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教育敘事怎麼寫
擴展閱讀
p3怎麼帶歌詞同步 2024-09-20 08:41:09
如何教育小孩子這三點 2024-09-20 08:40:58
初一英語學哪些知識點 2024-09-20 08:23:38

教育敘事怎麼寫

發布時間: 2022-03-01 14:29:24

⑴ 家庭教育敘事,要怎麼樣寫

簡單說,就是寫一個感人的家庭故事,但最重要的是,其中要蘊含較深刻的教育道理。

⑵ 如何撰寫教育敘事

教育敘事是以敘事、講故事的形式記錄在自己的教育實踐、教育生活中發生的各種真實鮮活的教育事件和發人深省的動人故事,表述自己在實踐過程中的親身經歷、內心體驗和對教育的理解感悟。「敘」就是敘述,「事」就是事件(故事)。敘事就是寫故事,由親身經歷的人-------教師寫親身經歷的教育幼兒的故事。 教育敘事其實是一種敘事化的教育反思。 教育敘事應定位在接近教育現實中所發生的各種真相。通過教育敘事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人物、思想與行動,看到這些真實事件背後的復雜意義。總之,寫教育敘事實為了讓教育回歸生活本身,讓教師在教育生活中領悟教育的力量,使自己的教育實踐具有自己獨特的理論和實踐的生命力。 寫好教育敘事不僅需要深入了解某一個教育實踐現象,還要有足夠的理論視角。只有這樣,在敘事的過程中,才知道如何組織事件。才知道事件組織起來後能夠表達什麼樣的理論主題。寫好教育敘事還與我們教師是否有明確的追求有關。如果有了明確的追求,又有不斷反思的精神並確實是想追問自己,當教師這些年來到底都做了些什麼,在從事教育的過程中堅持過什麼樣的良知與信念,有過什麼樣的痛苦與喜悅,總之,一旦教師想要認真地審查自己的教育生活,那麼無疑就能夠寫出高質量的教育敘事。如果只是為了完成什麼上面布置的任務,或為了其他名利,是不可能寫出高質量的教育敘事。 二、教育敘事的特點例舉說明:允許孩子說「不」-------尋找預設與生成的支點(1)真實性。教育敘事研究所敘述的是來自已經發生過的教育事件,是真實可信的教育故事,不是設計的事件。因此,教師平時要善於捕捉這些教育故事的「源文件」 ,只有「原汁原味」的教育事件才有特定的意義。(2)人物性。在教育敘事中,敘述者既是說故事的人,也是他們自己故事裡或別人故事中的角色。敘述者將自己放到故事中,用自己的視覺去觀察和體驗,對事件中的某個角色(學生等)做出較為科學與合理的行為和心理的「假想」 ,從而使故事的人物角色「更飽滿」。(3)情節性。敘事談論的是特別的人和特別的沖突、問題或使生活變得復雜的任何東西,所以敘事不是記流水賬,而是記述有情節、有意義的相對完整的故事。通常有與所敘述的教育事件相關的具體人物、事件發展的情節。(4)可讀性。閱讀者可以從敘事報告的故事情節中看到教學影像,清楚的把握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並用內省、比較的方法去解釋報告中的問題解決。這種影像化的故事情節提供給閱讀者身臨其境的感受,對於教育者而言,這種感受對教學觀念、方法的改進影響會更具體,更深入,因為我們知道,具體經驗對於學習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5)感悟性。教育敘事研究獲得某種教育理論或教育信念的方式是歸納而不是演繹。也就是說,是從過去的具體教育事件及其情節中歸納出來教育理論 三、教育敘事的基本內容框架1、問題產生的背景。背景是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但不必須面面俱到,關鍵在於說明故事發生有何特別原因和條件。2、問題情境描敘。每個教育敘事都必須有一個鮮明問題或矛盾。不能杜撰,但可以對實際情節進行選擇,目的凸現焦點。要有細節的描寫,描寫生動,引人入勝。描寫一般採取敘議結合,即描敘+分析, 描敘夾分析。3、問題解決結果或效果的描述。 主要內容結構:背景、問題、細節、結果。 四、優秀教育敘事的標准丁剛教授曾經對好的教育敘事給出過最高標准,他說:如果敘事可以達到這樣的境界,即不僅在講述某個人物的教育生活故事的過程中揭示了一系列復雜的教育場景與行為關系,而且「照亮」了某個人物在此教育場景中的「心靈顫動」 ,可以給讀者一種精神震撼,那麼這就是非常好的敘事了。在此我們就給出個一般標准吧,好的敘事=生動的故事+精彩的內心活動。 具體可分解為以下幾項:1、事件真實。2、描述的情境有意義,抒發獨到思考。3、敘述清晰, 細節描寫生動,揭示人物的心理,細膩刻畫沖突情節。4、敘述的問題對他人有思考價值和啟發意義。 五、教育敘事 ,是對教學問題、過程……的自然描述,可以稱之為經過加工的「白描」,教育敘事研究則是對蘊涵在教師教學故事後面的教育意義、教育價值的解讀。敘事講究真實、生動,研究講究貼切、深入(入木三分)。至於隨筆,則是就某個單一的、容量相對較小的教學問題的敘事研究。3、教育敘事與教學案例,兩者到底有什麼本質的區別?教養筆記和教育敘事的區別又在什麼地方? 教育敘事沒有固定的寫作模式,說明故事的脈絡,說清故事的意義(當然在表達中還滲透了感情)就好。反思是孕伏在對教育事實的價值判斷和意義解讀中的,是順流而下的思想、觀念……的流露,,而不是為了反思而反思的。 從本質上說,教育敘事、案例、教養筆記……都是為了幫助教師自我建構。寫、研都是為了從理念向行為的轉變。 與教育敘事的區別。案例可以說是有教育敘事和案例分析與問題討論三部分組成,教育敘事就是案例中的案例事件部分。案例中的一個案例事件可能包含有一個教育敘事,也可能包含有幾個教育敘事。例五、寫教育敘事的要求1、「教育敘事」必須基於真實的課堂教學實踐。對真實的課堂教學實踐可以做某種技術性調整或修補,但不能虛構。2、每個「教育敘事」必須蘊涵一個或幾個教學事件,即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某一個有意義的「教學問題」或發生的某一種意外的」教學沖突」。3、由於它是對具體的教學事件的敘述,因此要有一定的情節性和可讀性。敘述要有一個從開始到結束的完整情節,突出戲劇性沖突,有人物的語言、內心活動,要揭示故事中人物的內心世界,不是記流水賬。敘述要具體、生動,講究文筆的清新優美。不應該是對活動的籠統描述,也不是抽象化、概括化說明,應具體。它不同於教學之前的「教學設計方案」(或「教案」) ,也不同於教學之後的「教學實錄」(或「課堂實錄」) 。沒有人物的內心活動。4、每個「教育敘事」所敘述的教學事件必須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蘊含一定的教學理念、教學思想,具有一定的啟迪作用。5、要有問題性,不是簡單地把一天的事情原原本本記錄下來,這樣做沒有意義。而應該是捕捉教育教學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如有意義的教學問題、教學沖突,反映以自己的方式化解教學事件之後獲得的某種教學效果,也可以反映教師忽視了教學事件之後導致的某種教學遺憾。要有解決問題的過程、採取的方法措施與效果6、「教育敘事」的寫作方式以「敘述」為主,夾述夾議。這種」敘述」可以是上課的教師本人在反思課堂教學的基礎上以第一人稱的語氣撰寫的」教學事件」 。要盡可能地」描寫」教師自己在教學事件發生時的「心理」狀態,常常用「我想……」、「我當時想……」、」事後想起來……」、「我估計……」、「我猜想……」、「以後如果遇到類似的事件,我會……」等等句子。此類心理描寫實際上是將教師的個人教育理念、個人教育思想滲透在某個具體的教育事件上,體現了教師在「反思」某個具體的教育事件時顯露出自己的教育理念以及個人教育思想。7、一份完整的教育敘事必須有一個照亮整個文章的「問題」 。這個「問題」常常是一個教學理論中已經在談起、討論的問題,這個」「問題」是所敘述的教學事件中產生、蘊含著的,而不是將某個理論問題作為一個「帽子」 ,然後選擇幾個教學案例作為例證。 六、如何寫好教育敘事1、經常有意識地隨時收集讓你感到有趣或震撼的教育教學事件資料或存在新問題的教育事件資料。收集的資料可以是你個人經歷或別人經歷的;可以是課堂上的,也可以是課外的,可以是對學生教育方面的,也可以是在學校活動、學習工作中自己發展中遇到的事。2、採取多種方法收集教育教學事件資料。如記日記、寫教學日誌、做聽課觀察記錄、與觀察對象開放式的訪談。日記可提供個人對即時事件的描寫、感受。 日誌可提供對事件的回顧,如發生的過程、處理的方法、反思和評價。 事件觀察記錄既可以由研究者自己進行觀察時撰寫或拍攝錄相,也可以由研究者草擬思路,由參與者撰寫或拍攝錄相。事件觀察記錄主要紀錄了,教學情景的發展變化,當事人的態度、情緒與行為反應,學生的反應和學習的結果。課觀察記錄可提供描述性記錄、理論備忘錄(由觀察而聯想到的相關理論觀點)、觀點摘錄、一己之見和推論等。 與觀察對象開放式的訪談,可通過與參與者的對話,了解參與者的內心世界,深入揭示許多關於他個人思想的知識和社會背景方面的信息。3、注意收集與教育教學相關的背景資料。如與所敘事相關的日期、作者、任務、背景事件、政策、觀點氛圍等信息,這對於研究者對敘事背景和闡述具有重要意義。圖片資料與反映事件結果的實物和文字資料。與所敘事主題或問題有關的理論資料。4、注意思考和尋找身邊平常事件中蘊含的規律、問題、新觀念和真理,善於發現教育教學活動中出現的新問題,並不斷地對與問題有關的因素進行觀察,進行理論學習和理性思考。5、注意對資料的整理和分析。每經過一段時間,就要對收集來的所有故事和敘事素材進行比較,分析每個故事的主題,然後將這些互不相同的主題重組成一個完整的事件發展過程。6、寫作時,首先要能夠提出問題,明確你所研究和希望表述的問題。其次,要按問題的產生—問題解決的過程---解決的結果這一主線,將問題細化,把問題清晰地表達出來。第三,要對不同類型的關鍵事件(成功型事件、挫折型事件、啟發型事件、感人型事件)的重點方面進行重點描寫。

