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領袖教育應該具備哪些素質
張冰記:孩子所受的教育關乎他一生的歷程,甚至於他受到什麼樣的教育今後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責任和權力一直都是對應的,只有你有了領袖級的才能,做了領袖級的事情,你自然也會有領袖級的待遇。本文深度向您剖析什麼是精英教育,什麼是領袖級人才,也許會給您的教育觀念一點美好的啟示。推薦鏈接:1.做真教育真的需要很多錢嗎?有錢就真能做教育嗎?2.精英是怎樣煉成的——帝王之學!方法就在你我身邊 什麼是領袖?領袖需要具備哪些素質?您想讓您的孩子以後成為領袖級的人才嗎? 作者:今日學堂校長張健柏 目前世界的公辦教育模式,全都是模仿數百年前德皇威廉三世時期,德國普及國民大眾教育的模式。當時的德國,為了在歐洲擺脫貧窮落後的局面,在歐洲人把德語稱為「豬說的語言」的鄙薄下,全權委託具有卓越遠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洪堡,設計了德國的國家教育戰略:「正因為德國窮,因此更需要辦教育」,因此創造了這種由國家出錢,普及全民教育的模式,與歐洲傳統上教育僅限於貴族和有錢人的做法相反。德國人最先是建立了柏林大學,因為當時的校長洪堡認為:大學是一個最高手段,唯有通過它,普魯士才能為自己贏得在德意志世界以及全世界的尊重,從而取得真正的啟蒙和精神教育上的領導地位。這種極具眼光的教育戰略,以優厚條件吸引了歐洲大陸各國的優秀人才來當教授,先培養了一大批德國自己的知識精英和師資儲備,繼而建立了從幼兒園開始的完善的中小學國家基礎教育體系,以及以技術學校為主體,研究性大學為頂峰的成人教育體系,很有效率地培養出大量有文化的知識工人,為德國從落後的農業經濟向工業化發展,提供了最佳的人力資源保障,為德國崛起提供了最關鍵的支持。讓德國最近一百多年來一直執西方工業技術和製造的牛耳,至今德國依然是世界級的製造業大國和工業強國。也正因為德國的成功,從而德國的教育體系就成為其他國家紛紛模仿和學習的對象,洪堡也成為現代大學之父。不過,這種原版正宗的德國教育體系,本身的目的是培養工人和技師,而不是培養領袖,而德國人的教育體系本來也不關心如何培養領袖,即使是企業的領袖,他們最善於培養不動腦子的工作者,更願意接受別人的領導。也正因為如此,希特勒這樣「代表德國人思考」的獨裁者,才會被「文化教育素養高」的德國人捧上台,給自己民族也給世界帶來巨大災難。所以,像哈佛商學院等等培養管理人才的教育模式,不會產生於德國。正因為如此,原來依靠教育遠遠領先於歐洲的德國,在「工業時代」被「信息時代」取代後,逐步退出了一流國家的行列,但是基礎教育的成功,依然牢牢地讓德國擁有世界級的競爭力。真正善於培養各級領袖,同時也是個人,家庭和社會的管理者的國家,是源遠流長的英國貴族教育傳統,它是美國目前極為成功的精英教育的母本和範式。如歷史悠久的英國私立中學:伊頓公學,連美國總統的兒女都要送去那裡上學,其他各國的領袖和精英,包括第三世界的王公貴族,莫不設法把子女送到伊頓公學為榮,歷史上算起來,它培養的各級世界領袖應該比耶魯要多。所以耶魯只敢說跟其他大學比,不能與伊頓中學比。歷史上的英國精英教育模式培養了大量的世界領袖人物,為「日不落帝國」培養了大量的管理者,也為社會和家庭培養了大量優雅的「紳士」;甚至英國的「管家」也是世界上令富豪們很羨慕的家庭生活管理人;李嘉誠當年給兒子請的保姆和家庭教師,也是花高價來自英國的,後來長大留學也是去英國而不是美國,這顯然造就了今日「小超人」的非凡領袖氣質。英國出產的具有強烈責任感的「紳士精神」,贏得了全世界的尊重。