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真正的教育應該怎麼做
真正的教育應該怎麼做
正確的教育好孩子
1、為孩子營造個好的成長學習環境。
成長環境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良好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很重要,這也對孩子的性格等方面影響很大。父母要為孩子創造個好的家庭環境,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2、信任孩子,經常與他們溝通交流。
父母應該與孩子做知心好朋友,對孩子有信心,即使他們做錯事,也要體諒理解,教他們認識到自己錯在哪兒了,並引導他們改正。
3、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
家長不能一味溺愛孩子,你不能一輩子永遠跟在他身後,所以要適當的放手,讓他們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過分依賴父母,這對孩子以後成長,步入社會都很有益。
2. 對孩子的教育,你覺得如何做才是正確的
每個家庭都十分注重對孩子的教育,父母讓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是為了讓孩子長大以後,能夠有一個幸福的人生。也希望孩子長大後比較有出息,就如古話所說的,父母對孩子的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有時候對孩子有過高的期望,也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壓力。那父母應該如何教育孩子呢?個人認為應該提倡鼓勵式教育。
一、給予孩子鼓勵與尊重
孩子最早接受到的就是家庭教育,所以說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至關重要,很有可能影響著孩子的一生。父母給予孩子鼓勵與尊重是尤為重要的,這種方式教育出來的孩子,才可能會有健全的人格,做事充滿活力,不卑不亢,有主見。
以上為個人觀點,民主式、尊重式、鼓勵式的教育都是對孩子未來的發展有好處的教育方式,不要過於專制,也不要過度批評或者是拿孩子去與別人家的孩子做對比,這樣做只會傷了孩子的心,最重要的是給予孩子更多的尊重與鼓勵,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的愛。
3.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育者
需要關心每一位學生、要落實到行動上、尊重每一位學生、了解每一位學生、面向全體學生。
1、關心每一位學生
做一名好教師、特別是一名好班主任,首先應該做到愛學生。對全班學生,無論他是出生於幹部權貴之家或平民百姓人家,無論他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或是令人頭疼的後進生,均應一視同仁,愛得公正,愛得讓學生信服。
2、做一名好老師,關心學生,不能只表現在語言上,要落實到行動上。
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使學生無時無刻不在感受到老師的關心與愛護。學生生病,輕輕關心幾句,為他送上一杯暖暖的開水,學生是不會忘記你的。老師與學生之間有了真情,有了愛,就具有了凝聚力的。
3、尊重每一位學生
做一名好教師,應該無私地把愛灑向每一個學生,始終堅持對學生持尊重的態度: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感情,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有禮貌地對待學生。教師尊重學生是學生進步的外因,學生自尊自強是他們進步的內因。
4、了解每一位學生
二十幾年的教育經驗使我懂得,教師愛學生,不是一個純粹主觀的過程,如果學生從來不向他們的老師敞開心扉,學生的心靈之門打不開,那麼教育就無法進行。如果學生不願意把自己的歡樂、痛苦告訴老師,不願意與老師開誠相見,那麼任何教育都是無效的。
5、面向全體學生
教師生活在學生中間,深知學生需要教師的關懷與愛護。而喜歡得到這種師愛的並非是一個或幾個孩子,而是所教的全部學生。但教師只有一個,時間和精力都有限,這就必須調動集體的力量,通過集體的關心使學生感到溫暖,相互影響、幫助、擴大和深化師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