⑶ 教育敘事怎樣寫

敘事研究是近幾年頗受我國教育界關注的研究方法之一,而教師以研究者身份從事的敘事研究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教育敘事(包括教學敘事)可以理解為一種研究方式,也可以理解成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作為行動研究成果表述形式的教育敘事,既指教師在研究過程中用敘事的方法所做的某些簡短的記錄,也指教師在研究中採用敘事方法呈現的研究成果。 敘事長期而又廣泛地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世界.它是人們表達思想和情感的主要方式,也是人們基本的生活方式。它陳述的是人、動物、宇宙空間各種生命事物身上已發生或正在發生的事情,是人們將各種經驗組織成有現實意義的事件的基本方式。簡單地講,敘事就是「講故事」,講述敘事者親身經歷的事件。 教育敘事尤其是教師所寫的教育敘事,陳述的是教師在日常生活、課堂教學、教改實踐活動中曾經發生或正在發生的事件,也包括教師本人撰寫的個人傳記、個人經驗總結等各類文本。這些「故事」樣式的實踐記錄是具體的、情景性的,活靈活現地描繪出教師的經驗世界,是教師心靈成長的軌跡,是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真情實感。 教師自己敘述教育教學故事,既不是為了檢驗某種已有的教育理論,也不是為了構建一種新的教育理論,更不是向別人炫耀自己的研究成果。教師敘事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自我敘述的方式來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並通過反思來改進自己的行為,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教育敘事研究的基本特徵是研究者以敘事、講故事的方式表達對教育的理解和解釋。它不直接定義教育是什麼,也不直接規定教育應該怎麼做,而只是給讀者講一個或多個教育故事,讓讀者從故事中體驗教育是什麼或應該怎麼做。因而教育敘事主要具有如下特點: 第一,敘述的故事是已經過去或正在發生的教育事件。它所報告的內容是實際發生的教育事件,而不是教師的主觀想像。它十分重視教師個人的處境和地位,尤其肯定教師的個人生活史和個人生活實踐的重要意義。在教育敘事研究中,教師既是說故事的人,也是他們自己故事裡或別人故事中的角色。 第二,敘述的故事中包含有與事件密切相關的具體人物。教育敘事研究特別關注教師的親身經歷,不僅把教師自己置於事件的場景之中,而且注重對個人或學生的行為作出解釋和合理說明。 第三,敘述的故事具有一定的情節。敘事談論的是特別的人和特教育敘事術別的沖突、問題或使生活變得復雜的任何東西,所以敘事不是記流水賬,而是記述有情節、有意義的相對完整的故事。 教育敘事研究非常重視教師的日常生活故事及故事的細節,不以抽象的概念或符號替代教育生活中鮮活生動的情節,不以蒼白的語言來描述概括的教育事實。這種研究方式和成果表達形式對教師來說有著顯而易見的優點,同時其局限性也是非常明顯的。 教育敘事的優點: ●易於理解 ●接近日常生活與思維方式 ●可幫助讀者在多個側面和維度上認識教育實踐 ●使讀者有親近感,具有人文氣息,更能吸引讀者 ●能創造性地再現事件場景和過程 ●給讀者帶來一定的想像空間 教育敘事的局限性: ●一旦與傳統的研究方式混淆,容易遺漏事件中的一些重要信息 ●收集的材料可能不太容易與故事的線索相吻合 ●讀者容易忽略對故事敘述重點問題的把握 ●難以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局內人」感覺 ●結果常常不清晰明確

