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婦產科健康教育知識
婦產科是臨床醫學四大主要學科之一,主要研究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病因、病理、診斷及防治,妊娠、分娩的生理和病理變化,高危妊娠及難產的預防和診治,女性生殖內分泌,計劃生育及婦女保健等。接下來我為你帶來婦產科健康教育知識,希望對你有幫助。
內鏡檢查
1 .陰道鏡檢查
陰道鏡可將子宮頸陰道部黏膜放大 10~ 40 倍, 能發現子宮頸部與癌有關的異型上皮和血管, 以便選擇可疑部位作活檢, 對宮頸癌的早期診斷有一定價值
2 .子宮鏡檢查
用於探查異常子宮出血原發或繼發性不孕的子宮腔內病因檢查 ;也用於嵌頓節育器取出和輸卵管粘堵等手術
3 .腹腔鏡檢查
能直視子宮雙側附件有無異常, 病變的部位形態, 必要時可鉗取病變組織作病檢, 常用於臨床不易診斷的婦科病 應用腹腔鏡也可行輸卵管通液術和絕育術異位子宮內膜電灼等手術術前准備及術後護理:基本同剖腹探查病人排氣後, 可因腹腔有殘留氣體而出現肩痛和上腹不適, 可採取床尾抬高位, 不嚴重者無需處理 囑術後 2 周內禁止性交
陰道後穹隆穿刺術
陰道後穹隆穿刺術常用於異位妊娠和盆腔積液的輔助診斷協助病人排尿後取膀胱截石位, 常規消毒外陰陰道, 鋪無菌巾 放置窺器, 充分暴露後穹隆, 用碘酒乙醇消毒 於後穹隆中央處以水平稍向後的方向, 刺入 2~3cm 進行抽吸, 無液體抽出者為陰性 ; 若有積液, 抽出 5ml 左右, 作標本檢查 穿刺時要注意避免損傷鄰近器官 術中應嚴密觀察病情變化, 注意有無面色蒼白血壓下降及劇烈腹痛等 拔出針頭時, 應觀察局部有無滲血 如有滲血, 先用無菌干紗布壓迫, 血止後取出窺器
A3 型題
王某, 24 歲, 平常月經規律停經 40 天, 陰道出血 2 天, 突發腹痛, 伴惡心, 嘔吐, 暈厥就診檢查:體溫 36.4 ℃, 脈搏 120 次/分, 血壓 10.7/6.7kPa(80/50mmHg), 面色蒼白, 表情痛苦雙合診:後穹隆飽滿, 宮頸舉痛明顯, 子宮未檢清, 右側宮旁可觸到觸痛明顯包塊
1 .根據病人情況, 對該病人進一步確診最適宜的方法是(E)
A .妊娠試驗 B .超聲波檢查 C .血常規檢查D .陰道鏡檢查 E .陰道後穹隆穿刺
2 .該病人的護理措施哪項是錯誤的(B)
A .配合搶救 B .做好陰道手術准備 C .注意保暖D .給氧吸入 E .去枕平卧
患者女, 29 歲 主訴突然右下腹劇烈疼痛伴有陰道點滴出血半天, 急診入院 追問病史,停經 40 天,結婚 5 年,夫婦同居,未避孕,從未懷孕過 查:血壓 13.3/6.7kPa (10 /50mmHg ), 白細胞總數 8 × 109/L (8000 /mm3), 中性 0.7 (70% ) 內診, 陰道內有少許暗紅色血, 宮頸抬舉痛明顯, 後穹隆飽滿, 子宮觸診不滿意
3 .診斷的可能性最大是(B)
A .先兆流產 B .難免流產 C .輸卵管妊娠破裂D .闌尾炎 E .過期流產
4 .該患者確診的主要方法是(D)
A .妊娠試驗 B .查血紅蛋白 C .子宮頸黏液檢查D .後穹隆穿刺 E .腹部檢查
5 .該病人護理中, 錯誤的是(E)
A .嚴密觀察血壓脈搏呼吸 B .病人立即取半卧位
C .觀察體溫變化 D .立即輸液做好輸血准備E .立即行灌腸術前准備
產後大出血的護理
1.一般護理:保證產婦充足睡眠,加強營養,給予高熱量飲食,多食富含鐵的食物,宜少量多餐;病情穩定後鼓勵下床活動,活動量應逐漸增加;協助產婦進行母乳喂養,可刺激子宮收縮,以利惡露排出。
