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的教育制度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正式開始以考試的形式選舉官吏是從隋唐時候開始的。您好!我補充一下。中國教育開始於中國古典著作,而不是宗教組織。早期中國任用受教育的官員管理帝國,用來選拔官員的科舉考試制度建立於隋朝 ,唐朝的唐太宗完善科舉制。直到清朝末期的1905年廢除,代之以西方教育方式。 古代教育 中國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學校教育形態。夏、商、周「設庫、序、蔽知銀學、校以教之」,西周則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學體系,並有了「國學」與「鄉學」之分,形成了以禮樂為中心的文武兼備的六藝教育(禮樂射御書數),其典型特徵是「學在官府」和「政教合一」。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官學衰微,私學大興,孔子私學的規模最大,存在了四十多年,相傳孔子有弟子三千。春秋戰國時期私學的發展是我國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促進並形成了百家爭鳴的盛況。在漢代,武帝採納了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猛碰尊儒術」的建議,實行思想專制主義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選士制度,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隋唐以後盛行的科舉制度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聯系更加制度化。宋代以後,程朱理學成為國學,《四書》和《五經》則成為教學的基本教材和科舉考試的依據。明代以後,八股文被宏宴規定為考科舉的固定格式,不僅社會思想受到鉗制,而且在形式上的創造性也被遏制。一直到1905年(光緒31年),清政府才下令廢除科舉,興辦學堂。 當代教育 清代末期,中國才開始出現現代教育方式的學校,現代教育體系在20世紀不斷完善,現在中國的教育體系在90年代又有很大的變化,私人資本開始進入教育領域。
❷ 中國教育的發展歷程
1、中國自古有尊師重教傳統,兩千多年前,孔子創辦私學,使平民受教育成為可能,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經典,是中國封建社會教育的主要內容;
2、科舉制度自隋朝開始,清朝光緒三十一年廢除,歷時1300年,主要教育目的是培養官吏;
3、現代意義的學校出現於19世紀60年代,最早是外語學校、軍事學校和技術學校,當時的清政府還派遣年輕人到英、法等國學習軍事和技術;
4、1949年11月,新中國成立一個月後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從1949年到1966年的17年間,中國建立起初具規模的學前教育、大中小學教育及成人教育系統,實行全日制教育、業余教育、工作時間內安排專門時間系統學習等教育形式;
5、20世紀90年代,中國政府在制定改革與發展的全局戰略時,將科技與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科教興國成為中國的基本國策,教育承擔著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人才的重要任務。
❸ 教育的根本出發點是什麼
以人民為中心,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根本出發點,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最終目的。
❹ 中國近代教育的開端是什麼事件
鴉片戰爭以後,隨著西方文化的傳播,近代的新式教育也逐步產生,開始創辦了一些專門學校,培養人才。最早是1862年創辦了京師同文館,培養外交人才。開始時開設英、法、俄文三班,後來又增設天文算學館和德文、日文班,學制
三年。以後又相繼開辦了上海廣方言館、福州船政學堂、天津水師學堂、北洋武備學堂、廣東水陸師學堂、江南水師學堂和陸師學堂、湖北自強學堂等等。這些大都是外語、軍事等專業學校。當時新式的普通教育大都是一些外國傳教士開辦的教會學校。最早是上海天主教傳教士於1850年在徐家匯開辦的徐匯公學。不過天主教開辦的主要以小學為多,高校僅有一所上海震旦大學。新教基督教則以中學、大學較多,大學如1865年在山東登州開辦的文匯館,(1917年改名為齊魯大學),以後又陸續開辦了蘇州東吳大學、上海聖約翰大學、浙江育英書院(1 911年改為之江大學)、華西協和大學、南京匯文書院(後改名為金陵大學)、廣州格致書院(後改為嶺南大學)等等,至19世紀末,外國教會學校已達2000所左右,學生總數已達4萬多人。
中國自己創辦普通學堂則自1898年開始。在這年的戊戌變法時期,光緒帝根據康有為等改良派的提議,詔立京師大學堂,「凡翰林編檢、部院司員、各門侍衛、候補候選道府州縣以下各官、大員子弟、八旗世職、各省武職後裔,均入學肄業,以期人才輩出,共濟時艱」。
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蔡元培任第一任教育總長。雖然他任期很短,從1月3日至7月中旬辭職,僅僅六個半月左右,卻頒布了一系列符合資產階級原則的教育方針政策,廢除了一系列封建的教育制度,特別是積極籌備了從7月10日到8月10日的第一次全國臨時教育會議。正是在這次全國臨時教育會議上討論通過了民國的教育宗旨和學制系統。教育宗旨規定:「注重道德教育,以實利教育、軍國民教育輔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壬戌學制基本是以美國的學制為模式,並結合中國的實際狀況而制訂的,既繼承了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的革新精神,其中小學教育的「六·三·三」制,也是根據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的發展狀況而制訂的,因此具有一定的科學性,是中國新教育運動的一大成果。從此便奠定了近代中國的教育體系,並一直沿用到1949年全國解放時止其中小學教育的「六·三·三」制至今都沒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