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如何選擇生活教育課程
擴展閱讀
學ui前需要什麼基礎 2025-01-20 01:08:03
如何回訪教育制度 2025-01-20 00:35:29

如何選擇生活教育課程

發布時間: 2024-04-23 17:53:27

㈠ 如何進行幼兒生活化教育

幼兒園階段的數學教育,作為一種數學啟蒙教育,就是要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讓幼兒學會主動學習。 一、在生活中進行數學教育,讓幼兒體驗數學的重要和樂趣 幼兒的數學知識和他們的現實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現實生活是幼兒數學概念的源泉。幼兒每天接觸的各種事物都會和數、量、形有關,幼兒的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教師要善於利用這些資源,從幼兒的興趣出發,引導幼兒了解數學與生活的關系,懂得數學在社會生活中的價值。 1.創設情境,在現實生活的過程中體會數學 傳統的幼兒數學教學,以集體教學為主,重視的是如何教知識,幼兒被動的接受教師的灌輸,他們會感覺枯燥無味,學習興趣不易調動起來。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內容和幼兒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幼兒自覺接納的程度就越高。因此,在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中,要努力把枯燥無味變為生動有趣,挖掘孩子身邊的、熟悉的、感興趣的生活素材,創設生活情景,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興趣是促使幼兒快樂學習、投入學習的關鍵。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獨特的年齡特徵決定了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從興趣開始的。幼兒一旦興趣盎然,則學習時必然心情愉快,積極主動。那麼怎樣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呢?筆者認為,寓教於生活,寓學於生活,讓幼兒從興趣出發,使其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與滿足,從而激發幼兒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把學習數學轉化為幼兒的內在需要,全神貫注地投入每一次數學活動。例如在組織小班活動《有趣的圖形》時,我們以「郊遊」為活動情節,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利用戶外環境,復習幼兒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認識,利用吃餅乾,通過互相講,個別講,鞏固幼兒對幾何圖形的認識,使幼兒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把現實生活作為學習數學的起點。 2.巧借游戲,在生活化的數學材料中學習數學 羅傑斯認為:「只有當兒童覺察到學習內容與他自己有關時,才會全身心投入,意義學習才會發生,這時,兒童不僅學習的速度大大加快,而且會產生自覺主動的學習行為。」因此在數學活動時,盡量採用游戲的活動形式,讓枯燥的數學知識變得有趣,讓簡單重復的練習變得生動。如在復習按顏色分類時,我創設了「小兔采蘑菇」的游戲情景,以「采蘑菇-放蘑菇-請客」等故事情節貫穿整個活動,讓幼兒以角色的身份,輕松、自然的完成各種操作任務,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生活化,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使數學學習變得更輕松、更愉快。 3.聯系實際,在現實化的生活中使用數學 在日常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很多具體的問題都是數學問題的具體表現,都可以歸化為一個數學問題。