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如何成為主流教育方式
擴展閱讀
動漫之家從哪裡下載 2024-11-28 16:42:11
禁毒知識巡迴講座 2024-11-28 16:42:01

如何成為主流教育方式

發布時間: 2024-03-14 11:28:39

『壹』 最好的教育方法是什麼

正確的教育方式有哪些1
一、身教重於言教
家長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養,樹立自己的威信。一個不愛學習只顧自己吃喝玩樂的家長,一問三不知的家長,品行惡劣、行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長是不會培養出好孩子的。
二、要注意親子教育
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投入關注他們成長,有的父母雖然與孩子常年在一起,但不一定經常溝通。大多數父母都是以忙為理由,忽視親子教育。父母的親子教育應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發展的前面,所以父母應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斷學習,提升教子能力,方可贏得孩子的尊重和愛戴。
三、營造一種良好的知識環境
孩子學習要有一個好的小環境,不求高檔,但求氛圍,學生學習的時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閑談,朋友聚會等等盡量地包容缺點,用放大鏡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點的。父母無條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與孩子溝通交流的重要基礎。
四、多贊美、少批評
恰到好處的贊美是父母與孩子溝通的興奮劑、潤滑劑。家長對孩子每時每刻的了解、欣賞、贊美、鼓勵會增強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記:贊美鼓勵使孩子進步,批評抱怨使孩子落後。

『貳』 從父母的教育觀念和方法來看,家庭教育可分為哪些類型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同的父母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和觀念。根據家庭教育的特點以及父母的教育方法、目的和方式等因素,可以將家庭教育分為以下幾類:

1.嚴格型家庭教育

在智慧型家庭教育中,父橡笑母通常會從多個角度著手,從孩子的思維方式和認知水平出發,教導孩子有用的知識和技能,幫助孩子培養成為有思維活力和獨立創新能力的個體。父母會給孩子提供多樣的學習資源和機會,注重家庭教育的實用性,幫助孩子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事業發展。

教育原則方面:

1.個性化原則:教育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根據不同的特點和需求提供個性化的教育。

2.終身學習原則:教育應該貫穿人的一生,不斷學習、成長和發展,以適應社會和職業的變化。

3.社會化原則:教育應該培養學生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才,使其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公態裂民意識。

4.實踐性原則:教育應該注重實踐性,讓學生通過實踐掌握知識和技能。


不同的家庭教育類型有不同的特點和目的,每種類型的教育方式都有其適用范圍和優點。在實際應用中,父母應結合孩子的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等因素,選取適合自己和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以期能夠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

『叄』 教育當中最核心的教育方式是什麼

幾年下來,反復學習、思考和實踐,發現教育當中最核心的教育方式就兩個,一個是圈子教育(外在),一個是體驗教育(內心)。

圈子教育

所謂圈子(其實跟環境,氛圍相近,三者相互區別,但內核相同),又分為物質和人文,准確來講,這樣表達會比較好——物質環境和人文圈子。

同樣是鍛煉身體,輕鬆鬆松小跑了一下,跟咬牙耐力長跑3個小時,體驗是不一樣的;

同樣是看書,心血來潮翻一翻書,跟每天堅持看1個小時,體驗是不一樣的;

同樣是一年,每天家、學校、補習班的三點一線生活,跟高效學習之餘參加各種活動和嘗試,體驗又是不一樣的;

同樣是一生,平平淡淡、無風無浪地過完回到原點,跟經歷各種高低起伏和人生百態再回到原點,體驗更是不一樣的。

隨著各種體驗不一樣,經過逐日的積累,人的思想、個性等就也會不一樣,進而命運就都不同。

講到這里,在體驗層面,如果也只總結一點,就是告訴我們:要想法設法讓孩子有不同深度、角度、廣度給到孩子體驗。

綜上,這就是為什麼說,一切的教育逃離不了“圈子”和“體驗”,而且,圈子教育和體驗教育也是最根本的教育。

如此看來,教育是不是很簡單呢!~想讓自己成長優秀,就努力給自己創造好的圈子和體驗,同樣,想讓孩子成長優秀,也努力給孩子創造好的圈子和體驗。事實就是如此,大道至簡,任何復雜的東西本質都是很簡單的,不過,這只是大的思路和方向,所以是“看起來”簡單,而真正要“做起來”,當然沒有那麼輕巧。

