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互聯網教育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擴展閱讀
孫儷的同學叫什麼名字 2025-01-22 08:29:57
圖片搜索來自哪個動漫 2025-01-22 08:23:22

互聯網教育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發布時間: 2024-02-02 18:46:07

1. 中國現代遠程教育開始於什麼時候

自1999年以來,教育部批准67所普通高校學校和中央廣播電視大學開展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工作,允許上述68所試點高校在校內開展網路教學工作的基礎上,通過現代通信網路,開展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對達到本、專科畢業要求的學生,由學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頒發高等教育學歷證書,學歷證書電子注冊後,國家予以承認。

2. 有關互聯網教育模式論文(2)

互聯網教育論文篇三:《「互聯網+教育」變革路徑研究進展》
摘 要:互聯網技術重構了社會關系,它也將顛覆學校的基本結構;互聯網會變革教育業務流程,從而打造新的教育生態;「互聯網+」為重組學校教育提供了新的可能,「互聯網+教育」就是教育的轉基因工程等。本文梳理了2015「互聯網+教育」開放論壇的主要觀點並進行了簡要分析,以期為相關研究提供一些基本素材。

關鍵詞:「互聯網+」;教育變革;智慧教育;教育大數據

一、引言

自從2015年3月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之後,「互聯網+」在各行各業中引發了一場革命,教育領域也不例外,關於「互聯網+教育」的討論持續升溫。2015年7月《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頒布,進一步明確提出「鼓勵學校逐步探索網路化教育新模式…態輪…鼓勵學校通過與互聯網企業合作等方式,對接線上線下教育資源,探索基礎教育、職業教育等教育公共服務提供新方式……」。[1]

為了探討「互聯網+教育」的本質,尋求「互聯網+教育」的變革路徑,北京師范大學未來教育高精尖創新中心、教育信息化協同創新中心、「移動學習」―教育部―中國移動聯合實驗室、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聯合舉辦的「互聯網+教育」變革路徑之開放論壇在北京師范大學敬文講堂召開。論壇以開放的形式邀請了18位專家圍繞課程、教學、學習、管理、評價、環境、學校組織結構和教師專業發展等八大核心領域在「互聯網+」背景下的變革和轉型進行了專題學術報告,這些報告既有宏觀的理論引領,也有中觀的課程規劃和 實施方案 ,還有微觀的操作策略。本文將從五個方面對這次會議的主題進行綜述。

二、「互聯網+」促進教育的創新和變革

1.「互聯網+」時代的教育創新

「互聯網+教育」是什麼?這是討論「互聯網+教育掘態」是否可以推動教育創新和變革的前提。華南師范大學的柯清超教授首先對「互聯網+」的概念進行了解讀,然後分別從「互聯網+教育」形態形成的可能性、「互聯網+」能推動學校結構性變革和教育變革動力三個方面對「互聯網+教育」的概念進行了分析。柯教授認為基於大數據平台、學習分析技術和智能感測技術促使了「互聯網+」新一代教育環境從「干預手段」到「教學生態」的變革;同時課程教學也逐漸從封閉到開放融合,從「傳統的封閉式」教學到「半開放式/連接式」教學的翻轉課堂和社會化自組織的開帆散信放式MOOC課程教學進行變革。柯清超教授認為,「互聯網+教育」實現了一系列的轉變,包括從知識建構到核心素養培養的轉變,從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中心的轉變、從個體學習到小組建構的轉變,從直接傳授到自主發現的轉變,從多媒體演示到探究工具的轉變。他以「聯合國 兒童 基金會愛生遠程教育項目」、「遠程協作學習項目」和「技術啟迪智慧項目」等作為案例分析了應用ICT來創新農村學生學習方式的創新實踐[2]。

互聯網技術重構了社會關系,它也將顛覆學校的基本結構,我們應該將互聯網的開放、共享、平等、自由等特徵與教育教學的本質規律相結合,形成對學習者、課程、學校、教育政策、機制體制等相關因素的重新定位與思考。

