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教育一周歲的寶寶
1歲的寶寶,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好奇。一定要帶她多出來看看,多跟孩子說話。每天固定時間聽音樂、故事或者家長給寶寶讀故事……
『貳』 一歲多的寶寶應該怎樣教育和引導呢
生活中如果你想要自己的寶寶在教育上得到好的效果,父母自己首先要得到寶寶的信任。只有寶寶信任我們,才有可能相信父母說的話,自然而然就不會叛逆了。
做到如下幾點:
1、多進行親子互動,比如玩 游戲 ,運動,玩積木玩具等,參與到寶寶的玩具 游戲 中,增添寶寶的 游戲 樂趣,自然增進感情培養及良好的溝通協調,建立起彼此信任,父母做到要相信自己的寶寶很優秀,如果寶寶犯錯誤時不要一味的指責,而要耐心的引導寶寶做事的方式方法。這樣給寶寶更多的關愛與信心,讓寶寶感受到安全,幸福感!身心自然就 健康 快樂!
2、父母在寶寶面前要有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自己的孩子,把自己美好的形象甚至是父母的親密度展示給寶寶。即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多不如意,情緒再糟糕,我們都不可在他們面前表現出來。,大吼大叫,一副恐怖的面容,會給寶寶造成心裡陰影,只有父母自己做好了良好的家庭環境對孩子成長才是最有利的。
3、當孩子有反常的跡象時,我們要盡快與其溝通,這樣也會拉近我們與孩子心與心的距離。當然不同的溝通方式也會有不同的效果,因此我們要注意交流的方式,同時我們還要學會換位思考,這樣也就不會片面的看待孩子的行為了。寶寶出現的問題一定進行分析,什麼的問題適合爸爸去溝通,什麼樣的問題適合媽媽去溝通,不要認為不重要!
4、不可以對寶寶過於溺愛,即使家裡就這一個獨生子女。因為溺愛會讓孩子形成一種自我為中心的思想,認為自己最重要,從而理所當然的接受別人的包容,享受包容!
5、當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或障礙時,我們要及時的為其提供解決的方法,同時鼓勵、引導他們走出困境。這時千萬不可以給他們施加太大的壓力。尤其是辱罵行為更不可取,別總是拿別人家孩子在自己孩子面前誇耀,孩子會有失落悲觀情緒的!
最後還是一句老話,父母才是寶寶最好的老師,恩愛和睦的家庭才是孩子最好的學堂!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沒有誰家的乖寶寶是打罵,辱罵的方式教導出來的!在此祝天下的寶寶 健康 快樂成長!
一歲多的寶寶正處於模仿的階段,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你想要寶寶成為什麼樣的,自己先成為那種人。
關於養成閱讀的習慣
如果想要寶寶養成閱讀的習慣,一歲開始還不晚,父母可以買點卡片,動物的,水果的,等等,網購或者書店都可以。卡片的顏色比較鮮艷,比較能吸引寶寶的注意力,不過千萬不要強制寶寶去看,不然寶寶會有抵觸心理的,慢慢就失去了興趣。慢慢的可以嘗試給寶寶看繪本,如果不喜歡就繼續看卡片,然後過段時間再給寶寶看繪本,這樣慢慢的寶寶就養成了愛看繪本的習慣了。不過記住,不管什麼時候都不能強制寶寶去閱讀。而且父母們也一定要做好榜樣,這在寶寶才能堅持閱讀下去。
關於養成好習慣
一歲的寶寶,也是好習慣養成的關鍵時刻。很多媽媽們都會覺得別人家的小孩怎麼難么聽話,按時睡覺,按時吃飯,從不無理取鬧,其實只要習慣養成了,讓你的孩子成為別人家的孩子一點也不難。媽媽們不要覺得孩子什麼都不懂,其實孩子們是很敏感的,媽媽們可以幫助寶寶一起養成好習慣,每次看電視或者出去玩都規定好時間,吃飯的時候也要講清楚不能亂跑,一開始寶寶可能會哭鬧,哭鬧的時候媽媽們可以講道理,但是不能妥協,幾次之後,寶寶知道哭鬧沒用,自然就開始遵守規則了,這個過程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切記不可批評大罵寶寶,這樣會讓寶寶產生逆反心理,反而會適得其反了。
關於好性格養成
這個跟父母的性格有很大的關系,婦女們要相信,有了寶寶,婚姻關系也仍然是第一位的,所以媽媽們千萬不要有了寶寶就忽略了老公。父母恩愛,才能給孩子愛,要不失時機的多表達對孩子的關愛,有研究表明,當孩子感受不到或者察覺不到父母的觀察時,會缺乏安全感,就會脾氣暴躁,愛哭愛鬧。媽媽們可以回想一下,當我們感覺不到老公的愛時就會心情不好,沒有安全感。所以孩子也是一樣的,所以一定要給孩子足夠的愛,可以給他一個擁抱,可以親吻他,當然最直接的就是跟寶寶說:媽媽愛你了。
父母的言傳身教對低齡寶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父母不妨從我做起,做一個讓寶寶值得模仿的父母吧!希望可以幫到您。
我以為:寶寶在1歲多的時候,他對「好」或「壞」的含義知道的很模糊,而且他很可能也不會完全理解你對他的警告。要知道,根本就沒有不聽話的寶寶,只有沒有教育和引導好的寶寶!教育和引導的關鍵在於你!