【補充】:不論是圈子,還是體驗,錢多錢少一定有影響,但不是決定性的影響。錢多有錢多的教育方式,錢少有錢少的教育方式,但只要認知和執行方法到位,都能抵達教育最本質的目的。

『肆』 七種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在家庭教育中,最常用的方式是交談。交談的質量,跟交談的藝術有密切關系。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七種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歡迎閱讀。

一、在家庭教育中,最常用的方式是交談。交談的質量,跟交談的藝術有密切關系。

交談,是在民主和諧的氣氛中,家長與孩子之間的娓娓談心。交談的時機應該是恰當的,交談的話題應該是有益的、孩子是感興趣的。交談之前,家長應該誘導孩子無拘無束地把心裡話傾吐出來,然後,再把自己高於孩子的見解作為一份禮物回贈給孩子。通過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思想交流,使孩子受到教誨和啟迪。單純的家長講、孩子聽,沒有反饋切磋,不能算是真正的交流。至於家長借交談對孩子進行挖苦訓斥,抓住一件小事嘮叨不休,使孩子反感生厭,則更是不可取的了。

交談的藝術,主要體現在交談時機的捕捉和交談方式的運用上。一般地說,家長和孩子雙方在情緒不佳時,特別是在氣頭上,不要交談;在事情的原委還沒有搞清楚時,不要交談;有局外人特別是有客人在場時,請不要做批評性的交談;在飯桌上,在孩子睡覺前,也不宜做批評性的交談。家庭教育的特點是「遇物則誨」,所以教育的時機要靈活掌握,一切從教育的需要,特別是教育的效果出發,以孩子能接受為准則。交談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如漫談式、調查式、激勵式、嚴肅批評教育式等都可採用。其中的漫談式,即不拘時間、地點、內容,海闊天空、輕松愉快地交談,常常是孩子歡迎交談方式。

成功的交談,似春風化雨,孩子是會受到教益的。

二、跟孩子一同活動的藝術

家庭氣氛是實施家庭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跟孩子在一起活動,就是創造家庭良好氣氛的有效做法之一。

在生活中,家長跟孩子共同活動的機會是很多的。

跟孩子一起去野外遊玩。大自然是美的:春天的百花,夏日的蟬鳴,秋季的落葉,寒冬的白雪,對孩子都會有無窮的吸引力。家長掐著時令帶孩子郊遊,賞心悅目的自然景色會帶給孩子美好的遐想和憧憬,喚回家長對童年趣事的回憶。共同的心境和語言,使長幼之間的距離一下子消失了,多少教育內容都可以在此時此刻進行。

跟孩子一起去參觀游覽。假期若能帶孩子到外地旅遊,孩子是最開心的。那些名勝古跡和各種展覽都值得去看一看。游覽時,若家長能做精闢的講解,孩子是最為佩服;如顯知識不足,則會迫使家長去翻書查資料,這更能贏得孩子的心。

跟孩子一起上街購物。孩子小的時候喜歡跟家長逛商店,順便要點民愛之物,家長可乘機介紹商品知識,灌輸勤儉持家的道理。孩子長大一點了,可以為家、為自己購物,家長陪著當參謀,邊買邊談,邊看邊談,邊走邊談,兩代人之間相互沒有戒備,是教育的好機會。

跟孩子一起娛樂。晚飯後,節假日,一家人各展特長,吹拉彈唱,談天說地,讓家庭充滿歡樂的氣氛,增強了家庭的凝聚力和生活的情趣。

家長和孩子共同活動的內容很多,共同活動的目的是要消除代溝,融洽感情,寓教於樂活動之中,讓家庭教育在歡樂、親切、無拘無束的活動中進行。

三、表揚、獎勵的藝術

對孩子進行表揚、獎勵也是很有學問的。

表揚、獎勵孩子,可以鼓勵孩子重復良好習慣形成;在表揚和獎勵中可以激發孩子的上進心,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自尊心和榮譽感,培養孩子自我約束的能力,還可以增強孩子的是非感,有助於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情感的加深。

孩子改選履行了父母的要求、希望,可以給予表揚、獎勵;孩子有了良好的行為表現,雖只是苗頭,也可給予表揚、獎勵;孩子完成了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表現了勇敢的品質或一定的毅力,也可得到父母的表揚、獎勵;孩子獲得了光榮稱號,父母要給予表揚、獎勵。

