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教育雙減孩子減負怎麼做
擴展閱讀
動漫里有什麼工作 2025-01-21 02:40:57

教育雙減孩子減負怎麼做

發布時間: 2024-03-17 17:40:23

Ⅰ 9月1日教育部雙減政策有哪些

法律分析:「雙減」主要指的是,對中小學生進行減負,針對的方麵包括課內作業,以及課外培訓這兩大塊。簡單來說就是,從校內到校外對學生實行全面的減負政策。

包括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校外培訓負擔。

法律依據:《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

二、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

4.健全作業管理機制。學校要完善作業管理辦法,加強學科組、年級組作業統籌,合理調控作業結構,確保難度不超國家課標。建立作業校內公示制度,加強質量監督。嚴禁給家長布置或變相布置作業,嚴禁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

5.分類明確作業總量。學校要確保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家庭書面作業,可在校內適當安排鞏固練習;小學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鍾,初中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90分鍾。

6.提高作業設計質量。發揮作業診斷、鞏固、學情分析等功能,將作業設計納入教研體系,系統設計符合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體現素質教育導向的基礎性作業。鼓勵布置分層、彈性和個性化作業,堅決克服機械、無效作業,杜絕重復性、懲罰性作業。

7.加強作業完成指導。教師要指導小學生在校內基本完成書面作業,初中生在校內完成大部分書面作業。教師要認真批改作業,及時做好反饋,加強面批講解,認真分析學情,做好答疑輔導。不得要求學生自批自改作業。

8.科學利用課余時間。學校和家長要引導學生放學回家後完成剩餘書面作業,進行必要的課業學習,從事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開展適宜的體育鍛煉,開展閱讀和文藝活動。個別學生經努力仍完不成書面作業的,也應按時就寢。引導學生合理使用電子產品,控制使用時長,保護視力健康,防止網路沉迷。家長要積極與孩子溝通,關注孩子心理情緒,幫助其養成良好學習生活習慣。寄宿制學校要統籌安排好課余學習生活。

三、提升學校課後服務水平,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

9.保證課後服務時間。學校要充分利用資源優勢,有效實施各種課後育人活動,在校內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引導學生自願參加課後服務。課後服務結束時間原則上不早於當地正常下班時間;對有特殊需要的學生,學校應提供延時託管服務;初中學校工作日晚上可開設自習班。學校可統籌安排教師實行「彈性上下班制」。

10.提高課後服務質量。學校要制定課後服務實施方案,增強課後服務的吸引力。充分用好課後服務時間,指導學生認真完成作業,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補習輔導與答疑,為學有餘力的學生拓展學習空間,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文體、藝術、勞動、閱讀、興趣小組及社團活動。不得利用課後服務時間講新課。

11.拓展課後服務渠道。課後服務一般由本校教師承擔,也可聘請退休教師、具備資質的社會專業人員或志願者提供。教育部門可組織區域內優秀教師到師資力量薄弱的學校開展課後服務。依法依規嚴肅查處教師校外有償補課行為,直至撤銷教師資格。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發揮好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等校外活動場所在課後服務中的作用。

12.做強做優免費線上學習服務。教育部門要徵集、開發豐富優質的線上教育教學資源,利用國家和各地教育教學資源平台以及優質學校網路平台,免費向學生提供高質量專題教育資源和覆蓋各年級各學科的學習資源,推動教育資源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各地要積極創造條件,組織優秀教師開展免費在線互動交流答疑。各地各校要加大宣傳推廣使用力度,引導學生用好免費線上優質教育資源。

Ⅱ 雙減政策下教師該怎麼做

雙減政策下,教師應該這樣做:

1、研究學情與教材,提高備課實效

減輕作業負擔,要從源頭抓起。備課是教學流程的起點,抓減負,要首抓備課。為提高備課實效,教師應該認真研究學情與教材,而不是「復制粘貼」教案,修修補補課件。

研究學情,就是要研究每節課學生「在哪裡」,研究教材,就是要研究每節課應把學生「引到哪裡」。中小學作業負擔過重的情況很多源於超前學和超標學,而這又破壞了「自然學習起點」的李猛課堂教學生態。

2、組織深度學習,培育核心素養

「雙減」政策下的課堂教學,應聚焦學科核心素養,更加突出學生的主體參與,組織學生開展深度學習。

深度學習不是深在知識難度上,而是要精心設計問題情境和探究活動,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慾望,引導學生藉助已有知識和經驗,開展探究性學習。