2.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有強烈的責任心和同情心,耐心聽取患者的主訴,給予心理支持,告訴產婦有關病情,增加產婦對病情的了解,使患者感受到溫暖,增加康復的信心。滿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如撫摸或幫其擦汗等,同時可傳授產婦一些放鬆療法,使其參與照料嬰兒、與嬰兒溝通,分散注意力。隨時糾正她們對出血的錯誤認識,消除其顧慮和恐懼,提高患者的信心。
3.預防感染:保持環境清潔,室內通風30min,2次/d,定期消毒;保持床單的清潔、平整乾燥,經常更換衛生巾,保持會陰清潔,1‰新潔爾滅清洗會陰,2次/d,同時遵醫囑使用抗生素。
急性盆腔炎護理常規
(1)按婦科常規護理。
(2)半卧位卧床休息,有利於膿腔聚集子宮直腸陷凹而使炎症局限。
(3)高熱時採用物理降溫。
(4)盡量避免各種不必要的檢查,以免引起炎症擴散。
(5)嚴密觀察T、P、R、BP的變化,並做好記錄。
(6)密切觀察病情,如有變化及時報告醫生,做好搶救准備。
宮頸癌的處理
1.治療前護理
(1)心理護理
心理護理對於患者往往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宮頸癌患者有較復雜的心理,恐懼、焦慮、怕痛、怕長期受病痛折磨、怕被丈夫拋棄、甚至有的怕死等,對治療期望值高,期待接受治療後能緩解症狀,甚至痊癒。因此我們應該主動關心體貼患者,向患者及家屬介紹宮頸癌治療現狀,鼓勵患者表達自己的感受,對病人的恐懼表示理解,對可能出現的感覺等情況簡明扼要地進行解釋,指導病人學會傾訴、自我鎮靜等方法,來減輕恐懼感,如深呼吸、聽音樂、自我安慰、練氣功、太極拳等,最好能利用治癒病人來現身說法,對癌症過於恐怕的.病人,可收到良好效果。並開導患者面對現實,正確對待疾病,消除恐懼感和焦慮的心理,積極配合治療。
(2)放射治療的護理
①體外放療的護理
向患者說明放療的必要性和可能的副作用,說明治療過程及需要注意配合的事項,保持照射野皮膚清潔,注意皮膚反應;注意是否出現厭食、惡心、嘔吐、腹部疼痛及陰道流血等症狀;觀察尿量的變化,注意有無尿頻、尿急、尿痛、排便習慣或大便性狀的改變。
②保持陰道清潔
婦科惡性腫瘤術前沖洗陰道可以預防術前和術後感染;治療過程中沖洗陰道可及時清除陰道內腫瘤壞死組織和分泌物,預防陰道粘連及減輕局部炎症反應,而且沖洗後陰道給葯,對陰道和宮頸炎症可起到較好的治療效果。陰道沖洗是利用沖洗裝置,通過水位差的壓力將配製好的沖洗液輸入陰道內,進行反復沖洗,同時轉動窺具的位 置將陰道內及後穹隆部位全部沖洗干凈。常規每日徹底沖洗陰道1次,以提高腫瘤治療效果及減少並發症的發生。
2.後裝治療的配合
(1)治療前30min囑咐患者排空大小便,徹底地清洗陰道一次,協助患者取截石位,穿後裝專用褲,鋪洞巾消毒會陰,用擴陰器充分暴露陰道和子宮。協助醫生進行陰道和宮頸以及穹窿的施源操作,將施源器用紗布填塞,再用膠布固定,以防脫落。如宮頸癌感染膿液多,准備3%雙氧水棉球3~4個擦洗。進行模擬定位拍攝定位片,接施源器接頭,再次觀察施源器是否固定好,開始治療。
(2)治療畢,協助醫生將施源器及敷料取出,並觀察患者陰道有無滲血及紗布遺留。
(3)後裝治療的照射部位主要針對宮頸、宮體、陰道及宮旁組織,早期放射反應引起局部粘膜組織的炎症、潰瘍。表現為腹痛、下墜、燒灼感等放射性直腸、膀胱及陰道的炎症反應,可給予肛門內放入消炎止痛葯物。外陰炎症可用冰片澱粉外敷消炎止癢。另外,放射性陰道炎、宮頸黏連、宮腔積液、積膿等並發症不但在放療期間出現,也可在放療結束後出現。因此,婦科腫瘤患者除在放療期間做好陰道沖洗等護理措施外,放療結束後6個月到12個月仍需繼續陰道沖洗,保持會陰部清潔,預防感染。