表揚、獎勵孩子的方式很多,應以精神獎勵為主。比如:誇獎、贊許、點頭、微笑、親昵等,都能達到激勵孩子上進的目的。物質獎勵也要有,對年紀小的孩子,必要的物質獎勵也是很好的教育手段。可以贈送書籍、衣物、玩具、學慣用品等,但要慎用金錢,更不能讓孩子小小的年紀,純凈的心靈過早地染上銅臭氣。

家長要把握住表揚、獎勵的時機。孩子興奮起來,來得快,去得也快,家長要把握孩子的心理脈搏,該表揚、獎勵的時候要及時,使他們良好的表現得以強化,得以鞏固。如果是馬後炮,就會削弱激勵作用。

再有,表揚也好,獎勵也好,都要實事求是,因為這是對孩子的一種評價,要讓孩子在表揚和獎勵中去認識自己。過高,容易讓孩子盲目滿足;過低,又不容易達到到激勵的目的。另外,表揚、獎勵,家長的態度要真誠,最好不要事先許諾,一旦許諾就要守信;絕不能在獎勵的程度上與孩子討價還價。

近幾年,有些「學者」把「賞識教育」稱為「萬能的教育」,並且說:「賞識孩子時,可以無中生有。」這種說法是值得商榷的,想用一種教育方法取代所有的教育手段是不科學的。

四、向孩子道歉的藝術

在家庭生活中,家長說錯了話,辦錯了事,甚至冤枉了孩子的事,是常會發生的,如何處理這樣的問題,實在也是家教的藝術之一。

家長和孩子在家庭中應當是民主和平等的關系,家長做了錯事或錯怪了孩子,是應該主動道歉的。這不會影響家長的威信,更不會有損父母的尊嚴;相反,會給孩子樹立有錯就改的榜樣,會使孩子由衷地敬佩父母的品質與修養,從而更加信任父母,親近父母;父母的威嚴不僅不會降低,反而會更高,還會使家庭中形成一個寬松、和諧、民主的有利於孩子成長的氣氛。

當然,家長道歉、認錯,特別是向孩子道歉、認錯,態度必須是誠懇的,不敷衍,不找客觀原因,真誠地去求得諒解。

五、寬容的藝術

寬容是指孩子做錯了事之後,家長以寬大的胸懷接納了孩子的過失,他們沒有過激語言的斥責,也沒有窮追不舍的追究,這都會使孩子的內心受到深深的自責,並在悔恨、內疚中對自己的過去進行冷靜的思考,促其在父母的大度中去痛改前非。

舉兩個例子來說明:

列寧8歲時,隨母親去姑媽家做客。他不小心打破了一隻花瓶,當時無人看見,查問原因時他害怕也沒承認。細心的姑媽猜著準是淘氣的列寧打的,不過媽媽一直保持沉默,等待著兒子民中萌發羞愧感。三個月後,媽媽親昵地撫摸著兒子的頭,欲有所言,不料列寧失聲大哭,講出了打花瓶的事。媽媽安慰兒子,並寬容了他。媽媽知道兒子在這場內心的道德斗爭中,美的、誠實的品質取得了勝利。

印度聖雄甘地,少年時染上了吸煙的壞習慣,進而發展到偷錢買煙的地步。他深感痛苦和悔恨,便把自己墮落的'過程詳細地寫在一個筆記本上,並鼓足勇氣把它交給了父親,渴望得到父親的教誨和懲罰。父親沒有責備他,只是久久地凝視著甘地,兩行熱淚滾滾落下。父親的寬容使甘地受到了極大的震動,從那以後,甘地痛改前非,走上了正路。

可見,包容的確是效果很好的教育手段。應用時,建議注意以下幾點:

實施寬容教育的前提,必須是孩子對自己的錯誤已經有了認識,並深感內疚、悔恨時方可運用寬容手段。

家長准備原諒孩子的過失時,應該從表情上、語氣上使孩子感到家長對孩子所犯的錯誤很痛心,並相信自己能夠悔改。如列寧母親對列寧的撫摸,甘地父親的熱淚,都是對他們極好的教育。家長不可取無所謂的態度,使孩子如釋重負,沒有壓力,缺乏改正的決心。

