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應試教育毒害了多少年輕人

應試教育毒害了多少年輕人

發布時間: 2024-01-16 00:43:27

Ⅰ 應試教育到底危害誰了

應試教育危害了中上層子女。應試教育對中上層的子女來說,他們的問題是增加了壓力;而對於中下層群體來說,影響並不大。

中上層在資源方面擁有極大的便利,他們可以買得起學區房、可以購買幾萬元的鋼琴、可以接受更加專業的培訓,而這些都是出於底層的孩子們無法想像的。在中上層群體抱怨學區房太貴的時候,中下層群體考慮的是溫飽。如果一切都是按資源來區分,那麼寒門學子的出路在哪裡?

對於寒門學子來說,考試是的一條路,也是實現階層跨越的途徑。雖然向上的路在變窄,甚至變得愈發艱難,但至少保證了階層的流動。如今呼籲取締應試教育的,不是中上層的小資就是被蒙蔽雙眼的下層。很多人都說,國內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是導致這一切的根源,只要將資源做大就好了。

但這種想法確實有些異想天開,教育資源越豐富更易導致資源集中,到最終受益的還是中上層群體。教育作為稀缺資源,相對於龐大的人口基數永遠是不夠的。

這些上層人依舊會享受一流的資源,而底層的孩子照舊無資源可享。很多通過應試教育改變自身命運的一群人,也是應試教育的支持者。盡管他們有可能窮其一生都買不起北京的一套房,但相比於他們曾經生活的環境要好的多。

首先,應試教育使用的是逆向的學習方法,先天就封閉人的認知邊界。

它的方法與我們習慣的正向學習相反,通過刷題找答案來記住知識。要能實現這個目的,所刷的題目必然是有答案的,而且是標準的答案。這樣,即使主觀上沒有故意,客觀上也造成學習者形成「所有問題都有唯一一個正確解」的潛意識,形成思維定式。

而這一系列的「正確解」將織成一張無形的網,隔絕網外一切,從小習慣這種學習並成績優秀的人,遇到需要突破邊界外的問題或者需要接受答案不止一個時,嚴重的不安與不適感將逼使其放棄進一步的思考,退回到無形網內。即使讀了碩、博,也只不過是將這張網撐得更大而已。

想想看,一旦意識到從小到大所賴以驕傲的本事必須重新收拾,要有多麼堅強和勇氣的人,才能打破這張網。可悲的是,九五後、零零後的生活歷程往往缺乏勇氣的塑造,特別是成績好的孩子更是如此。

失去思考能力的最突出表現在作文,無論是那些被廣泛推銷的範文還是學校老師表揚的同學的優秀作文,完全沒有論證能力,充塞著變著方式重復絮叨,舉那麼一兩個例子就以為很有說服力,再塞入大堆廉價的感慨或者不知哪兒來的「雄辯」語句結尾。

風靈老師在《應試作文攻略》一文中以「一眾僵屍」來表述實在是再恰當不過。這也就容易理解中科大吳明衛教授所說的學生表現斷崖式滑坡的現象(參見吳明衛教授微博)。

其次,應試教育的刷題記憶法,摧毀了深入思考的基礎。

上面的一條,大約只是程度問題,下面的卻是零或壹的問題。老生常談,要在知識上達到頂尖,甚至取得突破,基礎知識必須堅實牢固。以前內地教育常常自我標榜的也是學生基礎知識扎實,中學課程也以深度自吹。

這在七零後八零後學生時代也許是吧,但在普遍應試教育之當下,絕對是個笑話。為什麼這么說呢,由於其目標直接奔著考試而去,練習題對試題的覆蓋程度就成為教學效果的唯一因素。應試教育的核心在於習題作業的數量。

由於概念題在考試時只會出現於選擇題中,這就養成基本概念的理解是通過刷選擇題來記憶,不再「浪費」時間去思考理解具體的定義與條件,反正模糊的概念也能在選擇項中挑出正確的答案。

那種用概念定義證明求解的題更是不會遇上,導致概念這個基礎知識的基石,與其上的定理、推論相比,實際上生疏得很而且自己往往毫無察覺。這樣十幾年積累下來,看是金碧輝煌的空中樓閣,柱底下是朦朧太虛,又談何深度思考?

第三,應試教育的刷題、測驗、小考,讓思考、鑽研所依賴的忍耐力、意志力減弱甚至徹底喪失。

應試教育的精髓在於大、小測驗這一工具的運用。我們的大腦有個優點(或者說缺點),如果它在從事某種活動時不斷獲得獎勵,它就樂此不疲,可以持續長時間不用停。

我們生活中隨處可遇依據此點設計的產品,比如智能手機的互動性,電子游戲無處不在的獎品寶物與加分等,總在你大腦忍耐極限之前,給予獎勵,從而克服大腦里的厭煩。應試教育正是利用同樣的原理進行設計。

毋庸諱言,學習是個痛苦煩悶程度變化的漫長過程,正向學習憑的是濃厚的興趣與毅力去完成。應試教育看起來更「科學」,倒過來利用習題完成的快感增加大腦興奮持續時間,「輕松入門」,並且在後續學習中,通過大大小小的測驗給與學生獲得高分(或者「進步」)的快感,技巧好的通過測驗的難易程度來調整這種獲得感。

所以嚴格來說,應試教育才是真正的「快樂」教育,只是有的學校老師技術不過關而已。這就不難理解習慣應試教育的學生刷題的瘋狂景象,這其實與學科競賽一樣是與吸毒類似的反應。但人為操控大腦,是可能帶來後遺症的。

大腦的獎勵機制同樣有個閾值問題,獎勵刺激需要不斷加強,相應地自身毅力必然隨之減弱甚至消亡。當進入大學學習以及後續的科研無法提供同樣密集與強度的獎勵刺激時(很明顯大學時很難獲得中學時的優越感),自身毅力也許已經弱化了。

即使建立起學科興趣,也知道調整學習方向,但能否克服學習的煩悶靜下心來苦讀就不好說了。嚴重時甚至對學習、生活本身失去興趣。這是應試教育應該考慮的風險。

我們正是在練習討論過程中,發現存在上述第二項缺陷而開始思考應試教育問題的。幸好孩子並非從小習慣這種模式,在頭腦中兩種模式並行,傷害不深,學會分清應用場景就好。

可事情並沒有完,看看那些同班學霸們,幾乎無一不是從小即在應試教育中訓練出來的,其他學校同樣如此,有的更甚。不要以為高中畢業後,就可以擺脫夢魘。可以明確地說,能考上985的絕大多數是應試出來的「產品」。

也就是說你的大學同學基本仍是高中的他們,不應試的恐怕很少能考上。這對大學的教學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呢?我們仍從吳教授的微博中找到了蛛絲馬跡。

在吳教授批評報讀研究生的水平低下的微博中,找到了其校本科教學的教授留言,本科不可能補中學的課,教學只能降低深度以保證過關率這樣的信息。真是體會到細思極恐的含義,中科大物理系尚且如此。很明顯,普遍應試出來的學生已經反過來綁架了大學的本科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