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面對哭鬧的孩子如何教育
1、育兒先育己,要教會孩子控制情緒,我們得先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一般在孩子大哭大鬧這個場景中,往往不止是孩子一個人在場,還有我們自己甚至會有更多的看客。孩子大哭大鬧的時候,肯定是有什麼原因造成的,有可能是他的願望沒有得到滿足,也可能是被我們批評或者其他原因。
作為在場的這個家長,我們一開始不是去關注孩子他哭鬧這件事,而是先去感受自己當下的情緒,因為我們無法去控制孩子的情緒,我們管不了人家是哭還是鬧。但是我們可以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當孩子有了這樣行為和情緒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可以自己先不發怒,是不是可以先控制好自己不去對孩子說「不許哭」,或者說一些更激起孩子負面情緒的話,如果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那麼很好,我們就可以進入下一步。
2、當孩子有情緒的時候不去提要求,而是穩定自己的情緒告訴孩子我們會等他。
孩子發脾氣了,他在哭,他在情緒特別激動的時候他是什麼都聽不進去的,我們要求人家不許哭,我們要求人家當下做這個做那個,其實都是一廂情願的想法。試想我們成人在傷心、抱怨或者痛苦的時候,我們也什麼事兒都不願意做呀,我們又怎麼能因為自己的意願去要求一個孩子這么做呢?其實這個時候這種要求,只會讓孩子更委屈,哭得更激烈,同時這個時候跟孩子溝通了也是沒有什麼效果的。
我們真正可以做的是無視他哭鬧的這種情況,可不是說把孩子扔在哪裡,然後說:「你哭吧,哭吧,你就哭吧,「或者離開不管他。我們是站在一個他能看得到的地方,至少我們能看得到他知道他很安全的地方,孩子在哪裡哭,我們不理他繼續做自己的事情。這個時候千萬不要有一人扮黑臉,一個人扮白臉。黑白臉是純粹給扮黑臉的人製造親子矛盾,所以最佳的辦法是告訴孩子「」沒有人會扮白臉來哄你,等你哭完了,請你來找我,我依然愛你。「
一旦我們堅持了這個做法,我們就可以讓孩子適當的發泄他們的情緒,如果孩子是因為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而哭,我們可以直接告訴他,哭完了之後他也不會得到他想要的東西。
3、孩子情緒平靜之後再去分析原因,幫助孩子找尋更好的解辦法。
孩子一旦發現,他哭我們根本不會理會他,他也確實無法用哭來左右父母的決定的時候,他就不哭了。他會收拾自己的情緒來一場冷靜的談判,這個時候就是我們跟孩子交談的最好機會。
當孩子哭的時候一定要告訴孩子:「你可以哭,哭吧,請你哭完記得來找我。」我們需要孩子從哭鬧中去學習,所以在他哭鬧的時候我們不打擾他,因為那個時候我們的反應會讓孩子有機可乘,甚至導致他哭的更凶,萬一他就是想用哭鬧來控制我們呢?
等他不哭了,這時孩子的情緒會慢慢平復,這個時候才是教育孩子最佳的時期,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跟孩子分析她為什麼哭,有沒有比哭更好的解辦法。
㈡ 孩子愛哭的教育方法
孩子愛哭怎麼教育
孩子愛哭怎麼教育,我們都知道孩子在一段建立起信任的關系中總會有重重困難,那麼大家知道孩子愛哭怎麼教育嗎,下面我就帶告訴大家孩子愛哭的教育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有需要的家長!
孩子愛哭的教育方法1
1、孩子愛哭怎麼辦之了解哭鬧原因
對於孩子的要求要表示充分的理解,並且正確的對待。孩子在悲傷、氣憤或是受了委屈而哭時,家長應該向孩子表示出你是完全明白他的心情的,這樣孩子覺得有人理解自己,心情自然就會好很多,而不會繼續哭鬧了。對於孩子是因為沒有滿足自己的要求而任性哭鬧時,父母應該仔細地探究孩子一定要堅持的原因,不要以自己的承受能力或者價值判斷來否定孩子的要求。對於確實不合理、過分的要求,就應該堅決否定,不能夠嬌慣,同時向他們講明白不可以滿足他們的原因。
2、孩子愛哭怎麼辦之採取忽視方法
孩子無理取鬧,試圖以大哭來達到自己的無禮要求,父母可適當採取置之不理的忽視方法,讓孩子覺得哭不能引起成人的注意,從而減少次數。
不過,採用這種方式,爸媽首先應和孩子講道理,當孩子對道理置之不理時,爸媽再採用冷處理的方法來應對。對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爸媽不要被「眼淚」所打動,一時心軟,而予以滿足,否則會造成孩子今後一而再、再而三的慣性。
3、孩子愛哭怎麼辦之學會控制情緒
愛哭的孩子特別敏感,所以對大人的`焦慮、緊張、憤怒、憂郁等情感,極易被影響,因此大人自己要放鬆,控制好自己的情感,不影響孩子。如果情緒已經表露,最好立即對孩子進行簡單的解釋,免得孩子不斷地猜想,加重敏感。但不可將自己的情緒轉向孩子,因為孩子沒有必要承受父母的情緒。
4、孩子愛哭怎麼辦之多些鼓勵少點批評
對孩子要少批評,多表揚,例如,「你自己把背心脫下來,真了不起」,「讓我們看看衣服上的小狗,如果我們把它調到前面來,就更好了」。孩子做事沒有達到大人所希望的那樣,但他只要盡力了,就別批評他。假如孩子驕傲地告訴父母,「我自己洗手了」,父母不要急於指責他「把水灑得到處都是」,而應先鼓勵他自己洗手是件好事,然後再幫助他把水擦掉。
孩子愛哭的原因