寬容,是為了讓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和品德,而這種習慣和品德只有在實踐的鍛煉中才能產生和鞏固。家長不要因為孩子某件事沒有干好,就再不讓孩子動手參與了,允許孩子去干好的事情,也是對孩子的一種寬容。

寬容,絕不等於放任、撒手不管。寬容是積極的教育,旅途是家長失職的表現。

六、批評的藝術

批評是家庭教育中常用的一種手段,家長批評孩子是為了對孩子不良思想、行為、品質給以否定的評價,並予以警示,從而引起他們的內疚、痛苦、悔恨,從缺點、錯誤中吸取教訓,不再重犯。

運用要公正合理,恰如其分。有了一點錯,就全盤否定孩子;批評今天錯,還帶著以前的錯;一分的錯,總是當十分的錯來批評,這些估做法都是不合適的。所以,家長遇到孩子的缺點,要弄清情節,弄清原因,恰當估計錯誤程度,不能在情況不明的情況下,對孩子橫加指責,亂上綱,亂扣帽子,亂分析危害。如果這樣,不僅起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很不利於問題解決。

在批評方式上應是先肯定對的,再指出錯的;先表揚以前的,再指出今天的;甚至可先做自我批評,再批評孩子。批評孩子可以嚴肅,甚至可以嚴厲,但這不等於粗暴,更不等於諷刺挖苦、奚落謾罵。否則就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勢必會引起對立的情緒。

我們常說「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是說在教育孩子時,以正面激勵為主,但不是否認對錯誤、缺點和過失的批評,甚至懲罰。批評是可以採用的,但不要過多、過濫,不要把批評當成家長的教育手段。另外,批評、懲罰是一種否定、一種壓力,但同樣也可以成為一種激勵、一種動力。作為家長,一定要理智地面對孩子的問題,努力剋制自己無益的感情沖動,增強教育意識,講究批評的藝術。

七、樹立榜樣的藝術

我們常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家庭教育中用榜樣的言行,使教育的內容具體化、人格化,使孩子受到形象的感染和教育,增強教育的吸引性和有效性,激勵孩子去模仿、學習高尚的品德行為,自學矯正自己的不良言行。

孩子年齡越小,榜樣的感染力就越大。小時候受到榜樣的影響,印象會極為深刻,甚至會終生難忘。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學習榜樣。父母是孩子的師表,父母的言行是孩子學習的最直觀的教材,父母以身作則的示範,不僅可以增強說理的可信性和感染性,而且也能像春風潤物一樣起著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父母應時刻檢點自己,以自己良好的首先行為,為子女的品德修養做出示範。

當然,在家庭教育中,榜樣的示範作用不是自發產生的,需要家長正確地給予引導。父母該如何在生活中為子女選擇、樹立榜樣呢?要通過講故事、看電視、讀書等方式宣傳並樹立革命領袖、英雄模範、歷史上的傑出人物和文藝作品中的正面典型形象,影響教育孩子,使他們成為孩子心中的楷模。因為在他們身上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優秀品德,應成為孩子學做人的准則。要使孩子從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家長必須首先對這些人物的思想境界有深刻的理解,有深厚的感情才能以此去影響、感化、引導孩子。

家長還要注意在孩子的同齡人中,在班上的同學中,為孩子尋找學習的榜樣,這樣可以增加學習的親切感。這些人都是孩子的同齡夥伴,有著比較相近的的生活經歷,同伴中所表現出來的好思想、好品德、好作風,孩子比較熟悉,容易理解、接受,更能激起學習的勁頭。但是家長切記,不能專揀同學的優點、長處去和自己孩子的缺點、短處相比,更不能借機去諷刺、挖苦孩子。家長如果常說:「你瞧人家那孩子,你再瞧瞧你,你太讓我傷心了!」這樣的教育方式只能起消極作用,讓孩子產生反感。正確的做法是,抓住時機,啟發自學,增強自信,樂於學習。

家庭教育:放任式家庭孩子成才率最低

近期,「虎媽」的教育模式在美國引起強烈討論,而在中國,幾乎所有的媒體和老師又在告訴父母們要學著「快樂教育」和以鼓勵替代批評。面對「一張白紙」的孩子,父母到底應該怎樣做呢?我們聽聽專家們的建議。