很多人會認為教育孩子就是懲罰孩子,其實是不對的!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獎勵其好的行為,在其表現不好的時候,收回對他的獎勵!
1歲大的寶寶根本沒法明白你說的事情, 你只能通過語氣、態度來讓他觀察, 他很可能會意識到你和平時的態度不一樣。不過,不要指望通過1-2次的態度轉變就能夠讓寶寶學「乖」,他可能過後就忘記,不是說他沒有記性,而是說在這個年齡段他根本就記不住。
那如何教育和引導1歲的寶寶呢?
轉移注意力
孩子的 探索 慾望永遠不可能完全得以滿足。在他 探索 世界的年齡中,任何進入他手的物品都想觸摸、品嘗,哪怕有些物品對他來說屬於「禁品」。
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說教根本行不通,當孩子有不良行為的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如孩子碰插座時,帶他去玩別的玩具。
建立規矩
雖然孩子 探索 世界不應該阻攔,但不過不應該讓他為所欲為,我們應該為寶寶建立一些規矩。
這些規矩的建立首要方面就是為了保證寶寶的安全。如不能碰火、電、水等。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不應該過度的使用「不」這個字,當寶寶真正面對上述危險環境時,應堅決的說「不可以」,並且把他抱到一邊去。
和諧的環境
和諧環境的建立就是家庭中充滿「愛」,在溫馨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本身就是一種教育和引導。
言傳身教
你是什麼樣,孩子就會是什麼樣。 不要覺得孩子小,你的一言一行他都看在眼中,雖然現在不能模仿出,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他開始模仿出你的不良行為時,這種行為已經根深蒂固的留在孩子心中了。
小梅花出生後,作為新手媽媽的我,每天工作之餘努力惡補各方面 育兒 知識,經過不斷學習,摸索,以及在小梅花身上的教育實踐,我覺得1歲多的寶寶最難管控的就是情緒。這個年齡的寶寶「最擅長」的就是哭,這一招也是最容易讓父母崩潰。
那麼父母應該如何引導和教育寶寶管理情緒呢?
1.認識情緒 當寶寶因為需求沒有被大人滿足時,第一反應就是哭,這時父母可以一邊安慰寶寶一邊說:寶寶生氣了。當寶寶開心,發怒等等出現各種情緒時,父母應及時引導寶寶認識自己的情緒,這為後續的共情,以及情緒管理奠定基礎。
2.與寶寶共情 即父母站在寶寶的心理立場,理解,感受孩子的情緒。例如當小梅花餓了,而此時我准備的粥還很燙,寶寶因為失去耐心而哭鬧時, 我便幫助表達寶寶的情緒:寶寶好餓,可是媽媽還沒有喂寶寶粥,寶寶很著急很生氣,所以大哭,對吧。當父母與寶寶共情時,孩子的情緒得到表達,宣洩,被理解時,哭鬧情緒自然伴隨心情而減弱至消失。
3.引導管理情緒 當寶寶認識了各種情緒,同時被共情後,這時可以引導他/她初步管理情緒。例如上述喂粥事例,我就說:寶寶可以耐心等待一會兒嗎?粥好燙哦,會燙到你的小嘴,寶寶摸摸(用寶寶小手微碰一下碗);同時用轉移注意力方法,讓寶寶學會耐心等待。
這個階段的寶寶,除了情緒引導,心智發展也少不了父母的正確引導哦。
那麼父母應該如何引導發展寶寶的心智呢?
