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如何做好教育動員

如何做好教育動員

發布時間: 2023-11-26 12:27:01

① 試論如何做好小學教育教學工作

一、提高教師的管理意識
一提到教學質量,有些人往往認為這只是校長或教導主任或教研組長的事,與其他的教學人員毫無關系。其實,從現代教學管理來看,教師不僅是教授者,又是一個管理者,一方面,教師承擔著管理學生、教學設備等管理工作,直接參與教學的管理;另一方面,每一位教師在講課、檢查學生作業、測驗等教學活動中,也要真正意識到自己不只是教授者,而且也是教育教學過程的管理者,這對提高教學管理的有效性和教學質量是非常必要的。
二、動員各方面力量參與教學管理
教學質量的提高,要通過全校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卓有成效地實現。要使教學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根據國外現代教學管理的成功經驗,必須動員、組織學校的全體成員直至家長及社會其它有關成員參與教學管理。外國一些國家,不僅在校內建立師生員工及家長參加的管理、監督機構,而且在校外還設有教師、家長及社會有關成員的聯合組織,共同為學生的教育教學負責,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我國的學校,在這方面做得還不夠,校內的教學管理只是校長領導下的教導主任主管各科教研組管理系統,很少甚至沒有師生及家長對教學施以監督的組織。家長及社會有關人士也很少有機會過問學校的教學工作、影響了教學管理,從而也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因此,要使教學管理充分發揮作用,動員有關方面人員參與教學管理是勢在必行的。做好這方面工作,要注意如下兩點:
第一,學校領導必須對此給以充分重視,調動校內的方方面面參與管理,同時要力爭與家長及校外有關人員取得聯系,吸收他們參與學校教學的管理工作;
第二,建立健全各方面的教學監督組織,對學校的教學施以必要的監督,為教學改革提供改進意見與建議。
三、創造美好的教學環境
美好的教學環境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必要條件。教學環境包括教師的工作條件、教學設備、班級風貌等因素。要使上述各因素都處於良好狀態,根據現代外國一些比較成熟的做法,針對我國的實際,作為學校的教學管理人員,首先,應集中精力,吸收多方面的力量,爭取資金,為教學人員整建一個舒適的環境,使從教人員不致受外界的干擾而影響教學水平的發揮;其次,教學設備是增強教學效果不可缺少的條件,應不失時機地根據學科的教學需要,增設教學設施,改善設備條件,充分發揮其教學的輔助作用;第三,班級環境對學生的學習生活有很大影響,學校領導、教師應注意教室的布置、課堂紀律的保持、班級優良風氣的形成等方面的管理,為學生的學習、生活創造一個良好的氣氛和環境。
四、搞好教學全過程的質量管理
教學質量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創造出來的,而不是檢查出來的;是教出來的,而不是考出來的。這個過程是一個分為若干環節的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完整過程。這個過程的每一環節都對質量的產生和形成有直接和間接的影響。因此,教學質量的管理必須抓質量形成的全過程,也就是抓教學質量形成每一環節。傳統的經驗主義的質量管理只注意質量檢查(考試)的管理,而忽視創造教學質量的全過程的管理。既然教學質量不是檢查出來的,而是在教學全過程教出來的,那麼,我們就應當把管理工作的重點從對教學質量的檢查上轉移到對教學全過程整個環節的管理上來。也就是要加強對教師備課、上課、輔導、布置和批改作業、課外活動、知識環節的管理。目前,在我國學校教學管理中,對學生家庭作業和課外活動管理不夠。學生家庭作業時間沒有統一規定,各科教師布置家庭作業缺乏協調,學生家庭作業負擔沉重,一些學校的課外活動開展不起來,或流於形式。
五、加強對教師的管理
學校的一切工作以教學為主,教師在教學中處於主導地位,教學質量的高低歸根到底取決於他們,因此,教學管理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對教師的管理。而對教師的培訓、進修與評價又是教師管理的重要方面。在對教師的培訓與進修的管理方面,我們應注意把教師的長期脫產校外進修與校內進修提高結合起來。國家和有關部門要建立多種多樣的培訓、進修機構,並從制度上予以保證。
在目前,由於種種條件的限制,對一些學校的一些教師來說,脫產校外進修存在著不少困難,因此,我們應加強校內進修。學校要有專人負責教師培訓、進修、提高,並要形成制度。要充分利用校內在職進修的多種形式,如新任教師進修、以老帶新、個別指導、舉辦講座、觀摩教學、組織教學研究會等等。在對教師的評價方面,要建立評價的組織機構,包括校外的教師評價機構和校內的教師評價機構;要制定各種評價標准,使教師評價科學化;要加強形成性評價,使評價真正起到發現問題和提高教師水平的作用。教學管理要在提高教學質量上下功夫。辦好學校的主要工作,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提高素質教育質量。因此,教學管理要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上下功夫,學校管理應樹立管理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服務的思想,根據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需要從事教學管理,特別是從事教育教學行政管理,就更要注意這一點。
六、結語
成功的管理,除了有一套科學規范的管理制度之外,更需要從人的情感需要和發展的角度來思考管理的方法。我們的管理在追求「工作認認真真、一絲不苟」的同時、更追求「工作創新有效,和諧共處」的境界,以給我們工作的環境空間營造一種舒緩、寬松、和諧的氛圍。在管理中,我們積極營造一個尊重人、信任人的環境。學校領導與教師交往,做教師的知心朋友;關心教師的生活,盡力提高教師的物質待遇。學校領導給予教師充分信任,放手讓教師發揮創新才能,讓教師愉快地工作、學習和生活,從而增強了教師的自我管理意識,和對領導的信任感,達到了「管」是為了「不管」的更高管理境界。

