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如何做好中學學生的學習教育
擴展閱讀
同學怎麼下載游戲 2025-02-01 23:37:18

如何做好中學學生的學習教育

發布時間: 2023-09-12 18:20:03

❶ 初中學生該怎麼教育

初中學生怎麼教育

1、要重視孩子初中階段的家庭教育

許多家長認為孩子進了初中,年齡大了,知道學習了,不用操心了。父母是子女的首任老師也是子女的終身老師,我國古代有很多典籍記載,當子女長大成人甚至為官一方後,父母仍堅持對子女教育、引導的責任。

2、要了解孩子初中階段的特點

家庭教育是家長從孩子出生到成年期間的重要任務,初中階段的家庭教育更是其中的關鍵期和困難期。家長要有的放矢地做好教育子女的工作,就必須清楚地了解初中學生學習、生活、心理等方面的特點。

3、要創設良好的家教環境

家長在了解了孩子初中各階段的特點後,配合學校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就有了一定的理論基礎。但光這些是不夠的,構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對孩子成長仍然是十分重要的,盡管孩子個體差異千差萬別,而良好的家教環境卻有共性,並且家庭教育所特有的天然性、較強的針對性、倫理的權威性、教育內容的廣泛性、情感的感染性以及言行舉止上的潛移默化作用等都是共有的。

4、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再也沒有什麼比習慣養成更重要了。父母如果不注重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無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來。

1、一切從習慣培養開始

養成教育是管一輩子的.教育。智育是良好的思維習慣,德育是細小的行為習慣,素質教育更加體現在人的細小的行為上。大量事實證明,習慣是一種頑強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的一切都從習慣培養開始。

2、習慣養成絕非一日之功

習慣是個大問題,是大智慧。良好習慣的養成絕非一日之功,其主要原則是:低起點,嚴要求,小步子,快節奏,多活動,求變化,快反饋,勤矯正。

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

1、初中學生生理發育的特點

初中學生由於生理發育的劇變,身體突然長高,特別是性萌發、性成熟開始,使初中學生的心理發展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出現了童年期未曾有過的一些心理特點,如成人感、性意識「覺醒」、沖動性等等。

2、富有熱情,自製力差,容易沖動

初中學生情緒激盪,容易動感情,也容易激怒,這種沖動性與他們的生理發育,特別是神經活動的興奮過程強,抑制過程薄弱有一定關系。他們常常因為一件小事而狂笑,也會因為某一件小事而頹喪,初中學生的這種情緒外露是很明顯的。

3、興趣開始分化,理想尚不夠穩定

初中學生對於各門學科開始表現出不同的興趣愛好,例如,特別喜歡某些學科,或者不喜歡某些學科;特別喜愛某些活動,或者不喜歡某些活動。根據調查研究發現,初中學生特別喜愛某一學科的原因,首先與教師的教學質量有關。

家長如何教育初中學生的誤區

1、不教孩子學習方法

誤區中最嚴重的一項就是家長只重視如何讓孩子把握知識,但卻輕視了教他們學會更有效的學習方法。40%接受調查的學生都反映家長只是一味地讓自己做題,但很少教自己如何有效地把握知識。有些學生甚至反映家長天天坐在身邊看著自己學習,實在這樣完全沒有必要。

2、催促孩子學新課本

我們在對學生進行學習指導時,發現25%的家長都希看孩子在暑假裡預習下一學期的課本,爭取把握更多新知識。實際上,這種方式只對學習比較好的孩子有效。對學習成績一般或較差的學生來說,最好讓其多溫習以前學過的課程,如採用上述方式反而會起到反效果。

3、孩子做題越多越好

另一個較嚴重的學習誤區,30%的家長仍然以為題「做得越多越好」。實在做題的關鍵在精而不在多。以數學、科學等課程為例,一個知識點一般選擇不同角度的6至8道題即可。而語文除名著外,其他文章也要精讀,不能一味貪多。