3.並發症的觀察及護理
(1)放射性皮炎
保持患者盆腔、骶尾部、會陰部的皮膚清潔,穿寬松純棉內衣褲,保持放射野皮膚乾燥。治療期間出現紅斑、表皮剝脫、瘙癢時應用爐甘石洗劑外塗,出現皮膚潰瘍應用濕潤燒傷膏外敷。
(2)放射性陰道炎、直腸炎
觀察患者是否出現尿頻、尿急、尿痛、血尿、排尿困難等膀胱刺激症狀和發生大便習慣改變、次數增多、稀便、下腹疼痛等症狀體征,及時報告醫生處理,並囑患者多飲水,每天2000~3000ml,每天行陰道抹洗一次,減少放射性陰道炎發生。
婦產科健康小知識
1、放棄濫用抗生素
咳嗽、發燒、頭痛,就吃抗生素?殊不知,抗生素可能抑制部分有益菌群,黴菌就會乘機大量繁殖。因此,使用抗生素要慎之又慎。
2、單獨清洗內褲
黴菌可以在皮膚表面、胃腸道、指甲內等地方大量繁殖。如果家人或自己患有足癬、灰指甲等,就容易造成黴菌交叉感染。因此,內衣褲一定要單獨洗哦。
3、切忌過度清潔
頻繁使用酸性的婦科清潔消毒劑、消毒護墊等,容易營造滋生黴菌的潮濕酸性環境。弱鹼配方的婦科潔護產品更適合日常的清潔保養。
4、重視懷孕時的護養
妊娠時性激素水平、陰道內糖原和酸度都會增高,容易受黴菌侵襲。對孕婦而言,不宜使用口服葯物,而應選擇針對局部的預防和輔助治療方案。
5、警惕洗衣機
幾乎每個洗衣桶內都暗藏黴菌!而且洗衣機用得越勤,黴菌越多!不過不用擔心,對付洗衣機里的黴菌有一個百試不爽的殺手鐧:用60℃左右的熱水清洗洗衣桶就OK啦!
6、注意公共場所衛生
公共場合可能隱藏著大量的黴菌。出門在外,不要使用賓館的浴盆、要穿著長的睡衣、使用馬桶前墊上衛生紙等等。同時選用適宜的個人清潔護理產品。
7、正確避孕
避孕葯中的雌激素有促進黴菌侵襲的作用。如果反復發生黴菌性陰道炎,就盡量不要使用葯物避孕。
8、伴侶同治
如果你感染了黴菌性陰道炎,需要治療的不僅是你,還有你的他,這樣才會有預期的療效。
9、穿著全棉內褲
緊身化纖內褲會使陰道局部的溫度及濕度增高,這可是黴菌拍手稱快的「居住」環境!還是選用棉質的內褲吧!
10、控制血糖,鹼性產品清洗外陰
女性糖尿病人陰道糖原含量和酸度偏高,易於被黴菌侵害。所以,在控制血糖的同時,還要注意清洗外陰,選用pH值弱鹼性產品。
2. 女性職工健康教育計劃實施的主要原則及具體實施方法
說起健康教育,大家可能都不陌生,因為這是我們護士的一項基本工作,只要病房有病人,這項工作就不間斷。但是如何做好健康教育,讓教育的內容讓患者樂於接受,而且能付諸行動?這可是一項技術活,下面就臨床工作中健康教育的小技巧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什麼是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通過衛生知識的傳播和行為干預改變人們的健康行為,使其行為向健康的方向發展,健康教育是由護士來進行的,對象是患者和家屬。
我們在臨床護理中進行健康教育必須遵循六大原則,才能保證我們教育有效。
第一、程序性原則,大家都知道,我們的護理有護理程序,同樣健康教育也許有它的程序,評估,計劃,實施,評價和反饋幾個步驟。
第二、階段性原則,也就是根據患者疾病的發展和身心發展不同階段進行教育,例如急性期和康復期雖是同一疾病,但重點不同,不能一個處於急性期的患者,你去給他講你如何進行康復訓練,顯然患者是不能接受的,那麼你的教育效果肯定不好。
第三、保護性原則,這個不難理解,對於患者的隱私,不在大廷廣眾之下議論。不作為茶餘飯後的聊天內容。
第四、針對性原則,針對目前的情況,和下一步治療,有的放矢。