② 如何做好教育工作

一、要提高學習能力,進一步增強自身素質。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博覽群書,深入學習理論知識,用專業知識武裝頭腦,在實踐中善加利用,解決知識不夠豐富,理論不夠扎實,工作成績不明顯的問題。

一定要有一種危機感、緊迫感,把教書育人、提高素質作為生存和發展的緊迫任務,要在工作中不斷學習,不斷提高理論水平,提高知識層次,增強做好本職工作的能力。

二、要提高工作能力,進一步增強傳播知識的本領。

新形勢下我們尤其要具有綜合分析研究的能力,能夠在教學工作中透過現象看本質,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並根據事物的發展趨勢,預測未來社會所需人才,超前採取培養措施,把工作做在前面,掌握工作的主動權。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證:

1、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

必須堅持教育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高校要把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作為第一要務。

2、要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

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是黨領導高校的根本制度,是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的重要內容,符合我國國情和高等教育發展規律,必須毫不動搖、長期堅持。

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對保障黨對高校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發揮了積極作用。從未來發展看,這也是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必由之路。

③ 怎麼做好大學新生入學教育工作

導語:新生入學教育是大學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環節,是促進大學新生更快適應大學生活的重要途徑,是使新生完成從高中生活向大學生活過渡的重要方法。因此,切實做好大學新生入學教育工作具有現實的意義,無論是對新生自身發展,還是對學校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的開展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怎麼做好大學新生入學教育工作

一、新生入學教育的重要性

1.幫助學生確定人生目標,重新找到學習生活的動力

對於絕大多數的同學來說通過高考進入大學是他們的奮斗目標,進入大學,意味著目標的實現,生活變得迷茫,學習動力減弱,這對剛剛進入大學的他們來說是十分危險的。高校新生入學教育可以讓學生明確每個人應當有自己的人生目標,進入大學只是實現自己人生目標的途徑,要實現人生目標只有更努力,幫助學生找到努力學習、積極拼搏的意義。

2.新生入學教育可以給新生科學系統的專業指導

對於新生來說,專業的選擇不是聽從父母、親戚朋友的建議,就是進入大學時專業調劑而來,哪怕是自己選擇也是從網路上獲得的部分專業信息,對專業了解比較片面。很多學生既不知道這個專業要在大學里學習那些東西,需要鍛煉哪些方面的專業能力,又不知道這個專業學出來做什麼。這樣下去既不利於學生搭建合理的專業結構,又不利於將來的就業。科學、系統的專業指導就尤為重要了,它既可以引導學生了解專業,明確本專業培養的目標,有針對性地學習,成為行家,又要讓學生了解通識教育的重要意義。在學好規定課程的同時加強綜合素質的培養,以更強的適應能力和更大的發展潛力面向社會、面向未來。