❷ 怎樣教育中學生

怎樣教育中學生

中學生家庭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基礎,在孩子健康成長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時期做好孩子中學階段家庭教育工作主要有6種方法:一、思想引導法。中學生已經基本脫掉小學生的稚氣,但又不像成年人那樣思想成熟,他們精力充沛、求知慾強、上進心強;同時,由於思想發展未定型,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家庭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時,要緊密聯絡孩子的思想,從意志品德、遵紀守法等方面進行引導式教育。堅持不懈地向孩子灌輸知識就是力量的觀點,叫響「學生不學習不算盡責任,學習學不好,不算好學生」的口號。引導教育不可一味關在家中講道理。要善於搞好「結合」、「滲透」,把家庭引導結合滲透到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中去,針對孩子的學習任務、現實思想、生理健康等特點,見縫插針地進行引導,有的放矢做工作。
二、目標鼓勵法。學習中目標鼓勵,就是根據「水漲船高」的道理,幫助孩子設計學習目標,來激發積極性,使孩子不斷向更高的知識高峰攀登。大量事實證明,印實可行的學習計劃目標可以催人向上。因此,家長要根據孩子思想素質、文化基礎、承受能力,制定切合實際的學習目標。為孩子制定的目標,既要堅持高標准嚴要求,又要通過努力可以達到;既要有年度目標,又有月、周短期目標。在明確整體目標同時,還要分科目制定逐日完成的小目標,依次實現和突破,不斷「添油」、鼓勵,使孩子像上樓梯一樣,一步高一步。為使孩子目標裝在胸中.家長可製作成績―覽表,利用《學校和家長聯絡本》,將孩子每次考試、測驗成績,直觀地用曲線反映在座標上,使孩子、家長一目瞭然。對完不成指標的科目,家長要及時進行補課,或找人幫助。
三、形象感召法。教育實踐證明:「喊破嗓子,不如做好樣子制定切合實際的學習目標。為孩子制定的目標,既要堅持高標准嚴要求,又要通過努力可以達到;既要有年度目標,又有月、周短期目標。在明確整體目標同時,還要分科目制定逐日完成的小目標,依次實現和突破,不斷「添油」、鼓勵,使孩子像上樓梯一樣,一步高一步。為使孩子目標裝在胸中.家長可製作成績―覽表,利用《學校和家長聯絡本》,將孩子每次考試、測驗成績,直觀地用曲線反映在座標上,使孩子、家長一目瞭然。對完不成指標的科目,家長要及時進行補課,或找人幫助。教育實踐」。很多孩子品學兼優、誠實勤勞、文明禮貌,固然是學校、社會教育的結果,但更重要的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家長的表率作用,對孩子健康成長有著強烈的感召力。因此.只要家長強化「為國教子」的意識.努力工作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為孩子做出樣子,就一定能夠帶出你所理想的孩子來。
四、談心疏導法。熟話說「知子莫如父」。家長要針對孩子在不同時機、不同原因中暴露出的心理、思想問題,及時進行談心疏導。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做到「三勤」,即勤了解孩子在學習中的思想反映;勤觀察孩子在學習中的精神狀態;勤談心及時疏導孩子的思想疙瘩。對因階段性身體素質差,學習跟不上的,要多鼓勵少指責,幫助其「趕隊」;對因對學習科目不感興趣產生厭煩情緒的,要勤敲打多引導,幫助增強興趣;對因考試成績不理想而泄氣的,要心平氣和地幫助其分析原因,找准症結,鼓勵士氣;對因在校和同學老師發生口角,影響學習勁頭的,要耐心開導,熱情幫助化解。另外,家長在與孩子談心時,不但要告訴孩子「怎樣做」,而且要讓孩子明白為什麼「這樣做」,從道理上說服孩子,在談心的方式上也應該選擇合適場合,這樣才能起到更好效果。
五、獎懲激勵法。在思想教育的前提下,運用獎勵、批評手段,也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一種有效方法。獎勵要以精神獎勵為主,物質為輔。如孩:廣考試成績突出,在學校獎勵的基礎上,家長可口頭表揚,還可以向親友通報,擴大贊揚范圍,也可以優先購買學慣用品、日用品,還可以逛公園、打游戲機(家用)、看電影等。對學習不認真,考試成績較差時,要嚴厲批評,該處罰的一定處罰。使孩子始終都有一種學習壓力,切實改變「學好學壞一個樣,學與不學一個樣,學多學少一個樣」的現象,創造好學上進的光榮風尚。
