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寶寶纏著你怎麼教育
擴展閱讀
男女之間知識大全 2024-11-29 11:34:30
小愛同學錄鑽怎麼取消 2024-11-29 11:29:02
沒有英語基礎如何背單詞 2024-11-29 11:23:38

寶寶纏著你怎麼教育

發布時間: 2024-01-18 11:58:10

① 近來三歲娃經常胡攪蠻纏無理取鬧怎麼辦


一、案例情況

家中有娃三周半,近來在各式各樣的事情中,一旦對某件事有抵觸情緒後,開始看人下菜,有意識地選擇性拒絕和胡攪蠻纏。

早晨不想起床,哄著起來後要挑選衣服,還得指定奶奶穿,穿完還要對你的穿著指手畫腳,早餐要奶粉不要牛奶等等。

晚上不想洗澡,就會開始作。先是跑來跑去不進浴室,然後要求洗澡媽媽洗,洗完爸爸穿衣服,洗澡前還得奶奶抱著進浴室。舉握進了浴室還不消停,要先尿尿再洗澡,然後在站著洗和浴盆里洗兩個選項上還得費一番功夫。終於洗完澡了,還得在穿什麼衣服睡覺上跟你斗爭一番,說到底就是不想睡覺。

每天在起床、洗澡和睡覺這幾件事上總得和中雀娃鬥智斗勇,每天都要奉勸自己:「這是親生的,忍住,就算炸碉堡含淚也得上。」但是難免會有情緒失控的時候,大聲訓斥或是出手打一番屁股,然後娃消停了,愧疚心理油然而上。

作為一個兼職心理咨詢師,思考良久,嘗試著對娃的心理和成因做一番剖析, 探索 解決之道,供大家參考,也作為下一步引導和教育娃的突破口。

二、成因和孩童心理分析

(一)三歲孩童叛逆期

說到叛逆期,大部分人只會想到青春期叛逆,但其實2- 3歲是大部分人的第一次叛逆期,又稱為 「寶寶叛逆期」或「嬰幼兒叛逆期」

主要表現是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容易耍脾氣,不願意服從家長的安排,不聽勸,遇到自己不願意做或者不高興的事情,會想方設法表達自己的意願,從大人的角度來看更像是在胡攪蠻纏,令人抓狂。

三歲孩童叛逆期的出現和小朋友 自主意識的萌芽 是相伴相生的,意識的萌芽意味著他們對世界的認知開始,對眼前生活的好奇會讓娃敢於向大人挑戰權威,就如同成年人剛學會一項新技能時總會不自主地想要展示一樣,自主意識的萌芽就是寶寶學正培慶會的新技能,總想表現一下,懵懂中和大人思維產生沖撞,自然會有火花,叛逆情緒就此產生。

(二) 家庭影響

「三歲孩童叛逆期」即自主意識的萌芽是內在原因,但寶寶成長過程中家庭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

筆者本身是快樂教育的秉持者,本著與寶寶成為朋友的初心,在教育中都會盡可能的尊重寶寶的想法,給予他選擇的權力,盡可能讓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正因為這種 教育方式 ,讓寶寶在自主意識萌芽過程中很容易會誤以為他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忽視選擇的雙向性和規則的重要性。當然這種教育方式本身沒錯,如何正確引導才是重點,後面會寫到,請繼續往下看。

家長是寶寶的第一個老師,家長行為是寶寶最直接模仿對象。我家的娃平時是爺爺和奶奶在帶,爺爺耳朵重,經常會被奶奶嫌棄和指責,這本是老一輩互相關愛的表現形式。但在寶寶看來,只要和自己意願不合,嫌棄某件事、指責某個人似乎是正常和理所當然,而這種「理所當然」反饋到寶寶的行為上,自然就是唯我獨尊,一言不合開始吵鬧。

三、解決方式探討

了解了成因和寶寶的心理狀態,如何解決才是關鍵。筆者試著從幾個方面給出答案,也將以此作為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一)擺事實,講道理