1.引導 探索 空間
不知大家是否有注意,寶寶1歲多會走路了,或者稍微走得穩一點便喜歡走那些高低不平的路段,或者上下台階。這時候很多爺爺奶奶或者寶寶父母害怕寶寶摔跤,就喜歡就寶寶抱去平地上走,寶寶不樂意,於是又返回去走。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寶寶在感知, 探索 空間呢!高低不平的路面,或者台階是寶寶 探索 ,感知空間的很好方式,其中樂趣無窮!父母應該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讓寶寶自由 探索 。
有些寶寶喜歡玩有洞洞球,或者鑽進狹小空間里,這都是 探索 空間的方式,當父母發現寶寶熱衷於此時,應該適當引導幫助寶寶充分感知,有利於寶寶心智的發展。
2.語言引導
小梅花10個月會說簡單的2~3個字的詞,到1歲2個月便會說一句完整的句子。這是因為寶寶在這個階段有很強烈的表達慾望,由於外界的良性刺激,寶寶通過不斷模仿,然後轉化為自己的能力,學會運用語言表達自己。父母可以通過陪寶寶閱讀繪本閱讀,玩 游戲 的方式引導,豐富寶寶的語言表達。
3.社交引導
這個階段的寶寶已經喜歡跟小朋友們一起玩了,在一起玩時,寶寶看到別人的玩具就會忍不住去拿,這時候父母可以很好去引導寶寶:這時姐姐,哥哥,弟弟或妹妹的玩具,寶寶想玩的話我們去問問玩具的小主人,好嗎?從小引導寶寶養成文明禮貌的社交。
一歲多的寶寶應該怎樣教育和引導呢?以上是我的回答,歡迎一起來討論哦~
一歲多的孩子是幼兒期,屬於成長發展中依戀期,因此親子關系比各項能力的培養要更重要。
在良好的親子關系的前提下,才能更有利於孩子的教育引導。
首先父母要給孩子創造良好穩定的生活環境,早睡早起,有利於培養寶寶安全感和良好生活習慣形成。
比如吃飯的時候要到餐桌,睡覺的時候要到卧室,拉臭臭的時候要去自己的小馬桶等。
有條件就帶去戶外玩耍,最好的教育是陪伴,每天最好2小時戶外玩耍時間。
下面從語言能力、社交能力、理解能力、思考能力、情商能力、記憶能力、觀察能力和英語啟蒙幾個方面說一下個人見解和做法。少了一些理論性的學術概念,方便家長試用操作。
語言能力:一歲多是語言能力的爆發期。
一歲多的寶寶開始牙牙學語,家人在和寶寶進行溝通的時候,要開啟話嘮模式,不斷地給寶寶輸入詞語。
關鍵的字詞可以讓寶寶看著家長的嘴型,慢慢的清晰的發音。幫助寶寶擴大詞彙量的同時,學會發音。
相較於一歲之前給寶寶灌輸的大多是名詞,一歲以後引進更多的形容詞。
比如:狗狗—大的狗狗/小的狗狗/白色的狗狗/黑色的狗狗。
在陪寶寶玩的過程中,可以邊說邊演示,注重玩的過程。
社交能力
一歲多寶寶的社交能力特點是:
(1)只和自己玩或者和熟悉的家人玩;
(2)到陌生的環境沒有安全感,要適應一段時間才能放開玩;
(3)到了分離焦慮期,不喜歡熟悉的家人離開,尤其是母親。
一歲多的寶寶可以通過手勢、表情與家人溝通,會模仿家人的表情。
這個階段的父母可以通過非語言反饋的方式,演示的方式,幫助寶寶建立社交的第一印象。
比如出門遇到小朋友,家長可以主動和小朋友及其家長打招呼,然後引導自家寶寶和小朋友打招呼。這個過程不要急,如果寶寶害羞也沒有關系,要保護好寶寶的社交意願。
你可以說,「我們寶寶害羞啦,多和小朋友玩幾次,等我們熟悉了,就不會害羞了」。
理解能力
作為語言能力的一種,理解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歲多的寶寶可以聽懂一步的指令,比如幫媽媽把大棕熊的繪本拿過來。
一歲半以後就可以引進故事類繪本了,在讀繪本的時候,嘗試著提問,如指著繪本裡面的小狗問,小狗怎麼叫呀。剛開始是父母自言自語,慢慢的寶寶就會接話了。
一歲初期寶寶可能還不能准確地說出小狗這樣的詞彙,但是他會知道小狗是「汪汪」的叫聲。或者在路上遇到小狗了,也可以問寶寶,這是什麼呀?