六、生活調節法。身強力壯,精神飽滿是搞好學習的基礎條件。家長要講究科學方法,調節好孩子生活,讓孩子在有限的條件下吃好玩好,創造有利發揮智力效益的環境。家長要利用節假日、工作學習間隙,多組、織開展家庭文體比賽、故事會、知識競賽、遠足郊遊活動,調節孩子生活。同時還要根據孩子生理承受能力,科學安排學習,做到有張有弛,勞逸結合,保證孩子以飽滿的熱情、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讓學生感受到你對他的愛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教授林崇德曾經說過:「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 教師對學生具有愛心,就會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良好的人際關系,是教師減緩壓力、樂觀看待生活的重要因素。
剛任初一年級3班班主任,才二個月不到我就發現濤文同學喜歡吵事、打人,討厭學習,上課不注意聽講,走神、搗亂、睡覺,對一切學習活動如練習、作業、考試等漠然置之。當我批評他時,他眼中競流露出仇恨的目光。他只有12歲,我又是與他接觸才二個月的新老師,他為什麼會如此仇恨我呢?
通過了解觀察,我發現濤文同學的情緒十分不穩定,行為習慣也較差,性格反叛,不遵守紀律不聽安排,任性沖動,常做出一些傷害同學的行為,人際關系極差;與他談話,他總是答非所問或頂撞老師……. 通過家訪,我知道了他的家庭情況,父親初中沒畢業就在外面闖天下,十多年下來,通過努力自己成了大老闆,濤文是他與前妻的孩子,由爺爺奶奶撫養,上小學6年級才回到爸爸和繼母身邊生活。父親很忙,一個月也難得回幾次家,沒時間管他;繼母整天在家打麻將,很少過問他的事,也無暇照顧他,他感受不到愛。家中人來人往,十分嘈雜。在這種環境中成長,使他的思想不易集中,思維常被無故打斷,缺乏分辨行為對錯的能力,也沒有人幫他糾正不良的行為。感受不到愛,他就不會使用愛的方式生活,性格就會變得沖動,並且交往水平低,缺乏溝通、協作的能力。
缺乏愛,是濤文存在諸多問題的關鍵所在。他心靈的荒漠中只要能感受到愛就會生長鮮艷的花朵。首先我將他的座位從最後一排調換到前排第二個座位,讓他在每個老師的目光下學習,並時刻鼓勵和關心他,時常用眼光來告訴他哪些行為是對的,哪些行為是錯的。他開始發現自己成了別人關注的物件,有了被「關注」的感覺,為他去感受「愛」做了鋪墊。
一有時間,我就找濤文用聊天式的方法談話,細心地詢問他在生活和學習上的小事情、小問題,發現問題時我就採取有針對性的手段和措施指導和幫助他。並告訴他,老師喜歡每一個學生,每一個學生都是老師的孩子一樣,老師會像父母一樣愛他們。聽到這些,他都會高興地點點頭。學生的心是敏銳的,誰愛他,誰討厭他,他心裡十分明白。濤文的心是愛的荒漠,對於愛,他的感覺更敏銳。他在我的關注、談話和關心中覺察出老師是愛他的,所以,濤文一遇到困難就喜歡來找我。
同時,我也在不斷地幫他改善好人際關系,首先要改變他的心理狀態,為了改變濤文過於敏感的心理,我教他用「愛」去處理人際關系,只有用愛的方式來交往,才能使彼此都開心愉快;時常進行心理位置互換,培養他設身處地為同學著想的情感,養成謙讓、合作的習慣;教會他怎樣合作才能完成共同的任務,怎樣通過溝通去結交同學,怎樣去關心同學等等。並把他欺負同學時,將別人受委屈、難過的心情攤開來,讓他充分地去體會這種感覺,讓他知道原來同學被他欺負時是如此的難過。在以後他基本能夠用友好的方式與同學交往,發生矛盾時,也能適當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學習成績也在不斷提高,上課基本上能認真聽老師講課,作業能按時完成,圓圓的大眼睛時常都帶著笑意……
學校組織作文比賽, 我鼓勵他參加;在老師的指導下他不斷地修改自己的參賽文章, 最後作文獲得了二等獎。我在全班同學面前大力表揚他,我說:同學們,班級就是一個大家庭,每個學生都是家庭的成員,每個成員都應想辦法為家庭爭光;今天,濤文就為我們這個大家庭爭得了一份榮譽……這時全班同學都對濤文投以贊賞的目光和熱烈的掌聲。濤文對同學也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由於濤文的問題症結在家庭,如果沒有家庭的配合,我的努力只能是成功一半。因此,我多次去家訪,和他父親與繼母講明濤文的情況,與他探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引導他們如何去愛這個孩子。他們很快就轉變了思想,知道怎樣去關心濤文的學習、生活,經常與濤文聊聊天,看看他的功課,聽他說說學校里發生的一些事情和故事。一家人開始了其樂融融的生活……
要教育好學生,教師首先要真正了解、理解、尊重、愛護學生,每個學生都具有人格、個性、思想和情感,他們懂得尊嚴,更需要尊嚴;年齡雖然不算大,卻正在成長變化,盡管他們日趨成熟,但終究不是成人,出現差錯是難免的。故而,老師不要輕易下結論,認為學生的行為偏差屬於思想道德敗壞。
做為一個好老師,只有走進學生的心靈才能透視學生的內心世界,摸准學生的脈搏,傾聽學生的心聲,與學生的情感產生共鳴,從而幫助其排憂解難化解心理壓力,排除心理障礙,有效地激發其內在的積極性將教育的要求有機地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動,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和行之有效。