3.新生入學教育可以給予新生及時的轉換指導

大學新生從應試教育為主的高中,忽然來到培養綜合素質為主的高校,往往有著諸多不適應。而入學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幫助新生實現“轉換”,即從單純的學生往社會人角色的轉換、學習方法由被動的學習方式向自主性、探索性學習方式的轉換,思維方式由單向型向多向型、立體型、開放型、創新型轉換。從而幫助學生適應校園生活,為以後的進一步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4.新生入學教育可以給新生系統的心理指導

新生由單純的環境到了復雜的環境里,他們的心理往往是不成熟的。他們遇到一些問題,心理往往有較大的波動,由此引起的悲劇數不勝數。大學新生入學教育可以教會他們如何面對人生挫折,如何化解所出現的負面情緒,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為進一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打下堅實的基礎。

5.新生入學教育可以幫助學生熟悉學校的規章制度

新生入學教育既可以幫助學生熟悉學校獎學、助學等規章制度,又可以讓學生明確當代大學生的行為規范,從而引導學生進一步形成自我管理意識。

二、新生入學教育現狀及成因

新生入學教育是每年新生進校各大院校所必須開展的常規工作之一,它是高校育人工作不可或缺的環節之一,當前各大高校的新生入學教育的主要內容有:校史校情教育、校紀校規教育、專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安全教育、職業生涯規劃等,內容豐富,但教育效果不佳,體現在對校紀校規不清,專業培養目標不明確,對以後就業方向不清楚,沒有學習動力、部分學生沉迷於網路游戲,安全事故頻發。這使得學校認真准備的課程成為形式,為以後的教學、學工管理工作埋下了隱患。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1.入學教育周期較短

各大高校的新生入學教育的時間往往是在正式上課之前,有的`是在新生入校的第一周,有的則是貫穿在軍訓期間。這段時間進行新生入學教育,學生入校的新鮮勁還沒過,對此重視程度不夠,認為事不關己,然而等過了一段時間,不適應表現出來以後,新生入學教育已經結束。

2.新生入學教育教育形式 單一

新生入學教育往往是以講座的形式開展,把老師作為課堂的主體,學生作為課堂的客體,把大量的理論知識單一地灌輸給學生,缺乏互動,影響了學習效果,而且有些內容並非通過一兩節課的講解就能讓學生掌握的,需要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不停地加以引導。

3.新生入學教育缺乏層次感

當前,新生入學教育往往是在規定時間內把所有內容不分主次、不分先後的同時灌輸給學生,對學生而言,如此巨大的知識彷彿都是十分重要的,都是急需掌握的,這樣下來很多內容卻沒能掌握。

4.師資不足,教育理念不穩定

在入學教育中,除專業介紹由相應專業負責人或資深教授來完成外,多是由從事學生工作的學院黨委副書記、團委老師、學生輔導員擔任,有的還包括學生幹部,人員不固定,隨意性很大。不僅師資水平參差不齊,而且人員流動性大,使得辦學理念、專業發展思路等因個人的理解不同而異,這種散漫的局面導致學校或學院沒有類似於中心思想的理念,不能形成凝聚力。

三、改進新生入學教育思路與方法

1.尊重認識規律,實行長期教育

新生入學教育不應該是學生進校時的短期的常規工作。新生從踏入高校到完全熟悉高校,專業的認知,專業思想的確立,學習方式的轉變,安全意識的形成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並可能短期就能完成的。我們應當尊重人們的認知規律,實行長期的教育,將新生入學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學風建設相結合,注重隨時、隨地、隨性的教育,形成課堂上理論教育,生活中矯正強調的教育機制。

2.科學的設置教育內容,使新生入學教育內容具有整體性、層次感

當前新生入學教育內容是學校的工作人員根據以往學生入校時存在的問題總結而來的,對新生適應大學生活是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的,開學開展這項工作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對於學生來說,他們的入校的新鮮勁還沒過,對什麼是大學沒有感覺,在這個時候就要把大量、關聯性不大的理論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不僅不重視,聽起來也不認真,即使認真聽了,在這個階段也不知道如何使用。我們可以科學系統地設置新生入學教育內容,使它符合學生熟悉新校園的過程,讓學生感覺我們所講解的內容符合當前他們的生活學習狀態,認真接受知識的同時,也讓他們感受到學校的關懷。

