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森林學校教育准則是什麼意思
擴展閱讀
動漫人物一對的有哪些 2025-01-21 15:37:11
dc小丑哪個最經典 2025-01-21 15:25:26
地基基礎部分包括哪些 2025-01-21 15:21:08

森林學校教育准則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4-02-26 02:57:52

1. 國外森林幼兒園的教育模式

一、什麼是森林幼兒園?

森林教育是

『inspirationalprocess that offers children, young people and alts regular opportunities toachieve and develop confidence and self-esteem through hands on learningexperiences in a woodland environment'(它是一個鼓舞人心的過程,為兒童、青少年和成人提供經常性的機會,通過在林地環境里親身實踐學習,實現和發展信心和自尊)。

「森林幼兒園指的是通過提供給兒童在森林環境中的親身體驗與實踐的機會,以獲得自身發展的一個過程」 (Murray and O』Brien, 2005, p. 11)

二、森林幼兒園教育的產生與發展

1、 傳說一:在國內,很多人都認為森林教育起源於丹麥,是丹麥媽媽艾拉-法拉陶每天帶著自己的兩個孩子,偶而和鄰居的幼童一起同行到森林去散步,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發現戶外活動的孩子比一般的孩子更樂於交流,平衡能力更強,體能更佳。於是20世紀50年代初這群孩子的父母聯合創辦了世界一所森林幼兒園。

2、 傳說二:在20世紀50年代,瑞典的一位退休老兵在森林中的廢棄火車廂中通過歌曲和游戲的方式教授兒童有關自然環境的知識,這是最早的森林學校教育模式。

3、 可能的事實:森林教育可以追溯到19世紀20年代美國的Wisconsin。1927年在,那裡要建立第一個森林學校,後來威斯康星-麥迪遜大學的農學院院長建議由縣森林,威斯康星州的土地使用規劃委員會和1927 年的萊奧納學校森林購買一塊土地。然後其森林教育的理念被Wisconsin.一個4-H領袖Wakelin McNee所投入執行。世界上第一批森林學校位於美國威斯康星州的萊奧納,沃比液脊沒諾和克蘭登。

後來,瑞典和、丹麥和其他一些歐洲國家將森林教育的理念引進,並投入到幼兒教育領域。丹麥還將森林教育理念寫入到幼兒教育課程中,以培養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以及全方面的能力。

1957年,一個瑞典人Goesta Frohm,提出了"Skogsmulle"(森林之子穆勒)的概念野虛,主張對自然、水、山和環境污染的關注與學習。大量的可測量的結果讓森林教育的理念被教育界認可和關注。於是在丹麥,自然學校、森林幼兒園開始在教育界盛行起來,並在全球范圍內迅速傳播和發展。

到20世紀八十年代,這一教育觀念被丹麥的學前教育系統所採用,並命名為「自然托兒所(nature nurseries)」。在「自然托兒所」中,兒童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毗鄰其園所建築的森林或樹林中度過,無論季節或天氣。這一教育理念在歐洲得到廣泛傳播,目前丹麥的每個縣都有至少1到2所自然托兒所。

1993年,英國布里奇沃特學院的教師薩默賽特將該模式引入英國。他的訪問團在訪問丹麥時受到學校為兒童創設的戶外環境的啟發,回到英國後,他們創建了自己的森林學校。從那時開始,森林學校在英國逐步得到推廣,截止2005年,英國約有50個森林學校教育項目得到開展(Maynard,2007)。這一教育模式近些年在英國和美國都得到了推廣,這種變化和改革主要是為了減少幼兒看電視和電腦的時間,而增加與自然接觸的機會。

三、森林幼兒園的教育目標與內容

森林幼兒園的教育目標旨在培養兒童自尊、自信以及獨立的能力,與此同時,讓兒童學會尊重與關注自然環境,尊重一切有生命的事物(Maynard,2007)。

森林幼兒園活動內容廣泛,主要包括:游戲(如捉迷藏),小單元可實現的任務鬧納(如建造庇護所、收集樹枝生火、做飯、發現植物群和動物群等),作為考驗和增強自信、提高自尊方法的基本林地生活技能,適當的工具和天然材料的學習使用,實踐與智力技能的發展等。教師們鼓勵兒童在自然環境中探索、游戲――爬樹;踩泥水坑;玩「1、2、3,你在哪裡?」(捉迷藏游戲的一種);從鏡子中看不同的世界;收集不同長度的樹枝搭建一個巨型的鳥巢或雞窩;分享故事以及表演故事等等。在這個過程中,當老師發現孩子們已經懂得基本的安全規則之後,會引入一些成人正常使用的大小的工具,如鋸子以及修剪樹枝用的剪刀等。當然,安全因素也會被考慮進來,一般只有在很高的師幼比(一般是1:4)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出現這種活動。

