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簡稱就是家教。以前我們會這樣評價一個孩子:「這孩子真有家教!」或者「這孩子真沒家教!」
網路給出的定義是:
家長(其中首先是父母)對其子女實施的教育。即家長有意識地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和家庭生活實踐,對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響的社會活動。
這樣分析:家長是教育活動的執行者,子女是教育活動的對象。
不過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如此分裂地看待。
通過長期的學習和實踐思考,對家庭教育有大致幾點看法:
1,家庭教育首先是家長的自我學習和成長。
這是家長教育好子女的前提。如果家長自己不懂禮,如何告訴孩子禮節?
就如下面的小故事:
螃蟹媽媽告訴小螃蟹要直著先前走,還給小螃蟹做示範,小螃蟹橫著走,螃蟹媽媽說不對,要直著走,可小螃蟹高訴媽媽:「我是和您學的呀?」
所以家長在為人處世的方面一定要自己力求做到,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這是身體力行的最好的教育。
2,家庭教育是一個泛泛的概念。
具體到家庭教育的內容來說,沒有明確的具體內容,只有原則,是成人的教育。幾乎所有為人處世的內容都包括在家庭教育的內容里,幾乎孩子的點滴細節到志向和成就都有家庭教育的影子,
比如孩子待人接物、言談舉止、比如吃飯的禮儀,比如孩子敬業的精神等。
3,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相輔相成的。
家長如何和老師溝通與相處都會在孩子身上有所反應。
比如家長責問老師,孩子作業有問題,遷怒於老師,這就無形中給孩子一種可以不尊敬老師的暗示,家長如果和老師相處很是有理有節,那麼孩子也會感受到做事就要有理有節,不可肆意妄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