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教育多動症的兒童
如何教育多動症的兒童
如何教育多動症的兒童,大多數的孩子都是頑皮的,喜歡到處亂動的,這是令很多人都煩惱的問題,必須好好管教,接下來我為大家收集了一些關於如何教育多動症的兒童的相關資料,希望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如何教育多動症的兒童1
1、培養多動症兒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對兒童你知道應該耐心給予幫助與教育,培養自尊心與自信心,幫助其消除緊張心理,提高自控能力,醫生家長教師三方面一起合作,共同搞好多動症兒童的教育。
2、加強多動症兒童注意力的培養。
必須想方設法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家長可以每天講一些有趣的故事和笑話讓他集中注意力,並且專心聽你講。長期堅持一定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注意力與集中力得到提高,家長一定不要吝於表揚,只有鼓勵和表揚,才能增強其成就感,使其不斷進步。
3、對多動症的孩子不要過於嚴格。
首先,家長應該了解多動症的特點,對於多動兒童的要求,切莫像對待正常孩子那樣嚴格。只要求他們的多動行為能控制在一個不太過分的范圍內,就可以了。提要求不應過於苛求。
4、把多動症孩子的多餘精力利用起來。
對多動症的`孩子來說,精力旺盛一個突出的特點。父母可以把其精力充分利用起來,比如可以讓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把媽媽擦擦桌子、洗洗菜、掃掃地等,讓他們把多餘的力量釋放出來。作為爸爸,可以帶兒子去踢球,打球等消耗能量。
5、多鼓勵孩子,給孩子減少壓力。
給孩子適當的鼓勵和肯定,讓他學會堅持。不要因為他不會數數、不會彈琴就把他說成「笨小孩」,不給孩子壓力,讓他輕松成長。
6、父母要恰當的對待多動症的孩子。
父母既不能歧視、責罵或毆打他們,也不能以「病」為借口而過分遷就,使他們更加任性和好鬥;既要耐心教育,又要嚴格要求。父母要主動與學校老師保持經常的聯系,相互反饋信息,共同促進患兒的好轉。
如何教育多動症的兒童2
1、注意缺陷。
患兒明顯難以長時間注意力集中,且注意持續時間短暫。患兒常常在聽課、做作業或其他活動時注意難以持久,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分心。在學習或活動中不能注意到細節,經常因為粗心發生錯誤。
2、注意力維持困難。
經常有意迴避、不願意從事需要較長時間持續集中精力的任務,如課堂作業或家庭作業。做事拖拉,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或指定的任務。患者平時容易丟三落四,經常遺失玩具、學慣用具,忘記日常的活動安排,甚至忘記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
3、活動過多。
患兒你知道經常顯得不得安寧,動作多多,手足活躍,在座位上不能安靜呆著。在教室或其他要求安靜的場合擅自離開座位,到處亂跑或攀爬。難以從事安靜的活動或游戲,一天忙個不停。
4、行為沖動。
在別人講話時插嘴或打斷別人的談話,在老師的問題尚未說完時便迫不及待地搶先回答。表現沖動,做事不顧及後果、憑一時興趣行事。不能耐心地排隊等候。在信息不充分的情況下快速地做出行為反應。常與同伴發生打鬥或糾紛,造成不良後果。
5、學習困難。
患兒在課堂上的聽課效果不佳,完成作業的速度和質量較低,致使學業成績差,常低於其智力所應該達到的學業成績。
6、神經系統發育異常。
翻手、對指運動、系鞋帶和扣紐扣都不靈便,左右分辨困難。患者的精細動作、協調運動、空間位置覺等發育較差。少數患者伴有語言發育延遲、語言表達能力差、智力偏低等問題。
7、品行障礙。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和品行障礙的共病率高達30%-58%。品行障礙表現為攻擊性行為,如辱罵、打傷同學、破壞物品、虐待他人和動物、性攻擊、搶劫等,或一些不符合道德規范及社會准則的行為,如說謊、逃學、離家出走、縱火、偷盜等。
B. 怎樣教育多動症小孩
一、如何教育
1、加強多動症兒童注意力的培養。
必須想方設法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家長可以每天講一些有趣的故事和笑話讓他集中注意力,並且專心聽你講。長期堅持一定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注意力與集中力得到提高,家長一定不要吝於表揚,只有鼓勵和表揚,才能增強其成就感,使其不斷進步。