體能教育:幼兒可以盡情在森林裡跑跳,而森林裡的道路也不像一般的道路那麼平坦,所以幼兒能夠從活動中學習更精準的運動控制。除此之外,幼兒在森林中也不乏練習小肌肉的機會,比如採集樹葉、拾乾果、用樹枝編鳥巢等。通過戶外大量的活動,森林幼兒園的幼兒每天都在接受體能教育。

藝術教育:森林裡的大樹、枝葉、花瓣等讓幼兒領略到了大自然的各種造型及顏色。幼兒常使用在森林裡找到的材料做拼畫,編織花圈或各式各樣的玩具,或者使用樹枝拼搭成一個可容他們躲避的「屋子」。教師也隨時備有少許顏料及紙張,提供給想用顏料創作的幼兒。因為森林裡找到的素材是最原始的,所以幼兒的想像空間也就能無限伸展,創造力也因此可以發揮得淋漓盡致。

感官教育:森林裡到處都是實物,幼兒通過直接觸摸、聞嗅、品嘗等方式認識這些實物的形狀、味道及顏色,這和一般幼兒園幼兒從書本上或從影片中認識物品所留下的印象在程度上有很大的差別。

領袖教育:森林幼兒園的幼兒在活動中有許多機會與其他幼兒進行溝通,例如他們必須以民主的方式表決當天要往哪個方向前進、討論發現到的「寶物」,他們或許會爭論,可能會尋求教師的幫助,在這個過程中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及表達自己的觀點。

健康及安全教育:森林裡道路分叉很多,在幼兒還未完全認識整座森林前,教師要常提醒幼兒不可脫離隊伍太遠以及如何在迷失時求助;幼兒在上學的第一天便被告知,吃東西前絕對要洗手,不可在老師不在場時吃下森林中的任何漿果。森林幼兒園的老師以實際危險教導幼兒注意健康及清潔,要比以抽象圖片對幼兒進行健康教育來得容易。

無處不在的教育:森林裡所有的東西都可以隨孩子的想像變成象徵游戲里的道具,這些游戲不僅可以增強幼兒的社會性意識,還可以培養幼兒的想像力。

總之,對認同森林幼兒園的教師及家長而言,森林是一個理想的幼兒教育場所。

四、森林幼兒園的理念

1、「人本教育」理念

「人本教育」 強調自由、人性化、尊重個人價值,森林幼兒園顯示了它是「人本教育」 的實踐, 它讓幼兒主動學習,幼兒有權利選擇自己有興趣的學習內容; 採用啟發式教學,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他們的任務不是告訴幼兒答案,而是引導幼兒尋找答案;尊重個體差異,森林幼兒園的教師尊重每個孩子年齡及性格的差異性,每個孩子可按照自己的方式探索有興趣的東西,並以自己的速度學習;強調情感教育,森林幼兒園的幼兒在廣闊的空間里,彼此間的摩擦不像在教室中那麼常見,但是良性互動卻很頻繁,他們樂於與別人分享他們的發現,彼此交換對大自然的認識。