用心去和孩子溝通,這時期的孩子正處於叛逆期,我認為教育孩子不應過於嚴厲。。。最好的方式是和孩子做朋友!

怎樣教育好初中學生

這個問題太大了。
萬能鑰匙就是,對症下葯!首先,了解你的學生,存在什麼問題,然後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首先做出及時的診斷,然後對症下葯。

中學生抽菸怎樣教育

初中生抽菸必須嚴厲管教的,建議從幾個方面進行。
1,抽菸有損身體健康,特別是初中生還在長身體階段,會影響長高,還致癌
2,污染環境,連累他人吸入二手菸
3,浪費金錢,吸菸越吸菸癮越大,買菸也是很大一筆開銷
4,缺乏修養,敗壞學校的風氣,學校是堅決禁止的

中學生孩子怎樣教育

父母該如何教育孩子?先聽孩子心裡想說的話..1.不要對我大喊大叫.你對我喊叫只會減少我對你的尊敬.同時也教會了我喊叫.2.請履行諾言.3.不要拿我和任何人比較.特別是我的親密朋友.4.請讓我自力更生.如果萬事皆由你替我完成.那麼我將永遠也學不會做事..5.當你犯了錯.請承認錯誤.你的行為也會教導我承認自己的錯誤.6.當我向你講述我的問題時.請試著理解並幫助我.7.請像對待朋友一樣對待我.雖然我們是一家人.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能成為朋友.

應該怎樣教育中學生

中學生只能引導。他們在叛逆期,不能用命令式的。應該是以身作則,讓他們心服口服。但是真的不容易啊。是老師嗎?夠辛苦的!

中學生怎樣性教育最科學?

同學間交流..

