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如何做好教育傳播理論
擴展閱讀
沙灘城堡基礎怎麼建 2025-02-02 05:35:59

如何做好教育傳播理論

發布時間: 2023-09-09 16:46:21

㈠ 教育傳播有哪些方法各有什麼特點教育傳播必須遵循哪些原則

傳播與教育
一:教育傳播的概念
教育是一種傳播現象,教育過程是一種傳播過程。
教育傳播是一種以培養和訓練人為目的而進行的傳播活動。
二:教育傳播的特點
1受者的特定性
受眾——少、純、合、顯
大眾傳播的受眾——多、雜、散、匿
2傳播的導控性
教育傳播與大眾傳播相比,其目標更明確,對受眾更具有引導控制的作用。
3內容的系統性
4效果的明確性
這和教育傳播有明確的目標有關系。
三:教育傳播的方式
(一)自學傳播
自學傳播與自我傳播是兩個概念。前者是教育傳播的一種方式,傳者不是本人,而是教學材料。比如自學者看的書,即起傳者的作用。自我傳播則是集傳者與受者於一身,是主我和賓我的信息交流。
(二)個別傳播
個別傳播與人際傳播比較,有許多相似之處,例如傳者與受者都是不同的個體,並能立時得到反饋,等等。兩者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個別教育傳播具有明確的目標,教育信息流向向受者傾斜,而且這個傳播過程隸屬更大的一個教育傳播系統范圍(例如學校教育傳播系統),它的目標是那個大系統目標的一部分。而人際傳播可能具有各種不同的目標,例如朋友之間交談可以是個有心思,各有所求。
(三)課堂傳播
(四)遠程傳播(亦稱遠距離傳播)
如果將遠程傳播和大眾傳播加以比較的話,那麼除了前者具有嚴格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組織形式之外,兩者是十分接近的,有時很難分得清楚。

㈡ 教育傳播學的教師的傳播行為

在教育傳播中,教師的中心工作是信息的收集、加工與傳遞,這也就是教師的基本傳播行為。
一、教育信息的收集 教育信息的收集,是教師做好教育傳播工作的基礎。教育信息收集的步驟:
(一)明確信息收集的目標和內容 (教學目標一般分為三類:認知類、情感類、動作技能類)
(二)選擇信息源。信息源通常分為兩類:一是天然的信息源,包括自然界和社會現實中存在的各種事物;二是人工信息源,如書本形式的和非書本形式的各種教學媒體。選擇信息源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有用性 2、可靠性3、可加工性4、完備性
(三)考慮信息收集的方法。信息收集的方法多種多樣,這里介紹幾種常用的方法。
1.文獻檢索法。常用的文獻檢索方法有三種:(1)追溯查找法(2)直接查找法(3)循環查找法。
2.調查訪問法。常用的調查訪問方法有:(1)普遍調查法和抽樣調查法(2)面訪法和意問卷法(3)測驗量表法(4)儀器記錄法
(四)進行信息的收集
二、教育信息的加工
教師的工作不僅在於收集信息,更重要的是提供人加工過的信息。提供加工過的信息(包括認知、情感的、動作技能的信息)是教師的工作環節。教師完成:
1.信息篩選 2.信息管理 3.信息編碼
三、教育信息的傳遞
教育信息的傳遞,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信息聯系過程。這種聯系是通過信號的發出與信號的接收來實現的。
信號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物質形式,包括各種符號和傳遞信息的各種物質,如文字、圖形、實物及其運動形式等;一種是能量形式。如聲音信號、光信號、電信號等。
教師在傳遞信息時,應注意如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傳遞的信息要有針對性。
2.傳遞的信息應是完備的。
3.要注意信息的時效。
4.要注意學生的反饋信息。
5.要注意克服信息傳遞中的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