2、自然觀教育

大自然教育提倡者哈蒙曼認為沒有任何一個學習環境像戶外教室那麼寬廣、那麼有變化、那麼吸引人。他指出,戶外教室的牆可以隨幼兒的興趣及意願無限拓展,而且戶外教室的天空也是隨著時間及季節改變。森林幼兒園使用的便是大自然的教室,其實這種以大自然和周圍生活物品作為幼兒學習對象的理念不管在東方還是西方都由來已久。例如大自然的種種現象、四季的變化及生活周圍的事與物是中國古代幼兒必須具備的常識,這些都可以從數量眾多的啟蒙教材內容看出來。蒙特梭利認為,人尤其在兒童時期仍屬於自然界的一分子,他們必須在自然中取得身體與心靈成長所需的各種原動力。她所謂的「自然」 可以是自然原野,包括動植物的生態、四季的變化等,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事和物。「幼兒園之父」 福祿貝爾認為人是宇宙的一部分,人應當與自然互動,他理想的幼兒教育場所應像一座花園,讓幼兒一方面像幼苗一樣自然地茁壯,另一方面在自然環境中學習與成長。森林幼兒園徹底實踐自然教育的理念,幼兒們不是間接通過書本學習,而是通過與大自然實物的直接接觸而學習,他們的觀察力自然而然變得敏銳,他們的學習及探索動機也將源源不斷。

3、「開放教育」 理念

「開放教育」 起源於20 世紀30 年代的英國,強調戶外教學及就地取材,並鼓勵幼兒實地觀察、探索及操作。「開放教育」的特色可概括為:以幼兒為中心,幼兒自己選擇有興趣的活動及主題,幼兒的學習經驗是統整的,偏重於混齡教學。森林幼兒園是「開放教育」 的一種體現,它包含了「開放教育」的特點,如溝通的開放、教室組織的開放、時間的開放及空間的開放等。森林幼兒園的教師與幼兒間的互動完全以幼兒為中心,教師是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引導者和學習夥伴。森林幼兒園採用混齡教學方式,幼兒個別差異受到重視,課程內容也是開放的,每位幼兒都可以探討自己最有興趣的主題,並能按照自己的方式學習。森林幼兒園的幼兒學習時間有彈性,幼兒可依照自己的能力、速度學習。森林幼兒園的空間是開放的,幼兒在廣闊的空間里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東西觀察,自己決定自己的活動。

五、國外森林教育對中國幼兒教育的啟示

(一)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足夠的、具有豐富刺激的活動空間,滿足幼兒的探索慾望

幼兒天性好動,幼兒園理應當為幼兒提供足夠的活動場地。但是,由於土地成本偏高等原因,一般幼兒園的室內、戶外活動場地較小,不能滿足幼兒活動的需求,少數幼兒園還有「超收」 現象。如能增加幼兒園的活動空間,或增加戶外教學,都能增加幼兒鍛煉體能的機會。建議我國幼兒園應多利用自然資源,多開展戶外教學,這樣幼兒的主動探索能力將被激發,幼兒的學習方式也會由被動變為主動。對於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的幼兒園而言,辦園條件在短時間內很難有大的改觀,可以就地取材,讓幼兒園以寬闊的外景作為活動場地,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讓幼兒盡情地擁抱自然,培養孩子的探索興趣和能力。

(二)利用自然材質做教材,增強幼兒的環境教育意識

幼兒園的活動材料可以分為高結構和低結構的兩種。高結構的材質往往是很多幼兒園教師的首選,因為這樣的材質可以直接從市場購買。以高結構的材質作為幼兒的活動材料,每位幼兒的材料都一樣,做出的成品也很難有特色,幼兒沒有發揮自己想像的空間,整個活動流程是按照教師事先制定的進行,教師作為組織者可以控制整個活動走向。使用低結構的材質作為幼兒的活動材料,幼兒有更多的機會自由選擇,教師的控制也是比較間接和隱蔽的。森林裡有取之不盡的自然材質供幼兒製作自己的玩具和作品,它們都是低結構的材質,幼兒可以充分發揮創造力。即使我國幼兒無法像歐洲森林幼兒園的幼兒那樣天天在戶外活動,但是老師可以替幼兒收集自然材質或利用戶外教學時和幼兒一起收集,供以後美勞活動或環境創設之用。

(三)提供幼兒獨立思考的機會

森林幼兒園教師的教育方式是,提供幼兒足夠的機會及情境鍛煉自己,培養幼兒主動探索的能力,並通過開放式問答訓練幼兒的思考能力,這樣的教育方式恰恰是當前我國幼兒教育所缺乏的。要改變幼兒的學習,首先得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提出幼兒教師要做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教師應當如何真正從傳統的教師角色走出來,並接納幼兒的自主性學習,這些都是值得我國幼教界認真反思的。