快樂教育的方式本身沒錯,但不能僅僅為了快樂而忽視寶寶規則意識和互相理解尊重理念的教育,這兩者是相輔相成,也是最重要的。

以我家娃為例,不想起床,討厭洗澡,懶得睡覺,這是他所理解的自己的快樂選擇,所以每天都要在這些事情上和我們鬥智斗勇。我准備在周末開心的時候和他擺明態度,講清楚規則的重要性:

「畔畔,按時起床、每天洗澡、准時睡覺是每天必須完成的事,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不起床就不能准時上幼兒園,遲到是不好的習慣;不洗澡身體就會變臟、臭臭,不講衛生是不好的習慣;不睡覺就長不高還影響爸爸媽媽休息,長不高游樂場很多項目就玩不了,影響別人也是不好的習慣。」(一下子說的有點長,得一句一句互動著來)

再以我家娃為例,各種事情都要按自己的意願來,不如意就開始一哭二鬧三胡攪蠻纏,我還是准備在周末開心的時候和他聊聊選擇的雙向性和互相尊重理解的重要性:

「畔畔,你喜歡穿恐龍的衣服,這是你的選擇,沒問題,但是大熱天你非得讓媽媽穿長袖外套陪你出去玩,媽媽選擇不,這是她的選擇,也沒問題。我們都有選擇的權力,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好嗎?其他事情也一樣,爸爸媽媽允許你自己決定一些事情,但如果是錯誤或者不合理的話,爸爸媽媽也會選擇說不。」(這有點拗口,得找情景來描述)

至於愛學習、懂禮貌、尊重長輩等基本規矩,更是商量不得,必須正確樹立。

(二)轉話題,冷處理

看完第一點,大家可能會覺得孩子跟你鬧的時候怎麼可能聽的進去你講這么多?當然,把「擺事實,講道理」放在首位是因為這是基本,是戰略上的總體方針,但戰術上還是要講究策略的。

轉話題主要是因為寶寶的注意力比較容易分散,在他吵鬧的時候可以適當的轉移下他的注意力。比方昨晚娃吵著不讓脫衣服洗澡的時候,老婆一句「你手上怎麼有個紅色的點點,是不是被蚊子咬了啊?」娃一聽就來勁了,開始斷斷續續描述和奶奶打蚊子的事,說著說著,衣服也就脫了。早上起床的時候,賴著不起床還哭鬧著不讓奶奶拉窗簾,我現學現用來了句「畔畔,你聽聽外面是不是有鳥在叫?」娃愣了下,開始仔細聽鳥叫,還緊趕慢趕地跑到客廳拿椅子爬到陽台上看小鳥,床也就起了。這招還是很好用的。

冷處理就更好理解了。哭鬧是寶寶們對付家長最管用的方法。叫的震天響,哭的梨花帶雨,偶爾還給你來個哭吐了,讓你心腸一軟服輸了。捫心自問,有時我也是看著寶寶哭鬧覺得沒必要,算了,就遂了他的願吧。但就因為這種配合,很容易就讓寶寶們誤以為哭鬧可以解決問題,養成壞習慣。我准備在他下一次胡攪蠻纏的時候採用這種辦法,我就搬個小板凳看著你哭,然後適時地提醒他一句:「畔畔,哭解決不了問題,你可以過來和爸爸好好地說。」來一場父子情深,促膝長談。

(三)懂配合,禁暴力

帶娃是一場修行,既要有父母的威嚴,又要如朋友間的相伴,既要保護他 健康 成長,還得幫他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得忍得住無理取鬧、撐得住哭笑不得才可能換來碧海藍天。帶娃絕不是一個人的事,必須全家人齊心上陣,有唱紅臉有唱黑臉,通力協作完成的大工程。

在帶娃過程中,全家人既要當好爸爸媽媽的角色,不時還得輪換著來。媽媽已在情緒崩潰邊緣了,爸爸就得頂上去;爸爸正抄起傢伙准備下手了,媽媽就得及時攔下,輪換著來既可以讓寶寶感受到家庭的溫暖,還能從小懂得配合協作,一舉兩得。當然這也是我目前做的比較不夠的,因為工作沒有更長的時間陪伴和配合,後續盡可能挪出時間,配合媽媽、陪伴寶寶。