不過目前,這種培養領袖和各級精英人物的教育模式,已經被美國成功地學了去,成為美國私立學校最耀眼的教育核心精神,並與德國的研究型大學模式結合,成為目前最有影響力的美國私立大學的立校原則,令世界為之傾倒,卻又無法模仿。中國「爭做世界一流大學」的努力,是花大錢買教學設備,蓋大樓,逼教師寫論文多多發表爭排名,擴招學生以數量規模取勝,活像一個大工廠而非大學;這證明世界一流大學的真精神,我們連邊都沒有摸到。至於國家免費的義務教育體系,僅僅是美國政府為納稅人盡的義務而已。真正的美國權貴階層,希望自己的子女學習「領袖人格」的家庭,是不會上這些免費的「大眾公立學校」的,它只是美國普通公民的成長搖籃而已。它的教學質量和教學內容,根本無法與精英私立中小學競爭,就像美國的公立大學,基本上無法在教育品質和影響力上和私立大學競爭一樣。因此公校體制中,只有其中少數願意付出超人努力的平民,才能脫穎而出,被精英大學錄取後加入美國的「上層社會」。而且,美國人在公校體制里,依然全面設立了「天賦教育計劃」,為最有潛力的學生提供最優秀的指導教師,幫助他們脫穎而出,成為美國人未來的領導者。美國公立中小學校的教學品質大多數水平很一般,甚至讓中國人嘲笑他們教學的內容深度還比不上中國學校,有20%以上的畢業生缺乏基本的閱讀能力。不過實際上,美國學校比中國的學校還是要好得多,起碼不壓抑人性,還是給了其中的優秀者出頭的機會。即使是美國的窮人也看不起公立學校,但他們很多人也上不起私立中小學,因為這種學校的費用,相當於一個美國全職工作人員的收入水平。因此這些普通的美國人,就自己在家辦學校來教孩子。目前美國的「在家教育」運動,已經催生了上百萬所家庭學校,他們的教學成績,比公立學校明顯高出一截。這種不斷追求卓越的教育精神,讓美國的教育和學校成為各級世界領袖的搖籃。也成為美國競爭力的體現,使美國的管理和戰略得以影響全球。傳統上,中國人當慣了僕人,學不了美國的這種教育精神。目前中國的公立學校模式,當然最初的藍本也是德國,不過卻不太正宗,最直接的來源是蘇聯的計劃經濟教育模式的模仿!這是一套把人當機器看的,毫無創造性和靈活性的條塊分割教育模式,我們幾乎完全接受了過來,比如中國人喜歡問「學什麼專業?」就是蘇聯式的思維定向。西方除了技術工人和職業學校外,是不太講求什麼專業的,他們在意的是:學生喜歡和擅長什麼?認為思考是最要的學習內容,而不是專業。不過中國對蘇聯的教育模仿很拙劣,把其中的精髓還丟了!中國教育把最有活力的孩子在上小學的最初幾年就打入另冊,成為「問題學生」,因為它不需要這種善於思考和有活力的學生,老師只喜歡「乖孩子」。最符合這個教育體系目標的優等生,其實基本培養成為廢材(參考見[中國歷年的高考狀元無一成才]一書)。結果,中國的教育,用郎咸平教授的話說,就是培養世界最低級打工仔的教育體系,連高級一點的技術研究人員都培養不了,目前各行業的關鍵技術主要靠引進和模仿。實際上,更慘的是:在目前教育體系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的情況下,對於金錢和利益的追求,讓中國的教育體系連培養技術工人的任務都無法完成了,它已經走向了真正教育的反面。郎教授對於中國的大學生為什麼找不到工作,有很深入的經濟學和教育學的國家背景分析和比較,大家最好看看。 問題是:中國需要領袖人才嗎?中國需要精英教育嗎?太需要了!首先:民眾需要。當年國民黨的連戰到大陸「破冰之旅」,讓大陸只見過台上念稿子,台下趕場子,面色死板僵硬,腦子一根筋的「領導」的大陸老百姓大開眼界,才知道原來「領導」還可以如此有人格魅力。我的一些身份不俗的朋友也紛紛贊嘆,看人家真有文化,真有風度,真有頭腦,怎麼培養出來的?其實,連戰這樣的「領袖」在台灣不是一個,而是一大把。在台灣,沒有點人格魅力,哪裡會有人選他?不像大陸,只要把幾個主要領導哄好,就能提拔上去。