這樣的提問,可以將繪本裡面的動物和現實中的動物聯系起來,方便寶寶理解。
思考能力
父母的作用是為孩子更好發展的引路人,因此引導孩子形成獨立的思考能力非常必要。
一歲多的寶寶隨著手指靈活度、身體協調能力越來越好,卡死喜歡玩各種帶小機關的玩具。
這個時候父母最好先觀察寶寶的行為,在寶寶沮喪氣餒的時候,適時地提出解決方案。
比如我家寶寶喜歡把存錢罐的底部拿下來,可是她不知道怎麼轉動。
我就在旁邊看著,時不時的和她說句話,「你似乎是想把這個蓋子拿下來,可是你拿不下來,怎麼辦呢?」「也許你可以轉動一下,試試看」。
如果她還不會,且就要放棄了,家長可以演示著玩一下。
「你看,這樣轉動一下,哇哦,打開了」。
接下來就是寶寶自己 探索 的時間了,經常是她一個人可以和這個蓋子玩上半小時,不斷地拿下來裝上去。
情商能力
一歲多的孩子開始自我覺醒,不好「哄騙」了,情緒也變多了。
這個階段的孩子在生氣的時候會摔東西,知道通過哭、耍賴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家裡老人會說,這是長心眼了。
這個時候家長不要給孩子貼標簽,什麼這小孩學孬了,脾氣真大、任性之類的。
情緒本身沒有好壞之分,父母應該幫助孩子認識情緒、管理情緒。
一歲多的寶寶大哭的時候,媽媽可以抱抱,輕輕撫摸她,等待孩子情緒平靜。可以和寶寶說說話,說出他的體會感受,比如「你很難過,因為小姐姐把你的玩具搶走了,對不對」,幫助寶寶更好的理解自己情緒。
等寶寶情緒平靜一些了,可以引導寶寶自己解決問題。比如「你是不是可以去和小姐姐說,我們一起玩玩具吧」。
但是如果孩子是假哭,想要通過哭的方式來達到某種目標的話,就不能這么處理了。
家長可以把寶寶抱到一個安全的地方,坐在他旁邊,笑眯眯的看著他哭。
一般情況下,寶寶會先哭一會,睜開眼睛看一下你,如果你還是笑眯眯的看著他,他會閉上眼換個姿勢繼續哭,然後再看看你,如果你還是笑眯眯的看著他,寶寶就知道假哭不行了,接著會哇哇的哭幾聲,就過來找你抱抱。
其實養小孩真的挺有意思的。
這個時候又出現一個問題,就是如何管教孩子?
其實一歲多的孩子已經可以聽懂大部分語言了,有自己的理解了。
對於一些一定不能做的事情,父母發現了不好苗頭,就可以給寶寶立規矩了。
比如不能打人。一定要先告訴寶寶不能打人,不能打人的原因。
他和小朋友玩的過程中,可以不斷地重申這個規矩,「不可以打小朋友,小朋友會痛的,要這樣,輕輕的拉手,輕輕的撫摸」,過一段時間,他就會知道,要輕輕的碰觸。
記憶能力
一歲半以後,家長可以帶著寶寶玩一些增強記憶力的 游戲 。
找一些寶寶特別喜歡玩的東西藏起來,比如手機、電視遙控器等,然後讓寶寶尋找。剛開始可以讓寶寶看著藏,再讓寶寶去找,慢慢的寶寶就會知道藏東西的幾個地點,自己去翻找。
或者繪本配對 游戲 。比如把畫著貓咪、小狗、大象、金魚的卡片放在寶寶面前,讓他挑出你說的動物。
一歲半以後,還可以嘗試塗鴉,鼓勵寶寶拿起畫筆在點和線之間跳躍。
「你可以畫出來大棕熊嗎」,這就是一個輸入-思考-輸出的過程,盡管寶寶會畫的一塌糊塗,但還是要誇贊寶寶的嘗試過程。
觀察能力
一歲多可以有意識的引導孩子觀察周圍環境。
比如去公園,可以觀察石頭、樹木;去超市摸一摸水果、包裝袋,體驗不同的材質。
可以引入大小上下這樣簡單的對比詞。
比如:超市裡面有大的西紅柿和小的聖女果,比較一下,一個是大的一個是小的;蘿卜有紅色的、白色的、綠色的、橙色的;茄子有長的、圓的。
最後再說一下英語啟蒙。 (我認為英語啟蒙很重要)
平時磨耳朵,播放英文兒歌、廖彩杏書單裡面的英文繪本音樂,再輔助英文繪本。
寶爸寶媽們不要覺得自己英語不好就不給寶寶讀英文繪本。有一種觀點是說,我們國家這么多民族,這么多方言,但是人人都會普通話。所以寶媽們大膽的和寶寶一起讀英文繪本吧。
養孩子父母要形成一個意識,孩子是自己生活的主人,家長只是引導者。
不要干預孩子自己動手 探索 ,幫助孩子自己做、自己思考。
只要孩子能在正確的道路上行走,快一點慢一點其實都沒那麼重要。
多給孩子體驗的機會,多些誇獎少貼標簽。
多一些用心陪伴,畢竟最好的教育是陪伴。
