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特色教育學校在哪裡
擴展閱讀
酒店相關知識的英語視頻 2025-02-01 07:52:43
節奏視唱基礎知識大全 2025-02-01 07:43:25

特色教育學校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3-09-18 22:03:19

① 請問蘇州有哪些特殊教育學校

  1. 蘇州市姑蘇區特殊教育學校

蘇州市吳中區聾啞學校地處黃金水道古運河畔的吳中區郭巷街道尹山村,佔地面積16300平方米,建築面積3490平方米,綠化面積4916平方米,是吳中區歷史上唯一的一所寄宿制特殊教育學校。

(1)創建於1988年,時為吳縣聾啞學校,

(2)1995年撤縣建市時更名為吳縣市聾啞學校,

(3)2001年撤市設區時更名為蘇州市吳中區聾啞學校,承擔著吳中、相城兩區聾啞與培智少年兒童的教育教學和語言康復任務。

1988年建校以來,學校堅持以「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為指針,恪守「育殘成才,補償缺陷,服務社會」的辦學宗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整體推進素質教育,努力實施教育現代化工程,全面提高辦學質量,初步形成了「勤勞、誠實、文明、進取」的校風、「以身立教,立志奉獻」的教風和「虛心好學,勤奮求真」的學風。

② 特殊教育學校在哪裡

特殊教育學校各省市都有。

特殊教育是使用一般的或經過特別設計的課程、教材、教法和教學組織形式及教學設備,對有特殊需拆族襪要的兒童進行旨在達到一般和特殊培養目標的教育。

統計數據:

2021年3月1日,教育部發布2020年全國教育事業統計主要結果:2020年,全國共有特殊教育學校2244所。招收各種形式的特殊教育學生14.90萬人,在校生88.08萬人。特殊教育學校共有專任教師6.62萬人。

2022年3月1日,教育部發展規劃司發旅激布2021年全國教育事業統計主要結果:2021年,全國共有特殊教育學校2288所騙拳戲。招收各種形式的特殊教育學簽想拒生14.91萬人,在校生91.98萬人。共有格企戒囑特殊教育專任教師6.94萬人。

③ 兒童殘疾人學校哪裡有

有雲南省昆明市盲啞學校,位於昆明市西山區大觀路162號。

雲南省昆明市盲啞學校創建於1922年,是雲貴高原上的第一所特殊教育學校。經過幾代人數十年的努力,目前學校已發展成為融盲聾殘疾兒童十二年義務教育、職業技術教育、特殊教育師資培訓為一體的綜合性特殊教育學校。

學校佔地18.23畝,校舍面積12000餘平方米,在校教職工88人,離退休教職工54人,33個教學班,在校生433名,為雲南省最大的盲聾特殊教育學校。

職業技術學校簡稱「職校」,中專的一種分支,屬於中等職業學校。職校主要以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勞動力就業水平為主,是中國特色辦學模式。通過技術培訓可以增強市場就業競爭力,通過技能考核,合格後可以得到國家認可中專學歷。

歷史沿革:

在改革開放初期,有一批爛岩專門從事在職職工職業培訓的機構,名為「職校」或「技校」。實行普通教育與職業、技術教育並舉,全日制學校與半工半讀學校。

業余學校並舉,國家辦學與業務部門、廠礦企業、人民公社辦學並舉的方針,縣以下教育事業主要面向農村,為農村和各項建設事業服務。

在城鄉要提倡各行各業廣泛辦職業(技術)學校。將一部分普通高中改辦為飢蠢御職檔差業(技術)學校、職業中學、農業中學。經過調整改革,各類職業(技術)學校的在校學生數在整個高級中等教育中的比重大大增長。

④ 全國有哪些好點的傳統文化學校

1、華夏傳統文化學校。

華夏傳統文化學校在課程設置上,學校借鑒傳統「六藝」思想,在教授儒釋道三家經典的基礎上,開設古琴、書法、繪畫、泥塑、茶、女紅、武術、太極等中國傳統技藝類課程。

以傳統文化作為成長的土壤,除了可以豐富孩子們的文化底蘊,更能幫助他們學會生活,提高美學鑒賞能力等人文素養,像古人一樣詩意地棲居,最終達到提升生命質量的教育目標。

2、安徽廬江傳統文化教育學校

學校以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愛國愛民為前提,以承傳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培養承傳並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義務教育工作者及工作人員。二〇〇九年八月,我校被「全國促進傳統文化發展工程工作委員會」定為「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基地」。

依據聖賢教誨,採取替補制招生辦法,學生一律從預科班替補到長期班學習,採用「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提高」的管理模式,以《弟子規》為日常生活行為規范,以傳統的倫理道德教育為核心內容;

開設的課程有《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三字經》、《了凡四訓》、《古文觀止》、《中國通史》等,另外還開設了才藝技能的培訓課程,如國畫、書法、剪紙、篆刻、茶藝等,課程學習採取「一門深入,長時熏修」的方法,把經典與學習、生活、為人處事、待人接物融為一體。

3、瑞林書院

河北省瑞林傳統文化書院(瑞林國學教育集團),坐落於河北省石家莊市鹿泉區,背靠封龍山,毗鄰龍鳳湖。河北省瑞林傳統文化書院與高校合作開展國學學歷教育。

每年通過國家高考招收全日制計劃內「國學方向」專業學生,在書院系統學習傳統文化及國學實訓課程,畢業獲得國家統招正規大專學歷。同時書院國學中技教育開設有國學幼教、商業禮儀、航空服務、護理等專業,積極為社會培養國學底色專業實用人才。

4、秦皇島市民族學校

國學特色:《弟子規》為德行教育的根本,並設置經典學習體系,使《弟子規》像空氣一樣,落實在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

將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有機結合,依據本校教學經驗,科學設置課程體系。職高分為國學班和藝考班,國學班集中精力學習傳統文化內容;藝考班開設國家規定的文化課,結合我校經典、太極、書法等特色校本課程,參加書法藝考。

5、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學院

在黨的十八大關於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人民、服務社會的召喚下,在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教育科學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和著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究專家的倡導與支持下;

由山東力明科技職業學院、北京中視昊基文化傳播中心聯合創辦「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學院」,邀請海內外有關儒學、國醫、戲曲、民族音樂、文物鑒賞、書畫、武術、茶藝、養生、古園林建築、民族服飾等方面的著名國學泰斗、導師、專家、教授擔綱任職,打造一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教師隊伍,以率先開辦傳統文化專業教育學院,走國學教育創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