「中國式媽媽」,意指那些逼著孩子學習,考試成績一定要名列前茅,掌握這種那種技能,只講競爭,追求出人頭地的專制式家教,蔡美兒在某種程度上具有一定典型性。中國父母普遍對孩子期望過高,孩子負擔過重,在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調查中發現,有54.7%的父母希望孩子得到博士學位,83.6%的中學生父母要求孩子考試要取得前15名的成績,這些數據和蔡美兒的要求比較一致,但顯然絕大多數的孩子是無法做到的,這樣必然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壓力。

「中國式媽媽」這一現象與我國的教育體制有關,但同時,中國文化中,的確也有一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傳統,這使得美國的華人家庭特別重視孩子的學習。直到近年來,隨著獨生子女一代的發展,中國開始接受西方民主自由教育方式的影響,但是,很多家庭學習了西方保護孩子權利的一面,但卻沒有學習培養孩子責任的一面,導致孩子自由過多,發展出現問題。國際上研究發現,最高層次的家教是作風民主式的家庭,其成才率最高,專制家庭第二位,成才率最低的是放任式的家庭,蔡美兒就是的第二種方式,當然肯定比溺愛放任的家教好。但是蔡美兒的家教方式是不科學的,孩子不可能都有一流的水平,他們參加什麼活動應該有自己的選擇權力,而且每個孩子都是千差萬別的,蔡美兒的教育理念沒有尊重這些最基本的原則。

兒童長大的過程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在這過程中有兩個顯著的特徵不可忽視:一是群體性,兒童一定是在與同齡夥伴的交往中長大,是不可缺少的。二是實踐性,孩子是在體驗中長大的。中國的父母大多數只關注學習,這就讓孩子心靈上感到寂寞,他們最關心的問題沒人關心。

「培養孩子健康人格、與孩子關系的好壞決定教育成敗、習慣決定命運、應與孩子一起成長」這些是我近年來最重要的教育觀點和建議。青春期的孩子,用命令的方法或簡單地要求是很難奏效的,因為他們認為自己長大了,叛逆心理也強了。我給父母們的建議是,發現孩子的夢想,引導孩子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塑造自己。只有這樣,孩子或許會感到父母對自己的尊重,會為自己的夢想奮斗產生積極性。

蔡美兒的家教方式有被妖魔化的可能,她的許多觀點和做法也是錯誤的,父母們不宜盲目學習借鑒。唯一有價值需要思考的是,愛孩子要敢於說不。孩子需要父母的權威,父母應當成為孩子人生的路標。

『伍』 在線教育會成為未來教育的主流模式嗎

會成為未來教育的主流,有以下三個方面原因。

一、高科技的發展,互聯網更新換代越來越快,互聯網也會更先進。

現在科技非常發達,高科技更新換代非常快,就拿我們身邊常用的手機來說,一個牌子的手機,不出一年,能推出好幾個系列,新產品接二連三的上市,舊產品很快的被淘汰。所以說,社會在進步,科技也在進步,教育方式肯定也會發生變化。

『陸』 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是怎樣的

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是怎樣的

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是怎樣的,家長教育孩子要遵循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應該與孩子共同解決問題,一同成為更好的人。以下是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是怎樣的方法。希望能幫到大家。

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是怎樣的1

一、樹立正確的教育態度。 家長要改變不正確的教養態度,首先要克服自身的「異常心理」,不要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認識到孩子是獨立個體,是社會成員,要按照「社會要求」去培養,才能保證子女今後適應社會發展。要愛而不寵,養而不嬌。

二、加強與學校間的溝通。 家長要把孩子的真實情況,及時、准確地反映給老師,共同商討、制訂適合自己孩子的有效的教育方法,同時也要了解學校,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現,因此要與學校保持聯系,加強與老師之間的溝通,才能更好地配合學校進行有效的家庭教育。

三、選擇恰當的教育方法。 採取正確的教育方法,家長需要注意的是,對子女教育不要脫離實際,要根據孩子自身的發展規律、心理現象及年齡特點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四、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家庭是子女成長的第一環境,家庭的物質和文化條件、家庭成員的關系、家長對孩子的態度以及在家裡的地位和生活方式等都會形成烙印。目前,有些獨生子女往往表現出任性、一切以個人為中心。分析根源多半是由於他們在家庭中處於特殊地位。所以家長教育孩子需要更多的理智,只有這樣才能從小培養獨生子女的良好行為習慣。