3.創新教育方式方法,確立學生在整個教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不應將新生看成純粹的教育客體進行單向灌輸,忽視新生的主觀能動性,而要加強雙向溝通,讓學生參與進來,這樣不僅學生接受知識非常容易,而且不容易忘記。

4.注重師資隊伍的培養,在提升新生入學教育教師素質的同時不斷壯大師資隊伍

在新生入學教育之前對參與新生入學教育的人員進行培訓,在明確每個內容的教育目標、教學方法和注意事項。與此同時,我們要全員動員、全員參與,新生入學教育僅靠學生工作這一條線同志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它是一項系統工程,與教學、後勤、黨務、群團等工作密不可分,與廣大教師的師表作用密不可分,與領導的重視和廣大學生的參與密不可分,入學教育必須爭取方方面面的支持、配合,才能富有成效。

④ 如何做好教育工作

一、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掌握教育規律,指導教育實踐

教育有其自身的客觀規律,並不為人們的主觀意志所轉移,教育工作者只有按照教育規律辦事,才能搞好教育。歷史經驗證明,教育規律早在人們認識它之前,就已經存在並起作用了。

二、樹立正確的教學觀,掌握教學規律,提高教學質量

有人說:「不學教育學,照樣能上課。」當然,現實中這種現象雖然存在,但是否學習教育學,掌握教學規律,對於提高教學質量影響很大。因為,上課有好壞優劣之分。

一個卓越而成功的教師正是藉助教育學的理論睿智,敏銳地觀察課堂上學生心理活動的脈搏,恰當地利用科學的教育環境和科學的教育方法,去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點燃」他們的求知慾望,從而把教學過程組織得生動活潑,水乳交融,富有成效。

三、掌握學生思想品德發展規律,做好教書育人工作

年輕一代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他們的思想品德決定著今後中華民族的精神面貌。隨著實行對外開放政策,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的同時,也給學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帶來了諸多新的矛盾和許多負面影響。

因此,教師要樹立正確的「人才觀」,不僅要重視對學生文化知識的傳授,而且要重視對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即不僅要「教書」,而且要「育人」,並且把兩者辯證統一地結合起來,

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及對不良影響的「抵禦」與「免疫」能力。這樣,才能培養出合格人才,實現培養目標。

四、建構教師合理優化的知識結構,提高教育理論水平和實際技能

教師合理的知識結構,既是提高教育理論水平與技能技巧、適應教師職業需要的必要條件,又是教師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煥發創造精神的根本保證。


(4)如何做好教育動員擴展閱讀

基本觀點:

第一,教育學研究應以教育制度作為優先目標,闡明教育制度對於教育情境中的個體行為的影響;

第二,教育實踐中的官僚主義、師生與行政人員彼此之間的疏離主要是由教育制度造成的;

第三,教育的目的是幫助完成想要完成的社會變遷,而要想達到這一目的,必須進行制度分析,幫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理解制約他們思想、行為的制度因素,把學校中「給定的」制度(即從外面強加的制度)變成「建立中」制度(即根據個人間的自由交往而導致自我管理的制度);

第四,教育制度的分析不僅要分析那些顯在的制度,如教育組織制度、學生生活制度等,而且還要分析那些隱性的制度,如學校的建築、技術手段的運用,等等;

制度教育學關注教育與社會的關系,重視教育的外部環境特別是制度問題對教育的影響,促進了教育社會學的發展。但是,制度教育學過分地依賴精神分析理論來分析制度與個體行為之間的關系。

