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如何短期內提高教育心理學的成績
擴展閱讀
兒童太熱煩躁怎麼辦 2024-11-30 08:23:27
哪些動漫有抄襲 2024-11-30 08:20:49
如何學習中華經典 2024-11-30 08:17:09

如何短期內提高教育心理學的成績

發布時間: 2023-12-01 14:00:05

❶ 如何學習教育心理學啊

教育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它的研究方法也遵循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原則。科學心理學的理論基礎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所以它的研究方法必須符合唯物辯證法的要求。首先,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必須遵循客觀性原則,通過研究心理現象產生的客觀條件和客觀表現,以揭示心理現象的本質聯系及其規律。其次,要遵循發生學的原則 , 用發展的觀點來研究心理現象。再次,要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教育心理學的課題來自教育實踐,它的研究結果要付諸教育實踐。所以,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工作必須和教育實踐密切結合,以保證其實際效用。
教育心理學的方法具有多種多樣的形式。一般地說,普通心理學的方法都適用於教育心理學。但由於教育心理學的對象和任務的特殊性,其方法也具有一定的特點。它要注意使研究情境與教育實際情況相符合,並根據教育實踐綜合考慮其中各方面的心理現象。因此,某些方法,如自然實驗在教育心理學中的應用范圍較廣,同時較多地應用多種方法的結合,相互補充、驗證,使研究更接近教育的實際情況。
【教育心理學主要研究方法】
觀察法 在教育過程中,通過被試的客觀表現去了解心理的方法觀察不能只限於描述外部現象,而是去解釋這些現象的心理實質及其聯系和關系。科學的心理學觀察與日常生活的觀察不同,它要求必須從描述所觀察的行為活動的事實進而到解釋它的心理實質和規律,這就是在觀察過程中提出假設,進一步加以驗證。
對心理觀察的最重要的要求是要有明確的目的和計劃,以及用專門的形式記錄所獲得的事實和結果。應用觀察法時,研究者必須熟悉所研究的教育過程以及其中的心理現象。研究者要有一定的工作訓練,善於在繁雜的現象中抓住所需要觀察的事實和材料,並發現各種現象間的聯系。
觀察法比較方便易行,適用於廣大的研究范圍,是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了解研究學生心理的最常用的方法。
實驗法 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條件或創設一定的條件來引起某種心理現象以進行研究的方法。心理實驗與觀察不同,研究者可以積極干預被試者的活動,創造或改變條件,使心理事實按實驗者的願望發生變化,並能反復進行,以便全面分析研究。心理實驗可以分為兩種形式:實驗室實驗和自然實驗。
實驗室實驗通常是在實驗室內進行的,一般較多利用科學技術手段。藉助實驗室實驗可以研究感知、注意、記憶思維等心理活動現在還可以在實驗室里模擬某種自然環境條件或教學環境條件來研究某些心理現象。但一般地說,實驗室實驗多用於對一些簡單的心理現象的研究,而對於研究人的個性方面的復雜現象,則有很大的局限性。
自然實驗 在實際的教育、教學情況下,根據研究的目的有計劃地變更某些條件、控制其他條件,以觀察被試的心理活動表現的一種方法。自然實驗法是介於實驗室實驗和自然觀察之間的一種方法。與實驗室實驗不同,它是在實際的教育情況下進行的,所得結果比較接近於實際,能較真實地反映教育過程中的心理現象;它也和自然觀察法不同,不是純客觀地觀察教育的自然進程,而是在教育的實際情況下改變某些條件,給被試以必要的影響,從而觀察所產生的變化,所以比較具有主動性,所得結果比較准確。自然實驗是教育心理學最常用的一種研究方法。按照研究的內容,可以主要區分為教育實驗與教學實驗。教育實驗所研究的是學生個性、道德品質的形成與培養中的心理學問題。教學實驗是研究各科教學中的心理學問題。它們都是在教育、教學的自然進程或准自然進程中進行的,所以都屬於自然實驗的一種。
由於影響教育、教學過程的因素是很多的,同時學生的個性、道德品質的形成,以及對知識、技能的掌握,都是非常復雜的過程。因此,在進行教育、教學實驗時要明確劃分實驗因素和無關因素,充分估計各方面的條件,盡可能控制無關條件,周密地設計實驗程序,制定可靠的指標,全面地分析所得到的材料,以求得到可靠的結果。在教育、教學實驗中,通常都設置實驗組和控制組,使實驗組的實驗條件發生作用而其他條件則與控制組保持均等,以考查兩組被試表現的異同。為了保持兩組被試條件相等,可以採用配對或者隨機取樣的方式確定被試,也可以選擇條件相近的平行班來滿足這種要求。例如,為了研究不同勞動方式對學生集體主義意識的影響,使實驗組從事流水作業式的工作,而控制組按一般的個體方式工作;根據實驗中被試勞動的表現、效果、同組各成員間的關系、自我報告的主觀體驗、實驗以後的有關後果等,分析兩組被試的異同。又如,為了研究利用發現法進行教學對學習過程的影響,研究者選擇兩個條件相近的平行班,分別應用發現法和傳統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其他條件盡量相等,以考查兩個班教學的效果的異同。教育、教學實驗也可以利用同一個實驗樣本在實施實驗措施期間所取得的教學效果,同實驗前後的教學效果進行對比,以觀察和分析學生個性、品德形成和學習過程的變化。學生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知識的掌握是一個較長期的連續過程,因此在某一教育實驗中所觀察到的被試的變化和它的短時效果往往帶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研究者需進行重復的實驗和比較長期的追蹤觀察,以便提高研究結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個案研究 或稱個案調查。綜合地應用各種適合的心理學研究方法,從多方面較深入地考查單個被試的心理的一種研究途徑;廣泛地應用於教育心理、兒童心理以及醫療衛生領域,特別適用於超常兒童、特殊才能兒童、學習落後或適應低常兒童、缺陷兒童等的心理學研究。因為這類兒童的某些心理特點比較突出或其心理過程比較清晰展開,個案研究有助於了解和概括有關的心理活動的規律。研究者根據自己的經驗和理論設想,從不同的角度了解被試的心理特點,探索這些特點形成的背景和制約因素,並可在這個基礎上制訂符合被試特點的處理措施, 以促進其心理的發展或矯正其缺點 。個案研究所用的具體方法隨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對象為轉移。個案研究應注意以下幾點:①研究對象的選擇,必須具有典型性。②材料的積累,個案研究必須較全面的記錄關於研究對象的個案材料。③對擁有的資料作出分析和解釋,並根據實際需要提出處理的措施。
教育經驗總結法 利用教育工作中的經驗,進行整理和科學分析,抽取其中所包含的有關心理學的規律教育工作者在工作實踐中不斷創造的新的教育手段及其所積累的豐富經驗,是教育心理學科學知識的一個重要的源泉。從科學研究的角度來看,他們的教育實踐在某種意義上就是一種富有成效的教育實驗和教育心理學實驗。
優秀教師的良好經驗是在實踐中已經證明行之有效的,由總結這些經驗得出的教育心理學科學知識,本身保留著它所固有的實踐性的品質,具有實踐的效用。教育經驗總結也是科學工作者和實際教育工作者密切聯系,共同協作的一種良好的方式。教育工作所涉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間又形成錯綜復雜的相互關系。因此在教育心理學研究中,一般的方法,包括多因素設計的實驗方法,往往受到很大的限制,特別對於那些比較復雜而教育措施不能立見效果、一舉成功的研究課題。例如學生道德品質形成的問題,這種限制尤為明顯。在這樣的場合,教育經驗總結法的作用也就更為明顯。
【教育心理學具體研究方法(區別主要)】
①活動產品分析法。對被試完成的產品進行心理學分析,來了解心理活動的過程及其特點的方法。活動產品的心理分析是觀察的一種變式。學生的作品,如日記、作文、圖畫、算草、考卷等,都表現著學生的心理活動過程及不同的心理特點。通過對活動產品的心理學分析,可以了解學生的觀察、記憶、想像和思維的某些過程和特點,也部分地可以作為評定學生的興趣、性格等特點的一種材料。
②問卷法。一種通過書面回答問題來了解心理活動的方法。在研究學習動機、學習興趣以及性格特點等問題中被廣泛採用。這種方法可以在大量被試中同時進行,以便廣泛搜集材料。
③測驗法。不同於上述研究方法,它是用來考查被試完成某種活動的准備水平和某些心理品質的方法。通過測驗可以揭示被試是否具有某些能力和技能,查明對某種工作的准備程度 。考試 、考查等都可稱為測驗法。測驗的價值主要取決於作為測驗基礎的可靠性、准確性(見個別差異診斷測量)。
在教育心理學的研究中,科學地解決心理學問題,要求善於運用適當的、具體的心理學方法。各種心理學方法之間不是孤立的,在一次具體研究中,往往綜合地使用其中的幾種方法。