⑷ 家長的教育敘事怎麼寫求解

就寫你教育孩子的成功經驗,可以是一件事,可以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給你一篇範文:
尊重和理解: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兩個元素
眾所周知,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和理解,這是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的必要條件。同樣,家長和子女之間也需要尊重和理解,尊重和理解是是溝通家長與子女情感的橋梁,也是實施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礎。
一、尊重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社會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應該是相互尊重的。沒有尊重,人與人之間就很難和諧。尊重體現了一種生命或人格意義上的平等。領導和下屬之間應該相互尊重,否則,工作就不能很好的開展,缺乏人性的以權壓人,卸任之後必將是被壓者反攻之時,更有甚者,在位時也會有「荊軻刺秦王」的悲劇發生。作為下屬,也應尊重領導、服從領導聽指揮,一意孤行、自以為是的結果只能是「兵敗走麥城」。人與人之間也是應該相互尊重的,你不尊重別人,別人也一定會毫不猶豫地用同樣的方式回敬你,即便不如此,那也只是假以時日的問題。當然,上述情況反映在家庭成員中也許不會這么嚴重,但是倘若父母與子女之間缺乏必要的尊重,尤其是父母對子女的居高臨下、說一不二的絕對權威在子女逆來順受、忍氣吞聲的掩飾下得以淋漓盡致的發揮而子女又不能或不敢反抗時,長此以往,作為身心還談不上抗擊打能力的孩子,其心理受到的壓力或扭曲程度誰又能想像得到呢?如此,讓孩子成人成才的夢想有何從談起呢?就拿我自己說事吧,本人小時候就受到甚嚴的家庭管教,父母絕對是高高在上、神聖不可侵犯的,容不得你半點的反抗和辯駁,必要時還動用家族的力量來群起而攻之,讓你不敢或無法越他們所定下的「雷池」一步。雖然我沒有經歷過文革,但從我小時候的種種經歷中,我還是能夠深深地感受到一種可怕的力量對人性的摧殘,至少到現在我還是這么固執己見。童年給我的符號就是「搓板」,我的雙膝常常跪於其上。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跪就是兩三個小時的功課往往讓我懷疑自己已經練成了鐵膝功。在練鐵膝功的過程中有時候也會有同村的一些弟弟妹妹來看熱鬧,便起來怒吼一聲,他(她)們便四散逃開,而我又回到崗位上讓膝蓋與搓板繼續親密接觸。發展到後來,便出現了古代史上奴隸們破壞生產工具一樣的情景,我肯定也會讓搓板不定期地不同程度地得到損壞。我非常贊同聖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沖冠一怒摔搓板只會導致更大的打壓,這是我從長期的實踐斗爭中得出來的寶貴經驗,後來者可奉為圭臬。其實,那時的我多麼想在周日的下午和夥伴們一起去釣魚,多麼想在放學後的傍晚去挖蚯蚓然後回家邊聽評書邊將蚯蚓串在竹簽上放在黃鱔籠里,然後在夜幕降臨的時候光著腳丫把黃鱔籠一個個種在水下泥里,這樣,第二天早晨我就會有沉甸甸的收獲,記憶中,依稀有那麼兩次,現在看來,那時候種的不是黃鱔籠,而是一種美好的希望啊,同時,在與大自然短暫的親密接觸的過程中,讓我讀到了很多無字之書。
我的腦海里常常閃現龔自珍的《病梅館記》,我以前的生活狀態不亦是如此嗎?作為父母,他們的出發點是好的,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是他們的封建家長式、獨斷專橫的作風,卻讓人感受到對別人的尊嚴是如此地敬畏而在很多時候又是多麼地小看自己啊,甚至會給自己造成一種錯覺,到這個世界上來,尊嚴就是要遭人踐踏的。給生命以尊嚴,哪怕這個生命微不足道。
二、理解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只有理解,才可能有溝通。這里主要強調的是家長對子女的理解。作為家長,要與時代結合起來,多為子女做設身處地想。因為子女在很多時候都處在一種「被統治階級」的地位上,這就需要家長抽出時間放下架子深入群眾調查民意,只有這樣才能制定出切合子女發展實際的大政方針,不經過調查或交流就隨便拋出的塊塊條條那是不會深入民心的,子女也一定會堅決反對的。這個時代,學生的學習任務很重而且還面對將來的巨大的就業生活壓力等,同時,象牙塔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有很多誘惑,有一些學生很容易迷失自我,沉醉不知歸路。作為家長,要結合切身體會和社會實際經常和子女多交流,提出一些合理的意見,把子女引導正確的軌道上來。家長是子女的第一導師,孩子不相信你又會相信誰?作為子女,在很多時候都是渴望與家長交流的,他們甚至在意家長的一句話、一個眼神,那麼,一個黃昏的散步、一個爐邊的談話、一次月下的閑聊又會對子女造成多麼不可估計的影響啊。交流不一定就要正襟危坐,像什麼訓話似的,盡量製造一種輕松和諧的氛圍,消除子女對父母的敬畏感,讓子女如坐春風,無聲無息地感受著父愛和母愛。多年父子成兄弟,多年母女成姐妹,作為家長,一定要有與子女平等交流的勇氣,這根本就不會改變和撼動你作為家長的事實和地位。平等交流有什麼好處呢?潤物細無聲,在不經意間就把家長的理念通過聆聽的耳朵滲透到孩子的心靈深處,同時也能讓子女更進一步地觸摸到家長的思維和心靈之網,容易消除兩代人之間的代溝和心與心之間的隔閡。彼此無遮、彼此無猜,思想與思想在一個連通器里,這是一種多麼融洽的家庭關系呀。這就是理解,在悉心整理中將盤根錯節解開。
綜上,尊重和理解在家庭教育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是父母進入孩子內心世界的兩扇門,先打開尊重這扇門,再打開理解這扇門,要麼就是兩扇門同時打開。
望採納!!!!!!!!!!!!