第五、可行性原則,你的教育內容對於患者來說有執行能力,你不能對一個70歲的老太太,制定運動計劃時,讓她跑步30分鍾,對於一個偏癱患者要讓他一個星期後能自己走路。
第六,實用性原則,也就是患者最需要什麼,你的內容對於患者來說價值越高,患者的興趣也濃,收到的效果就越好,比如對一個糖尿病患者來說,但你給他在宣教血糖監測,或胰島素皮下注射時,他一定興趣高昂,而且很快能學會。
健康教育的內容大致分三類:
傳統認為,教育知識是疾病基本知識的教育,其實我們的教育關乎患者住院的每一個小環節,不是只有在進行葯物指導,疾病指導時才是健康教育。
入院宣教
我們一位患者入院,我們的護士應對其進行環境、主管醫生,主管護士、物品保管、病房設施的使用,探視制度、安全告知等等,繁瑣復雜,但每一項對於新入院的患者來說都是陌生的,所以需要我們慢慢教育,例如那個是你的床,哪個是你的櫃子,水壺應該放在哪裡合適,避免意外燙傷。
住院宣教
有我們的疾病教育,飲食,運動指導,檢驗,檢查的注意事項,心理護理,康復訓練等等,除心理護理外,其他都時我們每天在做的工作,隨著護理模式的改變,近幾年心理護理也被納入重要的位置,針對患者的焦慮,煩躁等不良的消極情緒,作為護理人員的我們,一定要及時發現,關注患者的心理,及時疏導,以免釀成大禍,現如今,跳樓的患者不在少數。
出院宣教
包括飲食,復診。康復鍛煉,預防保健等等。
說了這么多,那我們到底如何進行健康教育呢?
一、評估——確定病人和家屬需要-,也就是病人需要什麼
①對疾病的了解程度
②對疾病的認知和學習能力
③病因和自己不良方式的了解,需要什麼幫助?
每個醫院一般患者入院都會有一個評估表通過此表,我們可以獲得這些信息。良好的信任感是教育成功的基礎。
二、確定目標——建立教育目標,也就是我要給病人交什麼
①目標明確具體。可以測量,在一定時間內可以實現。比如住院期間教會高血壓患者測量血壓,教會糖尿病病人自己注射胰島素。
②針對病人,缺什麼,補什麼。通過溝通了解患者最需要急於了解的知識或技能。
③針對病人需要糾正什麼行為 ,例如一個肝功不好的患者,當務之急是糾正其酗酒的不良習慣。
三、制定教育計劃——也就是我用什麼方法來做
①這是首先要考慮患者的接受能力,文化程度和愛好,同一種疾病,你在對一個老太太和一個大學教授講解時要考慮深度不一。
②什麼時間進行,上午、下午、晚上。根據工作或病人的情況,靈活掌握,不能病人這時候不舒服,疼痛、或者惡心,你來一句要給病人交接如何進行飲食控制。應該等病人情況緩解,願意溝通時在進行。
③用什麼方法,教什麼內容?是一個人講呢?還是幾個人一個小講座呢,可以更據病房疾病的種類,我是講知識呢,還是技能根據病人的需求,分階段,持續進行,不斷強化。
四、執行教育計劃——我怎麼做
①創造輕松地環境,靈活時間安排
按照計劃,逐步實施,切記,教育是靈活的,例如發葯時,可以講解葯物的知識,另外晨晚間護理時進行疾病教育,通過關心詢問患者飲食情況,及時指導,一方面進行了指導,另一方面還拉近了護患的距離。更利於我們開展工作。但是當探視者來時不能進行健康教育。以免引起患者反感,
②注意態度,學會傾聽,尊重患者。
③用通熟易懂的語言。盡量少用醫學術語。每次內容不宜過多。
④避免負性作用,降解葯物知識時應以治療作用作為重點,不要過多強調不良反應,以免引起患者抵觸心理。
⑤盡可能讓家屬參與其中,一方面,方便監督患者繼續治療,另外我讓家屬了解病情,因為家屬是患者的精神支柱。加強心理護理。
五、評價——病人學到了什麼
病房上級護士通過和患者溝通,根據結果評價目標實現情況,根據知、信、行,了解行為改變,對照遠期、近期目標實現情況。如良好繼續強化,如接受效果差,那麼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