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人應該怎樣教育孩子
家庭就是最好的早教環境,生活就是最好的早教場景,父母也是最好的早教老師。那麼家長應該如何正確有效的教育孩子?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家長教育孩子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家長教育孩子的方法
1、採取平和的方式。
有的家長認為,「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罵不容易成才」。所以每當孩子犯錯的時候,不是心平氣和地講道理,而是不分青紅皂白先罵一通、打一頓再說。這樣粗暴的對待孩子,不僅沒有辦法讓孩子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很有可能會在心裡留下陰影,性格容易變得偏激。
2、要以身作則。
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裡,他們的模仿能力很強,空洞說教遠不及實際行動的影響力大。不是有這么一則公益廣告嗎,母親給外婆洗腳,小兒子看在眼裡,便有模有樣學著要給母親洗腳。同樣的,「上樑不正下樑歪」,做家長的如果品行不端,那麼教育出來的孩子很難說不是一個失敗的復製品。可見大人的言傳身教真的很重要。
3、大人的意見要統一。
有的時候家長之間相互要通氣,對於同一件事的看法要爭取一致,態度也要統一,切忌你說東我說西,你扮白臉我扮紅臉,更不能當著孩子面就相互數落。否則的話孩子往往會莫衷一是,不知道究竟該聽誰的。時間一長,大人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和威信也會盪然無存,再想要管教孩子就比較困難了。
4、尊重孩子的興趣。
學業固然重要,但是興趣是激發孩子創造力的源泉。現在的社會需要的不是讀書機器,而是全面發展的多面手。所以,如果孩子表現出某方面的愛好,千萬不要干涉,而是應該鼓勵他,說不定還能成為孩子的一項技能。
家長教育孩子的建議
1、和孩子們做朋友
很多父母都把自己擺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上,自己的主張,所作所為即使本身是錯的,在孩子那裡也一定是對的。就好比過去的皇帝,不論皇帝做什麼,在臣子眼中,這都是應該的。
不能這樣,父母應該和孩子們做朋友,他們做錯了,父母勇於指出他們的錯誤;父母做錯了,也要讓他們大膽的指出來,而做父母的也一定要改正錯誤。
2、重視孩子的興趣愛好
孩子的興趣愛好,如果發展的好,一般就變成特長了,所以,做父母的一定不要剝奪孩子獲得特長的權利。要經常注意孩子們,看看他們都有什麼興趣愛好,除了違法犯罪的事情外,父母一定要盡量支持他們。
比如,我小時候特別喜歡「練武功」,當時,兄弟兩一有時間就會跑到院里比劃,但每次爸爸都會嚴厲斥責:「你們兄弟兩有病呢?」
各位尊敬的父母,請不要這樣,一定要支持孩子的興趣愛好,在如今這個社會,誰要是沒有特長,註定要被社會淘汰的.。
3、改變說話的語氣和方式
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和孩子們說話的語氣要改變,不要一副天王老子命令奴才的口吻,而要經常說一些諸如「我希望你會/不會……」,「我希望你能/不能……」,語氣中多帶一些請求、商量的口吻,而不是命令的口吻
4、給孩子嘗試的獨立空間
我相信很多父母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突然,有一天,孩子為達到某件事情,一次次嘗試,這個時候,做父母的要注意,你最好給他一句鼓勵的話:「親愛的,我相信你可以的!」,然後轉身離開,千萬不要盯著他做,或者在他身邊轉來轉去。
家長教育孩子的技巧
1、家庭是情感支持的紐帶,需要「講愛」
家庭作為社會中最基本的單元,還有一個重要功能是為人的發展提供情感支持。它通過血緣關系、依戀關系、手足之情,可以將所有家庭成員緊密聯系起來,並成為每一個成員內心情感支持的聯結紐帶。