六、結語:森林幼兒園教育的五大優勢

1、大自然就是教室;

2、「人本」教育理念;

3、開放式的教學模式;

4、先進的自然游戲教學法;

5、以幼兒為中心,等待兒童,追隨兒童。

2. 林業教育是什麼

(forestry ecation)

(范濟洲)

專門培養各種林業專業人才的教育事業。包括研究生教育、大學本科和專科教育、中等林業教育,以及各種方式的在職成人教育。

世界林業教育

林業教育最初包含在農業教育領域,以後隨著林業生產發展的需要而逐步走向專門化。17世紀的工業革命以後,木材日益成為重要的工業原料,林業已發展成為獨立的生產部門,需要培養經營管理林業生產的專業技術人才。德國於18世紀初,首先創辦了林業技工學校,1763年在哈茲山建立了林務官學校,1787年在符來堡大學設立了林科。1816年德國又建立了塔蘭特高等林業學校,凡志願當森林官吏者,需在該校受4年以上高等林業教育,經考試合格者,授以林業工程師稱號。俄國在1803年於彼得堡建立了林業學校,後來逐步發展為高等林業學院、系。美國1827年在哈佛大學設立了中等林業學校,1892年在耶魯大學和康乃爾大學設立林學系,1907年在華盛頓大學設林學院。日本於1892年建立了東京山林學校,不久又在綜合大學設立林科。進入20世紀,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由於科學和工業高度發達,林業教育不僅在規模上擴大、層次上發展(包括職業教育、中等教育、大學教育及研究生教育等),而且學科領域上也有所拓寬(包括營林、森工、資源管理、環境保護、養殖及林業經濟等)。如歐洲現有獨立的林學院或在大學和農學院設立的林學院、系達76所,並在一些院、系設立了碩士、博士學位。蘇聯現有152所林業職業和技工學校,74所中等林業專科學校,30所林學院、系,一些院、校設有副博士及博士學位。聯邦德國在70年代新建立了兩所自然風景保護學院,開設與林業有關的課程。美國有40多所中等林業學校,77所短期大學(學制1~2年),50多所林學院、系(70年代以來有的已改為森林資源學院或環境學院等),絕大多數院校設有可授予碩士、博士學位的研究生教育。在日本除有79所中等林業學校外,還有24所大學設有林學科和林產科,並在一些綜合大學里設置了大學院(即研究生院),可授予修士(即碩士)、博士學位。日本有林科的綜合大學有東京、京都、北海道、九州等大學,在全日本各地都設有演習林(實習林場)。在拉丁美洲各國有中等林業學校52所,大專林業院校(系)53所。在非洲各國有30多個國家設有林業專科學校,有18個國家在大學農學院設有林學系。大洋洲的澳大利亞、紐西蘭、巴布亞紐幾內亞等國家也設有林學院、系。

中國林業教育

中國林業教育起步較晚。最初是在農科學堂內講授林業課程,清宣統元年(1909年)京師大學堂才規劃設置林學等課。清末設置的高等農林學堂共5所,包括設在河北保定和山西太原的兩所農林學堂、設在江西南昌的高級農業學堂、山東濟南的高等農林學堂及湖北武昌的高等農務學堂,招收普通中學畢業生,培養傳播農林技術、經營公私農林產業的技術人員,並培養農林學堂師資及管理人員,學制3年。中等農業學堂的林科,學制2~3年,招收12~15歲高小畢業生,傳授農林必要的知識與技能,畢業後擇優派往各農事試驗場,從事農林生產,如湖南長沙的農林學堂、廣東省農林試驗場附設的林業講習所等。初級農業學堂的林科,附設在中等實業學堂及普通中學之內,招收初等小學畢業生,學制3年。以上稱為「三級制」,是清代末年農林教育體制的重要部分。此外,還有一種農林小學堂,設在邊遠山區或牧區。