⑸ 如何寫教育敘事與教育案例

僅供參考
有關文章自己在網上找到參考

教育敘事,即是講有關教育的故事。它是教育主體敘述教育教學中的真實情境的過程,其實質是通過講述教育故事,體悟教育真諦的一種研究方法。非為講故事而講故事,而是通過教育敘事展開對現象的思索,對問題的研究,是一個將客觀的過程、真實的體驗、主觀的闡釋有機融為一體的一種教育經驗的發現和揭示過程。

讓我們把自己過去教育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幽微細節重新審視,去發現其中細微的教育蘊涵,從而把作為敘事者的教師自身的思維觸角引向自我教育生活的深層,使看似平淡的日常教育生活顯現其並不平凡的教育意義。
教育敘事的特點主要有:
教學活動
1、敘述事例必須是已經發生的、真實的;
2、敘事要以人物及其所感所想為主線;
3、故事情節應該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4、教育敘事應令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
5、獲得教育理論或教育信念的方式的歸納;
6、敘事目的不是自我陶醉,而是與眾人分享。
敘事要素
(1)敘事應該有一個主題。敘事的「主題」是從某個或幾個教學事件中產生,而不是將某個理論問題作為一個「帽子」,然後選擇幾個教學案例作為例證。
(2)教育敘事形成的報告是一種「教育記敘文」而不是「教育論文」。這種教育「記敘文」比傳統的教育「論文」更能引起讀者的「共鳴」並由此而體現它的研究價值。
(3)敘事研究報告以「敘述」為主,但是在自己「反思」的基礎上寫的,「夾敘夾議」。能夠更真實、深入地反映研究的全過程和作者的思考。
(4)教育敘事對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思路,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起到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既是一種指導參與式培訓,又是一種探究式培訓。
研究作用
1,教育敘事研究是記錄教師教學生涯和成長歷程的重要方式
蘇霍姆林斯基說:「我建議每一位教師都來寫教育日記。教育日記並不是什麼對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獻,而是一種個人的隨筆記錄,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記。這些記錄是思考和創造的源泉。那種連續記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師日記,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每一位勤於思考的教師,都有他自己的體系、自己的教育學修養。」
教育敘事研究
2,教育敘事研究是教育教學反思的重要方式
反思,一般是指行為主體立足於自我以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為及其情景的能力。
杜威指出:「反思是對經驗進行重構或重組,使之增加經驗的意義並增強指導後續經驗方向的能力。」
教學經驗並不會自然地成為學習資源,只有經過反思的經驗才是教師的自我財富。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相反,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麼、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復;除非……善於從經驗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則就不可能有什麼改進。」
反思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最重要的高級思維能力,處於教師發展中心位置。
研究方法教學設計 → 執教 → 傾聽評論和建議 →教學反思→修訂教學策略→再施教→撰寫敘事報告 →(形成教學案例,提高專業能力)

關於教育案例的含義,許多專家學者有過不同的表述。雖然說法不同,卻也有一定的共識,如果概括為一個定義,即:教育案例是一個教育情境的故事。在敘述一個故事的同時,人們常常還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點評。所以,一個好的案例,就是一個生動的故事加上精彩的點評。

特徵
案例是一種寫作的形式,那麼它與我們平時所說的論文等形式有什麼區別,又有什麼特點呢?
與論文的區別
從文體和表述方式上來看,論文是以說理為目的,以議論為主的;而案例則以記錄為目的,以記敘為主,兼有議論和說明。也就是說,案例是講一個故事,是通過故事來說明道理。因此,從寫作的思路和思維方式上來看,二者也有很大的區別。論文寫作一般是一種演繹思維,思維的方式是從抽象到具體,而案例寫作是一種歸納思維,思維的方式是從具體到抽象。
與教案、教學設計的區別
一般來說,與教案、教學設計的區別比較容易理解。教案和設計都是事先設想的教育教學思路,是對准備實施的教育措施的簡要說明;案例則是對已發生的教育過程的反映。一個寫在教之前,一個寫在教之後;一個是預期,一個是結果。
與教學實錄的區別
案例與教學實錄的體例比較相近,它們的區別也體現了案例的特點和價值。同樣是對教育情境的描述,教學實錄是有聞必錄,而案例是有所選擇的。至於怎樣選擇,就要看案例撰寫的目的和功能了。

⑹ 怎樣寫教育敘事

教育敘事案例

例一: 對「失戀」後一首詩的處理

這首詩的內容是這樣寫的「天涯何處無芳草,何必要在五班找,本來數量就不多,況且質量也不高。」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本學期初的一個下午,同學們都在靜靜地認真自學,只有劉××同學將頭抬得很高,注視著另一個同學,我輕輕地走到那們同學的身邊,發現他正在聚精會神地看著一首詩,我輕聲地說了句,可以給老師看看嗎?這位同學很不情願地將那首詩給了我,爾後兩位同學對視了一下,劉××同學趴到桌子上。用他自己的話說:「這下可完了,老師一定會在班級公開批評的。」我走到講桌前,看了一下詩的內容,沉思了片刻,便將它放到了衣兜里,繼續觀察同學們的自學情況。可劉××同學卻坐不住了,他時而抬起頭偷偷地看著我,好象在等待著老師的批評。看了幾次後,發現我無動於衷,他便開始寫作業了。

下課的鈴聲響了,我把劉××請到了無人的圖書室,他耷拉著腦袋,用餘光看著我,我讓他坐下,他卻哭了,邊哭邊說:「老師,我錯了,我不該寫這首詩,不該在自習課上傳紙條,求老師不要在班級批評我。」我說:「老師要想在同學中批評你,就不會把你請到這里來。」他會心地點了點頭。我說你能不能實話告訴老師為什麼要寫這首詩。他想了想後,詳細地敘述了他與我班一名女同學友好相處到產生矛盾的經過,原來這首詩是他「失戀」後為了發泄內心的痛苦而寫的。我因勢利導,以誠相待,對他進行了耐心細致的教育引導。

