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如何學會教育心理學
擴展閱讀
筏板怎麼做基礎 2025-01-24 10:54:34
如何改裝一台經典福克斯 2025-01-24 10:53:47
同學聚會不邀你怎麼辦 2025-01-24 10:31:12

如何學會教育心理學

發布時間: 2023-11-21 20:57:04

Ⅰ 教育心理學中經典學習策略有哪些

教育心理學中經典學習策略有:

一、認知策略:

認知策略是個體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術,它的基本功能是有效地加工整理,分門別類地系統儲存。認知策略主要包括復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組織策略。

1、復述策略

復述策略是指為了在記憶中保持所學信息而對信息進行重復識記的策略。復述策略既可以促進工作記憶中信息的保持,又適用於在長時記憶中保持信息。常見的復述策略有以下幾種:

(1)利用不隨意識記和有意識記

不隨意識記是指沒有預定目的、不需經過努力的識記。有意識記是指有目的、有意識的識記。

(2)排除相互干擾

一般來說,前後所學信息之間存在相互干擾。先前所學的信息對後面所學信息的干擾叫前攝抑制;後面學習的信息對前面學習的信息的干擾液好叫做倒攝抑制。

(3)整體識記和分段識記

對於篇幅較長、較難或者內在聯系不強的材料,適於採用分段識記,即將整篇材料分成若干段,先一段一段地牢記,然後合成整篇識記。對於篇幅短小或者內在聯系密切的材料,適於採用整體識記,即整篇閱讀,直到記牢為止。

(4)多種感官參與

在進行識記時,要學會同時運用多種感官,如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巴練以及用手寫等。

(5)畫線、圈點、批註

畫線、圈點、批註能使學生快速找到和復習課文中重要的信息,是閱讀時常用的一種復述策略。

2、精加工策略

精加工策略是一種通過形成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使新信息更有意義,從而促進對新信息的理解和記憶的深層加工策略。常見的精加工策略有以下幾種:

(1)記憶術:記憶術是一種有用的精加工技術,它能在新材料和視覺想像或語義知識之間建立聯系。比較常見的記憶術方法有以下幾種:

①位置記憶法,就是學習者在頭腦中創建一幅熟悉的場景,先在這個場景中確定一條明確的路線,再在這條路線上確定一些特定的點,最後將所要記的項目全部視覺化,並按順序和這條路線上的各個點聯系起來。回憶時,按這條路線上的各個點提取所記的項目。

②縮略詞法,是將識記材料的每條內容簡化成一個關鍵性的字或字母,然後形成一個縮寫詞或者一個句子,變成自己熟悉的事物,從而將材料與過去經驗聯系起來。

③諧音聯想法,學習一種新材料時運用聯想,假借意義,對記憶亦很有幫助,這種方法被稱為諧音聯想法。在記憶歷史年代和常數時,使用這種方法行之有效。

④視覺想像,視覺想像就是要通過心理想像來幫助人們對聯想的記憶。如前述位置記憶法實際上就是一種視覺想像法,利用了心理表象。而且想像越奇特、合理,加工就越深入、越細鬧擾鉛致,記憶就越牢固。

⑤語義聯想,通過聯想,將新材料與頭腦中的舊知識聯系在一起,賦予新材料以更多的意義。

⑥關鍵詞法,關鍵詞法就是將新詞或概念與相似的聲音線索詞,通過視覺表象聯系起來。

(2)做筆記。為了方便學生做筆記,教師講課時應注意如下幾點:講課速度適當、重復復雜的主題材料、把重要的材料寫在黑板上、為學生記筆記提供結構上的幫助。

(3)提問。如果閱讀時教學生提問「誰」、「什麼」、「哪」、「如何」以及「為什麼」的問題,他們會領會得很好。

(4)生成性學習。訓練學生對他們所閱讀的東西產生一個類比或表象,如圖形、圖像、表格和圖解等,以加強其深層理解。

(5)聯系實際生活。

(6)充分利用背景知識。

3、組織策略

組織是對相關內容進行歸納整理的過程。組織策略指整合所學新知識之間、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形成新的知識結構的策略。常見的組織策略有以下幾種:

(1)列提綱。列提綱就是將所要學習材料的要點列成綱,以促進對材料掌握的一種學習策略。

(2)利用圖形。如:

①系統結構圖。學完一科知識,對學習材料進行歸類整理,將主要信息歸成不同水平或不同部分,然後形成一個系統結構圖。復雜的信息一旦被整理成一個金字塔式的層次結構,就容易理解和記憶。在金字塔結構里,較具體的概念要放在較抽象的概念之下。

②流程圖。流程圖可用來表現步驟、事件和階段的順序,它一般是從左向右展開,用箭頭連接各步。

③模式或模型圖。模式圖就是利用圖解的方式來說明在某個過程中各要素之間是如何相互聯系的。

④網路關系圖。網路關系圖越來越受到重視,目前人們將它稱為概念圖,在學習、教學和測評中加以廣泛利用,它可以圖解各種觀點是如何相互聯系的。在網路關系圖中,主要觀點位於圖的正中,支持性的觀點位於主要李岩觀點的周圍。

(3)利用表格。如:

①一覽表。在製表時首先對材料進行全面的綜合分析,然後抽取主要信息,並從某一角度出發,將這些信息全部陳列出來,力求反映材料的整體面貌。

②雙向表。這種表是從縱橫兩個維度羅列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層次結構圖和流程圖都可以衍變成雙向表。