一般來說,孩子愛哭主要是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由於孩子天生就愛哭還有一個方面是由於後天習慣形成,有些孩子天生性格急躁很容易因為小事而苦惱,有些孩子是由於後天家長的溺愛認為哭可以解決一切問題,所以教育愛哭的孩子首先就要了解孩子愛哭的原因。
那麼,怎樣教育愛哭的孩子呢?由於孩子愛哭原因分為兩大類,那麼正確教育孩子愛哭方法也要因人而異,首先,家長們應該理解孩子,不要因為孩子愛哭而心生厭惡,嘗試理解孩子並逐漸培養孩子們的自尊心,讓孩子們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而不是以哭的方式。
在教育愛哭孩子的時候盡量控制自己的情緒,父母是孩子一直的老師,父母應該給孩子們樹立好榜樣,盡量多一些鼓勵而少一些責罵,在教育孩子的同時注意說話方式,不要總是以家長的身份居高臨下,孩子哭鬧的時候嘗試轉移孩子們的注意力,久而久之孩子們愛哭的毛病就會慢慢消失的。
最毀孩子的教育方法
1、當孩子口出污言穢語時,總是譏笑他。這會讓他的詞彙越來越不成體統,說出話來把人氣個半死。
2、當孩子與鄰居、老師或其他人發生沖突時,家長堅定不移地站在孩子一邊,這容易讓孩子認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對的。
3、永遠不對孩子進行精神、道德教育,讓他自己混到成年時再說,讓他自己去決定一切。
4、孩子犯了錯誤不指出來,免得孩子會感到內疚。這樣他將來出去偷東西,或者因為其他原因犯罪而被逮捕的時候,會感到全世界都在同他作對,他反倒成了受害者。
5、把孩子隨手亂扔的一切東西都替他收拾好,不讓孩子自己動手。這樣孩子會養成好逸惡勞的習慣,遇事把一切責任都推給別人。
6、不論書刊好壞,任其自看,不聞不問,更不予以干涉,不管孩子的腦袋裡裝了多少垃圾。
7、父母經常吵架,惡語相向,根本不顧忌孩子在場。
8、孩子要用多少零花錢都照給不誤,不注重培養孩子的節儉意識。
孩子愛哭的教育方法2
1、理解孩子的敏感性
愛哭的孩子遠比不愛哭的孩子要敏感,有時父母說話大聲了一點,他們都會錯誤地理解為是父母對他們的指責。父母要求孩子不準哭只會令他們哭得更加厲害,更多的時候父母們應該理解孩子的內心和想法,在知道孩子是敏感性性格之後,盡可能地不對孩子有過高的期望值,溫柔地對待孩子,盡可能蹲下身來和孩子交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並且鼓勵他們對自己有自信心,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讓他們由敏感慢慢過度到自信、自強、自立。
2、培養孩子獨立
對於有些孩子來說,他們對父母或是家人過於依賴,自己什麼事也不會,還養成了愛哭的壞習慣。這當然和父母們平時的教育方式也脫不開關系,有些父母過於溺愛孩子,導致孩子壞習慣一堆。父母應該從小培養孩子自己動手,養成獨立自強的好習慣。而不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這樣子的孩子遇到一丁點問題就只知道哭,哭有什麼用?哭又解決不問題。更多的時間,父母應該讓孩子明白,哭是弱者的行為,而只有強者才不會被社會所淘汰。
3、讓孩子講出自己的感受
孩子遇到難過的事情時,他們用哭聲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如果父母能好好地傾聽孩子此刻的感受,站在孩子的角度為孩子思考,他們也就不會哭得那麼厲害,甚至馬上停止哭聲。而有些父母在孩子哭的時候橫加指責,根本不聽孩子解釋,也不聽孩子說出原因和心裡的感受,這是錯誤的處理方式,孩子也就會越哭越傷心,因為他們覺得沒有人理解他們。
4、不要隨意指責打罵孩子
有些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不打不成材,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孩子不是被打得哇哇大哭,就是打得渾身是傷。這樣子的教育方式很不可取,家庭暴力傷害的不止是孩子的身體,還有心理健康。因此,父母們切不可以對孩子動手,而是應該多鼓勵孩子,多跟孩子溝通交流,有事好好跟孩子說,正確引導孩子改掉愛哭的毛病,而不是隨意動手打罵孩子。
5、父母以身作則
父母們總愛對孩子說應該做個友善的小朋友,說話要有禮貌,要學會幫助他人。但孩子事實上更傾向於觀察身邊發生的事來學習經驗,尤其是他們還是嬰兒的那幾年。
所以為人父母,首先自己要在言辭和行動上都做一個友好、善良的人。凡事要有耐心。不管是在自己的家庭,還是在社區里,都實踐幫助他人這件事。在家裡應該把重點放在增加正面的互動,而不是糾正錯誤的言行上。
6、多陪孩子玩耍
玩耍就是孩子的語言,是他們建立關系、認識世界和表達情感的方式。但是,很多孩子平常都缺乏足夠的時間來隨性地玩耍。
給孩子足夠的時間玩耍很重要,而陪他們玩也同樣重要。如果你的孩子邀請你一起玩的話,你應該盡可能地接受邀請,因為那是你的孩子重視你們關系的表現。
7、建立信任
孩子在一段建立起信任的關系中,更容易表現出善意,作出幫助他人的舉動。為人父母這件事對很多人來說,都像一份沒有盡頭的待辦事項清單,不管孩子多大,處於哪個人生階段,父母總是需要為孩子做更多事。
如果在這些事中要強調一件事的話,我想說的是,有時候父母應該放慢步調,花更多時間在關系的建立上。孩子們需要和爸爸媽媽、兄弟姐妹一起玩耍,來體驗生活中每一個美妙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