1911年辛亥革命後,林業教育進一步普及和提高,但未獨立成一個體系,仍然是和農業教育在一起。高等林業教育方面,全國共有4所大學,其中設置林科最早的是北京農業專門學校(1914年)和江蘇南京私立金陵大學(1915年)。1919年「五四」運動以後,隨著農學院的增建和農業專門學校的升格,先後在北京農業大學(1923年)、廣東大學農科(1925年)、中央大學農學院(1927年)、山東大學農學院(1926年)、浙江大學農學院(1929年)、四川大學農學院(1931年)、西北農林專科學校(1934年)、安徽大學農學院(1934年)和東北大學農學院(1946年)分別設置了森林系或林學系。在抗日戰爭時期,上述大學有的停辦,有的內遷。解放戰爭期間,未能得到發展。與此同時,解放區於1948年在華北大學農學院下設一所森林專科學校。中等林業教育是在甲、乙兩種農業學校內設林科。1922年起甲種農業學校改為高級農林學校,招收初中畢業生,修業4年;乙種農業學校改為初級農業學校,招收高小畢業生,修業3年。到1932年以後,才有單獨林校的建立。有林校及設林科的農校共19所,分布在安徽、浙江、湖北及四川等14個省內。抗日戰爭期間林校處於停頓狀態。到1949年全國共有高等林業學校19所(不包括台灣省)、中等林業學校9所,培養林業專門人才不足3000人。

中國的林業教育,在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有較快的發展。1950年教育部指示北京農業大學及南京、金陵、武漢、中山、四川及西北等7所大學舉辦林業專修科,其他有條件的學校如安徽、浙江、河南大學及山東、平原、東北、廣西農學院等7所院校也相繼舉辦了林業專修科。1952年根據院系調整的要求,合並一些學校的森林系,成立了三所獨立的林學院:北京林學院、東北林學院及南京林學院,其他農學院中的森林系仍保留,並在疆八一農學院設立了林學系。同時,中等林業教育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到1957年中等林業學校已達20所。1957年,高等林業院校在校學生達到6065人,中等林業學校在校學生14300人,均為1949年的11倍。從1957年到1966年,高等林業院校在校學生增加了76%,畢業生增加了3倍;中等林業學校又增加了6所。「文化大革命」期間,不少院校遷到邊遠基層地區,高、中等林業院校基本上停止招生。直到1976年後林業教育才得到恢復和發展,遷出的學校搬回了原址,開始了統一招生,調整、恢復和重新發展了一批林業院校和幹部管理學院。截至1985年,各級林業教育基本上形成了一個多層次、多形式的林業教育體系。其中,有獨立的林學院11所,北京、南京及東北林業大學和中南、西北及西南林學院由林業部所屬,河北、內蒙古、吉林、浙江及福建林學院由省或自治區所屬;農學院中有林學系或園林系的18所;林業管理幹部院校2所,林業教育學院3所。高等林業院校下設系,系下設專業,專業按學科劃分,共分為6類21種。林學基礎類包括森林生物學、木材學兩個專業;營林類包括林學、森林保護、經濟林等專業;資源、環境類包括水土保持、沙漠治理、園林、野生動物保護與利用、自然保護區、資源管理等專業;森林工程類包括森林采運工程、森林道路與橋梁工程、林業機械等專業;林產加工類包括木材加工、林產化工、木材保護與改性、傢具設計與製造專業;經濟管理類包括林業經濟管理、木材貿易、林業信息管理等專業。此外還有數學、物理、化學、外語、道路工程、自動化電器化及財務管理等專業。1985年在校學生12520人,專任教師3803人;有條件的院校都招收了研究生,共有研究生43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5人)。中等林業教育也得到了發展,共有中等專業學校49所,其中中等林業學校41所、衛生學校3所、師范學校4所、警察學校1所;在校學生20048人,專任教師2465人;共設有林業、森林保護、經濟林、園林綠化、森林調查設計、森林採伐運輸、木材加工、林業機械、林區土木工程、物資管理、林業經濟、財務會計等幾個專業。列為重點林校的有7所:遼寧、浙江、福建、山東、湖南、洛陽及廣州林業學校。林業職業中學全國共有24所,在校人數28113人,占林區普通高中人數的54%。在南方集體林區有以教育部門辦學或教育部門與林業部門聯合辦學,以教育部門為主的辦學方式;在北方國有林區一般是企業、事業單位辦學。林業系統的技工學校有78所,是林業企、事業單位根據生產發展需要而成立的,由其勞動部門管理。此外,近年來還加強了林業幹部培訓和職工教育,到1984年林業部已培訓南方集體林區林業重點縣和「三北」防護林地區的縣長、縣委書記1000餘人次,林業系統縣級以上領導幹部2000餘人次,太行山區林業領導幹部160人次,少數民族林業幹部245人次,技術幹部1.6萬人次;並開辦了林業企業廠長、局長培訓班等。為加強林業職工正規的林業教育,部屬6所林業院校中設置了兩年制的幹部專修科;各省、自治區林業部門分別開辦了幹部管理學院、幹部管理學校、職工大學、電視大學、職工中專及刊授林業學校等。