無論我們長到多大、走到多遠,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支持始終是我們的精神力量之源。從嬰兒出生的那一刻,他就需要從撫養者那裡不斷獲取身心成長所必須的情感支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對孩子無條件的愛。
2、家庭是社會性發展的起點,需要「講理」
從人類發展的角度來看,在所有的社會中,家庭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繁衍後代,並通過養育使其社會化。雖然家庭只是一個人社會化過程中所涉及的其中一個子環境系統,但是家庭在兒童社會化發展方面的影響更早、更持久。其他社會環境同樣會影響孩子的社會性發展,但就其力度和廣度來看,是永遠無法與家庭相提並論的。
社會性發展指的是兒童獲得社會中年長成員所認為的那些重要和適宜的觀念、動機、價值觀以及行為的過程。首先,社會化是規范兒童的行為、控制其不合理沖動的一種方式;其次,兒童在社會性發展過程中所獲得的知識、技能、動機和願望,可以使他們更好地適應所處的社會環境;最後,社會性發展良好的兒童會成長為有能力、適應性強、親社會的成年人。
因此,在家庭這個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社會系統里,父母不僅要對孩子「講愛」,對孩子有關愛、有尊重、有接納,給孩子無條件的愛;而且還要對孩子「講理」,對孩子有要求、有限制、有約束,給孩子立界限、定規則。
② 孩子不聽話怎麼教育
其實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可以對自己言聽計從,處處順從自己。可是現實往往是非常殘酷的,有些孩子因為受到某些因素的影響,導致叛逆期提前,就會做出很多違逆父母意願的行為,讓家長無從管教。
孩子老是不聽話怎麼辦
1、少說話。家長總是會以過來人的身份,以過來人的經驗去對待孩子的犯錯行為,總是希望能夠讓孩子少犯點錯,於是恨不得將自己一身的經驗傳達給孩子,也因此就會陷入「喋喋不休」的情況。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孩子知道自己犯錯了,也知道家長講得有道理,也會覺得不拿棚慎耐煩,不願意聽。
這就是心理學上的「超限效應」,即指剌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因而當我們在對孩子進行管教教育時,為避免雙方情緒極端化,家長要做到「少說話」,在處理問題和進行教育時保持言簡意賅,而不是冗長的說教。
2、想讓孩子做什麼就說什麼,不要拐彎抹角:如,不要經常對孩子說,「我要講多少遍你才會去刷牙呢」,而是要跟孩子說,「現在該去刷牙了,媽媽一會兒要檢查你刷的干不幹凈哦」。
3、尊重並聆聽孩子的想法。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多和孩子溝通,不僅是表達對孩子的要求,還要和孩子溝通彼此的情緒、情感和想法。跟孩子確定特殊的親子時光時間,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家長要多了解孩子,找出孩子最能夠接受的方式,進行溝通,家長願意聆聽孩子,根據孩子的能力提出更合理的要求,孩子也會更願意聆聽。
4、言傳身教,給孩子樹立榜樣。有的孩子不聽家長的話,但很聽學校老師的話,這是因為老師給孩子樹立了榜樣。比如:老師要求孩子不遲到,自己也會准時到班級上課;要求孩子上課不玩手機,老師課堂期間也不會拿出手機。而很多家長要求孩子認真寫作業,自己卻在一旁玩手機。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言傳身教是很重要的,家長要給孩子起到榜樣的作用,即使遇到特殊情況,也要和孩子說明情況,進行溝通。在家庭成員互動的過程中,也要做到尊重彼此,在意每個人說的話,給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孩子老是不聽話的原因