⑤ 怎樣深入基層發動群眾做好群眾性宣傳教育工作

一是、把握好宣傳思想工作的主體。要准確掌握本地區、本部門的文化背景、歷史淵源、風土人情、群眾的思想文化狀況、生產生活水平及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黨的宣傳思想工作重點、要點、地方宣傳思想工作的熱點、難點問題,做出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的有針對性的實施方案和工作計劃,做到既有「高原」又有「高峰」,既有「一枝獨秀」又有「百花齊放」,既出作品又出產品,不斷提升發展質量和水平。要深刻認識到,宣傳思想工作必須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心往基層想,人往基層走,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把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根據基層不同情況、宣傳思想工作的不同階段和內容做有針對性的調整,不搞「千篇一律」的設計和宣傳工作。在宣傳內容方面絕不能「清湯寡水」、枯燥乏味,沒有「嚼頭」的作品充斥,要適當調整「口味」,做到「葷素搭配、兼顧南北風味」,使群眾吃到健康、吃著舒心。注意激發群眾榮譽感,擴大群眾參與度,要注意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實際問題,使人們感受到家鄉的變化、祖國的繁榮發展、黨和國家惠民政策的實惠、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振奮人們的精神、鼓舞人們干勁,為社會其他各項事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群眾基礎、社會輿論支持和精神動力。
二是、提高做好宣傳思想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從全局出發加強隊伍建設,解放思想、創先爭優,使宣傳思想工作者的把握形勢能力、宣傳動員能力能夠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提高。要注重安排基層的有較高思想覺悟,有一定理論功底,寫作能力,熱衷於黨的宣傳事業的幹部加入宣傳隊伍,注意開發他們的接觸基層范圍廣、接觸人群多、深入一線機會多的優勢,將群眾中的新人新事、好人好事、典型事物等及時進行宣傳報道。宣傳思想內容要緊扣脈搏,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使抽象的理論邏輯轉變為具體的生活邏輯,推動群眾自覺自願、自主自然參與,進而強化自我教育,提高寓情於理、寓教於樂的教育效果。形勢政策宣傳和熱點、難點引導要全面准確,輿論監督要著眼問題的解決,客觀分析原因、反映改進成效,防止歪曲事實、刻意炒作,自覺維護社會穩定、維護黨和政府形象。宣傳報道語言要改善話語體系,讓群眾願意聽、聽得懂、聽得進。新形勢下宣傳思想戰線擔負著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加快自身發展的雙重任務,加快自身發展既是為了更好的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也是宣傳思想工作者完善服務職能的客觀要求。要強化發展意識,從縱向、橫向比對中認真、深刻地審視自我,在目標定位上超越自我,使自身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相協調、敢於挑大樑、做大事。在宣傳報道中要堅持正面宣傳為主,緊緊圍繞主題主線,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要堅持「導向正確、公開透明、實事求是、注意引導、有效管理 」,把好宣傳報道的度和量,不能因制度落實不到位、措施不得力而產生負面效應,影響工作。要帶著使命、帶著感情、帶著責任去工作。要增強群眾觀念,對基層多一些理解、關心和支持,不做急功近利的事情。要善於運用先進典型,善於運用現代科技,開展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無論是理論武裝、輿論引導、文化改革發展,還是思想道德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都要講究方式方法、多辦實事好事,使幹部群眾感到是一種需要,而不是一種負擔。
三是、活動開展要依靠群眾。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娛樂活動、群眾性的宣傳教育活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始終要堅持打總體戰。宣傳思想文化部門充分發揮牽頭協調作用,與業務工作一同部署、一道落實、一起檢查,注意發揮群眾的聰明才智,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活動,切忌脫離實際的「走秀」。要針對社會思想多元、多變、多樣的特點,有針對性的抓好群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避免一成不變的形式和內容。要引領群眾積極參與其中,使開展的各項活動成為群眾性的、自覺的、健康的、向上的、促進宣傳文化事業發展的,為其他各項事業創造良好社會氛圍、輿論支持、促進團結進步的事業。在開展活動中堅持「依靠群眾、突出群眾、源於群眾、適應群眾、融入群眾、方便群眾」原則。即:深入開展群眾性的文明城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等創建活動,實施禮儀普及行動、優質服務行動、環境整治行動,大力宣傳和推廣先進典型。
四是、活動開展要注重效果。將 「群眾滿意不滿意、群眾受沒受到教育、群眾的幸福指數提高沒提高」作為基層宣傳思想工作開展好與否的的衡量標准,將群眾擁護的、滿意的、評價好的作品、宣傳形式、宣傳載體作為主推內容、形式和方法加以大力推廣和使用,並將宣傳教育效果的轉化、吸收、應用作為基層宣傳思想教育成果的最主要組成部分來貫徹落實。宣傳教育活動不僅要反映物質變化、數字變化,更要反映人的思想和精神變化,要見人見物見精神。使群眾正確把握、理解、支持、擁護黨和政府的路線、方針、政策,自覺遵守法律法規,群眾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顯著提高,群眾的幸福指數逐年增強。
「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來,到群眾中去」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宣傳思想工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永葆青春、振奮人心、引領廣大群眾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中取得輝煌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