中學生怎樣重視教育問題

對當前中學生出現的問題的教育對策。
1.加強勞動教育,造就全面發展的新人。
目前,造成部分中學生缺乏熱愛勞動的習慣,有其多方面原因。有個別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導致「以學擠勞」,勞動教育形存實亡,造成學生片面發展。有部分家庭只重視孩子死讀書,不讓孩子參加家務勞動。一段時期以來,由於社會傳播工具宣傳的片面性,助長了輕視體力勞動和體力勞動者的不良習氣。
2.優化中學生成長的環境,以利於他們健康成長。
任何一個中學生的思想成長都受其生活的社會環境所影響。當前,存在著不少與我們對中學生培養目標相悖的消極因素。我們要治理和優化環境,以利於中學生的健康成長。優化中學生成長的環境,包括社會環境、學校環境和家庭環境。
3.中學生的青春期教育是一項學校、社會、家庭都要關心和重視的工作。
為了使我們的下一代健康成長,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用之才,大家都有著不可推卸的教育責任。對於中學生中的早戀現象,我們首先不能大驚小怪,處於青春期的中學生,接觸了一些描寫男女戀情的文藝作品,從而產生了對異性的愛慕之情,這是很自然的,我們要導不要堵,要成功的引導,不要失敗的「隔離」;要公開交談,不旁敲側擊;要耐心勸導,不諷刺挖苦;組織大家討論、研究,而不是神神秘秘;引導學生用理智戰勝感情,正確糾正謬誤。不能採取一些簡單粗暴的「有力措施」,甚至由公開轉入地下,由青春萌動升級為兩相眷戀,造成嚴重的後果。總之,不但要使中學生學生對自身的性解剖、性生理有一定了解,正確理解男女之間的差別,消除性神秘、性愚昧的心理,而且還要使他們了解什麼是真、善、美和假、惡、丑,給予中學生以理想和道德教育,使中學生身心素質能健康地得到發展。
4.做好對違紀違法中學生的超前預防工作。
中學生違紀違法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由於他們法制觀念淡薄,自製能力差,自覺不自覺地做出了違紀違法的事。另一方面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使他們容易產生觀念的錯位和偏差。再有一些家庭不良影響,放任、袒護他們。一些學校對後進生幫教不力,缺乏耐心,對流失生放任自流或管理不善,又是一個重要原因。