別人得把大批的民眾都哄好,沒點真功夫還真不行。第二:領導需要。我們的國家總理,幾年前很沒面子地到國外知名的大學演講,請求別人培養的優秀管理人才到中國來效力,公開承認我們非常缺乏管理人才,而且我們的教育體系培養不出來,因此願意花大錢,請資本主義國家培養的各級「領袖人才」到中國來提高中國企業和各部門的管理水平。這證明我們國家的領導也需要,而且是急需。第三:中國企業需要。我在商界混過十幾年,太了解很多國內企業領導人的想法了:中國的老闆們要找到懂點技術的人才很容易,不管什麼高技術低技術,肯花錢肯定能找到。不過他們最頭痛的是:想要一個「懂事」也「懂人」,「會做人」的企業管理者就太難了,基本不可能從大學畢業生里招到。想要找到一個很有人格魅力,善於帶團隊,搞培訓,懂戰略發展,有創造性的領袖性管理人才,完全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企業也需要。企業老總們更需要的是:想把自己的子女培養成為領袖人才。老闆們知道:把自己的子女,如果送到連打工者都培養不好的中國應試教育體系,更別指望他們能夠培養出將來的企業繼承人來。上中國的「義務教育學校」,等於是花錢買罪受!因此目前這些強勢階層的做法,是把孩子送出國去,現在每年出國的學生多達18萬人,而且低齡留學的情況越來越嚴重,這實在是太不給中國「國家義務教育」面子了。不過這種做法有很多弊病:別人的教育體系,不是為你中國人設計的。因此這些留洋的後代,將來回國,不一定能適應中國的企業運作環境,這讓老闆們也很迷惑。而且,低齡留學還會帶來很多家庭問題,這里不多說了。 雖然中國很需要培養未來家庭,企業,以及社會的領袖和公民的學校,不僅僅是需要一所,而是需要一大批。可是中國的整個應試教育體系,卻連一所這樣的學校都不存在。在「教委大綱」一統天下的教育格局下,所有的學校其實都是一個模子,並沒有實質性的差別。即使是非應試教育中(國家所謂的「非學歷教育」),中國的黨校體系,可以說是一個培養中國人「領袖」的學校了,不過好像是已經當了「領導」的人,才有資格上黨校,而不是培養未來的領導苗子。它不是對百姓們開放的學校,更不對中小學生開放。而且,多年來,好像也沒有培養出連戰式的魅力領袖出來,倒是百姓看到的貪官,好像越來越多了。所以也不算是真正的「領袖學校」。因此,今日學堂只好在中國的這一片精英教育荒地上(同時也是應試教育的無邊苦海中)先走一步,有點無奈地說:讓今日學堂先開始培養中國人未來的領袖和公民吧。今天我們先作為一個精英教育的領先者和拓荒者,直到某一天,有其他學校比我們做的更好,我們願意追隨!目前我們還沒有發現在這個教育目標上的同行者,更別提超越者了。國內所有的民辦公辦普通學校和「優質學校」,「示範學校」「實驗學校」,實際上都在忙「應試」和「分數」,都在培養未來的打工仔。他們除此之外也不會培養其他人才了。所以,我們只好先行一步,為中國人培養未來的領袖和公民。 先補充一點常識,怕中國某些缺乏基礎教育的人不知道「領袖」的概念,就亂扣帽子亂發言:「領袖」不是「官員」。「官員」是上級任命的職務,「領袖」是群眾心中認定的卓越者!「領袖」是一種為人品質的優秀標准,而「官員」是一種組織的行政級別!「領袖」是內在素質的自然體現,「官員」是外在權力的標志地位。領袖能贏得民眾內心的服膺和嚮往,而官員則是依靠外在的權力讓民眾順從和懼怕。培養「官員」是中央黨校的事情,今日學堂無意,更沒有能力和資格去培養中國的「官員」。今日學堂「培養領袖和公民」的含義,是通過教育手段,具體實施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也是與世界最高教育典範接軌的教育模式。具體下來,培養領袖有下面十條針對性的含義,請讀者不要超出下面的概念范圍來解釋「培養領袖」一詞: 一:只有具備更廣闊的,超越一般人的廣博學識,才有可能成長為未來的領袖型人才。