2.「互聯網+」推動教育變革

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__民主任認為技術進步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根本動力,互聯網推動人類文明邁上新台階。「互聯網+」促進了教育領域中五個方面的轉變,即:教的工具、學的工具、評的工具、課的結構和課的形態的轉變。__民主任分析了教育的本質與作用,指出MOOC是互聯網與教育的融合,是經過多年摸索出來的一個模式。MOOC的出現是一個革命性的契機,MOOC的極大發展,將提高教學效率,降低教育成本,促進教育公平,使得原本無法上大學的群體可以無障礙地學習大學課程,真正實現受教育機會的公平。MOOC促使課程教學將從一名教師逐漸變成教學團隊,彌補知識快速更新中的教師短缺問題,課程質量大大提升;MOOC加速了大學國際化進程[3]。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應該思考互聯網對大學功能帶來的影響,現代大學的功能將從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 文化 傳承逐漸轉變成為知識探索、知識驗證、考試認證等功能為主的研究院、考試院,甚至未來向數字化、泛在化和全球化的虛擬大學轉變。

3.互聯網教育與學習革命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的鍾秉林教授認為中國教育的發展呼喚基於互聯網的教學,互聯網技術為教育發展帶來了重要機遇,同時互聯網教學對傳統教育也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鍾秉林教授提出了基於互聯網技術的教學模式不斷完善的若干對策,如:加強「連結」與「互動」、完善學習監督和效果評價機制、探索和完善互聯網教學的運行機制等。他還告誡學術界,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要避免炒作概念、片面誇大互聯網教育的作用,倡導嚴謹求實的態度,跳出互聯網教學發展的誤區;提高在線開放課程質量,優化網路教學環境、實現線上與線下教學的結合。[4]

4.「互聯網+」促進學校組織結構轉型

北京師范大學的余勝泉教授認為「互聯網+」為重組學校教育提供了新的基礎設施、新的生產要素、新的社會空間、新的分工形態;「互聯網+」解決了教育中的兩個焦點悖論:即公平和質量問題。余教授認為未來學生和家長可以訂制個性化的學習課程與活動,以反映兒童的個性、興趣、家長的目標與價值觀;未來學校的形態是自組織的,他以Minerva大學為例分析了這所藉助互聯網的力量把線下教學資源無限擴大並化身為虛擬大學的特徵。未來,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s,學生帶著自己的移動設備來上學)將成為事實,因此學校要開始重新審議並制定網路開放政策,要建設網路上的校園文化,要建設網路上的學習空間,實現線上線下(OTO)融合的校園育人環境。[5]

「互聯網+教育」的變革,會重構學校教育的生態系統,主要包括內容供給的重構、智慧學習環境的重構、教與學方式的重構以及管理與評價的重構。當然,互聯網不可能替代學校,但可以改變學校的基因,「互聯網+教育」就是教育的轉基因工程。

5.互聯網時代的教學範式轉型

首都師范大學的孫眾副教授分析了互聯網時代教師的「隱與現」、學生的「惰與樂」、技術的「強與笨」,從而提出了教學範式轉型的解決方案,並基於互聯網構建了互聯網+教學的COME模型(Classroom learning+ Online learning+ Mobile learning+ E-learning)。孫眾副教授基於互聯網構建了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的COME校園混合課程,實現了師生之間的無縫交流;這種移動互聯的課程和活動,滿足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同時可以記錄學生的學習痕跡,便於教師進行過程診斷;此外,還可以進行多維的精準分析,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行為進行預測和干預。通過基於COME模型的教學,採用實體課堂+在線+手機的學習方式,能夠找到學生的「樂」學點,實現了新的在線交流方式。在評價中COME模型採用「任務+評價表、同伴互評+教師點評」的方式,使得過程性數據的存留和學習分析更加便捷,有助於教師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干預、學業表現的預測以及在線學習行為的分析。[6]

「互聯網+教育」促成了教學結構和範式的轉型,不僅創新了教學理念,而且建立起比較徹底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在這種模式下,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則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幫助者和指導者。