怎樣寫中學生入學教育徵文

七年級上學期,學生剛從小學升入中學。初中的生活學習環境、學習任務和方式與小學相比有很大的差異。從學生群體而言,對於農村的學生來說,升入初中,意味這他們開始走出村落,開始與更廣泛的同齡人接觸,共同度過初中的學習生活。從學生本身而言,小學時的「大哥哥,大姐姐」,到了中學卻變成了「小弟弟,小妹妹」。這地位的變化,容易使學生在思想上放鬆自己。從學習內容而言,初中階段的學習難度增加了,范圍擴充套件了,學科的門類增多了,要求有更適合的方法與策略,更合理地安排學習時間。從學習方式而言,中學新課改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代替了小學的「機械重點,死記硬背」。教學重點由小學的「知識教育」轉到了中學的「能力培養上」。此時,由父母的「重點保護」物件過渡到獨立性較強的集體生活;由老師的「重點培養」轉變為自主性學習;由過去見識、交往、活動范圍較窄的生活環境,到置身於中學這個小社會中。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適應初中生活,以積極的心態融入新環境,做新生活的主人,幫助學生盡快適應中學生活的入學教育十分重要。
著名教育家斯賓塞曾說過:「記住你的管教的目的應該是養成一個能夠自治的人,而不是一個要讓人來管理的人」。那麼,怎樣幫助學生盡快適應中學生活呢?根據工作經歷,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童心換童心,增強學生對新生活的信心。
大教育家烏申斯基曾有過這樣一段話:「教師個人的範例,對於學生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七年級新生對中學有一種神秘感,他們對中學老師抱有很大希望。因此,班主任要做好新生入學的各項准備工作,如開學初的第一次講話,新班級的第一次活動等都要精心設計好,甚至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十分注意,用自己的模範行動為同學做出榜樣,在學生中樹立威信,讓學生對你產生信任感,以增強他們對新生活的信心。記得開學之初,新生全部進班坐好之後,我開始第一次講話:「同學們,我是本班的一員,歡迎各位新同學的到來,相信在坐的同學也會歡迎我。」這番講話一下子拉近了班主任與新同學的距離,七年級的學生還是孩子,他們雖已步入初中,但是,生理、心理諸因素決定了他們仍然幼稚。因此,只有適應其童心、童趣,以童心喚起童心,才能幫助他們樹立新生活的自信心。
二、細心加耐心,增強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七年級新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較差,特別是以前沒有寄宿過的同學,如果不指導好他們的生活,就不能使他們安心學習,甚至有個別同學因此而棄學。作為班主任,要信心指導好學生如何打飯、打水、購物、整理內務、管理財物等日常生活。七年級學生畢竟還是孩子,要想他們一下子就學會,是不現實的,要常講、常指導、常深入、親自動手,這就需要耐心。學生學會生活自理的同時感受到父母般的呵護,享受到陽光般的溫暖,從而熱愛新集體、熱愛新生活,進而安下心來。
三、放手不撒手,培養學生的自立能力。
七年級新生正處在半幼稚,半成熟時期,他們的自主性與依賴性並存,自覺性與被動性相互交替著。他們開始從依戀老師的狀態下逐步朝著獨立的方面發展,我們必須適應這一特點,放開手而不撒手,努力培養學生的自理能力。為此,在開學初的編組、排位、發書及教室的布置和衛生掃除方面,我都充分發揮學生的作用。另外,還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的有意義的活動,如朗誦會、主題班會、黑板報的出刊等,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讓他們自己出主意,想辦法,自已動手,教師只做穿針引線的工作,努力使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教育,增長才智,提高自立能力。
四、簡介與參觀,增強學生對新學校的自豪感。
每個學生都希望在一個好學校里學習,而七年級學生剛進校,對學校不甚了解,班主任可以通過學校簡介、帶領學生參觀等形式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學校。學生聽到「縣級文明單位」、「州級示範學校」、「省級電教先進單位」、「國家幼苗育才基地」等榮譽,看到一流的裝置與未來美好的藍圖,自然會產生強烈的自豪感。今天,我以鎮中為榮;明天,鎮中以我為榮。從而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意識,很快融入到新的集體中。
五、建立新集體,增強學生的凝聚力。
「班風正才能學風正,學風正才能成績好」,良好的班風對於集體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說一個班級是一個鮮活的生命,那麼,班風就是這個生命的靈魂;如果說一個班級是一個完整的圓,那麼班風就是這個圓的圓心;如果一個班級是一支整裝待發的隊伍,那麼班風就是這支隊伍勇往直前的一面旗幟。對於一個班集體來說,班風是班級的靈魂、班風是班級建設的核心、班風是引領我們前進的旗幟。班風的形成需從多方面去做。
1、共同確立班級目標。高爾基說過:「追求的一個人目標越高,他的才能就發展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目標是激發人的積極性、產生自覺行為的動力。人一旦沒有了生活目標,就會意志消沉、渾渾噩噩。生活在一個班級中,如果沒有共同的奮斗目標,各想各的,各做各的,班級就會一盤散沙。可以共同確立班訓、班徽、班級誓言、班級發展目標等,將大家融入到班集體這個大家庭之中,形成了共同奮進、共同成長、共同進步的良好氛圍。增強班級凝聚力和調節奮斗的不懈的動力。