當學生帶著積極的情感「願參與」,藉助已有認知經驗「能參與」,通過多種感官或行為「真參與」,學生獲得的不僅僅是知識技能,而是能夠帶得走、用得上的學科素養。

3、充分利用課堂主陣地,提高作業質量

作為生命體的兒童,天然擁有語言、思維、探究、創造等學習需求。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指出扮擾改:「教是為了不教。」教育的職責在於以生為本,通過創設合適的情境,師生共同參與課堂建構,共享探究過程,讓學習真實發生,讓學生學會學習。

在此過程中,教師不是知識的搬運工,而是課程的建設者;教學不是僅僅傳授知識,而是師生間藉助積極有效的對話為平台,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的過程。

4、研究作業管理效能,提升課後作業的「質」

教師要研讀課標,准確把握學科性質,積極開發利用課程資源,創造性使用教材,將作業設計作為課題來研究。

例如重視預習作業,系統設計符合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體現素質教育導向的基礎性作業,積極嘗試分層作業、彈性作業和個性化作業等多種開放式作業形式,因材施教,杜絕機械重復的無效性及懲罰性作業等。

5、設計菜單作業,強化反饋功能

教師不僅要從作業總量上做到「科學合理」,也要從作業形式上做到「豐富多樣」。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根據班級學情,通過布置分層、彈性和個性化作業,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作業菜單,讓學生擁有選擇作業的權利和機會。

不妨嘗試每周安排一個「無作業日」「實踐性作業日廳判」,也可以每月一個「零作業周末」「長作業」,以此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作業的功能,不要讓作業成為「要我做」的「負擔」,而是成為「我願做」的「常態」。布置與反饋是作業的兩面。

Ⅲ 雙減政策下家長該怎麼做

①「雙減」之下,父母的責任不減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前半生最重要的事業。父母的認知要提高。雙減,是為了減輕孩子過重的學業負擔,而不是減輕做家長的責任。無論老師承擔多少責任,家長也絕不能當甩手掌櫃,所以父母的教育要全面。教育孩子不能只有簡單的經濟投入,還需要大量的時間、精力、情感、智力、陪伴、學習、溝通的投入。
②「雙減」之下,父母要優化孩子的學習方法
生活中,家長總是更為積極地為孩子搜刮來更多的試卷、習題、練習冊,在孩子看來任務量的繁重只會挫敗對學習的興趣,對學習來說,孩子發自內心地覺得做事快做得好才會對學習更積極。要想學得快、理解快,記憶牢,可以學習諸如「精英特速讀記憶」的快速閱讀方法,能有效提高孩子的閱讀速度、快速理解和重點記憶,一兩千字每分鍾的閱讀速度是非常容易的,其次對注意力、閱讀理解思維、記憶力也也有具體的訓練,有興趣可以看看。
③「雙減」之下,習慣的培養不要放鬆
學業優秀的背後,到底是什麼?是一種「自覺性」,是孩子自主學習的習慣與能力。清華大學教授謝維和經過多年研究發現,學業成績與道德品質優秀的孩子,指向了一個共同的特點:自覺性,即那些學習成績和各方面發展都比較好的學生,他們學習的自覺性程度都比較高。這種「自覺性」可以表現為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自律性、有理想、自我管理、專注、良好的學習習慣、有比較清楚的學習目標,等等。

Ⅳ 雙減落地-家長應該怎麼樣做好家庭教育

01做好陪伴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也是幫助孩子成長最好的禮物。優秀的孩子都是「陪」出來的,幸福的孩子都是「伴」出來的。父母的愛心、細心、耐心、精心陪伴,是孩子生命中必不可少的養料和精神慰籍。
02做好指導
最好的教育莫過於示範,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且是永遠的老師,必須在孩子的習慣養成、品德形成、情緒控制、心態調適、精神塑造、毅力鍛造等方面,給予孩子及時的引導、開導和指導,為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03做好督促
「雙減」後,減少書面家庭作業,但並不等於沒有家庭作業。老師們通常會布置一些「口頭作業」,比如:讀讀課文、背背古詩;還有一些「實踐作業」,比如:做家務、做手工、做公益、做社會調查等。這些作業,富有彈性,難以量化,也很難逐一檢查,靠的是學生的自律和自覺。
04做好共讀
在學校,可以「師生共讀」;在家裡,需要「親子共讀」。孩子的閱讀,是從「親子共讀」開始的。「親子共讀」,不僅是一種閱讀方式,也是家長和孩子親密相處的方式,更是家庭教育中一道曼妙的風景。
05做好關注
家長的關注,不應該只關注孩子作業做沒做完;孩子又考了多少分數;孩子在班上排多少名。除此之外,家長應該更多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心理狀態、行為習慣和幸福感。
06
理解教師