6.「互聯網+」促進課程的轉型

清華附中的李晟宇老師分享了基於互聯網思維的通用技術課程的轉型專題,李老師以清華大學的一個校級課題《基於互聯網思維的通用技術教學體驗項目探究》為案例,講解了課程轉型的過程和具 體操 作策略。該項目藉助互聯網,建立了MOOC教學資源,整合了學科思想方法,在教學中引入項目管理、 時間管理 、四象限、SWOT等先進的管理學理念,有效提升了項目教學的有效性;同時依託網路雲技術搭建學生交流平台,實現了師生交互方式的互聯網化;通過互聯網雲平台實現了教學資源的共享和微信公眾訂閱號上學習內容和新聞的推送,使學生的學習體驗得到革新。[7]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的李棟提出了基於科普、融合創客的創新教育2.0課程,該創新課程的組織方式包括:在線離線互動、線上線下結合和開放型課程設計等三種方式。李棟認為,創新教育2.0的核心價值在於「線上線下一體化平台、創新導師科技成果持續對接與跟蹤指導、學生創新力評價與 職業規劃 」。[8]可見,「互聯網+課程」讓整個學校課程從組織結構到基本內容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互聯網+課程」使得中小學各學科課程內容全面拓展與更新,適合中小學生的諸多前沿知識及時進入課堂,成為學生的精神套餐,課程內容藝術化、生活化也變成現實。

從以上六位專家和老師的視點可看出,「互聯網+」促進教育的創新和變革是多樣化的,不僅創新了教師的教學模式,豐富了教師教的方式,而且真切關注到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形成,這正契合了國家新教育改革的方針政策。對於學校層面,「互聯網+」帶來的轉變更是具體的,深入到學校組織管理、課堂教學、課程優化等各個方面,學校的圍牆逐步被打破,學校、教師和學生變得越來越「泛在」,「互聯網+」讓教育更加無形、有趣、多樣。未來將會有更多「互聯網+」帶來的教育創新和變革成果。

三、「互聯網+」促進評價的變革

評價是任何一種教育形態和教學模式都不能忽視的問題,本次論壇共有3位專家的報告涉及「互聯網+」背景下的教學評價問題,分別是華東師范大學副校長任友群教授、南京師范大學朱雪梅教授和北京市教委專職委員李奕博士。

1.伴隨式評價――「互聯網+教育」變革的先導

華東師范大學的任友群教授從「教育+互聯網」和「互聯網+教育」這兩個概念的界定和辨析開始,拋出了伴隨式評價是「互聯網+教育」變革的先導的觀點。

任友群教授認為,「教育+互聯網」是從當下教育、教學的既定邏輯出發,以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為手段,使得既定教育、教學邏輯運轉得更加順暢,在「教育+互聯網」的格局中互聯網或信息技術並沒有成為再造或重塑性的力量;而「互聯網+教育」則是深度應用「互聯網思維」,將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真正發揮教育信息化的「革命性力量」,再造、變革現有教育的既定邏輯。[9]

評價的變革包括評價內容的變革(從評價「可以測量的能力」擴展到評價「難以測量的能力」)和評價方式的變革(從傳統的「紙筆評價」走向「數字評價」)。要支撐評價內容的拓展、評價方式的變革都需要「伴隨式評價」,所謂「伴隨式評價」有三大特徵:第一,伴隨生活全領域(只有伴隨生活才有可能解決那些「難以測量能力」的「測不準」問題);第二,伴隨學習全過程(只有伴隨學習才能使評價真正應用於調整學生的學習行為);第三,伴隨個體自適應。而要實現「伴隨式評價」信息技術是不可或缺的。

2.「互聯網+」時代教育評價的轉型變革

南京師范大學的朱雪梅教授用實證方法開展了一項長達十年並且在2014年獲得了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的研究――《「多元互動式」教學評價體系的建構與實踐》。在該研究中,朱教授開發了專門的支撐評價工具,利用網路平台中可預設、可調節的各類專門化觀察量表,利用移動終端在聽課過程中採集「教」與「學」的表現性數據信息,通過後台計算與圖形化處理後,為評估結論提供客觀的量化證據,實現科學的課堂診斷,達到了矯正偏差教學行為的目的。該研究以信息技術推動課堂評價變革,用移動終端替代傳統紙筆聽課工具;將課堂觀察表及行為標准嵌入平台中,克服傳統評課缺乏標準的問題;課堂評估基於移動互聯網,克服傳統聽評課受到時空限制的問題;進行數據分析與可視化呈現,克服傳統評課無科學論據的問題;多元化評價主體交互協作,克服傳統評課主體單一的問題;因此,朱雪梅教授在以上基礎上提出了「互聯網+數據思維+課堂觀察=科學的課堂教學評價」的論斷。