以上是我的一些個人見解和做法,如有不當之處,還請大家交流指正。
一歲多的寶寶,基本處於模仿階段,似懂非懂的年齡,給他講道理作用不大,因為寶寶的理解能力有限,理解不了大人講的道理,鑒於這種情況,最好的方法就是大人以身作則,用行動來影響寶寶,以此來達到教育寶寶的目的。大人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那麼大人就從自身做起,比如:大人希望孩子喜歡讀書,那麼大人每天都要拿本書看,孩子看見了,也會去找書來看;大人每次把廢棄物扔垃圾桶,孩子看見了,就不會把手裡的東西亂丟,雖然孩子還分不清哪些是廢棄物,哪些是玩具,總之他不想玩了,就會找垃圾桶往裡丟,不隨地亂扔,這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
身教勝於言傳,大人的行動對孩子的教育更為深刻和有效,等孩子再大一些了,理解力增強了,講道理和身體力行就可以同時進行了。
一歲多的寶寶,正是思維快速發展時期,記憶力和摸仿力都特別強,所以在這個時期,要特別注意兩點。一是以身示範,比如正確的用筷子,拿筆,倒開水,這些生活常識,家長都要正確的示範。二是不能讓孩子做的,一定要輕言細語的講明原因。例如,為什麼要吃葯,告訴孩子不吃會更難受,肚子疼,會發燒等。也就是讓孩子講理,你對他講理,他才會對你講理。
『叄』 一歲多的小寶寶,究竟該如何進行引導教育
對於一歲以上的嬰兒,指導是最重要的。一歲以上的孩子喜歡向成年人學習。因此,教育一歲以上的寶寶最好的方法就是以身作則,讓他在模仿成人的過程中慢慢地學習和養成好習慣。
如何教育一歲以上的孩子?
首先,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一歲以上的孩子將迎來他們生活中的「語言大爆發」。如果孩子想向大人學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他們可能一開始不能清楚地表達,也不能清楚地吐出單詞。因此,在這個期間,媽媽要先從短句開始教,再讓寶寶從短句學習到長句。
其次,孩子的行為習慣。作為一個母親,她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最長。兒童的行為習慣大多與母親的性格相似,喜歡模仿母親的行為習慣。因此,作為一個母親,有必要在這個時候規范自己的行為習慣,讓孩子成為自己良好行為習慣的影子。
此外,培養孩子的社交技能。當孩子超過一歲時,你可以鼓勵孩子多交朋友,禮貌地打招呼,而不是用碰撞來表示友誼。學習一些基本的社交禮儀,讓孩子學會與朋友分享和玩樂。教的樂趣。專家指出,對1歲的嬰兒來說,教育他們的最好方式是玩得開心。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選擇一些有教育意義的玩具和孩子一起玩。這樣既能與寶寶建立起親密的親子關系,又能有效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需要注意的是,家長在與寶寶玩耍的時候,要注意保證寶寶的安全,把一些容易對寶寶造成傷害的物品放好,以免發生不必要的事故。
玩看地圖的游戲。在1歲的時候,寶寶已經有了一定的認知能力,所以父母可以為寶寶多玩看地圖的游戲。通過這個游戲,寶寶可以認識更多的東西,如狗、小貓、樹、花、汽車、自行車等,從而拓展寶寶的視野。此外,父母還可以給寶寶讀一些寓言故事。通過這些故事,寶寶可以對人物和情節有一個初步的印象,以後會更容易理解。
『肆』 一歲的寶寶開始淘氣了,媽媽該如何進行教育
教育好一個寶寶是比較難的一件事情,特別是寶寶的理解能力還不是很好的時候,比如在寶寶一歲的時候特別淘氣,媽媽應該如何來教育呢,一起來了解一下。
『伍』 一歲多的小寶寶,這時候該怎麼引導教育
引言:一歲多的孩子非常頑皮,父母一定要多花心思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