(4)歸類策略。歸類策略是一種對學習材料的歸類組織,以使之便於記憶的策略。

二、元認知策略:

元認知策略是學習者對自己認知過程的認知策略,是對自己認知過程的理解和控制的策略,有助於學習者有效安排和調節學習過程。也就是說,個體知道自己在想什麼、干什麼、幹得怎麼樣及其情感體驗。元認知策略包括計劃策略、監視策略和調節策略。

1、計劃策略

計劃策略是根據認知活動的目標,在進行一項認知活動之前,進一步明確認知目標、確定認知過程和環節、預計認知結果、選擇認知策略並評估其有效性。元認知計劃策略包括設置學習目標、瀏覽學習材料、分析完成任務的方法等。

2、監控策略

監控策略是指在認知活動中,根據認知目標不斷反省和監控自己的認知活動是否在沿著正確的方向進行,正確估計自己達到認知目標的程度、水平,並根據有效性標准評價各種認知行動、策略的效果。

3、調節策略

調節策略是根據對認知活動結果的檢查,如果發現問題、遇到困難或偏離目標時,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及時修正、調整認知策略。調節策略能幫助小學生矯正他們的學習行為,補救理解上的不足。

三、資源管理策略

資源管理策略則是輔助學生管理可用的環境和資源的策略,具體包括時間管理策略、學習環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資源利用策略等。

1、時間管理策略。具體做法如:

(1)統籌安排時間。每個人都應當根據自己的總體目標,對時間作出總體安排,並通過階段性的時間表來落實。

(2)高效利用最佳時間。在不同的時間里,人的體力、情緒和智力狀態是不一樣的,隨著學習的進行,人的精神狀態和注意力會發生變化。每個人要根據自己的模式,安排學習內容,確保狀態最佳時學習最重要的內容。

(3)靈活利用零碎時間。

2、學習環境管理策略

首先,要注意調節自然條件,如流通的空氣、適宜的溫度、明亮的光線以及和諧的色彩等。其次,要設計好學習的空間,如空間范圍、室內布置、用具擺放等因素。

3、努力管理策略

為了使學生維持自己的意志努力,需要不斷地鼓勵學生進行自我激勵。這包括激發內在動機;樹立為了掌握而學習的信念;選擇有挑戰性的任務;調節成敗的標准;正確認識成敗的原因;自我獎勵。這些在學習動機一章中有詳細介紹。

4、資源利用策略。具體有:

(1)學習工具的利用:善於利用參考資料、電腦與網路、工具書、圖書館、廣播電視,等等。

(2)人力資源的利用:善於利用老師的幫助以及通過同學間的合作與討論來加深對內容的理解。

Ⅱ 學好心理學的方法

心理學是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科學。很多人覺得心理學這門科目很神秘,所以想要學習心理學,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學習心理學的方法與技巧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學習心理學的方法與技巧
1 系統學習:心理學要系統地學習,系統學習之後,再看暢銷書不遲。老桑建議的學習過程是:普通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然後才是應用心理學。

2 先學後想:心理學是一個很大的知識體系,剛開始學的時候,不要把個人的想法放進去,只管學,等到對整個系統有了大概的認識之後,再開始思考和批判,只學不批判是學不好的,心理學知識需要和個人思想的互動才能理解。如果剛開始學就批判,情緒上形成了抵觸,就不容易理解整個知識體系,也是學不好的。

3 自我分析:對知識體系有了整體的認識,也學會了一些邏輯和工具之後,開始分析自己,我的思維、行為、情緒、人際交往有什麼特徵?為什麼?自己對自己應該是最熟悉的,最熟悉的人都分析不清楚,分析別人的過程和依據都不可靠。

什麼樣的人適合學心理學
1 對人心存善意:學心理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他人解決問題的,如果只是想學習心理技術來利用他人,最終的結果是讓自己沒法做人。會武功的好人是俠客,會武功的壞人是惡霸。

2 對自己感興趣:總有人跟老桑說,很想學心理學,能看透別人的心思,真的是大本事。有這種想法就很難學好心理學,自己都不理解自己,怎麼可能理解別人?天天琢磨別人的心思,搞不好把自己給弄丟了。

3 喜歡思考問題:心理學還沒有完全科學化,心理學中的理論和邏輯只是普遍的規律和趨勢,並不是科學定律;而且心理學中的邏輯非常復雜,邏輯之間還相互影響、相互變化,如果不喜歡思考,把心理學看成是和物理、化學一樣的自然科學來學,自己都會被其中復雜的邏輯關系弄暈。

4 耐得住寂寞:心理學不是純科學,需要學的知識很多,也需要大量實踐經驗的積累。學習和成長的過程都要很多時間,成就感來得很慢,學幾個詞彙和概念容易,真正想以此為職業,那就要有思想准備,前面會有很長一段寂寞的路程。

5 經得住批評:如果有人問一個問題,為什麼狹義相對論有局限性?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知道的人肯定不會發表意見。如果換一個問題,為什麼80後的工作動機和職業選擇方向與前輩有很大的不同?這個問題每個人都能說點什麼。心理學中的問題更多的是後一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心理專家的觀點與別人的不同很正常,別人批評心理專家的觀點也很正常,如果受不了批評,那去學IT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