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什麼叫教育史研究
擴展閱讀
同學聚會現狀怎麼樣了 2024-11-28 13:39:23
在哪裡可以看歪果仁動漫 2024-11-28 13:06:22
同學聚會開場序如何寫 2024-11-28 13:04:42

什麼叫教育史研究

發布時間: 2024-03-18 10:26:43

① 教育科學的歷史研究方法名詞解釋

一、含義
歷史研究法:藉助於對相關社會歷史過程的史料進行分析、破譯和整理,以認識研究對象的過去,研究現在和預測未來的一種研究方法。
教育科學的歷史研究法:是以歷史研究法來研究教育科學。是通過搜集某種教育現象發生、發展和演變的歷史事實,加以系統客觀的分析研究,從而揭示其發展規律的一種研究方法。
二、基本特點
1.歷史性:首先表現在研究對象上,歷史研究法主要研究對象是過去發生的教育事件,研究目的是通過對教育事件的歷史發展實際過程及具體內容的考察,藉以探求教育發生、發展、演變的歷史規律,並對它未來發展的基本趨勢提出科學預言。其次,在研究過程上,按照歷史的時間順序和空間范圍再現歷史的全過程,包括它的每個發展階段。
2.具體性:歷史研究是在豐富而具體的文獻資料基礎上,揭示研究對象發展過程中的一切歷史形式、全部豐富的內容以及各種相關因素,從中探尋基本規律,所以必須把握最能說明問題的史料。
3.歷史研究是以邏輯分析方法為主。
三、局限性
正是由於歷史研究法本身的特點所決定,在用於教育研究時存在以下局限性:
1.歷史是年代順序,經歷了一個時間空間錯綜復雜的發展過程,而歷史文獻常常是滯後記載,歷史史料十分零散,很不系統。由於搜集和考證分析這些史料的困難,影響到歷史研究可靠性問題。
2.歷史文獻的理論內容,是經過「加工」的抽象形態,留存著加工者們的主觀認識;而歷史研究過程對史料的分析取捨,又受研究者主觀因素的影響,包括研究人員的學識、能力、價值觀、對史料的掌握程度以及方法論水平等,很容易造成失誤。
3.歷史研究中無法做精準的量的分析。
四、歷史研究法在教育科學研究中的適 用范圍
1.對各個時期教育發展情況的研究
2.對歷史上教育家們的教育思想理論觀點的研究
3.對一個時期教育流派、教育思潮的分析研究,以及對不同教育流派理論的比較研究
4.對一定時期教育制度,如法令、計劃、政策等的評判分析
5.對外國教育發展狀況的分析
6.開拓新的研究領域
五、歷史研究的一般程序
1.分析研究課題的性質、所要達到的目標以及有關的資料條件
2.史料的搜集與鑒別
3.對史料的分析研究
六、歷史研究法運用中的幾個問題
1.注意歷史研究中資料來源及分析鑒別
(1)歷史研究的來源
*第一手信息資料(原始來源)
*第二手信息資料(間接來源)
(2)教育史料的鑒別考證內容和基本方式
*辨偽考證
*年代考證
*地點考證
*作者考證
*文獻原

② 教育研究到底是做什麼的

睡覺前,女友問了我一個問題,「你做的教育研究到底是什麼,有什麼用嗎?」一時間腦海里飄過很多東西,自己在寫論文時候的感受、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研究包括什麼之類的內容,讀博的職業病,總想把問題回答得透徹。但總感覺似是而非,說不到點子上,最後只能用錢鍾書在《圍城》里的話來自嘲。

總感覺心有不甘,一方面自己也搞了4年的教育研究,光過去一年看過的論文就不下千篇,連自己在干什麼都說不清楚,未免太過貽笑大方;另一方面自己在寫論文時常常也會冒出「我寫這些東西到底有什麼用」的念頭,也想趁這個機會好好想想;再者也不想在女友面前太跌份。