輕松和諧的家庭氛圍能夠使青少年在快樂幸福的感情中成長,溝通和交流則能使父母及時了解孩子們的心理變化,及時做出應對措施,幫助孩子身心健康發展。

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是怎樣的2

一、多去和孩子溝通

多創造和孩子溝通的機會,叛逆期的孩子不喜歡太過刻意的談話,特別是那種教育式談話,大道理,要多融入孩子的世界,在玩與娛樂中和孩子溝通,通過孩子感興趣的事情,利用這些事情和孩子交流,把你的想法融進去。

二、多些理解和包容

孩子越是逆反的時候,越需要家長給予孩子更多的理解。家長的理解和包容,會給孩子的心理成長創造空間,讓他們能最大程度地沉澱自己的情緒感受,進而更好地轉化自己的行為和處事方式。

三、家長學會去傾聽

有些家長對孩子講的話,是敷衍地聽和有選擇地聽。漸漸地,孩子就不願意再與之交流了。在與孩子交流時,更家長應該學會傾聽、多傾聽,除了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想法,也能讓他感受到自己受到了父母的尊重。

四、給孩子提供平台

青春期的孩子還有一個特點是,認知和生活經驗不均衡。如果父母不放手,給孩子實踐的機會,他們就會更加沒有自信。替孩子做主不是明智的辦法,做一個可以適當放手的父母反而會加速孩子的成長。

五、不做道德的判斷

對於孩子的逆反行為,家長不要上來就給孩子打上不聽話、不懂事、情緒化、意志力薄弱的標簽,而要用發展的眼光。在和孩子的交流中,要注意減少對孩子的道德判斷,不要孩子犯了錯或有了一些不合適的舉動就「上綱上線」。

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是怎樣的3

1、正確維護家校關系,促進家校緊密合作,共同教育孩子。

前面我們談到了人的教育是一項系統的.教育工程,這項教育工程包含著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三大組成部分,這三者相互關聯且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制約,這項教育工程離開其中哪一項都不可能,其中學校教育起主導作用,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點和基礎,社會教育則影響最廣泛,假如將教育比喻成一個蘋果的話,則最裡面的果核是家庭教育,是整個教育的核心與根本;中間一層是學校教育,相當於果核和果皮之間的果肉層;外層的果皮則是社會教育,是保護蘋果富於營養新鮮的關鍵。所以我們一定要把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結合好,形成對孩子教育的合力。家長、老師對孩子的培養教育目標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家長要盡可能尊重、配合老師做好對孩子的教育,家長和老師之間一定要加強交流溝通,經常問問孩子各方面的情況,從而在平時就能配合老師給以孩子最好的督促與鞭策。而孩子在思想上、情感上的細微變化,家長也應及時向老師反映,有些言語通過老師加工後再傳達,效果往往出人意外。

2、重視家長的榜樣作用,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想使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品德,作為家長必須重視榜樣的力量,首先自己要養成良好的個人行為習慣,從小事做起,通過日常生活言傳身教的來影響和教育孩子。如家長若能孝順恭敬自己的父母長輩,就能影響孩子也生起恭敬孝順之心;又如家長下崗擇業時能堅毅、自信,就能影響培養孩子敢於面對挫折、正視困難,並堅持不懈的追求。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所以家長的人格魅力是教育引導孩子健康茁壯成長至關重要的因素。

3、傾聽孩子的心聲,充分尊重孩子,促進孩子主動發展。

家長總是教育孩子要尊重長輩,這是無可挑剔的,但我們是否想過我們自己也要充分尊重孩子呢?尊重始終是相互的,孩子年齡雖然小些,但也有他們自己的活動圈子,也有他們自己的喜怒哀樂,他們也需要有自己的傾訴對象,所以家長即使工作再忙,也要拿出一定的時間來與孩子交流,傾聽一下孩子的心聲,解除他們的內心疑慮,適時適當的加以引導,即使是工作特別繁忙的家長也要盡量做到,哪怕只是睡前拿出幾分鍾的時間,簡單問問孩子白天在校都做了些什麼也是可以的,因為雖然只是短短的幾句話,卻足以讓孩子體會到家長的關心,從而增進親子之間情感交流溝通。又溝通是無處不在的,如每周末的晚上都可以一家人坐在一起,把一周來遇到的事情以及孩子在本周的表現情況來作作交流溝通的。