3. 威雅幼兒園的「森林學校」教育理念是怎樣的

威雅幼兒園的設計初衷之一就是逗橋做以大自然為載體,讓孩子與草木為友和花鳥共聲,如精靈般自由成長。杭州威雅幼兒園的森林學校會順應春夏秋冬的時間變化而設計豐富山衡多樣的課程。對孩子們來說,森林學校不是單純的玩樂,而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

觀察樹葉和花瓣的顏色和形態,感受夏秋交替的規律;在認識種子、尋找種子、創作種子的過程中,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了種子與人們生活的緊密聯系,生命的無限可能,更重要的是養成了熱愛自然,關愛生命的美好品質;在生火的課程中,孩子們邁出了與大自然安全共生的一大步。他們獲得關於安全用火的知識,在家長和老師的鼓勵下,勇敢地身體力行,他們學會了成功使用打火石打燃屬於自己的火苗,烤制出美味的棉花糖和紅薯,在草坪自由奔跑,與身邊的人分享珍貴的美味……

之後還會有更多有趣的主題課程陸續呈現,帶給孩子們美妙的學習體驗和開闊眼界消唯。

4. 什麼是森林自然教育

森林學校萌芽於18世紀的歐洲,形成於20世紀50年代的斯堪的納維亞,之後在北歐挪威、丹麥等國發展起來。
20世紀90年代中期,丹麥森林幼兒園模式的思想傳入英國。從此,森林教育在英國、美國、德國和日本境內得到迅速發展。以游戲為基礎,大自然為中心。通過在森林或布滿樹木環境中的實踐學習,為所有學習者提供機會,給他們探索自然和冒險的機會,學習不同的生存技能,從而使他們獲得並發展自信心及自尊心。

5. 森林教育的教育體系、教學理念、優勢是什麼

兒童在思想及身體行為上是主動學習者--皮亞傑(1952)大多數兒童均傾向於從他人身上學習,其參照物包括其他兒童,家庭成員及成人。--沃格斯基(1978)近年來在世界范圍內,幼兒戶外活動明顯減少這一現象愈發受到關注。正如美國著名作家RichardLouv在他的書《森林中的最後一個孩子》中採用『大自然缺失症』一詞描繪現代社會的孩子們與大自然缺乏聯系的事實。甚至很多醫學專家認為自然環境中的居所的減少是幼兒肥胖,注意力紊亂,抑鬱的重要原因。森林幼兒園在20世紀50年代發源於丹麥,已風行於英國、德國至整個歐洲。而且已經拓展到了歐洲以外的地區,日本(上百家)、韓國正在蓬勃發展,美國、加拿大也開始試野外幼兒園。森林幼兒園通常沒有教室,讓兒童回歸大自然,孩子們可以爬樹、玩火,即使在下雪天,孩子也都在戶外玩耍。幼兒們不是間接通過書本學習,而是通過與大自然實物的直接接觸而學習,孩子們的觀察力自然而然變得敏銳,他們的學習及探索動機也將源源不斷。「森林」只是大自然的代名詞,森林教育是自然教育的一部分。森林幼兒園可以是一片森林、一座農場,或是一片海灘、一個公園。我們借鑒的是英國自然和森林教育的理念,利用自然游戲教學法作為工具,結合自己的條件和大環境,就可以打造出屬於自己的森林教育體系。橡樹籽國際幼兒園教育理念: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致力於根據孩子個性特點、興趣愛好而有選擇性、針對性的教育引導,激發孩子好奇心、求知慾和探索精神,讓孩子逐漸培養起自信心、合作精神和主動學習意識,引導孩子去認知自我,評價自我及學會為自身行為承擔後果,讓孩子在自然中學習、在情景中體驗,在探索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