上,社會教育既包括職業技能的培訓,也包括豐富個人生活的教育;在教育方式上,社會教育則有長期教學、短期培訓、系列講座、廣播電視教育等多種教學形式。

㈡ 教育存在哪些問題

首先,我們來分析家庭教育存在問題
一是,家庭教育強迫式的教育模式。很多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當孩子沒有取得父母所期望的結果時,隨之而來的可能是諷刺、挖苦、責備、打罵。孩子是有自尊的,如果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勢必給孩子造成自卑、自閉等心理問題。當他們走上社會面對困難時,往往不能正確對待,做出極端行為。
二是,家庭教育的溺愛式教育。多數家長為了讓孩子「更幸福」,對其照顧備至,甚至是「放任自流」,使孩子從小就愛享樂、以自我為中心,缺乏責任感和同情心。在面對挫折時,不是積極反省自己,而是倍感委屈,造成心理不平衡,缺乏抗挫能力。因此,回歸到學習中,遇到學不會,就開始放棄學習,喪失自信,為什麼會的、喪失自信,因為他從來都沒有子自信,從小在家長的溺愛下長大,或者說家長的「不一樣」的教育導致了這一結果。

2、學校教育存在的問題
「教書育人」是學校教育的宗旨。而在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學校教育過度重視學生的專業學習和成績,而忽略了學生的人文綜合素質的培養。
學校採用的一般都是擇優式的教育。這種方式一般在中、小學比較常見。大部分中、小學都有成立重點班,將全校最優秀的師生都集聚在重點班。盡管這樣做會使一些成績較差的學生努力學習,爭取進入重點班,但這也給很多學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尤其是對那些很努力但沒取得好成績的學生,或心理素質較差的學生,恐怕會永遠也發展不起來了。這就使得,優秀的學生越來優秀,差的學生越來越差,這就是擇優式的弊端,老師,學校了放棄了差等生,主攻好的學生為學校增光,而忽略了,差學生不是本來就差,而是學校忽略了他們的教育,使得這種人生的轉折點讓人消沉。如果,學校、老師一視同仁每個學生,不放棄每個學生,我覺得最終的受益的不僅是學生也是學校的名譽。

3、社會教育存在的問題
社會宣傳教育。社會已經進入一個信息和科技時代,大量的信息可以通過科技工具輕松得到,如網路、電視、媒體等。而這些先進技術在發揮積極作用的同時,也給社會教育帶來不利影響。如青少年網路成癮、各類事件層出不窮。都讓學生們的成長時期受到干擾,導致孩子們的接、價值觀扭曲,不能清晰地定位自己的未來,從而慌亂了孩子的人生,因此,一個正確的社會教育很重要,一個正確的社會教育也是促進孩子的成長、成才的必要途徑。
如何化解這三種教育從在的問題,我認為,還要從這三種教育的類型的本質上出發,聯動起來,化解弊端,取其優勢,創建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體系,例如:

第一,充分發揮學校教育的主導作用
學校是社會環境的一個特殊成分,學校教育應對不同階段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階段、分層次的教育活動。但不論在哪一個層次,學生在學校中所接受的影響有正規和非正規之分。在人發展中起主導作用的是學校教育中的正規因素。正規教育的因素中包括教師的教育、班主任工作、學校中團隊活動、校園文化建設、校風建設等等。非正規因素包括學生因興趣相近或由於空間距離近所組成的小團體、學生日常交往以及幫派活動等等。所以,學校在人才培養目標設定、教師素質評定、學生社團建設等方面要認真鑽研,廣泛徵求社會和家庭意見,真正做到「教書育人」,從實踐出發做好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教育。

第二,大力宣傳家庭教育,做好家庭教育指導
「學校教育萬能論」導致家長在孩子教育問題上思想認識不夠,准備不充分,方法不恰當。孩子獨立於社會之前有三分之二的時間是跟父母在一起的,父母的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成人是至關重要的。家長要配合學校和社會,更新家庭教育觀念,注意培養孩子的關懷意識和自立人格。對孩子進行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和責任意識。

㈢ 家庭教育的性質有哪些

古代社會,先後出現了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一直延續到現在,對於年輕一代的成長、對於社會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從三者的橫向比較中,我們可以看到家庭教育的性質:

第一,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員之間的教育。從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組成來看,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是根據社會的需要安排的,受社會制度的制約;家庭教育則由於家庭的需要而開展,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兩方面是具有親情關系的一家人,是天然形成的教育關系,教育過程受情感因素影響的程度較大,「愛」貫穿於家庭教育之中。傳統的家庭教育實際上是家長對子女的單向教育,現代家庭教育提倡親子之間的雙向交流,但主要的還是家長對子女的教育。

第二,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的教育。從教育的時間、地點來看,學校教育是一種專門的教育,在固定的時間和地點由專門的教師負責,嚴格按程序實施,教學有明確目標、具體內容,還有考核成績;而家庭教育則是結合家庭生活實施的,同親子交流、親友交往、家務勞動、家庭娛樂交織在一起,一般來說沒有明確的目標和專門的成績考核,隨意性較大。

第三,家庭教育是極具家長個人色彩的教育。從教育的目的、內容、方法來看,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在這些方面都有統一的要求,受國家的經濟發展、社會制度和文化傳統的影響很大,而家庭教育如何開展基本上取決於家長的經驗和素質,雖然家長不可能完全脫離社會現實任意教育子女,但他們通常是根據自己思想認識、知識能力、興趣愛好和時間精力教育子女的,每個家庭教育子女的情況大不一樣。

現代家庭教育的特點

影響年輕一代成長的基本因素是遺傳、環境和教育,家庭教育屬於教育活動和社會環境的范疇,但它又不同於一般的教育和環境, 它是在特定的環境中(家庭),由特定的教育者(家長)對有特定關系的受教育者(子女)所實施的一種教育。與學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有如下特點:

第一,時間的長期性。當孩子第一聲啼哭的時候,不少父母親就開始以慈愛滋潤和教育孩子,更多的家長是在孩子呀呀學語時開始教育子女的。從此之後的幾十年時間里,家長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對孩子進行著教育和影響,許多老人直到臨終前還對已經成年的子女作最後的教育,如清代著名畫家鄭板橋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將幾個孩子叫到床前,通過嘗試"折斷筷子"教育孩子們團結。由於生活環境和教育者相對穩定,孩子比較容易接受家長的教育,逐漸形成許多深刻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