目前的應試教育體制,12年下來所學習的教學內容極少,知識面極其狹窄,連很多常識都不具備。而且全國上下齊步走,全學一樣的內容和深度,很多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完全脫離現實生活。這只能培養不需要思考的工人和職員,絕對不能培養個性化的領袖。因此今日學堂小學部的學生,要求只用一年時間來學完小學六年的課本教學內容。騰出來的時間,用於大量的擴充知識面,讓他們擁有遠遠超越同齡人知識面的內容,以及更廣泛的深度和廣度,而且強調所學知識的實用性和科學性,讓他們具備未來的領袖人才所需的知識儲備。二:在知識型社會,只有熱愛學習,自動自發的學生,才有可能跟上不斷變化和發展的世界。只有這種學生才有可能成為未來的領袖型人才。可是,目前的應試教育體系,老師和家長都在用各種辦法強迫學生學習,絕大多數的學生厭學和被動學習。這種學生,不可能成為真正的領袖。而今日學堂的教學模式,重點在於尊重孩子的意願,善於調動孩子們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能夠讓幾乎所有的孩子都熱愛學習,熱愛讀書,能夠自動自發地探索新的知識,自覺擴充學習的深度和廣度。三:作為領袖型人才,必然需要關注社會,積極參與並善於人際互動。但是目前的應試教育體制,學生們幾乎沒有機會參與和了解社會的運作,也沒有人關心孩子們的人際互動,造成學校學生與社會隔絕的孤島現象,培養出一大批「單純」無知的,思維簡單,行為被動的孩子。今日學堂的學生,十歲以上每年都要組織大量時間,參與服務社會的各種義工活動,學習與各形各色的陌生人打交道,培養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四:領袖型人才,都是個性活潑開朗,具有多種愛好和特長的。而在「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專讀聖賢書」的應試教育原則下,長期填鴨式教學的結果,導致普遍的性格內向和壓抑心理。孩子們缺乏廣泛的興趣和愛好,也沒有時間培養業余興趣愛好,所以導致中國人普遍不會休閑,不會玩。成年人所謂的「娛樂」基本上就是「消費」,去「吃」和「打牌」,唱「OK」看電視,人生極其無趣!今日學堂的教學,特別注意保護學生的天性和發展學生的特長,讓他們個性健康自然。同時專設「游戲」課程,教會孩子玩各種傳統的,具有挑戰性的各種游戲,在與同伴的比賽中發展自己。而且經常組織參加戶外野營活動,讓孩子成為一個善於自主支配自己業余時間的高級「玩家」。而不是人雲亦雲的追隨者和書獃子!五:積極思考和懷疑精神,是所有領袖型人物必備的思維素質。經過長期的國內應試教育和崇尚「權威」和標准答案的填鴨式習慣性薰陶,中國學生普遍失去了這一寶貴的思維素質。連清華大學的高材生,都被國外教授批評為「根本不懂得思維和思考,連簡單的常識和推導都無法完成,只會死記硬背的應試機器」。今日學堂的學生,從小就鼓勵積極開拓思路,對同一問題尋找不同的解決方法,大膽懷疑書本,懷疑老師和校長的權威答案,積極提出自己的看法。所有的課程和老師,都要求認真實行「研究型,探索型教育」的互動教學模式,因此學堂的孩子具有與應試教育模式下完全不同的思維水準和思考深度:很多家長反應,八九歲的孩子們就經常會發現並糾正家長的思維漏洞,並會通過反問來深入思考,讓家長大為驚訝。(具體教學案例,可參考網文今日學堂[論語課]第一講(少年版)旁聽側記---批判性思考和啟發式教育的現場示範 朱雲龍)六:領袖是富有活力和精力充沛的群體,他的身體和意志,需要能夠承擔其他人所不能承受的壓力,也具有其他人所不具備的動力和耐力。