1、沒有給孩子應有的呼應,和孩子親密度降低。孩子在玩耍或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會把自己覺得新奇的東西和身邊的人分享,也會把自己的進程隨時匯報,從而尋求認同。父母沒有精力或缺乏耐心,不給孩子回應或是給敷衍的回應,都會對自己和孩子的關系造成十分負面的影響。你不是孩子最親密的人,你的話對他來說就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2、自己的說法和行為不一致,你變得不再是孩子全身心信賴的人。孩子天然是相信一切的,他們的困惑和懷疑都來自成年人,你的每一次失約,每一次謊言,在孩子心中都會慢慢地發酵。
這一點並不是要求父母答應孩子的一切都必須做到,而是要求父母對待孩子要做到坦誠。做不到時要把原因真誠的和孩子說清楚,不要總覺得孩子什麼都不懂,他們比你想像的要敏感得多。
想讓孩子變得聽話懂事,家長需要怎麼做
批評孩子之前,先給點警告。教育孩子,不僅要學會看懂孩子的情緒,也要將自己的情緒適當的表達出來,呈現給孩子:「媽媽現在很不開心,因為以前那個按時吃飯的乖孩子,現在就只看電視。」這種類型的話,對讓孩子有一定的心理准備,知道自己惹媽媽生氣了消敬,如果孩子任性,後果很嚴重。
給予理解和尊重。孩子開始不聽話的時候,就是他建立自我和自尊的第一步。他這么做無非是想獲得成長空間,要求和你有一樣的平等地位,此時對他的行動不要輕易干涉。在孩子最初要自己做什麼的時候,不妨滿足他的一些合理要求,在他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予指導。這樣,會使孩子覺得你尊重他,自尊得到了維護的孩子會獲得愉悅感和成就感,自然會做一個聽話的孩和核子。
③ 孩子成年了該怎麼教育 如何教育成年的孩子
1、轉換角色和教養方式,孩子心理年齡已經不同了,他不喜歡父母把他當做幼稚不成熟的,不喜歡父母當眾稱呼他「寶貝」,孩子長大了你還這樣稱呼他,他心裡是非常不舒服的。此外,對於有成年感的青少年,他希望父母把他當做成熟、有能力的人。父母養育孩子的過程,隨著孩子不同的階段提供他不同的需要外,他的心理需求也是需要父母用不同的角色、態度和方法去對待和養育他。在孩子不同的成長階段,調整對孩子的教育方式。
2、學會傾聽,想要與成年子女保持聯系最重要的就是學會傾聽。從小到大,孩子需要父母提供很多東西,但現在他們長大了,需要表達自己的觀點。通過傾聽和接受他們,父母與孩子的關系就會上一個新台階,成為兩個成年人的交流,提供一個不評判或者至少將評判壓到最低的環境,聽聽孩子們的擔憂,才能讓他們了解到我們的關心。
3、承認並尊重您的差異,如果您和您的孩子在成年之前就發生沖突,它不會在一夜之間消失在他們18歲生日那天。有時,沖突只是性格沖突的結果,而在一個屋檐下會加劇這種沖突。好消息:現在是接受並慶祝孩子的獨特性的最佳時機。你可能並不總是同意他們的生活選擇,但隨著他們的獨立性的增長,在沒有沖突的情況下建立聯系會找到樂趣。
4、合理的給孩子提建議,如果你認為你的孩子的健康正受到威脅,或者牽扯到人身安全問題,那父母們可以先不管和孩子之間的關系會怎麼樣,可以強行干涉。比如說你的孩子在外面玩得太晚了那沒關系,但是如果你發現你的孩子酒駕那就一定要管管。不要評論你女兒的新男友怎麼樣,但是如果你發現女兒身上有淤青的話就一定要管管了。
5、少去抱怨,苛責,為其定一個嚴格的標准,成年人會望而生畏,進而更加退縮,更加叛逆不聽話,不能有擔當。
6、父母要保持冷靜,為了避免自己被激怒,父母在提出要求的時候事先給孩子一些緩沖時間,你可以對孩子說,他只剩下十分鍾來處理手中的事情,十分鍾以後必須去做約定的事情。
7、認真傾聽孩子的講話,當孩子跟你說話的時候,每一位父母都應該把手頭的事情放下,專心聽孩子講話。如果父母能夠以身作則,做一個好聽眾,那麼孩子就會跟父母學著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