例如,幼兒園一日生活中常見的平分問題——分加餐;分類問題——男孩兒、女孩兒輪流如廁;排序問題——男、女交替排隊等,也許有人認為這些只是一些小事,即使它們是數學問題但對幼兒來說也沒有什麼特別。然而正是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具體問題,為幼兒提供了學習數學的素材,反過來數學幫助他們更好的認識了世界。 二、在操作中進行數學教育,讓幼兒提高對數學的興趣 幼兒的思維具體形象,他們獲得數學知識的途徑,更多的是通過他們自己的動手操作去發現和掌握。皮亞傑指出:「數學首先,也是最主要的,是作用於事物的動作」。「數學知識不是從客體本身獲得,而是從改變客體的行動中獲得,這種獲得來自於兒童的動作及這些動作之間的協調,而且需要不斷反覆才能達到動作的內化。」操作是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一種學習方法,它強調教給幼兒的數學知識應盡可能讓幼兒在可直接操作的活動中去掌握。事實表明,幼兒在操作活動中獲得數學知識,不僅會感到輕松、快樂,而且會記憶深刻,不易遺忘,能夠大大提高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例如在組織小班數學活動《我和鞋寶寶做游戲》時,我選擇了幼兒最為熟悉的鞋子,作為本次活動的操作材料。由於孩子們與鞋子每天都在打交道,不存在距離感,幼兒能夠很快進入到操作層面,在和鞋子做游戲,不斷操作的過程中,對給鞋子配對這個游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隨著動作的逐漸熟練,他們在頭腦中內化了配對的要求,知道了什麼樣的鞋子應該放在一起,從而不僅會給自己的鞋子配對,而且還會給不同的鞋子配對。因此,幼兒通過把直接形象的操作活動轉化為抽象的數學知識,在游戲中自然就學到了新知識,從而增強了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在教育中引導探究式學習,讓幼兒發展學習數學的能力 探究式學習是指為了發展幼兒學習數學的能力,注重在「參與」、「實踐」和「操作」,讓幼兒在認識的基礎上,體驗和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養成科學探究的精神。在數學活動中,讓幼兒在對結構性材料操作的同時有所發現,然後在幼兒努力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研討,表達他們自己的思維,互相啟發與補充,逐漸從具體的材料中抽像出概念來,加深對概念本質的認識,從而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 例如在《我和鞋寶寶做游戲》活動中,我以幼兒最喜歡的形式——游戲,來引起幼兒的注意,將探索貫穿於數學學習的始終。 首先,我引導幼兒共同參與收集活動材料——帶鞋子,在收集的過程中他們對材料進行了初步的感受,了解了大致的學習范圍; 其次,引導幼兒初次進行自由地探索、操作,在操作過程中,注意觀察幼兒的學習狀況與學習能力,對於幼兒的操作錯誤,不需要急於糾正,而是給予充分的探究時間,讓他們自我糾錯;同時,順勢設置問題引導幼兒深入,及時對自己的探究結果進行自我總結和評價,引導他們自己發現問題,並尋找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再次激發了孩子探究的願望,及時調整幼兒原有的認識,重組幼兒的數學經驗。在整個活動中,一直注意讓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主動感知、主動思索,在互動過程中自然掌握數學的對應關系。當幼兒主動參與探究活動,真正感受到了探究的快樂與成功感時,幼兒就願意積極主動的探究,一一對應的概念在幼兒的自主探究中就得到了解決。正如心理學家布魯姆曾經說的,「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每個幼兒都能達到高水準的學習」。教師足夠的耐心和仔細的觀察與傾聽,充分的操作活動,很快就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的慾望。 總之,幼兒園數學教學過程是幼兒主動學習的過程,如何使幼兒在教學活動中發現數學關系,獲得數學經驗,主動參與數學活動是我們幼兒園數學教育的最終目標,也是我們幼教工作者不斷探索、努力的方向。

