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尊重教育包括哪些基本內容
尊重教育的基本內容:
教育是包含多種因素的活動,有其內在的規律性,尊重教育首先要尊重教育的內在規律,對教育規律的尊重是對教育的最大尊重。同時,也要尊重教育工作者,讓教師成為社會上最令人羨慕的職業。如何尊重教育呢?第一,教育部門要按教育的客觀規律來辦學,社會各界要按教育的客觀規律來評價教育、要求教育。第二,要在全社會范圍內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教師所從事的是一種高尚的事業,在教育活動中教師起著主導的作用。
「尊重教育」讓學生學會尊重
如今,體罰學生的現象不多了,可「心罰」還是屢見不鮮。「尊重教育」的實質就是教師尊重學生,讓學生在寬松、和諧、融洽的環境中輕松自然地獲取知識的營養、健康快樂地成長。這對於學生在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方面獲得全面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過去一直強調的是「師道尊嚴」,這本身並不錯,但由於過分突出這一點,而很容易忽視了對學生的應有尊重。有些教師為了顯示「師道尊嚴」,對學生則表現了過分的嚴肅,讓學生覺得其可敬而不可親,也就只能敬而遠之。有的教師甚至擺出「惟我獨尊」的架勢和「家長制」作風,完全把學生置於被動、消極的狀態。這不僅不利於培養教育學生,而且不利於形成學生的「尊重」意識和習慣。「尊重教育」是對傳統意識的一次強烈沖擊。對一些現成的做法已經視為正常自然,早已深深積淀於意識深處,以至於習慣成自然,見怪不怪了。比如師生談話難以做到平起平坐,使學生感到不安;學生遲到了要喊「報告」,老師當眾責備,使學生感到尷尬;還有的動不動就翻學生書包,使學生感到隱私權受到侵犯等。這些在無形中傷害了學生,而我們還覺得是應該的。而「尊重教育」則把這類看似正常的做法徹底拋棄,極大地顯示了「尊重教育」的人情味和人性化色彩。
近來學習十六大報告,時時被精闢的論述所吸引,尤其是其中的「必須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更是讓人感動。這「四個尊重」涵蓋了一切領域和各個方面,其意義不僅僅是對「勞動、知識、人才、創造」的重視,而且是對「尊重」的呼喚與倡導,其意義十分重大。
人都有被尊重和賞識的心理需要,這也是人的價值和尊嚴的重要體現。有了尊重,才會有和諧;有了尊重,才會有安定;有了尊重,才會有發展。人生和社會不能缺少「尊重」。
尊重只有形成為一種自然和諧的氛圍,才能使其真正得到自然體現。而要在全社會形成一種「相互尊重」的時代風尚,就必須從孩子抓起。
㈡ 如何尊重教師尊重教師的具體做法有那些
尊重教師的具體做法如下:
1、要在認識上,感情上去理解老師、體貼老師,不能簡單地認為老師是為了某種功利來從事教書育人的工作。
老師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還在備課,批改作業,學生全部酣然入夢的時候仍在查寢。如果是真是想的這樣,他們又何必如此辛苦地工;大可不管學習、紀律、衛生。這些超出工作時間的勞動又沒有經濟報酬呢?因為這些,所以更要理解老師的價值取向。
2、要尊重老師的勞動。
課堂上要認真聽講,積極思考,這也是尊重。學習中以進取的心態,嚴謹的風格,參與活動,完成學習任務也是對老師的尊重,有創新意識,對老師的教學提出建議,同樣也是尊重老師的一方面。
3、要接受老師的教育,在成長過程,有錯誤是在所難免的,可關鍵是能否知錯就改,如果能,那既表現出寬廣胸懷,也表現出對老師的尊重。
遺憾的是有些同學知錯但不改錯,惡意頂撞老師。所有的一切,無一不透露著不可理喻,缺乏改錯的胸襟和無知、愚蠢。因此,希望每一個同學都能知錯就改,接受老師的教育,這同樣也是對老師的尊重。
尊重教師注意事項
尊重教師意味著尊重教師的真正需要。老師的真正需求往往會被忽視,會被那些蕪雜的、強加的、不得不要的所謂「需要」所遮蔽。
如果教師個體身上承載了過多來自社會的精神期許,他們也許會不堪重負。教師首先是凡人,不需要被拔高的教育人生,教師要做的是跟隨自我,貼著教育的地平線,尋找個體與職業的幸福。 教書育人的使命崇高,責任重大,這是毋庸置疑的。
當前社會對教師提出一些過高的要求,將對教師的理想期許當成對教師個體日常行為的要求,教師承擔了許多超越自身能力的責任。
教師尤其需要「靜養」 ,本該最具學習能力和反思精神的教師緣何失去了思考力與進取心;為了創名氣、出政績,一些學校在不考慮教師能力、不在意教師感受的前提下發號施令,要求教師去做未必適合他們能力和興趣的事。
㈢ 如何教育孩子要尊重老師 家長如何教育孩子尊師重教
1、家長自己要尊師重教。要對孩子認真地進行尊敬師長的教育,因為有了尊敬,才能建立良好的師生感情。家長不妨告訴孩子,老師是人不是神,和我們一樣難免有缺點、犯錯誤。老師每天要面對那麼多的同學、問題,可能會處理不當,也可能會誤解了某個同學,或者是語氣太嚴厲了傷了學生的自尊。如果你心裡感到委屈,可以及時和老師交流,說出你的想法,但前提是你首先要尊重老師。
2、要轉變對老師的看法,不要先入為租沒主。家長要多挖掘孩子老師的優點,可以到學校做一些側面的觀察、調查,找一些對孩子老師熟悉的人,盡可能多地了解老師的長處、閃光點,然後裝作無意識的把老師的這些長處、閃光點告訴孩子,在孩子廳埋面前多誇獎老師,引導孩子認識老師的優點和長處,讓孩子對自己的老弊伏納師有崇拜感。
3、家長還要注意與孩子的老師多溝通。孩子不喜歡哪位老師,家長要主動與這位老師溝通,以尊敬、虛心的態度,傾聽老師的話,了解孩子在學校里的表現,設法取得老師的幫助和支持。讓老師適當給予孩子一些偏愛,比如批改作業詳細一些,主動找孩子談談心,課堂提問多一些,多給孩子一些表揚、鼓勵等等。老師的這些做法,讓孩子感覺自己非常受老師重視,比家長講的大道理管用多了,孩子很快就能改變對老師的看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