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新課改新課改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新課改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上世紀末,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新課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紀構建起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
新課改的主要內容是:
1、課程目標方面:反對過於注重知識傳授,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達成。以前的老師授課比較注重照本宣科,所教的內容大都跟書本一模一樣,這樣教出來的學生其思維能力相對較弱。新課改則更注重引導學生去探索新知識,而不是老師告訴你什麼就是什麼。
2、課程結構方面:強調不同功能和價值的課程要有一個比較均衡、合理的結構,符合未來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和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新課改除了需要學生掌握課本知識之外,更強調了德智體美等多方位的發展,使學生更適應新時代的需求。
3、課程內容方面,強調改變「繁、難、偏、舊」的教學內容,以前的教育當中有很多難度在中上的知識,導致兩極分化,有的學生解難題特別厲害,有的學生卻連基礎都掌握不了。新課改則更注重學生對於基礎知識的牢固掌握,以及全面發展。
4、課程實施方面,強調變「要學生學」為「學生要學」,以前都是老師要學生乖乖坐在教室里聽老師講,新課改之後則更強調了學生的積極性。教學人員應該通過一些方法,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積極主動的去學習。
5、課程評價方面,以前的評價過於強調甄別與選拔,現在強調評價是為了改進教學、促進發展。例如在評分機制上更為靈活,學生差一點點及格的情況下,老師可以酌情處理,讓他及格,增強自信,同事也激發對學習的興趣。
6、課程管理方面,以前基本上是國家課程、教材一統天下,現在則更強調「因地制宜」,也就是說各地可以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做相應的改動,使得教材、教學等更適應學生的發展。
(1)教育新課改你又知多少擴展閱讀: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人們已經感受到了一些變化:各地用的課本是不完全一樣的,老師上課不是「緊扣教科書」了。學生的「問題」多起來了,「中考」改為「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了。高中錄取不是只看分數了。
高中新課改「最要害」的變化是學生自主選課。也就是說,學生在完成必修課程的基礎上,有很大的「課程選擇權」,可以在一定的范圍內「想學什麼就學什麼」。
『貳』 新課改的教育理念
新課改的教育理念:以面向全體學生的素質教育為核心,建構主義為指導,採用探究性學習,開放性模式,創生性課程。
1、以面向全體學生的素質教育為核心。全體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和技能是新課改的中心任務。
4、開放性模式。課程的開放性,教師應不局一格,從單調的課堂里走出來,通過媒體看外面的世界;通過開放的教育資源環境建構學生的知識和情感。
5、創生性課程。在課標的准則下,課程是由師生這兩個主體共同創生和建構的。教育必需超越課本,在這方面廣義化媒體教學資源環境擔負不可替代的地位。
『叄』 新課改下的教育觀內容
新課改下的教育觀內容有:素質教育理念和教學觀。
一、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的基本內涵包括:1.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2.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3.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4.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5.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
3.教學從「重結論輕過程」轉向「重結論的同時更重過程」。(1)讓學生經歷過程。(2)要創設生活情境,生活情境要生動形象且符合實際特點。(3)要善於引導,教學的本質在於引導
4.教學從「關注學科」轉向「關注人」。(1)以學科為本位的教學理念的局限:重認知輕情感,重教書輕育人。(2)關注人的教學理念的表現: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