㈡ 如何進行幼兒生活化教育

生活化教育是幼兒園課程的基本特點。在《綱要》中反復強調兒童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它既體現在活動內容的選擇上,也體現在課程的組織上。課程內容要來自於幼兒的生活,貼近幼兒生活經驗和生活實際,加強教育與生活的聯系,使幼兒園教育生活化,課程的組織上則更多是指寓教育於一日生活之中,使幼兒園的生活教育化。下面談談我在進行幼兒生活化教育中是如何選擇生活內容納入課程領域的和實施活動過程生活化的。 一、生活化內容的選擇⒈從幼兒感興趣的問題中確定活動內容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綱要》指出要善於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反應,敏感地覺察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一次晨間鍛煉,我組織幼兒玩蹦蹦床活動時,軒軒興奮地告訴我說:老師,我家床跟幼兒園的蹦蹦床一樣,也能把人彈起來,我試過了。喲,軒軒家裡也有蹦蹦床了!聽我這么一說,其他幼兒也爭先恐後地說了起來:我家大沙發也是一個蹦蹦床,我家枕頭也是一個小蹦蹦床這時,瀟瀟小朋友嚷起來:我家有個彈簧小人,只要將開關一按,小人就會彈起來,跟幼兒園的蹦蹦床一樣,因為它的裡面裝著一跟彈簧。聽他這么一說,有的幼兒也發現了:蹦蹦床上有好多彈簧!有人問:軒軒,你家床上裝彈簧了嗎?沒有啊,沒有也能彈起來。騙人有的幼兒反駁著,他們爭論了起來。沒有彈簧能否彈起來呢?此時,幼兒的興趣全部指向了這個問題。於是科學活動《彈性》很自然地就生成了。 ⒉從幼兒熟悉的節日中選擇活動內容 節日是社會生活的重要標志,既是文化特色的反映,也是人文精神的體現。尤其是幼兒熟悉的傳統節日如:春節、六·一兒童節、中秋節等都是可利用的課程資源。就拿三·八婦女節來說吧,幼兒最熟悉的婦女就是媽媽,於是我讓幼兒從了解媽媽入手,媽媽的工作,媽媽為這個家付出的辛勤勞動,媽媽為我做了些什麼?從而激發幼兒對媽媽的愛,然後啟發幼兒:你為媽媽做過什麼,你打算如何讓媽媽的節日過得開心?讓幼兒明白愛是雙向的,激起幼兒親手為媽媽製作小禮物的慾望。於是《媽媽的節日》、《製作小禮物》的活動就紅紅火火地開展了起來。 ⒊從幼兒與大自然的對話中產生活動內容 一年四季的輪換交替、動植物、氣象、風俗等的變遷無不與幼兒的生活息息相關。大自然是神奇的, 孩子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豐富的想像力,他們生活在一個充滿童話、神話色彩的世界,這給幼兒增添了許多新的活動內容。如:帶領幼兒到室外活動,當幼兒看到風兒吹過時萬物的變化,紛紛展開想像的翅膀:樹葉沙沙,那是風姑娘在歌唱;花兒彎腰,那是風姑娘在跳舞;小姑娘裙擺飄飄,那是風姑娘在和她捉迷藏此時就因勢利導,開展了《風在哪裡》的語言創編活動。又如:幼兒春遊時,他們發現春天萬物的變化,興奮地談論著春天的美好,於是就抓住這個機會,確立了《尋找春天》的活動內容。 二、活動過程生活化的實施 ⒈讓生活走進課堂 生活化的課堂能使幼兒感到生動有趣,充滿人情味,回歸生活已越來越被教育界認可。如:我在組織幼兒開展《感知6以內的數量》活動時,我把活動室布置成一個超市,讓幼兒做顧客,每人有6以內的點子卡若干張,拿一張點子卡買可以與點子相同數量的一種物體,可以買若干種與點子相同數量的物體。這種生活情景的再現讓幼兒感到既親切又有趣,既從中獲得了知識又發展了能力 。有時我還將真實的生活引進課堂,如《水果沙拉》活動中,我與幼兒將帶來的水果按品種分類擺放,然後讓幼兒看水果,說水果,了解水果的形狀和不同味道,最後與幼兒一同洗水果、切水果,做水果沙拉、品嘗水果沙拉。在這一系列的活動中,幼兒體驗著生活的樂趣,學習著生活的本領。《香香的蔬菜》、《香噴噴的爆米花》這些活動的組織都以幼兒體驗生活這種方式來實施的。讓生活走進課堂,給我們的教學活動注入了新的活力。 ⒉從課堂走進生活 大自然、大社會是本活教材,我們要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拓寬幼兒的生活和學習空間,帶領幼兒走向幼兒園,融入大自然、大社會。在幼兒教育中,不能僅僅停留在從生活中學習,還要引導他們用學得的知識更好地生活。如:孩子們在幼兒園里學會了剪窗花、折紙花,回家後有的幼兒就與爸爸媽媽一起布置自己的小房間,改善生活環境,使環境更漂亮、生活更美好。有的幼兒學會了做水果沙拉,經常在家裡大展身手,享受生活。有的幼兒在學習《安全交通規則》後,制止家長闖紅燈,並要求家長過馬路時走斑馬線,為創建文明安全的城市環境出了把力。 我們的教育從課堂走向生活,為幼兒的成長開辟了一塊廣闊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