總之,她提了一個好問題: 教育研究到底是做什麼的 。回答這個問題可以拆分成下面這些問題: 1)教育研究在研究什麼;2)教育怎樣開展研究;3)教育研究如何發揮作用;4)搞教育研究以後能幹嘛

回答這個問題,就不搞什麼參考文獻了,只結合我自身的學習、科研經歷簡單談談,說得不對、不嚴謹的地方,還請讀者朋友指出。

教育研究包括3個要素: 學生、教師和學校

研究學生的,包括但不限於教育心理學和學習科學,怎麼學才能學得好,什麼因素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等。現在的前沿領域是生物科學和教育科學交叉而形成的前沿學科,旨在建立心智、腦與教育之間的橋梁。

研究老師的,包括但不限於師范教育、教師繼續教育、教學論、課程論等,如何培訓老師,什麼是好老師,怎樣開展教學等。

研究學校的,包括但不限於學校管理、學習運行、校長領導力、學校與外界的關系等。

上述各個方面均可繼續細分,比如學校管理的研究可以細分為教師管理、學生管理、後勤管理、教學管理、科研管理、組織管理、管理制度、管理機制、管理保障等。

上述3要素的排列組合,可以向內研究教育的本質,也可以研究教育領域的整體情況,也可以結合其他學科的理論和研究開展教育研究,與教育研究相關的研究領域包括但不限於教育學原理研究、教育哲學研究、高等教育學研究、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研究、教育社會學研究、教育技術學研究、教育經濟學研究、全球教育研究、比較教育研究、教育史研究、職業教育研究等。

也可以研究發生在特定場域下的教育活動,如工程教育、幹部教育、家庭教育、農村教育、城市教育、互聯網教育、游戲教育等。還可以研究特定主題下的教育,如性教育、安全教育、美育教育、德育教育等。

另外,教育學這個學科門類下還包括體育學和心理學,這兩個學科領域研究的內容也屬於教育學。再從廣義上來說,只要教育活動發生了,就包括在教育學的研究范圍內,例如在《和平精英》游戲中進行五指操作的方法,在《王者榮耀》游戲中上王者的細節教學等。

教育研究的研究方法包括:

通過看文獻,整理、歸納自己想要的內容(理論、論據、觀點、結論等),整理自己的思路,佐證自己的看法。

教學方法有情景式教學、沉浸式教學等理論,教學評價方法包括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等理論。套理論的論文要麼是創新了應用場景,比如這個教學方法原來是用在數學課、現在我證明了也能用在語文課;或者是拓寬了實踐場景,比如這個教學評價方法原來只能用於課堂教學,但是我證明它也能用在課外教學,而且效果還不錯。

比如定量研究,通過研究100個班的學生的考試成績數據和是否坐到了前排,探究考試考得好跟坐在前排有沒有關系;又比如定性研究,通過對100個學生做訪談,並將訪談結果用紮根理論等定性研究方法進行整理,探究考試考得好跟坐在前排有沒有關系。

一種是間接作用,一種是直接作用。

政策咨詢是較為典型的教育研究用途了,如小升初、初升高錄取辦法的改革,學區的劃分,優質教育資源的分布等,其均有背後的教育研究作為支撐。這類研究一般面向教育部,或者是各級政府、教育部門,一般包括:

1) 作為決策參考 ,國家層面的如專業研究生擴招,學校層面的如是否開辦新校區,開辦後新校區作為低年級學生集中教學區,還是遷幾個學院過去,或者是乾脆這些校區也有獨立招生資格等。

2) 作為政策參考 ,如《國家中長期教育發展規劃綱要》、《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以及國家五年計劃的教育部分,都有教育研究工作者很多辛勤工作的汗水。

其他的還包括 歸納、介紹性的文章 ,比如同時分析幾個學校的培養方案,為自己學校的培養方案的建構提出參考意見;介紹和比較外國的辦學經驗,以便對自己的辦學活動的展開提供參考。

