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學校教育主要通過哪些方面促進個體社會化
1、教育促進個體思想意識的社會化
教育代表一定社會的要求,傳播社會中的主流文化和價值觀念,受這種文化和價值觀念的影響,學生就易於形成與主流社會文化要求一致的思想意識,從而認可並自覺維持現存社會的種種關系。
2、教育促進個體行為的社會化
教育通過社會規范的傳遞,使人們認識社會規范的意義和內容,認識到應該干什麼,不應該干什麼,從而規范人的行為,防止個體行為偏離社會的軌道。
3、教育培養個體職業意識和角色
基礎教育作為一種全面的素質教育,也負有職業指導和職業定向的重要職責,要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能力,結合社會的需要,確定自己的未來理想,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
學校教育的特點
1、較強的目的性、系統性和組織性
學校教育有特定的教育目的,有明確的教育方向。同時,學校教育也是社會大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它有自己的組織機構和相關的職能部門,具有嚴格的組織紀律性。
2、較強的可控性
學校教育的對象是青少年,教育者是在正規的師范院校中受過專業訓練的、具備一定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的專業人員。因此,教育對象和教育者都具有很強的可控性。
3、教育的專業性
學校教育是由專門的機構和專業人員來承擔的,其主要任務是培養社會需要的各級各類人才。學校中的教師聞道在先,術業有專攻,他們都具有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和科學的教學方法,並由不同學科的教師相互配合,協同工作,從而有利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4、教育內容的主體復合性
從學校教育中的教育者、受教育者與教育內容之間的關系來分析,教育活動中的主客體關系具有特殊復雜性,我們把它稱為教育主客體的復合性。
『貳』 333教育綜合學校教育如何促進人的發展
333教綜合學校教育是按照下列方式促進人的發展。
1學校教育制度:學校教育制度簡稱學制,指的是一個國家各級各類學校的系統及其管理規則,它規定著各級各類學校的性質、任務、人學條件、修業年限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學校教育制度是現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主要有三種類型:雙軌學制、單軌學制、分支型學制。目前,雙軌學制在向分支型學制和單軌學制方向發展,綜合中學是雙軌學制並軌的一種理想形式。
2、課程標准:是指在一定課程理論指導下,依據培養自標和課程方案以綱要形式編制的關於教學科目內容、教學實施建議以及課程資源開發等方面的指導性文件。它規定了某門學科的性質與地位,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與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編寫課程標準是課程開發的重要步驟。它包括前言、課程目標、內容標准和實施建議四個部分。
3、智育:是授予學生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技能和發展他們智力的教育。它能夠幫助學生認識自然規律、社會規律,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從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各種社會工作的實際本領。所以,智育也是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4、分組教學:是指按學生的能力或學習成績把他們分為水平不同的組進行教學。
分組教學的類型主要有能力分組和作業分組。能力分組,是根據學生的能力發展水平來分組教學的,各組課程相同,學習年限則各不相同。作業分組,是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意願來分組教學的,各組學習年限相同,課程則各有不同。
分組教學還可以分為內部分組與外部分組兩種形式。內部分組是在傳統的按年齡編班前提下,根據學生能力或學習成績發展變化情況來分組教學的,外部分組則打破傳統的年齡編班,按學生的能力或學習成績的差別來分組教學。
5、陶冶:是通過創設良好的生活情境,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品德的方法。它包括:人格感化、環境陶冶和藝術陶冶等。運用陶冶要注意以下3點要求:( 1 )創設良好的情境。( 2 )與啟發引導相結合。( 3 )引導學生參與情境的創設。
6、技能:是個體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練習而形成的智力活動方式或軀體動作方式的復雜系統。技能的本質是知識的運用,即程序性知識的運用。它分為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技能的作用:(1)技能作為合乎規則的活動方式,可以調節和控制動作的進行;(2)技能是獲得知識經驗、解決問題的前提條件;(3)技能是能力的構成要素之一,是能力形成發展的重要基礎。
7、學校教育
答:狹義的教育中的一種就是學校教育,學校教育主要指專門組織的教育。它是根據一定社會的現實和未來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發展的規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引導受教育者主動地學習,積極進行經驗的改組和改造,促使他們提高素質、健全人格的一種活動,以便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適應一定社會的需要,促進社會的發展,追求和創造人的合理存在的人。學校教育對人的發展起著主導性的作用。
8、教育目的
答:教育目的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教育目的是指存在於人的頭腦之中的對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狹義的教育目的是指由國家提出的教育總目的和各級各類學校的教育目標,以及課程與教學等方面對所培養的人的要求。教育目的的層次結構:一是國家或社會所規定的教育的總目的;二是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三是課程目標;四是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