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聾啞兒童怎樣識字怎樣讓孩子對文字有興趣
有的孩子雖然會寫文字,但是寫出來的句子病句比較多,詞不達意也是一個問題,這是因為他們平時用文字溝通的少,造成的溝通不良導致的,因為有的聾啞兒從小沒有系統的學習過語法,加上平時無法發聲也聽不到別人說什麼,因此語感的培養就很難,一切表達都是從內心出發,明白意思,但是用詞顛倒或者是詞不達意的情況很普遍。
5. 不斷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在上了小學之後的聾啞兒童,父母更要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聾啞兒童的內心都比較敏感,家長要善於用鼓勵的方式來激發孩子的自信心,現如今學習的渠道很多,網路上有很多資源,家長可以下載下來給孩子看。
多給孩子看一些比如說海倫凱勒這樣的勵志人物的故事,能夠讓孩子感同身受,從而激發學習的慾望和興趣,要多專門買一些適合聾啞兒童看的書,普通的教材文字與圖畫的比例並不適合聽不到聲音的孩子,尤其是一些比較抽象的詞彙,需要結合情景來讓孩子理解。
要善於運用手邊的資源,比如說動畫就是很好的抽象教學形式,激發聾啞兒童對文字的興趣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兒童在幼年時期求知慾是很強的,父母只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不讓他們產生自卑情緒,多和孩子進行繪本閱讀,利用好多媒體資源,讓孩子對文字和閱讀感興趣,今後的路才能越走越寬。
B. 聾啞人夫妻怎樣教育孩子
應該送去專門的教育學校,會更好一些。送到當地聾人學校。父母在家可以教孩子發音(如果有殘余聽力的)。或是讓孩子看自己的發音口型,多動舌頭,嘗試動口,這樣時間一長即使不會發音,也能簡單的看懂日常的說話。
孩子才4歲,一切還來得及讓TA有說話能力和聽覺能力,可以正常聽說,可正常上學,一定要趕快去找語言康復學校,錯過了語言開發的年齡就一切都晚了。
聽覺器官接受聲音刺激,幫助人掌握言語,對人的各種心理過程及全部人格特徵的發展都有重要意義。聾和隨之而來的啞會給兒童心理的正常發展帶來不利影響,產生一些明顯的特點:聾啞兒童主要靠尚完好的感受器官(主要是視覺)感知客觀世界;由於其感知活動在質和量上都受到了局限,因而所獲得的感性知識就比較貧乏、雜亂和浮淺;對事物相互聯系的認識較少,概括水平也低於正常兒童;缺少語言使聾啞兒童的思維帶有明顯的直觀形象性,主要藉助於形象和動作進行思維;能完成的分析綜合和抽象概括頗為簡單,因而較難正確認識客觀事物的本質特徵和內在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