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優先發展教育的重要意義
教育是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事業。須從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出發,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新的歷史方位上,從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高度,加深對新時代優先發展教育事業重要戰略意義的認識。
1、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優先發展教育,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全面小康能否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一個重要方面要看教育的體系結構、教師素質、質量水平、制度建設能否得到新的提升,更好適應億萬學習者的多樣化需求。為此,必須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地位,不斷提高人民群眾滿意度。
2、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必須優先發展教育,加快教育現代化。教育發展周期長,要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多方面要求,必須提前准備。改革開放以來,相繼在國家層面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可持續發展等戰略,適度超前部署教育現代化,用教育現代化支撐國家現代化,正在形成長效機制。
面對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新形勢,當今世界的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人才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資源,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顯。
3、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優先發展教育,將建設教育強國作為基礎工程。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歸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源源不斷的人才資源是我國在激烈國際競爭中的重要潛在力量和後發優勢。
在堅持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進程中,特別強調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對優先發展教育、促使教育全面服務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大局提出了根本要求,必將成為黨和國家宏觀決策的重要遵循。
(1)教育先行的意義有哪些擴展閱讀:
優先發展教育事業的重點任務: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要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導向,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加強法制教育、國防教育和可持續發展教育,促使學生將其內化為精神追求、外化為行動自覺。
還要把握好素質教育時代特徵,重點抓好大中小學教材建設和教學改革;強化學校體育工作,幫助學生養成自覺科學鍛煉良好習慣;全面推進藝術教育,提升學生審美素養;促進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緊密結合,提高勤工儉學、志願服務、實習實踐活動的成效,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學以致用。
❷ 為什麼要提倡教育先行
教育先行在一定意義上是正確的,但是,還得看到另一點.在經濟發達國家,它有雄厚資本,很強的科技力量,優良的設備,這樣,加之教育配合,經濟效益明顯顯現,這是成功原因,反之,發展中國家,資金不足,科技力量不夠,無力增填優良設備,這種情況下,既使增加教育投資,出現了一批高層次畢業生,經濟還是發展不起來,相反會出現一批較高教育層次的失業者,造成社會的不穩定.
中國的教育正在學習其他國家的教育,但是,中國人忽略了一個最根本的問題,就是自己的國情.一個國家要想發展,是要靠人力資源的,而人力資源,是要依託教育的.教育就是一個儲蓄.這個道理,普通的老百姓也都可以認識到,所以,很多人都會說,再窮不能窮教育.而我們國家呢,教育經費的支出,在世界上來說,是比較少的了.況且,中國的人口這么多,分到每人,會有多少呢?而國家教育經費的支出,有很大一部分落到了各級各類官員的手中.實際上用在教育本身的更是少的可憐.所以,很多大學的發展,都是靠銀行貸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