最後我又將這首詩拿出來,對他說:「老師想和你一起將這首詩改動一下,你看怎樣?」他爽快地回答「行」,我說:「老師改前兩句,你改後兩句。」他點頭同意。我說第一句只需改動一個字,將「天涯何處無芳草」改為「天涯何時無芳草」,第二句改為「何必非要現在找」,緊接著他又改了後兩句:「本來學業就很緊,況且年齡又很小。」讀著這首詩他開心地笑了,笑得那樣輕松,笑得那樣自信。隨後我又說:「十年之後,你找不到女朋友,老師幫你找,怎麼樣?」他連聲說「謝謝老師」。

面對當今中學校園中普遍存在的中學生早戀問題,很多同行們採取的是「暴光法」、「對立法」,說實在的,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我也曾處理不當,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後來我想:作為一個正常人,有這種想法並沒有錯。處理這樣的事情,焦點不在性質對不對,而應在於讓學生明白為時尚早,現在應將這份不成熟的「感情」埋在心裡。這次潛隱式教育的嘗試,避免和消除了被教育者的對立情緒和戒備心理,平復了內心的波瀾,學會了情感上的進退自如。從而使被教育者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最終達到轉化的目的。

例二:我們都沒有完成作業

高一的階段性測試的成績不是很理想,我的心裡不是很舒服,畢竟這是新帶的一級高一,成績不好,很影響形象的。於是這幾天布置的英語作業就明顯的多了也些,但我自己真的沒有意識到,只是跟同學們說清楚了:咱們兩個班的成績不是很好,你們一定要很好地完成我布置的作業。去十八班上課,預備用一節課的時間處理完四單元的習題,這是我提前一天就給他們布置好了的。上課了,不經意的問了一句,「作業都做完了嗎?有沒做完的嗎?」「唰」,全班同學一起站了起來。我楞楞地站在講台上。剎那間,一股怨氣直沖腦門:「拂袖而去,你們這樣的學生我教不了;把他們涼在這里,看他們以後還敢不敢?;把班長和科代表下叫到辦公室批一頓」,種種的想法瞬間在發熱的腦袋裡醞釀,同學們則小心的看著我。突然之間靈光一閃,是不是我布置的作業太多了,這幾天有點過了,真的!問了幾個同學,答案是一致的,「老師,我們也很著急,但我們確實做不完啊」,「對不起,同學們,是老師的錯」,我朝同學們深深的鞠了一躬,「這幾天是老師太著急了,太想把同學們的成績搞上去,老師也沒有別的想法,只是太著急了點。」「老師,我們一定努力,一定盡量作好作業,一定把英語成績提上去……」。我的眼睛潤濕了。如果是我拂袖而去的話,如果是我大吼一通的話,如果是…..,種種的「如果」是我連想都不敢想了。

誠懇的態度,真誠的心靈溝通也是處理課堂「突發事件」的一把金鑰匙。現在的中學生是非觀念和判斷能力很強,老師的態度會使他們非常敏感地做出反應。處理問題時蠻橫粗暴,冷嘲熱諷,或者充滿對學生的不信任,學生都有可能對你關上心靈的窗戶。如果你能夠設身處地的為學生著想,確實是為了他們好,他們是非常樂意接受你的教育的,並且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惡性突發事件」一般是指由於學生的故意,或帶有一定目的所製造的相對於老師來講的「突發性事件」。在種情況之下,有時學生甚至是有預謀的,他們的本來就想看你失態,從而達到擾亂課堂或者取笑老師的目的。如果教師不能迅速的控制局面並加以妥善處理,勢必會造成更大的混亂情況,甚至會給學生帶來巨大的心理傷害,也有可能造成師生之間的長期對立,那樣的話,嚴重後果是無法估量的。

例三:學生送我一個花圈

九四年的時候在一個農村教學,學校很亂,學生也很雜,當時教的班是有名的差班。班裡有什麼四大金剛,八大羅漢之類的學生。很不願意接這個班,但也沒辦法,於是去上第一堂課。一進教室,就看到學生怪怪的看著我,倒是沒有象往常那樣的吵作一團,這使我很納悶。黑板上有兩幅圖在等著我,一是一幅畫像,簡單的很大很醜的人頭像,旁邊寫著:鄭雲峰。我簡單的掃了一眼,笑著說:如果要畫,就一定畫好,作者的的水平一般,希望以後畫我的像的時候先徵求我的意見,然後再發表。說實在的,這時我真的沒有生氣,我早有準備,這些孩子,干點這樣的事情在意料之內。但我看右邊的圖的時候,我差一點就忍耐不住了,右邊的是畫得很逼真的一個小花圈,垂著兩個畫出來的長條,左邊空著,右邊寫著:鄭雲峰千古。我看大部分學生在壞壞地笑,他們顯然是在等我生氣呢,顯然是想看看我這個新任的班主任兼英語老師一幾兩水呢。我剛接手班主任,又是第一節課,決不可以把關系搞僵了,心裡這樣想,仍有一股腦火直竄腦門,但我還是壓住了:於是,他們竟然沒看到我生氣,他們竟然又看到我笑了。我說:「謝謝同學們,能做到千古,實在是不容易,只有大好人,大偉人才能做到千古啊,這個評價實在是太高了,我都有點承受不起,不就是給咱們二班當個班主任嗎,只是稍微早了一點,等我跟同學們一塊,把咱們班治理好了,再送給我,好嗎?」,同學們鬨堂大笑,笑得非常投入,非常開心,臉上那種壞壞的表情沒有了。我借題發揮:「再說送花圈,也不能送這樣的,我這人很挑剔,我要一個不銹鋼的!可以留作長期紀念。(那時,不銹鋼的東西還很珍貴呢)。」「嘩」,同學們開始鼓掌,我們的友誼就這樣開始了。事後,有同學跟我談起來的時候說,老師,當時真為你捏了一把汗啊。