❷ 教育心理學論述題分析學習策略,幫助學生提高成績

學習方法是學習者在完成學習任務過程中相對固定的行為模式,如記筆記、不斷重復口述、分類和比較等,它是外顯的可操作的過程。學習方法與學習任務有關,但與學習者的人格特質等無關,其更多的是學習者對環境的適應。學習策略是學習者對學習方法選擇和綜合運用的意識和傾向,是學習方法正確發揮作用的必要條件。可見,學習方法是學習策略的基礎,沒有學習方法或者學習方法缺乏就不可能形成較高水平的學習策略。
學習策略是伴隨著學習者的學習過程而發生的一種心理活動,這種心理活動是一種對學習過程的安排,這種安排不是僵死的固定的程序,而是根據影響學習過程的各種因素即時生成的一種不穩定的認知圖式,這種圖式可以被學習者接受而成為經驗,也可以因學習者的忽略而消失。因此,學習策略是指學習者在完成特定學習任務時選擇、使用和調控學習程序、規則、方法、技巧、資源等的思維模式,這種模式是影響學習進程的各種因素間相對穩定的聯系,其與學習者的特質、學習任務的性質以及學習發生的時空均密切相關,是一個有特定指向的認知場函數。
一般學習者採用學習策略都是有意識的心理過程。學習時,學習者先要分析學習任務和自己的特點,然後,根據這些條件,制定適當的學習計劃。對於較新的學習任務,學習者總是在有意識、有目的地思考著學習過程的計劃。只有對於反復使用的策略才能達到自動化的水平。

有效性

所謂策略,實際上是相對效果和效率而言的。一個人在做某件事時,使用最原始的方法,最終也可能達到目的,但效果不好,效率也不會高。比如,記憶一列英語單詞表,如果一遍又一遍地朗讀,只要有足夠的時間,最終也會記住。但是,保持時間不會長,記得也不是很牢固;如果採用分散復習或嘗試背誦的方法,記憶的效果和效率一下子會有很大的提高。
過程性

學習策略是有關學習過程的策略。它規定學習時做什麼不做什麼、先做什麼後做什麼、用什麼方式做、做到什麼程度等諸多方面的問題。
程序性

學習策略是學習者制訂的學習計劃,由規則和技能構成。每一次學習都有相應的計劃,每一次學習的學習策略也不同。但是,相對同一種類型的學習,存在著基本相同的計劃,這些基本相同的計劃就是我們常見的一些學習策略,如PQ4R閱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