同時,朱雪梅教授還提出了「互聯網+校本教研評估」的觀點,通過校本教研平台的實踐研究實現了「讓教研評估邁進數字化時代」。該平台改革了當前校本教研工作只「研」不「評」的現狀,突破了教育信息化「學習空間人人通」未通的瓶頸,探尋了教育評估手段從 經驗 邁向「數字化」的路徑,消除了常態化教研活動深受時間與空間束縛的困境,降低了評估主觀性,提高了校本教研品質與管理效率,引導了智慧教研方式。因此,朱教授給出了這樣的公式:互聯網+數據思維+校本教研評估=學校可持續發展。[10]

3.深化基礎教育考試評價與課程改革背景下的移動互聯

來自北京市教委的李奕委員在分析了首都教育「深綜改」的基本思路和策略以及考試評價改革和課程改革的突出特點後認為: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讓學生有更多的學習選擇,學生不必為自己的弱項惶恐,每個學生都有好的一面以及優勢的展示機會。李奕指出,廣義教育供給下「移動互聯」成為必須的選擇:在供給方式上,在線教師服務、在線課程服務、在線診斷服務、跨部門、跨系統服務等這些移動互聯的方式更為時尚也更加尊重學生的消費習慣和消費方式;在供給內容上,基於大數據分析後的課程資源供給,定向推送作業、教輔、服務索引,教師在線的智力支持服務,促進優質教育服務的遷移與流轉,以新型資源觀指導資源庫建設,服務於學生的能力成長,供給「同伴」,構建在線學生自我診斷的「體檢中心」和「化驗室」,使質量監控服務於學生的成長,而不是管理監督;在供給節奏上,長短課結合,大小課結合,學段內快慢結合,長周期作業;在線自我診斷的頻度依據學生認知個性、進度的供給;在線雙師輔導的周期要合適等。[11]

從這三位專家報告可得出,評價的角度、評價的工具、評價的方式,一切圍繞評價的關鍵詞都變成了「互聯網+」。伴隨式評價實現了互聯網與人的融合,評價標准與評價工具的互聯網加法承載了數據思維,助力了科學教學評價的可持續發展。在無法改變考試作為學生終極考核的大背景下,「互聯網+」的思路讓評價更加有針對性,學校教育一樣可以個性化,大眾教育向個性化教育轉變變得更加容易,這都是「互聯網+」評價的重要表現,一旦「互聯網+」迸發力量,必然像火山噴發一樣散出無限能量。

四、教育大數據的管理與決策

來自江蘇師范大學的楊現民博士和國家開放大學的魏順平博士分別就大數據支持下的智慧教育管理和教育決策進行了分析。

1.大數據支持下的智慧教育管理

楊現民博士分析了教育大數據的特點,提出了「教育大數據是發展智慧教育的基石」的論斷。楊博士利用教育大數據的冰山模型,分析了教育大數據的發力點,並對「信息化視角下的智慧教育管理」進行了科學的論述,認為「通過智慧管理雲平台系統,對外界需求進行智能處理,為教育管理提供資源配置、數據集成、信息管理、運行狀態監控、教育質量監測等業務支持,實現教育智能決策、可視化管控、安全預警、遠程督導和個性服務,提升教育管理智慧化水平的過程。同時,楊博士還分析了國內外大數據助力智慧管理和科學決策的十多個案例,如清華大學、康涅狄格大學、深圳市教育資源科學動態規劃、美國數據通用標准V5.0、美國ECLS項目等。楊博士認為如何構建立體化教育數據網路、教育大數據如何落地應用推廣、如何保障教育數據質量與安全、如何合理合規運營教育大數據等問題是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問題。[12]

2.大數據支持下的教育決策

國家開放大學的魏順平博士闡述了數據挖掘及其教育大數據對於支持教育決策的重要作用,指出是教育數據的決策支持應用是為了讓淹沒在眾多信息系統中的海量數據能夠「說話」,為教育領域中的相關人員提供與他們利益相關的數據統計與分析結果,從而幫助他們做出知情的決策。魏博士以國家開放大學的教學、管理和科研作為案例,分析了這三個領域中的大數據收集及其通過數據挖掘得到的有關信息,並最終服務於教育決策的過程,認為大數據和基於大數據的數據挖掘是作為審慎決策的依據,可以提高教育決策的科學化。[13]