如果說政策咨詢是面向政府的,那 教育解讀就是面向學界和公眾的 。如教育評價制度改革,在從事教育研究前,我就只能想到:學水課的人分數高能拿獎學金、學難度大的課的人分數低拿不了獎學金這種問題。

但是我們國家擁有全世界最龐大、最復雜的教育系統,2.76億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和其他學歷教育在校學生會給出2.76多條問題,這就需要教研工作者結合已有研究和自身學識就這個政策作出讓大多數人信服的介紹,把問題說透,求一個最大公約數的解讀,這並不容易。

比如你觀察到,為什麼有些人不用怎麼努力就能考好成績,去好學校,但是另外一些怎麼努力也考不了好成績。比如我自己就同時扮演有些人和另外一些人的角色:初中的時候沒怎麼費勁就考上好學校了,高中的時候費點勁也能考上不錯的大學,上本科費了老鼻子勁卻都考不好了,上研究生用本科的費力程度又能搞好了。這是為什麼呢?這種現象是個例還是普遍存在的?學習習得到底跟什麼因素有關呢?環境?稟賦?學習的內容、多少、難易?

能對觀察到的現象做出完整、得到學術共同體認可的解釋,對共性問題的解決也是一種幫助。

這個比較好理解了,比如今天剛上熱搜的性教育,這個國人羞於啟齒的話題,在幼兒、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等層次開展的話,分別用什麼教學方法比較有效?已有的教研文章和教學方法理論能夠發揮直接的作用。

又如在教育管理活動上,現成的組織理論結合管理者自身的實踐經驗,能夠排掉很多坑。教學評價在現有量表的基礎上做符合實際情況的修改,也能直接使用。

搞教育研究的一般是兩類人,一是純研究者,二是一線教育從業者(教師、教育管理人員等)。一般是3個去處。

從事教育研究的研究者一般都具有較強的文字能力以及縝密的邏輯思維(也就是自圓其說的能力),對接政府部門來說適配性很高。

學校既能開展教育活動,又能開展教育研究,是許多教育研究者第一選擇。

如中國教科院,各地教科院、教科所等。

包括一些咨詢公司(麥卡錫公司、青塔等),教育輔導機構,以及大企業對接高校的部門(如騰訊、小米的高校對接部)等。

剛開始學教育的時候,覺得很輕松,學業壓力和課程難度比本科時少了兩三倍,「就這」?進入這個領域之後,發現要看的東西還是很多的,特別是看到教育學科班出身的人動輒赫爾巴特、紐曼、科爾,發現在教育學領域做出成果也不容易,逐漸產生了敬畏之情,做了點研究。到現在是迷茫,甚至有些無聊,女友一個問題就問住我了,搞教育研究,除了靠它吃飯,研究這些關系、原理、機制,這是要幹嘛?有什麼用嗎?你研究出來了,別人就能聽你的?

當然我也能想到類似要多做「無用的學問」,要「坐的板凳十年冷」,要做「真學問」這些大道理來說服自己。這些大道理跟實際上教育研究的直接作用和間接作用,未來要去的政府、學校、科研機構和企業,中間應該有一種聯結。

不管是工科的研究還是教育的研究,對我來說可能就純粹感受或者是享受做研究這個過程, 感受把一件事說明白、做出一件事的快樂 。工科的研究也許會是換一種材料做一個實驗,比如愛迪生(更可能是愛迪生的研究生)嘗試了1500多種材料,最後發現了鎢絲能夠作為電燈泡的材料。教育的研究,一版論文不行,也在不斷的迭代,最終達到比較滿意的版本。過程也許是枯燥的、無聊的,甚至是抑鬱的、痛苦的,但結果是開心的、有成就感的。有沒有用,以後再說。

既然有機會不愁吃穿的在象牙塔里坐而論道,那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