落實「雙減」,推行課後服務,無形中拉長了教師的工作時間,更增加了教師的工作壓力和負擔。教師默默地做了「雙減」的兜底者,比過去擔當了更多的責任。而家長呢?家庭培訓支出減少了;親子關系和諧了;家庭幸福感增強了;家長自己接送孩子的時間合適了;原本漫漫長夜輔導作業的「雞飛狗跳」也變成了「母慈子孝」了。
07
提升自己

過去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有時為了圖省事就掏些錢把孩子甩給培訓班了事。「雙減」之後,學科培訓班沒有了,課後對孩子的教育,將回歸到家庭,回歸到家長。

Ⅳ 雙減政策下,父母如何正確對待「雙減」

有以下三點:

一、與老師攜手,共同為孩子成長助力。

「雙減」政策落地後,共青團中央也專門發布回應:「一個真正對孩子負責的家長,一定要真正參與到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中來。「老師和家長就像兩把槳,只有雙方同心同向,孩子才能朝著我們期待的方向航行,順利到達成功的彼岸,擁有更加美好的人生。」在教育的道路上,教師是傳道授業解惑的人,家長是孩子一生的榜樣。一個優秀孩子的背後,是老師和家長奮力托舉的身影。「雙減」之下,家長要配合和支持老師,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少一些關心和責備,相互信任。家長和老師之間保持默契配合是良好教育的起點。
我們相信,家長和老師的合作越好,孩子的教育就越成功。

二、用愛滋養,用心陪伴,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

家庭教育家杜威曾說:「一切教育的最高目的都是形成品格。在每個人的人生成長中,沒有比父母更重要的老師了,最好的導師就是夫妻之愛。」孩子們可能不需要好的物質條件,但一定想要一個溫暖的家。父母相親相愛的家庭,是孩子獲得愛和溫暖的最佳場所。在有愛的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可以延緩滿足,情緒穩定,內心有安全感和幸福感,積極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忙碌的生活中,別忘了用愛滋養愛人,也要滋養孩子。陪伴是孩子成長最好的禮物,也是孩子最需要的教育。好孩子是管出來的,優秀孩子是陪出來的。陪伴,不僅是給孩子成長最好的禮物,更是孩子最需要的教育。在父母的陪伴下,孩子才能像一棵小樹苗一樣不畏風雨、茁壯成長,不僅學業越來越好,整個人也會變得越來越自信。有了家長的陪伴,孩子才能像樹苗一樣茁壯成長,不僅學習越來越好,也越來越自信。教育不能重來,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工作再忙也要陪伴。尤其是在「雙減」下,要真正用有限的時間和注意力陪伴孩子。用心傾聽,用心交流,用心幫助。
記住孩子和父母一起度過童年,這是健全人格的最佳課程。

三、以身作則,引導孩子養成好習慣。

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大多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而良好的學習習慣又與優秀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例如: 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能有效促進思維的發展,而好的運動習慣則能有效促進注意力和專注力的提高。又如優秀的勞動習慣能幫助孩子確立正確的三觀,培養責任感,提升獨立能力,而參與家庭生活的習慣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公民意識以及對家庭的責任感。好習慣的養成離不開外力的推動, 最終達到從他律到自律的轉變。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Ⅵ 雙減政策下,父母該怎麼做

1、密切家校聯系。積極參加家長會、家長學校,主動與教師溝通,了解學生的學習和身心狀況,制訂有針對性的家校聯動教育方案,構建和諧家校關系。
2、更新育兒觀念。了解孩子的身心成長規律,提升自身育人素質和能力,理性規劃孩子未來發展方向,不盲目送孩子參加校外培訓。
3、融洽家庭氛圍。細心關注孩子思想情緒變化,傾聽孩子心聲,做孩子的朋友,形成良好溝通互動模式,幫助孩子排憂解難。
4、要指導學生合理用好在家時間。督促孩子按時就寢,確保充足睡眠。適度安排家務勞動,加強體育鍛煉,開展親子閱讀等。加強孩子網路行為監管,及時發現、制止。
5、不妨將重心轉移到培養孩子習慣上來。習慣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日積月累、水滴石穿,這個過程離不開外力的推動,經歷從被動到主動、從他律到自律的過程。閱讀的習慣能有效促進思維的發展;運動的習慣能有效促進注意力和專注力的提高;勞動的習慣能幫助孩子確立正確價值觀、責任感,提升獨立能力;參與家庭生活的習慣有助於孩子公民意識的培養;興趣愛好的習慣有助於塑造培養健全人格,全面發展,建立自信,積極健康。好習慣成就好未來,孩子就更容易獲得成就感和幸福感,內驅力也會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