無論是進行智慧教育管理還是開展教育決策,這都說明了當前時代是個「數據為王」的時代。在教育行業里,每天都在產生各種大數據,大數據分布在我們周圍的每個角落,教育者如何將大數據轉變為現實的生產力,去改變教育教學是當下的研究方向。「互聯網+」有意義,大數據有幫助,教育呼喚「互聯網+大數據」帶來的質變。

五、「互聯網+」改革教師培訓和教師專業發展

教師培訓和教師專業發展是教育改革中的主導因素,如果沒有教師的理念轉變和專業發展,再宏大的教育變革也只能是空話。

1.「互聯網+」改革鄉村教師培訓

國務院參事湯敏就「如何用互聯網+改革鄉村教師培訓?」進行了探討,湯敏先生從對鄉村教師培訓存在的問題開始講起,以「一鄉村中學與人大附中同堂上課」和「田東上法初中雙師教學課堂」為例,分析了基於互聯網的「雙師教學」的特點,並給出了建議。湯敏認為,應該把「雙師教學」模式與國培、省培計劃有機地結合起來;按照課程設置要求和各地課本版本安排,在全國、省區內分別都找出一批優秀教師,把他們的課全程錄制下來;對參與錄制課程的學校、有一定的激勵;開展多層次、多學科和多方式的培訓試點,充分利用互聯網將錄制的優質課堂傳播出去,實現資源共享,達到鄉村教師培訓的目的。[14]

2.「互聯網+」環境下的教師混合式學習

北京市西城區教育研修學院的陳穎老師分析了「互聯網+」環境下的教師混合式學習,陳老師以西城區教師研修網為例,介紹了西城區教師研修網的基本情況、教師網上研修的幾個基本要素(平台、資源、活動和組織管理),著重講解了如何利用視頻案例促進教師自我 反思 和同伴互助、如何利用視頻案例促進群體學習和行為改進以及如何利用視頻案例豐富網上學習資源等三個問題。[15]目前西城區教師已經實現了網路研修的常態化,陳老師認為「教師網上學習是如何進行知識建構的、大量的網上研討數據能否作進一步提煉、影響教師深層學習的因素是什麼、如何促進教師的深層學習」等這幾個問題將是未來研究需要突破的問題。

中小學教師的專業素養決定了下一代人才的質量,湯敏參事和陳穎老師都對「互聯網+」時代的教師專業發展給出了具體的做法。針對當前的中小學教師培訓,既要考慮「雙師教學」的人力做法,也要有「混合式學習」的技術做法,既要有「雙師教學」的合作思維,又要有多元化學習、時時更新教師知識的觀念;教師可能無法改變教學的物理環境,卻可以藉助「互聯網+」延展自己的學習空間,從而實現更大程度的進步。因此,「互聯網+」環境下教師的專業發展必須植入「互聯網+」的基因,教師要具備互聯網思維,掌握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信息技術教學技能。

六、「互聯網+」促進同伴教育

深圳市南山區教育科學研究中心石義琦教研員認為,同伴教育是指建立有相互認同感的社會關系主體之間共同分享信息、知識和觀念,相互傳遞思想、情感,以喚起感情上的共鳴,促進社會規范在個體身上內化、達到相互感染而奮發向上的一種教育方式。教育技術促進了同伴教育的開展。石老師以「南山教育綜合服務大平台」和南山「課堂重構」模式作為案例,分析了互聯網對同伴教育的支撐,認為網路提供了人性化的交流平台,為孩子們搭建展示的舞台與交流的空間。南山區在信息技術支持下構建了南山「六學」同伴教育課堂,即「教師導學、個體自學、同伴助學、互動展學、網路拓學和實踐研學」,同時在同伴教育區域基本模式基礎上,構建了各具校本特色的變式模式,比如:基於智能學習的平台的個性化學習模式、基於APP的游戲化學習與創客學習模式、基於MOOC的翻轉學習模式等。[16]