2、共同制訂班級管理制度。告別童年,跨進中學大門的新生,這一時期正處在新鮮好奇、亢奮的狀態。他們活潑敏感,好憧憬未來,但情緒波動大,是非辨別力差、紀律渙散,他們渴望和老師同學相互了解,建立感情聯絡。這一時期班主任若不抓緊班級建設,那麼學生的松馳渙散會使一個班變成一盤散沙,同時會加重學習的不適應症。作為班主任,應該抓住新生入學的最佳教育情境和良好的教育契機,及時組織他們學習《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野三關鎮中學生管理制度》、《野三關鎮中文明班級建立細則》等。指導他們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注意從生活、思想、學習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力爭做一個合格的中學生。其次,通過班級制定《班級管理制度》、《班級安全衛生制度》《班級就寢制度》等,強調紀律的重要性,加強制度建設,為其他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先決條件。
個人的成長離不開集體,集體的發展離不開個人的努力。通過全員參與,讓每個同學在班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從而把自己的智慧和熱情貢獻給集體,班集體就會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展現出彩虹般迷人的色彩。
六、動之以情,增強學生的向心力。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努力的做到於細微處見真情,真誠的關心孩子,熱心的幫助孩子。我深信,愛是一種傳遞,當教師真誠的付出愛時,收獲的必定是孩子更多的愛!感受孩子們的心靈之語,便是我最快樂的一件事!我班的譚項自我約束能力差,愛演獨角戲,嚴厲的批評後,看著孩子滿臉的委屈,我是又氣又心疼!一次安全課上,他又深情的演繹著自己,我悄悄走到他跟前,摸著他的頭,對他說:「老師在等你!」一節課下來,他表現出奇的好!事後,我又表揚了他。晚上我察看班中的「心靈碰碰車」的時候,他在給我的悄悄話中這樣寫道:「老師,我上課只顧搶話,你不讓我說我還使勁嚷嚷,您今天沒說我,還摸了我的頭,說要等我,我特別高興,我想你一定很喜歡我,老師,我也喜歡你,以後我再也不搶話了。」捧著孩子的一顆心,我久久不能平靜。平日里,學生病了,我會打個電話通知家長,或者親自帶著看醫生;並且時時注意天氣情況,提醒學生添減衣服。這些雖然是小事,但在學生的心目中留下的記憶卻是很深的。送出的是真情,收獲的是更多的真心回報。
七、捕捉閃光點,增強學生的進取心。
心理學研究發現,任何一個人只要他有改善現狀的願望和不願輸給別人的思想,在他的行動中就會不斷進取。我把這一原理應用到班主任工作中,發揮榜樣的作用,收到了明顯的效果。我班有位品行較好,成績名列全班第一的女生,該生被我樹為全班學生的榜樣後,反而進步不大。經過幾次談心,我發覺她因缺少競爭對手而停滯不前。於是我拿同年級別班一個學習成績和品行更好的學生與她相比,告誡她不要驕傲自滿,對她提出更高要求,後來該生果然處處嚴格要求自己,不斷進取,其一言一行更為周圍的學生所注目。當然,在樹榜樣時要注意層次性和針對性,根據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點,廣樹榜樣,善於捕捉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這樣就會形成你學我的良處,我學他的長處,相互取長補短的良好風氣。
八、授之以漁,指導學生把握學習新節奏。
七年級新生的思維能力日漸增強,但他們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還不成熟,容易產生片面性和表面性。因此,班主任要善於加以引導,幫助他們盡快適應新環境。尤其要在學習方法上加強指導
小學教學中「扶」得較多,而中學教學中注意於學生的獨立思考,「放」得較多。為此,要幫助學生主動安排時間和支配時間,特別要指導學生學會在課堂上按教學要求組織自己的智力活動,改變學習方式,由「被動」轉為「主動」,逐步做到:會聽講,能全神貫注,積極思維和記住重點;會預習,那劃出重點,提出疑問;會小結,課後能注意小結,整理筆記,自覺完成作業。一般來說,根據初中生的學習特點,應指導學生做到「三個事先事後」、「四個到」、「六個字」,抓住「八個環節』。
「三個事先事後」就是先預習後聽課,先復習後作業,先獨立思考後請教別人。
「四個到」就是心到、口到、眼到、手到。心到,即動腦多想;口到,即朗讀課文要動口,老師提問積極爭取回答;眼到,即多看、細看、認真看;手到,即勤於動筆,多寫多練。
「六個字」即看、聽、記、寫、問、練。
「八個環節」就是制訂計劃,課前自學,專心上課,及時復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小結,課外學習。
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習方式,不同的學習方式各有特點。只有在不斷嘗試的努力過程中,才能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從而把握學習新節奏。
總之,七年級新生的入學教育非常繁雜,其方法也很多,只要能使所有學生盡快適應新環境、把握學習新節奏就是行之有效的。將自己所為總結於此,與各位同行交流,還望大家斧正指教。

怎樣看待中學生性教育

應該以教育
循循善誘的引導為主,
切忌:不可半遮半掩的、
那樣只會適得其反、使得
那個年齡的人、增強了好奇心、
更加激起他們的欲求、
希望對 有用。可以的話,就給採納了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