用詼諧自嘲的方法來化解矛盾,能夠增加學生對老師的親切感,進一步融合師生關系,為以後的工作打好基礎。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學和教育過程中有三個源泉:科學,技巧和藝術。」作為這三個源泉的高級能力,教育機智是教師智能結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教師威信的高低和教學質量的優劣。從很多人的看法來講,教育機智彷彿是一時的心血來潮,靈感突發,但我認為,教育機智它實際上是教師本身所固有的教育素質、素養,日常的教學工作的總結與積累,以及與教師個人具體工作想結合的一種綜合的教育能力,一種通過長期的積累而形成的一種品質。比如我上面提到的例子,很平常、很普通的事情,我們做教師的幾乎每個人都能夠遇到,但要真能夠做到恰如其分,得心應手,卻也不是那麼容易,就我本人來講,就在這種過程中犯過很多錯誤。它除了自身的素質之外,仍然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通過我們自己的努力,加上我們對於教育事業的熱愛,加上我們對自己所教學生的深厚的愛,我們就會把這種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提升為一門教育藝術。

⑺ 如何寫好教育敘事文章

(1)怎樣記敘好一件簡單的事
一、要交代清楚事情發生的地點、時間;要把事情的經過、因果寫明白。一件事,總離不開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結果等六個方面的內容,因此,只有把這些方面寫清楚了,才能使別人明白你寫了一件什麼事。
然而,交代這六個方面內容不應該呆板,要根據文章的需要靈活掌握。時間、地點也並不是非要直接點明不可的,有時候可以通過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徵及其變化,將它們間接表示出來。如「雞喔喔叫了起來」,就是指天將亮了;「西邊的太陽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二、要把事情經過寫具體,並做到重點突出。在記敘文六個方面的內容中,起因、經過和結果,是構成事情最主要的環節。為了把事情寫得清楚、明白,在記敘中一定要寫好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特別要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給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三、記敘的條理要清晰。一件事都有發生、發展和結果的過程,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文章的條理就會清楚明白。
確定記敘的順序以後,還要安排好段落層次。適當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要做到記敘的條理分明,必須在動筆之前,仔細地想一想,文章應該先寫什麼,再寫什麼,然後寫什麼,把記敘的輪廓整理出來。寫記敘文,必須考慮哪些先寫,哪些後寫,安排好記敘的順序,否則就會頭緒雜亂,條理不清。
(2)怎樣安排記敘順序才能使文章條理清楚
一、運用順敘。
順敘,是按照事物發生、發展的先後次序進行敘述。這樣寫,可以將事物的發展過程,有頭有尾地敘述出來,來龍去脈,十分清楚。運用順敘寫成的文章,它的層次、段落和事物發生、發展的過程是基本一致的。
順敘有以時間為順序的,有以事物發展規律為順序的,也有以空間變換為順序的。在敘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時間為順序和以事物發展規律為順序的。
按時間順序進行敘述時,必須嚴格地安排好順序,寫清楚敘述的時間。現實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會突然發生,它總有一個發生、發展的過程。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據事情發生、發展、高潮、結局這一事情發展的規律來進行敘述,文章的層次也是清楚、明了的。
當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較簡單,因而不一定非要寫出事情過程的四個層次(發生、發展、高潮、結局)。
二、運用倒敘。
倒敘,就是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最突出的片斷提在前面敘述,然後再從事件的開頭進行敘述。
需要指出的是,運用倒敘的寫法,必須注意交代清楚倒敘的起訖點,順敘和倒敘的轉換處要有明顯的界限、必要的文字過渡。這些地方處理不好,會使文章脈絡不清,頭緒不明,影響內容的表達。
三、運用插敘。
插敘是指在敘述中心事件的過程中,由於某種需要暫時中斷敘述的線索而插入的關於另一件事情的敘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運用插敘時不能打亂原來的敘述線索,要注意與上下文的銜接。這樣,文章的結構不僅富有變化,而且敘述事情的條理非常清楚。
有些小朋友看見同學寫出一些好文章來,便驚嘆道:「這些內容,我也熟悉的,怎麼我沒能把它們寫出來!」這個問題值得深思,說穿了,那是因為你缺乏從小事中寫出深意的能力。生活中,驚天動地的事情是少見的,一般人所經歷的大多是平凡的、細小的事情。自古以來,好文章數也數不盡,大多寫的也是平凡的、細小的事。《紅樓夢》寫的是封建社會大官僚仕宦家族中的生活瑣事,這些生活瑣事在那樣的門第中可以說是平常又平常的了,但它反映的思想意義卻是深刻的,成為舉世公認的巨著。
(3)怎樣從小事中寫出深意
一、提高思想水平,訓練一副見微知著的好眼力。
照相機能攝像,人的雙眼也能攝像。然而人和照相機畢竟不同,雙眼是帶著感情去選鏡頭的。觀察的人本身要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只有這樣,才可能看到事情的里層,發現其中蘊含的深意。
二、深入思考、分析、挖掘、尋找出事情所蘊含的深意。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凡事多加留意,盡緝擔光桿叱訪癸詩含澗可能深入地去想一想,不只注意到它的表象,還要去挖掘它的本質,弄清它的來龍去脈。這樣,就能有敏感的頭腦和銳利的好眼力,挖掘、尋找出事情中所蘊含的深意。
三、把事情放在一定的背景中去寫。
背景就是時代環境,指的是社會變遷和政治動態等。一件小事,孤零零地看,是不起眼的,如果把它和事情發生的背景聯系起來,那就不尋常了。
四、「事」與「意」的榫頭要對得合適。
從小事中寫出深意來,容易犯的毛病是「事」和「意」的榫頭對得不準,往往是主觀上(意)想「深」,客觀上(事)顯得內容單薄。因此,我們在具體寫的時候,避免在提示事情所蘊含的意義時候犯任意「拔高」的毛病。
有一篇題目叫《節日的早晨》作文,敘的內容是一家人愉快地吃早點的情形,結尾是:吃完早點,我開了院門一看,只見人們穿著美麗的新衣服,三個一群五個一夥的,走向熱鬧的大街,走向光明的共產主義明天。
這段話的結尾處,犯有「拔高」文章思想意義的毛病。如果寫好吃早點的情形,體現人民生活水平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步步提高是可以的,可是將它和「走向光明的共產主義明天」聯系在一起,那「事」和「意」的榫頭就對得不合適了。
總之,我們只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對聽到或看到的事深入地想一番,認識它的意義,鑒別它的價值,並把它放在特定的環境中去寫,就能從小事中寫出深意來。
不少同學的作文,不是寫拾到皮夾子交公,就是寫為抱小孩的婦女讓座;不是寫幫助同學補課,就是寫送迷路的小孩回家……總之,盡是寫一些人家寫「爛」的材料。於是語文老師常常在他們的作文後面寫上類似的評語:選材陳舊,希望今後選擇新穎、獨特的材料。
(4)怎樣才能選擇到新穎、獨特的材料

