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為什麼唐朝是教育史上的黃金時期
擴展閱讀
送同學小禮物送什麼 2025-02-02 09:53:46
k線基礎知識什麼是k線 2025-02-02 09:48:57

為什麼唐朝是教育史上的黃金時期

發布時間: 2023-09-05 02:34:22

1. 唐代是中國教育史上的黃金時代,其突出特點是 、 。

終於動筆寫唐朝的教育了,前思後想了幾天,不知從何下手,唐朝的教育算是空前發達,蓬勃發展的一個階段,但正是因為太富有朝氣,反而不知道從哪裡來說,論人,有大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論事,有修書立史,貞觀之治,論思想,有尊崇儒術,兼重佛道。每一個都能獨立開篇,但是本系列只是想做概述,並不想具體的把事情說清楚,所以這一篇唐朝,我們且聽且過,但涉獵爾。

唐承隋制,沿用並發展了隋朝的科舉制度,讓一群唐朝的屌絲家庭可以學而優則仕,所以制度決定了底層邏輯,我們前面一直都在說制度的重要性,因為學習好可以當官,哪怕你只是平民,只要學習好,就可以當官,所以,從官宦家庭到平明百姓,都很重視家庭教育,更何況唐朝政府非常照顧中小地主階級,這相當於扶植了一批中產家庭,更有能力讓自己的子女獲得更好的教育,從而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所以,科舉制推動了全社會對教育的重視程度。

唐朝的家庭結構是同居共財,很多四世同堂,五世同堂的,更有鄆州壽張人張公藝九代同居,這樣的家庭結構,讓家庭教育更加的完善,大批出現了成文的家規,家風,家法。看過以前香港片沒有,動不動就家法伺候,就是這個規矩。在這個家庭的小社會里,家法就是最大法,你犯了唐律,家裡人可能都會保著你,但是犯了家法,是萬萬沒人敢替你說話的。所以在唐朝,家庭教育也是被推上了高點,而且形式多樣化,著名的有《柳氏家規》,是我國家庭教育史上最早的一部比較系統完整的家法,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自己上網找找具體內容,很黃很暴力,稍有不服就是一頓打的那種,還規定了用什麼打,打多少下,打完以後怎麼辦,真是逆子剋星。還有很多大詩人滿腹詩書,通過寫詩拐彎抹角的來教育自家晚輩的,這叫詩訓,比如李白的《送外甥鄭灌從軍三首》里:六博爭雄好彩來,金盤一擲萬人開,丈夫賭命報天子,當斬胡頭衣錦回。很多的詩句都是朗朗上口,有才的寫出來教訓自家娃的,也會被別家父母拿現成的來用。所以那時候的老爹,在家裡來客人的時候,可能就會沖自家兒子來一句:尊人共客語,側立在旁聽,莫向前頭鬧,喧亂作鴨鳴。裝個逼來給客人看看自己家風有多好。值得一提的是唐朝時對女孩的教育也有專門的書籍,以前我們說過漢朝班昭的女戒,在唐朝有李恕的《戒子拾遺》,說要「兼教男女」,看到沒有,這也是提倡男女平等的。每次說到男女平等,就想多說兩句,中國其實古代文學里,很多文學大家表達的都是男女平等的,但是傳來傳去,加上確實很多底層人認知能力不夠,硬是把說男女平等的文學說成了重男輕女。重男輕女其實是小農經濟體製造成的,因為男人是主要勞動力,大文豪有幾個是小農家庭出來的?剛提到李白,流傳千古吧,誰敢說小學的時候沒被他的詩虐過?大文豪。他有沒有錢?土豪一個啊(後來敗光了就不說了,他那種花錢方法,能敗光祖孫三代的),《將進酒》一文中: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不懂的同學自己查下五花馬和千金裘是什麼品相檔次的東西,隨隨便便就拿去換酒喝了。更有「千金散盡還復來」的千古裝逼佳句。所以在流傳千古的文章里,少有能看出重男輕女思想的。跑題了。

說到當時的家庭教育,開始出現了另一個現象,就是不僅僅教導晚輩純儒學的重義輕利了,開始進行義利並舉的教育思路:兼相愛,交相利。在上一篇文章中,介紹晉朝顏之推的《顏氏家訓》里,他還教導子弟不可「輕農事而置末業」,這里的末業就是經商,古代商人的地位極地,士農工商,排在最後。但是在唐朝,已經開始重視商業發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