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當前我國教育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我國教育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
我國的基礎教育階段,實行從小學到初中九年義務教育。全國80%的學校由政府舉辦,近九成的學生在公立學校就讀。但是幼兒園及職業學校以社會力量辦學較多。目前義務教育水平的均等化程度,基本可以按照經濟發展水平程度劃分。從橫向上看,東西部地區教育資源9分配不公,差距越來越大;從縱向上看,城鄉教育兩極化發展,各地區市、縣和鄉鎮的教育實力又存在巨大的差異。一方面中西部地區沒有足夠的師資力量,沒有標準的教育設施;另一方面東部地區教育資源過剩,通過奧數競賽、文體特長生等手段削尖腦袋往名校裡面鑽。城鄉二元化的存在限制了教育的均衡發展。世界上每個國家都存在著教育的非均衡發展問題,但是卻都沒有中國如此嚴重。
(二)教育經費來源單一且不足
我國實行」誰舉辦,誰出錢」的教育運行機制,教育部辦的學校由中央財政安排經費,各省和各地政府舉辦的學校由各自承擔辦學費用。義務教育的實施主要由縣級政府承擔。與其他國家相比較,我國教育支出占財政收入的比例還不足4%,直到2012年我國政府才首次實現財政性教育投入佔GDP的4%,這也是相當低的水平。
(三)教育理念陳舊腐化
教育觀念的落後是教育體制的悲哀。教育重理論輕實踐,重考試輕應用的現象比較嚴重。比如高考,目前我國的高考考試命題受教學大綱的局限,以「知識立意」為中心,輕能力培養,這就造成了學生死記硬背。而且地方政府嚴格得將學校劃分成重點與非重點。從小學到高中,教育部門對學校考核的標准唯分數論,衡量的尺寸是初中考入了多少重點高中,高中考入了多少重點大學,通過這種」激勵機制」來提高學校的知名度,來給教師發獎金,到最後形成惡性循環。學生沒有掌握學習的技能,沒有學會獨立思考的方法,自然出現不了傑出的人才。更為重要的是,一旦進入大學,他們會發現書本上的知識與社會現實大相徑庭,造成他們對金錢、對社會現實畸形的認識。如今,大學里陳舊的教學大綱啟發學生的是功利主義,灌輸的是僵硬的意識形態,根本不能培育學生健康、獨立的人格。
(四)教育缺乏可持續發展理念
從我國目前教育的舉辦來看,政府主導興辦教育佔主要部分,社會資金以及社會資金參與興辦的教育比例很小,基本上教育和市場之間是脫離的。公辦學校要想發展,就要想著法的從政府獲取資金,有了資金才有了發展的資本;民辦教育要想發展,就要從學費中獲得收人。基本上是公辦是公辦,民辦是民辦,很少有真正的多元化投資辦學模式,而恰恰正是這種辦學模式才最有生命力。因為辦學形式的問題,不能很好的依靠市場和社會發展,導致教育始終缺乏生機。
2. 目前我國教育存在哪些問題
目前我國教育總的來說還是符合大部分人的需求的,但是細節來說有以下方面還是有些許不足的。
一、學科發展不平衡。素質教育還沒有真正落實下來。現在許多學校在非統考學科方面的課程是比較少的,社團活動也比較少,但是這也是能夠理解的,畢竟不是所有學生自控能力都很好,能夠在參與社團活動的同時能夠收心學習。所以各大普通學校都不敢花費過多時間進行社團活動或者編排音樂美術這些課程。
但是我們能看到,這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優秀的學生能夠自我安排時間,豐富自己的課余活動,自己開展不同的活動。但是普及到每一個地區每一個學習還是比較難的,這是任重而道遠的。
3. 當前教育存在的問題
中國現在的教育有以下幾個問題。
一、教育的方向錯誤
以前,教育追求的是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不能只看成績說話,而現在,最注重的就是成績,絲毫不管其他方面的發展。很多好的學校,都是被定義為升學率高,升學率又是靠分數支撐上來的。這就使得學校不顧一切的追求成績分數,學校給老師壓力,老師就給學生壓力,天天布置大量的作業,還讓學生們買各種輔導資料,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
二、熱衷於教育事業的人少了
建國初期我國還有蔡元培,陶行知這樣的教育家,另外還有一批致力於教育事業,教育救國的教師們。而現在,越來越多的教師只是把教書當成了一份穩定的職業。
三、教育資源的不平等
在城市裡的學校,不管是硬體設施,還是師資力量,都比農村甚至是鎮上的學校,都要好很多。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種「馬太效應」,好的越好,差的越差。
四、不重視學生的其他教育
「從小學到大學,一共十六七年,二十多年看不見稻、粱、菽、麥、黍、稷,看不見工人怎樣做工,看不見農民怎樣種田,看不見商品是怎樣交換的,身體也搞壞了,真是害死人。」
學生有限的時間還是被壓縮在課堂上,經常就是體育課之類的不上,讓給其他主課老師。雖然外面一直提倡品學兼優,但其實還是成績壓倒一切。
很多成績好的優等生卻五穀不分,不愛勞動,好吃懶做,一天只知道學習,體育成績經常就是不達標,社會實踐能力也很差。
4. 當前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當前教育存在的問題有:
5. 中國教育現今存在哪些根本問題
1 素質教育流於形式,應試頌褲胡教育實質未變。
2教育功利化傾向嚴重,教育目的發生扭曲。
3各級學校行政化、官僚化傾向嚴重 許多教育官員和學校負責人根本不懂教育,管理方式簡單、粗放、違背教育和教學基本規律。
4 各地區教育水平差距大。
5教純斗育觀念相對落後,內容方法比較陳舊,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素質教育推進困難。
6學生適應社會和就業創業能力不強,創新型、實用型、復合型人才緊缺。
7教育體制機制不完善,學校辦學活力不足;教育結構和布局不盡合理,城鄉、區域教育發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