2、對多動症的孩子不要過於嚴格。
首先,家長應該了解多動症的特點,對於多動兒童的要求,切莫像對待正常孩子那樣嚴格。只要求他們的多動行為能控制在一個不太過分的范圍內,就可以了。提要求不應過於苛求。
3、讓孩子善始善終。
多動症的孩子易被周圍的事情所干擾,而放棄原來做的事情。因此父母要在孩子做事的時候,多關心和指導,加以肯定和表揚,鼓勵他做好每一件事。
4、引導活動。
多動症的孩子精力旺盛,那麼引導孩子多參加各種體育活動,並且有人耐心的指導孩子,並陪伴他們一起玩。
5、培養孩子的自製力。
認真教導孩子哪些事情可以干,哪些不可以,並且制定一些規章制度,讓孩子約束自己的行為,培養孩子的自製力,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小孩得多動症的原因
1、腦神經遞質數量不足。
如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等腦內神經遞質濃度降低,削弱了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活動,使孩子動作增多。因此,多動症兒童首先必須考慮葯物治療。非母乳喂養的兒童,父母尤其應該注意這一原因。
2、腦組織器質性損害。
母親孕期患高血壓、甲狀腺肥大、腎炎、貧血、低熱、先兆流產、感冒等;分娩過程異常;兒童出生後1-2年內,中樞神經系統有感染或外傷。這樣的'兒童易患多動症。
3、遺傳因素導致兒童多動症。
先天體質缺陷和器官異常、以及染色體異常、父母的精神疾病等都可以不同程度的影響到孩子的腦功能,造成先天性的體質缺陷,從而導致多動症的發生,研究顯示,患兒的血緣兄弟、爸爸具有較多的多動或者是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患兒中的單卵雙生子中的患病幾率高達51%-64%,親屬中酒精中毒、反社會人格以及癔症者也比較多,由此可見兒童多動遺傳因素非常重要。
4、社會家庭因素導致兒童多動症
心理因素的影響是造成兒童多動症的又一個重要因素。比如不良的社會環境或者是家庭條件,比如經濟貧窮、住宅擁堵、父母性情不良酗酒、吸毒、有精神疾病等都可以成為誘因,誘發多動症的發生。
三、小孩多動症的表現
1、注意力不易集中
這類孩子的注意力很難集中,或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暫,不符合實際年齡特點,如上課時,常東張西望,心不在焉,或貌似安靜,實則「走神」、「溜號」,聽而不聞。做作業時,邊做邊玩,隨便塗改,馬馬虎虎,潦潦草草,錯誤不少。不能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做事常有始無終,虎頭蛇尾。
2、沖動任性
這類孩子由於自控力差,沖動任性,不服管束,常惹事生非。當玩得高興時,又咕又叫,又唱又跳,情不自禁,得意忘形;當不順心時,容易激怒,好發脾氣。這種喜怒無常,沖動任性,常使同學和夥伴害怕他,討厭他,對他敬而遠之。因為患兒不易合群,久而久之也可造成其反抗心理,常常發生自傷與傷人的行為。
3、精細協調動作困難
患兒動作笨拙,一些精細的動作不協調,比如系鈕扣、系鞋帶、穿衣服不靈活,走路無法走直線等。
4、行為、活動過多
患兒往往手腳不停,無法安靜,坐不住,喜歡不知危險地到處攀爬。容易招惹他人,喜歡與他人吵嘴打架。即使坐在凳子上也會不停扭動、坐立不安。
C. 多動症的孩子怎麼教育
當孩子有了缺點和錯誤後,應立即批評,不要換時間或換地方,這樣可以收到好的效果。
2. 批評要明確:批評孩子時,一定要讓他知道,自己究竟錯在什麼地方。避免長時間說教,避免嘮嘮叨叨罵個沒完,抓不住重點,這樣往往會起到反作用。
3. 批評方式要恰當:批評不要過於嚴厲,不要大聲斥責或者打罵,可以讓孩子一個人呆一會兒,靜靜地想想自己的錯誤;或用眼神看著孩子,讓他自己去認識和改正不良行業;或要求其復述規則。當孩子有破壞規則或不良行為時,可讓其立即暫停,這樣可能比大聲喊、訓斥、打罵的效果更好。
4. 適當使用處罰:當你認為孩子的不良行為較嚴重時,可適當使用處罰手段。如參加規定的家務勞動、限制看電視時間等,或減去原來獎勵、停止該項目活動等。注意處罰不要太生,能讓孩子知道不良行為的嚴重性即可,不要打罵、體罰。
5. 批評不良行為,而不是人格:對孩子的批評要責備其不良的行業,而不能去責備其人格,否則會對孩子產生不良影響。應給孩子予改正的機會,不要說孩子"已經不可救葯了,怎麼也改不了"等,將孩子一棍子打死,這些都會使孩子氣餒,喪失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