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教育心理學的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教育心理學的發展過程經歷了發展、成熟、完善階段:
1、初創時期(20世紀20年代以前)。1903年,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學》問世,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學」命名的專著。他以「人是一個生物的存在」這個角度建立自己的教育心理學體系。1868年,俄國教育家烏中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對象》對當前的心理學發展成果進行了總結。
2、發展時期(20世紀20年代~20世紀50年代末)。在20年代以後,西方教育心理學吸取了兒童學和心理學測驗方面的成果,大大地擴充了自己的內容。此時行為主義占優勢,強調心理學的客觀性,重視實驗研究。杜威以實用主義為基礎的「從做中學」為信條,進行教學改革實驗。
30年代後,學科心理學發展很快,也成了教育心理學的組成部分。40年代,弗洛伊德的理論廣為流傳,有關兒童的個性和社會適應以及生理衛生問題也進入了教育心理學領域。50年代,程序教學和教學機器興起,同時資訊理論的思想為許多心理學家所接受,這些成果也影響和改變了教育心理學的內容。
3、成熟期(20世紀60年代~20世紀70年代)。教育心理學的內容日趨集中,教育心理學作為一門具有獨立的理論體系的學科正在形成。這一時期,西方教育心理學比較注重結合教育實際,注重為學校教育服務。
4、完善時期(80年代後)。教育心理學越來越注重與教學實踐相結合,教育心理學得到了大發展。教育心理學理論流派的分歧越來越小。一方面,認知派理論和行為派理論都在吸取對方合理的東西,兩派都希望填補理論與實踐的鴻溝;另一方面,東西方心理學相互吸收互補。
5、教育心理學是一門交叉性特點鮮明的學科,其交叉性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心理科學與教育科學的交叉;基礎科學與應用科學的交叉;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交叉。教育心理學的重點是把心理學的理論或研究所得應用在教育上。教育心理學可應用於設計課程、改良教學方法、激發學習動機以及幫助學生面對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各項困難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