⑻ 如何寫教育敘事

教育敘事的主要目的在於關注日常教育實踐與經驗的意義。為什麼呢?我們知道,學校都是在一定的制度環境下發展,制度要求的是共同的規范。但我們學校中的教育實踐卻是多樣豐富的,這是因為在學校的日常實踐中,我們面對不同的地域文化環境、不同的學校、師資和生源的狀況,只有因地制宜才能求得自身的發展,才能契合實踐需求。因而,學校中結合實踐的教育科研只有著力關注這種日常教育生活中的活動、感受、體驗與訴求,才能彰顯其活力而呈現多樣豐富的教育意義。教育敘事正是這樣而切入學校中個體和集體教育生活經驗,使教育科研回歸教育生活本身,在理解和分享中領悟我們自身教育實踐活動的意義,並成為學校科研的一種重要方式。那麼,如何在學校科研中進行教育敘事研究呢?一、學校科研中的教育敘事研究可以立足於學校及課堂中的日常教育實踐。也就是說,學校或課堂本身就是教師進行教育敘事研究的場所或現場。因此,即便是自身或他人的敘事,都不僅僅是事件的實錄,而體現為研究者與參與者之間的合作關系,並且為一種經過選擇、演繹、詮釋的經驗經歷過程。這種經歷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經驗的收集。 首先是收集個人經歷或歷史素材。1、我們需要探究個人經歷故事,我們必須明瞭每個人的個體生活是由多種故事組成的,每個人都有許多不同的生活故事。另外,每個人的處境、想法不同,因而只有多元和混合的收集,才能產生能夠解釋復雜事實的多元敘事文本。其中,口述史是一種基本策略。可以是強調研究者意圖的問題結構,也可以是顯現參與者意向的自述。在此基礎上形成的自傳或傳記的事實撰寫。2、關注日記和日誌的運用。日記提供個人對即時事件的描寫、感受,通常是屬於個人的記錄。日誌則不一定為即時記錄,而體現為對事件的回顧、反思和評價。作為研究素材,如果是他人的,使用時必須取得本人同意。這部分素材對於豐富敘事的經驗記錄很有用。3、可能的話,把書信運用於敘事。書信是寫給其他人並期待對方作出答復的,書信往往能夠揭示許多關於個人思想的知識和社會背景。 第二,進一步深化敘事。1、除了收集和撰寫故事素材之外,研究者還需要通過與參與者深入交往而進入參與者的內心世界。在敘事研究中,我們不能通過一套規范並有固定選項的問卷來獲取事件的意義、理解和詮釋,因此開放式的訪談就非常符合敘事研究所要求的參與性觀察、交往行動和敘事收集。訪談者需要具有高明的提問和傾聽的技巧。訪談的實質是對話,是兩人或多人之間平等的基於彼此信任的交流。傾聽在於讓人說,而不輕易打斷別人的講話,善於與別人分享自己的經驗,用雙向交流方式贏得彼此信任,並知道自己想傾聽什麼。2、現場筆記作為深化敘事的方式,既可以由研究者自己進行觀察時撰寫,也可以由研究者草擬思路,由參與者撰寫。在形式上,其不是單純的資料性記錄,而可以有多種形式如:描述性記錄、理論備忘錄(由觀察而聯想到的相關理論觀點)、觀點摘錄、一己之見和推論等。 第三,注意相關的背景資料。 1、年鑒和編年史。年鑒為個體或機構提供關於重要時間或時間的簡略資料歷史。編年史則比年鑒更具主題性描述。它們均可為研究者提供被研究時間的歷史和主題的背景。2、文獻分析的重要性。文獻在敘事中具有特殊價值,因為作為共同記錄或官方立場代表,有關敘事的相關日期、作者、任務、背景事件、政策、觀點氛圍等信息,於研究者對敘事背景和闡述具有重要意義。3、任何紀念性物品,如照片、獎品、紀念品等,對喚醒記憶非常重要。 二、當然,敘事不僅僅是記錄與敘述故事,更在於一種不斷反思自身教育生活與實踐的專業精神,以及對教師和學生在日常教學情境中教與學的交往、追問的過程。這種反思與追問在敘事研究看來,是對經驗的重組和理解,以及提供意義詮釋的過程。第一,有了以上的敘事素材,我們還需要對這些敘事素材進行提取、分析並界定這些敘事事件如何形成、改變的基本元素和基本特徵,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關系。並且,將收集來的所有故事和敘事素材進行比較,分析每個故事的主題,然後將這些互不相同的主題重組稱一個完整的事件發展過程。需要強調地是,研究者並不能根據現存的理論來加以詮釋,應該把你熟知的答案或前見懸置起來,要直面需要探究的現象,並盡可能地從自己的理解和與參與者交往過程中的理解和體驗來進行分析,由此可能產生一種新的理解。第二,經歷和實踐經驗的意義是由一系列交往過程構成的,或者說,意義是隱含在所有的敘事事件和故事之中的。只要對這些敘事事件和故事進行詮釋,經歷和實踐經驗的內在意義才會逐漸被人領會和把握。因此,我們強調光有敘事描述是不夠的,還必須把詮釋和理解呈現給讀者。參照鄧金在2001年第二版的《詮釋性交往行動主義》(英國SAGE出版社)一書中的說法,敘事詮釋的標准可以參考如下: 1、 它們有沒有生動地澄明經歷或經驗? 2、 它們有沒有建立在深度敘事的基礎上? 3、 它們的歷史性和關系性內涵是否充分? 4、 它們是過程性、交往性的文本嗎? 5、 它們是否將對於現象的了解都交代清楚了? 6、 它們是否與關於現象的前在理解相關聯? 7、 它們的結構連貫嗎?它們包含理解嗎? 8、 它們是不是開放的? 順便提一下,我們對於敘事不可能用因果關系來加以解釋,而必須用多義性的詮釋來加以理解。並且,只有深度的敘事描述才能提供詮釋經驗意義的可能,而只有通過意義詮釋和經驗分享才能達成真實的理解。因而,敘事研究本質上是一種更為開放的研究方式。至今為止,敘事研究的成果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樣式,包括我主編的《中國教育:研究與評論》(教育科學出版社)至今已出版的六輯當中,所呈現的教育敘事研究成果也是豐富多彩的。這是因為,「敘事研究所關注的是教育實踐經驗的復雜性、豐富性與多樣性,同時在研究者和讀者之間開放教育理論的思考空間,引申出教育理論視域的復雜性、豐富性與多樣性。