隨著QQ、微信等媒體技術的逐漸成熟,同伴教育變得越來越具有可行性,「互聯網+」成就了教育服務;智慧教育平台的應用、教育APP的常態推廣、MOOC翻轉學習等都會成為學生的同伴,真正實現「互聯網+以人為本」的教育方式。

七、結束語

綜上觀點不難發現,無論是互聯網對於教育、課程、教學,還是學校的組織結構,都可以集中一個觀點來概括,那就是「互聯網+」對教育和教學帶來了創新和變革,「互聯網+教育」促進了教育形態、學校組織結構和教學範式的轉變,也促進了課程、學習方式和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轉變,但這種轉變不是簡單的物理變化,而是一種化學變化,化學的反應會改變物質的形態和性質,正像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陳光巨教授在論壇開幕式致辭中所說的:期待「互聯網+教育」變成一個化學效應,減少負面效應。無論是任友群的「伴隨式評價」還是朱雪梅的「多元互動式評價」,都離不開「互聯網+」的邏輯支撐,但是「互聯網+」並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用來支撐評價的工具,「互聯網+評價」是對傳統教育評價內容和形式的變革,這種變革是智慧的、是自適應的,是「化學變化」也是「生態變化」。

「互聯網+」打破了權威對知識的壟斷,讓教育從封閉走向開放[17]。基於MOOC、SPOC模式的學習效果超於傳統課堂,網路教育的奇點可能臨近了,信息技術的變革教育的威力可能要爆發了。[18]但是「互聯網+教育」作為一種新生事物,既有新的機遇,也要面對新的挑戰。面對「互聯網+教育」的機遇和挑戰,我們也需要冷靜應對,既不能堅守避戰,也不能任由互聯網「肆意妄為」,而是應該從教育變革的真正需求出發,抓住機遇,直面挑戰。

這是一個跨界的時代,大數據、智慧教育等新的技術和概念層出不窮,「互聯網+教育」的變革路徑需要我們不斷探索。

參考文獻:

[1]國務院.《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5〕40號》.

[2]柯清超.互聯網+時代的教育創新[R].開放論壇演講報告,2015.12.20.

[3]__民.信息技術發展與教育變革[R].開放論壇演講報告,2015,12,20.

[4]鍾秉林.互聯網教學與學習革命.開放論壇演講報告,2015.12.20.

[5]余勝泉.互聯網時代的學校組織結構轉型[R].開放論壇演講報告,2015,12,20.

[6]孫眾.互聯網時代的教學範式轉型[R].開放論壇演講報告,2015.12.20.

[7]李晟宇.基於互聯網思維的通用技術課程轉型[R].開放論壇演講報告,2015.12.20.

[8]李棟.基於科普融合創客的創新教育2.0[R].開放論壇演講報告,2015.12.20.

[9]任友群.伴隨式評價:變革的先導[R].開放論壇演講報告,2015.12.20.

[10]朱雪梅.互聯網+時代教育評價的轉型變革[R].開放論壇演講報告,2015.12.20.

[11]李奕.深化基礎教育考試評價與課程改革背景下的移動互聯[R].開放論壇演講報告,2015.12.20.

[12]楊現民.大數據支持下的智慧教育管理[R].開放論壇演講報告,2015.12.20.

[13]魏順平.基於大數據的教育決策支持案例分享(國家開放大學)[R].開放論壇演講報告,2015.12.20.

[14]湯敏.如何用互聯網+改革鄉村教師培訓?[R].開放論壇演講報告,2015.12.20.

[15]陳穎.互聯網+環境下的教師混合式學習[R].開放論壇演講報告,2015.12.20.

[16]石義琦.同伴教育:教育信息化新視角[R].開放論壇演講報告,2015.12.20.

[17]趙國慶.「互聯網+教育」:機遇、挑戰與應對[N].光明日報,2015.6.9.

[18]王濤.互聯網變革教育的實踐路徑[R].開放論壇演講報告,2015.12.20.

猜你喜歡:

1. 淺談互聯網對教育的影響論文

2. 有關網路教育論文

3. 關於互聯網的形勢與政策論文

4. 「互聯網+」形勢下網路教育的現狀與發展趨勢探討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