對寶寶的無理取鬧以暴制暴經常會有一針見血的功效,但這種功效對大人對小孩都是一種煎熬。我也會有忍不住的時候,大聲斥責甚至打屁股,但每每打完以後,內心的不忍和愧疚都會在我心裡久久揮之不去,一是親生的,二是看到寶寶在我斥責過程中眼神的無助和驚恐,寫著寫著,眼淚都要流下來了。

打罵對於寶寶的心理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一方面是對大人的疏離感和服從心,打罵的疼痛會讓寶寶因為害怕被打而放棄自主選擇的意識,變得順服於家長的教導,在後續的成長過程中唯命是從,唯唯諾諾。我作為從小被打到大的人特別有感觸,所以我不想我的寶寶只是在服從中成長,我希望他能有自己選擇的權力,有一顆自由而快樂的心去追逐人生的樂趣,即使跌倒也能爬起來,爸爸媽媽是最堅強的後盾和陪伴成長的夥伴。當然,另一方面也會讓寶寶誤以為暴力可以解決問題,成長過程中容易迷失,這種事例網上比比皆是,就不多贅述了。

綜上,我以我兒為例,簡單描述了目前三歲娃經常胡攪蠻纏不講武德的情形,分析了成因和寶寶的心理,試著 探索 解決方法並決定以此作為我的 育兒 寶典。

說一千道一萬,娃是親生的,希望他快樂成長,希望爸爸媽媽既是合格的爸爸媽媽,更是值得交心和陪伴的知己好友。

② 寶寶太依賴媽媽怎麼辦

孩子纏著媽媽的現象很普遍,尤其是兩歲以內的孩子就更多了。當然,每個孩子纏著媽媽的原因不盡相同,但主要都是親子關系非常親密所致。 針對你孩子的情況,我想提這么幾點建議: 首先,思想不要緊張,不要躲閃孩子,否則孩子會更緊張,怕你「不見了」,而當她看到你時,就會更盯住你,不讓你離開她。親子是相通的,母親緊張,孩子也緊張。 其次,你的孩子還小,是容易產生不安的時期。為了逃避或「解脫」這種不安,她就老想緊緊跟在母親的身邊。作為母親,要「體諒」孩子這種心理,抱著寬容的心情去滿足孩子的這種期望,不要以為苦惱。 第三,「纏人」「跟腳」只會是短短一個時期的現象。過了兩歲,孩子就會漸漸地自主起來。所以母親應該滿足這個短期性的要求,一邊和孩子親密地玩,一邊逐漸放手,期待他的自立能力的到來。 第四,回到家裡要與姥姥或奶奶一同和孩子玩,一同照顧她的生活(吃喝、穿脫衣物、安排睡覺等),使孩子懂得媽媽和姥姥或奶奶都愛我,都和我一塊兒玩,媽媽不在眼前,和姥姥、奶奶在一起也一樣。絕不要一回到家就把孩子放在自己身邊,不要老人照看了,這樣孩子就會把你和老人分開,變成「對立面」,只想要你了。 第五,老人帶孩子都很好,並不是由於虐待,使孩子更依賴你。因此,你回家後,應該對老人表示尊重、親愛,常常說些感激他們的話,孩子看到你對他們的態度,也會愛他們,對你可以少依賴些。 第六,千萬不要回家以後有一種歉疚感,覺得白天離開她太久了,很對不起她,因此回家以後,寸步不離她(不是她不離你)。要有一顆平常心,慢慢放手。 第七,早上離家這一段時間不要太緊張,即使她哭一哭,鬧一鬧,也不要太在意,因為你走後,她與老人玩得更好,並沒有哭鬧整天,不會影響她的健康。 媽媽要耐心一點.沒事不要常在家,讓她跟家裡其他人在一起.媽媽平時多注意孩子的興趣,讓她找到她喜歡的東西,分散注意力,這樣她也不會沒事的跟著你跑了.