官辦「應試教育體制」的教學模式,以書面成績為唯一目標的教學原則,導致中國的中小學生的體質二十年來逐年下降的「體育教育」的失敗,目前青少年學生的體質體能普遍很差,遠遠不能與上一代人相比,很難指望這樣的學生能夠承擔未來的重任。而今日學堂的學生,身體訓練是最重要的課程。每天練習武當內家拳,平均每天都有兩個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還有不定期的長途旅行活動,因此學生們個個體能超強,每天可以步行四五十公里。學堂孩子們與武漢大學生的多次長途旅行比賽,讓大學生們自嘆不如,這讓他們對將來的工作和事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七:作為領袖群體,需具有了解和洞察人性的能力,並且善於控制和改善自己的心理和行為。中國的應試教育體系,造就了大批的心理患者。國家心理研究部門的調查表明:應試教育各級中小學,有心理障礙的教師居然有54%,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直接導致超過40%以上的學生有心理障礙(中小學心理障礙的一項國家權威機構統計調查數據)。今日學堂認為:教育就是教其心,育其身;因此心理和行為教育是學堂教學的核心。所有的老師心理學都是必修課程,而且長期反復學習各種心理科學理論和實踐,經過長期的心理輔導教育和訓練,與學生關系和互動良好,學堂孩子們的心態極為良好;學堂還配有專門的心理工作室,有代表國內極高水平的心理治療專家,能夠及時主動地幫助學生和家長解決嚴重心理問題,還面對社會救助輔導了很多想自殺的大學生和其他心理患者。八:領袖的特徵不是善於積累知識,而是善於應用知識。不是僅僅懂得積累和佔有資源,而是善於應用和調配資源。應試教育體系的教學原則,是把學生當倉庫,盡量把東西塞進去就完事。今日學堂的教學原則,體現傳統文化「知行合一」的精神,認為知識的應用比知識本身更重要,學習方法比學習本身更重要,學習目標比學習方法更重要;思考比知識更重要,積極行動比思考本身更重要;在這一教學原則下,學堂培養的是知識的應用者,社會的實踐者,而不是考試機器;是資源的有效應用調配者,而不是倉庫保管員。今日學堂不培養學者,甚至反對培養職業學者。我們培養目標是擁有知識的實踐者,如果真想去做學問,就必須成為擁有高深學問和分析能力的學術領導人,而不是皓首窮經的書獃子。九:領袖人物不是高高在上,等待別人來侍候的權貴;而是以突出的能力服務社會的貢獻者,是通過利益他人來成就自己的卓越者。應試教育體制,通過「封官」來讓學生取得成就感,民辦貴族學校通過「特權」來讓學生享受「不凡身份」,孩子們通過顯耀自己家庭的財富和地位來取得「心理優勢」,這樣通過外在的認定方式和物質手段,培養出來的不是真正的未來領袖,而是一批內心自卑無能,外表虛偽張揚的紈絝子弟,是培養敗家子的教育途徑。今日學堂讓學生發掘自己的能力和潛力為核心,不許學生用任何外在的物質顯耀來取得滿足感,只讓孩子們通過自身的努力和不斷挑戰超越自我,以及服務他人來取得成就感。他們超越同齡人的優越感,將建立在對自己能力的訓練和提升的充分信心上。十:領袖是從事細節的專家,是從身邊小事做起的行動者,不是目空一切,眼高手低的「大人物」。應試教育培養了一大批眼高手低的當代趙括,除了紙上談兵外一無是處的「人才」,這些人自己的身不能修,家不能齊,友不能服。依靠這些人才,如何能夠擔當中國人未來的「領袖」職責呢?中國傳統文化要求「修齊治平」,領袖是從完善自我做起,從和睦家庭做起,從幫助身邊人做起的。今日學堂要求老師和孩子們均從個人的小事和細節做起,從具體幫助身邊的人開始,實現自己的影響力,而不是無能脾氣大,只喜歡發號司令的「小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