有一點需要家長記住的是:在交流中孩子若提到家長的缺點與不足時,家長一定要敢於承認並及時予以改正。孩子內心世界一般都非常的豐富多彩,所以我們想要了解孩子,只能以心換心,用信任贏得信任。家長更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培養孩子的自信,以更好的促進孩子主動發展。

4、注意家庭教育的統一性,引導孩子和諧發展。

家庭往往是多個親情關系的組合存在,而家庭教育也並不是獨屬於某一家庭成員的事兒,所以作為孩子父母或者其他親人長輩,在對待孩子教育的問題上就涉及到了一個意見如何統一的`問題,如果家長們不能達成意見一致,則會讓孩子鑽到空子。所以家長們一定要預先達成內部意見的一致,必須多溝通、多交流,互相支持,千萬不能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鬧,把分歧暴露給孩子。其實有分歧沒有關系,關鍵是要正確面對,事先達成一致,找到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案,尤其要防止隔代長輩對孩子的過分溺愛,這樣才能給孩子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與氛圍。

5、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充分激發孩子的潛能。

人的一生成就的大小主要依賴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智商的高低與學習能力的強弱,即智力因素;二是實踐中是否具備了正確的動機、濃厚的興趣、飽滿的情緒、堅強的毅力及良好的習慣,即非智力因素。

目前,對於孩子的智力發展家長們都很重視,但對於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特別是興趣與自信的培養則很容易被忽視,而從諸多成功人士的成長經歷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天才之所以成為天才,並不是因為他們生來具來的天賦所致,而是他們在幼年時期的興趣與熱情的幼芽沒有被扼殺,而是得到了順利成長與發展的結果。孩子們最怕寂寞無聊、悶著沒事,他們有一種強烈的願望,總想投入到某項最喜愛的活動中去,當孩子們專心致志地投入到某種喜好的活動中時,他們的內心就會充滿成就感,愉悅之情溢於言表。所以家長應該深入了解並充分尊重孩子的意願,為孩子提供自由的探索天地和活動場所,並給予孩子熱情的鼓勵,因為興趣、自信是進步的最大源泉與動力。

6、努力創建學習型家庭,讓孩子以學為樂。

現代社會都提倡創建「學習型家庭」,關於如何創建「學習型家庭」,也許每個家庭都有各自獨特的見解,但有幾點卻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創建「學習型家庭」,一定要有固定的學習場所。沒有書房的,哪怕是客廳或者卧室的一角,也可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

第二,創建「學習型家庭」,一定要有固定的學習時間。在固定的學習時間內,家長要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交流。

第三、創建「學習型家庭」,一定要有必要的讀物和學習資料,並需不斷充實、更新。家長要積極創設條件,添置書籍,引導孩子少買玩具,多買書。

第四、創建「學習型家庭」,家長一定要成為家庭學習的主體。孔子曾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是潛移默化的,試想一個日夜打麻將的家長,他不停地叫孩子學習、學習,孩子能學習嗎?相反,若父母都在讀書看報,孩子也會跟著讀書學習的。家長要和孩子一起讀書看書,並和孩子交流故事中的人物性格,一起分析探討哪些人物該學習,哪些人物不該效仿;若孩子心中有自己的想法,他把自己真實的想法說出來,並能得到家長的認可,那麼他一定漸漸地也就會喜歡閱讀的了。

『柒』 正確的教育方法有哪些

不少家長認為:如果家庭教育是一場游戲,那我一定要當最強王者。那麼和孩子之間的關系在不自覺中就不再是愛和信任的關系,而是鬥智斗勇的關系。

父母們口頭說著「我是為你好」,心裡也的確想著為孩子好,費盡心力安排孩子的人生、盼望孩子出人頭地,卻弄得每一個人都傷痕累累。

而真正好的父母,是言出必行的、尊重的、和善而堅定的。把握好愛和操控的邊界,才能避免成為楊爍那樣無理取鬧的父母。

如果聽了這些道理,依然感覺不知道怎麼做才好,個人認為,有一件最基礎,卻是最重要的事情至少可以做到。

那就是:把孩子,真正當作一個人,而不是你的附屬品來看待。

就像紀伯倫在詩里寫的那樣: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

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像他們一樣,

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

因為生命不會後退,也不在過去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