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有幾個部分
有六部分:
1、指導思想。
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著眼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始終高揚愛國主義旗幟。
著力培養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使愛國主義成為全體中國人民的堅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覺行動。
2、堅持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為鮮明主題。
偉大事業需要偉大精神,偉大精神鑄就偉大夢想。要把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作為不懈追求,著力扎緊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精神紐帶,厚植家國情懷,培育精神家園,引導人們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3、堅持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相統一。
新中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祖國的命運與黨的命運、社會主義的命運密不可分。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本質就是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
要區分層次、區別對象,引導人們深刻認識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徵和最大制度優勢,堅持黨的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國家富強的根本保障和必由之路,以堅定的信念、真摯的情感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以貫之進行下去。
4、堅持以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為著力點。
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要始終不渝堅持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引導全國各族人民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珍惜民族團結,維護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政治局面。
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不斷增強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旗幟鮮明反對分裂國家圖謀、破壞民族團結的言行,築牢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銅牆鐵壁。
5、堅持以立為本、重在建設。
愛國主義是中華兒女最自然、最樸素的情感。要堅持從娃娃抓起,著眼固本培元、凝心鑄魂,突出思想內涵,強化思想引領,做到潤物無聲,把基本要求和具體實際結合起來。
把全面覆蓋和突出重點結合起來,遵循規律、創新發展,注重落細落小落實、日常經常平常,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推動愛國主義教育融入貫穿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
6、堅持立足中國又面向世界。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開放兼容,才能富強興盛。要把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與擴大對外開放結合起來,尊重各國歷史特點、文化傳統,尊重各國人民選擇的發展道路,善於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共同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
Ⅱ 請問新、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它們的區別是什麼相互的利與弊又是什麼
一、春風化雨,《綱要》帶來教育內容關注點的改變。 《綱要》將帶給幼教的改變無疑是巨大的,其中最令我們感觸深切的是對教育內容關注點的改變。《綱要》中將幼兒學習的范疇按學習領域的維度,相對劃分為我們所熟悉的健康、語言、社會、科學、和藝術五個領域。縱觀整個《綱要》,每個領域。縱觀整個《綱要》,每個領域中都...沒有列出單獨的知識點或技能,而是從活動的角度附帶提出知識或技能的要求。這應該是《綱要》遵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精神,強調幼兒的主動學習,改革教學方式,希望教師不要把關注點過分集中在具體的知識或技能的教育學上,僅僅以固定知識點的達成為目標來設計教學活動,而是著力組織適合幼兒的活動,創造適宜的教育環境,從幼兒的實際生活中去發現教學賴以展開的資源,通過作用於幼兒的活動來對其發生影響,讓他們獲得一定的知識和技能。 理解教育內容關注點的改變應避免兩點: (1)過分關注知識或技能。這是我們正在改變的過去的做法。同樣一篇優美的童話,如果我們的關注點在知識和技能上,那就會為此花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反復練習某個詞語或段落,機械地記下故事情節。如果我們意識到詞語是幼兒在使用語言過程中自我建構的東西,只有使用才會有意義,那麼,就會按《綱要》所述:「使幼兒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與理解」,為此努力創設相適宜的環境。 (2)不敢涉及知識與技能。近日看到一次小班的公開教育活動,目標是通過修補圖書玩具,體驗到愛物惜物的情感。 教師在不敢涉及知識與技能的指導思想下,僅為幼兒提供一些破舊圖書和玩具任其自由修補。幼兒面對操作材料一籌莫展,大部分孩子都在看圖書,擺弄玩具或材料。活動是失敗的,其失敗處就在於缺少於相關知識與技能的支撐,幼兒沒有使用膠水、膠布、紙條以及修補圖書玩具的相關經驗,活動中獲得的可能性也很少,因此也就談不上愛物惜物的情感發展了。實際上,沒有知識和技能支撐的活動是不存在的,關鍵是在活動過程、環境中,要通過幼兒的主動構建來獲得包括知識和技能在內的整體發展。 二、藉風其舞,《綱要》帶給我們以人為本的教育之根。 關注生命,關注個體,這是文明的標志,社會進步的標志。《綱要》從一開始便明確凸出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思想,這應該是我們在進行任何教育活動的立足之本,應紮根於每一位幼教工作的心中,成為我們在幼教這塊土地上藉風起舞之根。《綱要》的所有條文都體現出對幼兒權利的尊重,對每個幼兒個性、能力結構與學習特點的尊重,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的尊重,對教育規律及其教育過程,特別是教育過程中人的尊重。 杭州師范黎安林老師認為:《綱要》細致到五個領域的次序安排上也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健康,作為個體生存質量好壞的表現,理應受到人們的關注。健康的身體,特別是生命的安全,是一切發展的物質基礎。語言,是人際維系的紐帶。社會,是人的生存、發展的本質。科學,是生存者的個體的帶有本能性質的反映。藝術,是生命激情的形式,是人性生活的孵化器。這五個方面,都是人們的發展不可或缺的,但其作用有大有小,《綱要》從人的需要、發展需要出發,因而安排有先有後,先是健康的語言,社會、科學、藝術。 二、迎風而上,勇敢迎接《綱要》帶來的挑戰。 《綱要》帶給我們的不僅是欣喜,它更是一次徹頭徹尾的洗禮、一場重大的變化、一個艱巨的挑戰。 它的挑戰性首先體現於教師。教師是幼兒園教育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力量,是高質量幼兒教育最主要最直接的創造者。新《綱要》要求教師以新的基礎教育理念來審視和反思自己的工作,自覺地規范自己的行為,理性地建構自己的教育的觀念。需要 教師創造與兒童生命特性相適應的教育,它應源自於教師對生命的熱愛、珍惜與敬畏,對生命規律和生命潛力的認識理解與尊重,對生命早期智慧的敏感、驚喜與理解;也源自於教師深刻懂得生命的整體性,懂得愉快的童年生活對於生命發展的獨特價值,懂得這一階段教育對每個幼兒個體生命的重要影響。《綱要》還要求教師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成為有專業素養的專業形教師。 《綱要》的挑戰性也體現於管理。怎樣從檢查書面計劃筆記了解師幼互動的實際情況,從教學評比觀摩到促使教師反思澄清和提升認識,怎樣從固定的作息與教育目標到給予教師更多的自主與創造,怎樣促進教師樹立明確的教育方向和正確的價值觀,促進教師專業的成長、相互的學習、合作、支持與溝通,都是幼兒園管理所面臨的挑戰。 《綱要》的挑戰性還體現於發展。在當今社會經濟體制下,幼兒園的生存發展承受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綱要》所體現的現代教育思想否定著傳統的應試教育,在應試教育制度沒有徹底改變的情況下,被人們接受還有一段距離,因此加強溝通與宣傳是幼兒園發展必須面臨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