⑼ 班主任教育敘事案例範文

我的教育敘事
轉眼之間,我工作已24年了,其間有歡笑,有淚水,但我最大的感受,則是充實,這一點可能是沒當過老師無法體會到的。教學是一項艱巨的工作,它不僅需要愛心、耐心與細心,也需要創造,因為,你面對的是幾十個充滿創造力的孩子。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孩子們的問題似乎也越發多了,而社會也要求我們教育出充滿創造力、有個性的學生。因此,我們教師的班級管理也應富於創造性。我下面就想談一談自己在管理班級上的一些自認為有些創造性的管理方法。 首先,需要強調的是:我不否定傳統的教育方法——說教與處罰。我甚至認為它們在某種情況下還特別有用。其次,我要說明的是我這里說的「說教」與「處罰」是狹義上的,否則,我底下談的所謂訣竅就與它們混淆了。
一、沉默是金。
俗話說,教師、班主任要嘴勤,怎麼還冒出來個沉默是金呢?來看兩個案例。
案例一:我現在所帶這個班有名男孩,長期以來,在五年級剛分班時很令我頭疼:作業不做,與同學極易發生矛盾,幾乎天天違反紀律。開始時,我對他除了說教,就是處罰甚至懲罰,但收效甚微。有一天,他又犯錯了,我將他叫進我的辦公室,但他就是那樣不在乎地等待我的批評。正好辦公室沒老師,我看著他,什麼話也沒說,就那樣平靜看著他,因為說實話,我不知道說啥,但是很奇怪那時我一點不生氣。我發現,他慢慢有了變化,從剛才的滿不在乎到有點局促不安。又過了一會兒,他低下頭,偶爾抬頭瞟一下我,我知道他在窺測我的內心,但我還是很平靜地看著他的臉,就好像在欣賞一幅畫。他的頭越發低了,也更加不安了。良久,我的聲音打破了沉默:「知道錯了,你就可以走了。」他抬起頭驚訝地望著我。「你可以走了。」我重復了一遍。他默默地走了。但這次他竟連著幾天表現很好,我不失時機地表揚了他。後來盡管他有反復,但經過我又幾次的沉默療法,他變了。現在,他是個好學生,同班裡的其他同學一個樣。
案例二:有一次,班上小測試,我事先說了復習范圍,可我發現,學生普遍很自信,認為自己考好沒問題,很少有人踏實復習。成績出來的,整體情況很糟糕。發完試卷後,我發現學生很多都在看我,照常理該是說教的好時候了。我當時只是平靜地看著大家,目光慢慢地移過每一個學生的臉龐,最後輕輕說了句:「好了,過去了,關鍵是以後。」自那以後,學生復習踏實了許多。
現在我深深體會到,沉默有時也是一種力量;沉默有時更能使學生明白老師的心。
二、以身作則。
案例:我這么多年一直是班主任,經常帶學生打掃衛生。班級有了打掃操場、大道的任務,剛開始學生還很勤奮,拿著大掃把一陣飛舞。後來就沒人願意下去了,尤其到了冬天,手拿著竹子做的掃把,太冷,就更少有人願意打掃了。看到這種情況,我早上帶頭下去掃操場,當然,還有幾個學生是被我叫去或者主動去幫我的。每天,當我們掃完操場,帶著一些微汗,面色紅潤走進教室,回到教室的時候,面對全班學生,我總是大聲對同我一起打掃操場的同學說:勞動使我們快樂,我為你們自豪!現在每天早上,早來的男生爭先恐後地下去打掃操場,我相信:他們從中享受到了勞動的樂趣! 我相信: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何況這個榜樣是自己的老師呢。
三、讓師愛充滿智慧。
幾年的工作經歷,使我深深懂得,教育是愛的事業,教師的愛不同於一般的愛,她高於母愛、大於友愛、勝於情愛。不是嗎?母愛容易出現溺愛,友愛需要回報,情愛是專一、自私的愛。而師愛是嚴與愛的結合,是理智的科學的愛,是積極主動的愛。這種愛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在我的工作生涯中,最大的事就是用愛滋潤每一個孩子的心田。雖然有時也會因學生的調皮而埋怨,因他們的退步而急躁,因他們的違紀而失態,雖然有時也感到很累,很煩,但這時心中總會湧起一種強烈的責任感:我是老師,我要給這些尋夢的孩子引路,在他們心裡寫一本最美的書。這強烈的意識不斷激勵我以真誠去擁抱每一個學生。與孩子朝夕相處,我始終想著兩句話,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這樣的情感使我對孩子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寬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責,多了一份尊重。家長把天真爛漫、聰明伶俐的孩子交給我們培養,這是對我們的極大信任。我又怎麼能不全身心地去愛他們呢?我堅信,我們也一定能以一片至真至誠的愛心感動我面對的全體學生。

⑽ 教學敘事如何寫

教育敘事怎麼寫

今年的教研成果評比又開始了,這些天我陸陸續續的收到了很多老師交來的教學敘事和教育敘事,一些老師寫得不錯,但有一些老師還是沒有弄明白怎麼是教育敘事,寫來寫去寫成了論文的樣子,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教育敘事怎麼寫: 什麼是教育敘事
敘事研究是近幾年頗受我國教育界關注的研究方法之一,而教師以研究者身份從事的敘事研究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教育敘事(包括教學敘事)可以理解為一種研究方式,也可以理解成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作為行動研究成果表述形式的教育敘事,既指教師在研究過程中用敘事的方法所做的某些簡短的記錄,也指教師在研究中採用敘事方法呈現的研究成果。

敘事長期而又廣泛地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世界,特別是文化藝術作品(如小說、詩歌、繪畫和影視)常以敘事形式呈現。它是人們表達思想和情感的主要方式,也是人們基本的生活方式。它陳述的是人、動物、宇宙空間各種生命事物身上已發生或正在發生的事情,是人們將各種經驗組織成有現實意義的事件的基本方式。簡單地講,敘事就是「講故事」,講述敘事者親身經歷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