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加強中小學生的德育教育
事實告訴我們在培養教育學生的時候,一定不能忘了對他們進行必要的說服教育,向他們進行全面系統的道德規范教育。 學生由於社會經驗不足,認識水平不高,看問題容易出現片面性,甚至偏激,致使出現一些缺點和錯誤,但一般都屬於思想認識問題。運用說理教育方式方法,以理服人,啟發自覺,調動內在積極因素,引導他們不斷進步。忽視必要的說服教育,單純抓行為訓練有很大弊病,它會使學生的行為成為盲目的行為,甚至可能培養出外表溫文爾雅而內心並不健康的偽君子、兩面派。 當然運用說理教育方法時切忌挖苦、諷刺,要以理服人,不是以勢壓人,教師態度要溫和,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交流,不要板著面孔訓人。讓學生覺得你既是嚴師,又是摯友。這樣你的態度才能被學生心悅誠服。切忌空話、大話,他們需要坦率的、真誠的充滿感情的教育。力爭做到「情是深,心是暖,語言是生動」。切忌盲目性,教育固然具有「遇物而悔」的特點,但每次說理教育要說得有水平,有新意,說到學生的心坎上,這樣才能事半功倍,應事先「備課」。 (二)運用榜樣示範教育方法 榜樣示範教育是以教師和其他典範、典型人物的優秀品質去影響孩子的思想、感情和行為的教育方法。中學生的思維方式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特別是初中生,抽象思維還沒有發展起來,而形象思維發展很快,因此越具體越形象的事物越容易接受。加之榜樣是活的教科書,形象、生動、具體對學生具有更大的說服力、更強的感染力,促使學生經常對照自己,檢查自己,引起自愧和內疚。運用榜樣示範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分析,分辨哪些是真、善、美,哪些是假、惡、丑。例如對於當今社會的非主流文化,90後的學生喜歡模仿,出現各種怪異的打扮和穿著,教師要善於運用榜樣的力量幫助學生認識什麼是青春美,什麼是學生的裝束,提高學生的鑒別能力、分辯能力和抵制能力。 (三)運用規范制約教育方法 「制約法」就是用紀律規范制度等約束學生,使其按正確的要求去做,並逐步形成良好道德品質的方法。「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教師應定出嚴格的制度約束學生。人都有一定的惰性,不要說學生就是大人也需要紀律制約,沒有制度,學生想怎樣就怎樣,就很難成才。學校班級應該根據社會的需要,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思想行為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制度。如:**常行為規范、學生守則、值**生守則等各項制度。有了制度還要認真貫徹執行,教師要用制度嚴格要求學生「一以貫之」,經常提醒學生按制度去做,事前用制度提醒孩子,事後用制度進行總結對照,使制度真正成為約束孩子行為的「法律」。
B. 中學生如何教育
中學生家庭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基礎,在孩子健康成長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時期做好孩子中學階段家庭教育工作主要有5種方法:
一、思想引導法。中學生已經基本脫掉小學生的稚氣,但又不像成年人那樣思想成熟,他們精力充沛、求知慾強、上進心強;同時,由於思想發展未定型,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家庭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時,要緊密聯系孩子的思想,從意志品德、遵紀守法等方面進行引導式教育。堅持不懈地向孩子灌輸知識就是力量的觀點,叫響「學生不學習不算盡責任,學習學不好,不算好學生」的口號。引導教育不可一味關在家中講道理。要善於搞好「結合」、「滲透」,把家庭引導結合滲透到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中去,針對孩子的學習任務、現實思想、生理健康等特點,見縫插針地進行引導,有的放矢做工作。
二、目標鼓勵法。學習中目標鼓勵,就是根據「水漲船高」的道理,幫助孩子設計學習目標,來激發積極性,使孩子不斷向更高的知識高峰攀登。大量事實證明,印實可行的學習計劃目標可以催人向上。因此,家長要根據孩子思想素質、文化基礎、承受能力,制定切合實際的學習目標。為孩子制定的目標,既要堅持高標准嚴要求,又要通過努力可以達到;既要有年度目標,又有月、周短期目標。在明確整體目標同時,還要分科目制定逐日完成的小目標,依次實現和突破,不斷「添油」、鼓勵,使孩子像上樓梯一樣,一步高一步。為使孩子目標裝在胸中.家長可製作成績―覽表,利用《學校和家長聯系本》,將孩子每次考試、測驗成績,直觀地用曲線反映在坐標上,使孩子、家長一目瞭然。對完不成指標的科目,家長要及時進行補課,或找人幫助。
三、形象感召法。教育實踐證明:「喊破嗓子,不如做好樣子制定切合實際的學習目標。為孩子制定的目標,既要堅持高標准嚴要求,又要通過努力可以達到;既要有年度目標,又有月、周短期目標。在明確整體目標同時,還要分科目制定逐日完成的小目標,依次實現和突破,不斷「添油」、鼓勵,使孩子像上樓梯一樣,一步高一步。為使孩子目標裝在胸中.家長可製作成績―覽表,利用《學校和家長聯系本》,將孩子每次考試、測驗成績,直觀地用曲線反映在坐標上,使孩子、家長一目瞭然。對完不成指標的科目,家長要及時進行補課,或找人幫助。教育實踐」。很多孩子品學兼優、誠實勤勞、文明禮貌,固然是學校、社會教育的結果,但更重要的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家長的表率作用,對孩子健康成長有著強烈的感召力。因此.只要家長強化「為國教子」的意識.努力工作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為孩子做出樣子,就一定能夠帶出你所理想的孩子來。
四、談心疏導法。熟話說「知子莫如父」。家長要針對孩子在不同時機、不同原因中暴露出的心理、思想問題,及時進行談心疏導。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做到「三勤」,即勤了解孩子在學習中的思想反映;勤觀察孩子在學習中的精神狀態;勤談心及時疏導孩子的思想疙瘩。對因階段性身體素質差,學習跟不上的,要多鼓勵少指責,幫助其「趕隊」;對因對學習科目不感興趣產生厭煩情緒的,要勤敲打多引導,幫助增強興趣;對因考試成績不理想而泄氣的,要心平氣和地幫助其分析原因,找准症結,鼓勵士氣;對因在校和同學老師發生口角,影響學習勁頭的,要耐心開導,熱情幫助化解。另外,家長在與孩子談心時,不但要告訴孩子「怎樣做」,而且要讓孩子明白為什麼「這樣做」,從道理上說服孩子,在談心的方式上也應該選擇合適場合,這樣才能起到更好效果。
五、獎懲激勵法。在思想教育的前提下,運用獎勵、批評手段,也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一種有效方法。獎勵要以精神獎勵為主,物質為輔。如孩:廣考試成績突出,在學校獎勵的基礎上,家長可口頭表揚,還可以向親友通報,擴大贊揚范圍,也可以優先購買學慣用品、日用品,還可以逛公園、打游戲機(家用)、看電影等。對學習不認真,考試成績較差時,要嚴厲批評,該處罰的一定處罰。使孩子始終都有一種學習壓力,切實改變「學好學壞一個樣,學與不學一個樣,學多學少一個樣」的現象,創造好學上進的光榮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