③ 寶寶兩歲了每天總是纏著媽媽,什麼都不愛玩怎麼辦,還吃奶

當寶寶纏著媽媽,不要媽媽去上班而留在家裡陪同他時,媽媽應提前起床,同寶寶講上班的目的,告訴寶寶媽媽會很快回來陪寶寶的。出門前,一定要抱抱他、親親他,讓寶寶等待媽媽回來,然後和寶寶說再見,把氛圍搞得輕松親熱些,自然寶寶就會在家期待很快就會回來的媽媽。 在同寶寶講道理時,首先是把自己放到跟寶寶平等的位置上,堅定地相信:寶寶可以聽懂我們說的每一句話。同時還要非常有耐心,不怕重復,態度親切,語言和藹,多些鼓勵和表揚。寶寶習慣在父母的表揚中成長,這樣,在給他講道理時,寶寶也更容易接受一些。即使寶寶犯了錯誤,也不要指責他,寶寶只有切實地體驗才會避免少犯錯誤。 給寶寶講道理,應根據不同的環境,去讓他理解,在環境中去體會,慢慢地寶寶就會和你非常自由有趣地互動了。選擇寶寶情緒穩定的時候講道理,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和寶寶游戲玩耍的過程中給他灌輸道理,心情愉悅的寶寶也更樂意接受父母的教誨。

④ 寶寶總是纏著媽媽怎麼辦

兩三歲的寶寶正處於分離焦慮期,這個時期寶寶會特別依戀家人,特別是對媽媽的依戀很強。不願分開父母和非常熟悉的人,怕見生人,在陌生環境中自我保護意識強。如果媽媽因種種原因忽略了寶寶,會讓寶寶缺乏安全感而更加粘媽媽。因此,媽媽一方面要理解寶寶的行為,空閑時盡量多陪陪寶寶,給他講故事、教他認字、與他一起做游...戲等等,以利於形成良好、積極的安全型依戀。 另外,也要有意識地培養寶寶的獨立性,要豐富寶寶的生活內容,培養寶寶多方面的興趣,如看書、識字、聽音樂、聽英語、玩球等等,寶寶的精神生活滿足了,他就會從自己的興趣中尋找樂趣,從而減少對媽媽的依戀。培養寶寶的獨立性還要注意家長不要對他照顧得過於周到,不要對他過多地限制,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鼓勵他自己探索萬事萬物。 要對寶寶適度放手,鼓勵寶寶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比如,自己吃飯、獨立睡覺等等,這樣在培養寶寶自理能力的同時增強寶寶的獨立性。必要時還可讓寶寶適當幫家長做家務等,如與媽媽一起擇菜等,家長不要因為寶寶「笨手笨腳」而打擊寶寶的熱情,而要給予寶寶信心,讓寶寶有成就感,還能體會勞動的快樂。還要鼓勵寶寶自主選擇,如對衣服的選擇、玩什麼玩具或看什麼圖書等,父母最好不要過多干涉。 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寶寶獨立玩耍,當他玩耍時家人要逐漸減少陪伴,以延長他獨自玩耍的時間。當寶寶獨自做事或玩耍時,家長要對他的表現表示肯定和表揚,讓他知道您為他能成為一個獨立的寶寶感到驕傲。還要讓寶寶體驗與人交往的快樂。經常帶寶寶與小朋友玩,讓他們在游戲中升華感情,在游戲中家人不必參與其中。久而久之,寶寶便會減少對家人的依戀,而願意與更多人交往。

⑤ 男孩老是喜歡纏著母親,該怎麼正確引導

男孩老是喜歡纏著母親,該怎麼正確引導?讓孩子自己學會獨立。不過多插手兒子的生活。其實,男孩子出現戀母情結大多原因都是因為媽媽給的愛太多造成的,想讓孩子更加獨立,寶媽就要學會放手,讓他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

讓孩子自己學會獨立。大多數女性在管教孩子的時候容易心軟,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容易放縱自己的行為。所以,孩子一旦遇到什麼問題,就會跑到媽媽那裡哭著求助。這是孩子技能太少,依賴媽媽的表現。媽媽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能心太軟,要教會孩子學會獨立。媽媽不要參與一些需要自己做的事情。如果孩子在完成時有困難,可以由他們來引導,讓孩子慢慢掌握各種技能,學會獨立,對媽媽的依賴感也會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