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如何教育孩子前進
擴展閱讀
送同學小禮物送什麼 2025-02-02 09:53:46
k線基礎知識什麼是k線 2025-02-02 09:48:57

如何教育孩子前進

發布時間: 2023-09-04 04:56:03

A. 如何激勵孩子的上進心

您好,我這邊有些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激勵孩子積極向上的6句話 贊賞和激勵是促使孩子進步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每個孩子都有希望受到家長和老師的重視的心理,而贊賞其優點和成績,正是滿足了孩子的這種心理,使他們的心中產生一種榮譽感和驕傲感。孩子在受到贊賞鼓勵之後,會因此而更加積極地去努力,會在學習上更加努力,會把事情做得更好。贊賞和激勵是沐浴孩子成長的雨露陽光。 1、你將會成為了不起的人! 2、別怕,你肯定能行! 3、只要今天比昨天強就好! 4、有個女兒真好! 5、你一定是個人生的強者! 6、你是個聰明孩子,成績一定會趕上去的。 二、使孩子充滿自信的7句話: 自信心是人生前進的動力,是孩子不斷進步的力量源泉。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其自信心的培養。可以說,許多學習落後或者逃學、厭學的孩子,都源於自信心的喪失。只有自認為已經沒有指望的事,人們才會放棄,學習也是一樣的,只有孩子認為自己沒有希望學下去了,他才會逃學、厭學。實際上,即使那些學習很差的孩子,只要我們能重新燃起他們內心自信的火種,他們都是萬全可以趕上去的。 1、孩子,你仍然很棒。 2、孩子,你一點也不笨。 3、告訴自己:「我能做到」。 4、我很欣賞你在××方面的才能。 5、我相信你能找回學習的信心。 6、你將來會成大器的,好好努力吧。 7、孩子,我們也去試一試? 三、促使孩子學習更優秀的7句話 非志無以成學,非學無以成才。學習是孩子成才的唯一途徑。沒有哪一位父母會不關心孩子的學習問題。要使孩子學習好,一方面在於引導和鼓勵,把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使他們成為樂學、肯學的好孩子。另呀方面。需要教給孩子有效的學習方法,使他們掌握高效的學習武器。方法即是孩子學習好的捷徑,即是孩子通向成才之路的橋梁。 1、凡事都要有個計劃,學習也一樣。 2、珍惜時間,就是珍惜生命。 3、你再好好思考思考。 4、提出一個問題,我就獎勵你。 5、你就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吧。 6、做完作業再玩,不是玩得更開心嗎? 7、只要努力,下次就一定能考好。 四、促進孩子品行高尚的8句話 知識學得再多,但如果不懂得做人的道理,也很難在將來獲得成功。在現實社會中,許多父母對孩子往往只抓孩子的學習,不及其餘。有的父母甚至認為,孩子怎樣做人,等她走上社會自然就會明白。其實,這種認識是十分錯誤的。一個人的任何技能,都不是一朝一夕可能學成的,何況是應對復雜的社會和人際關系。因此,父母應盡早多向孩子講解解做人的道理,並為孩子做出榜樣。 1、品德比分數更重要。 2、誠實是做人的第一美德。 3、競爭中的公平最可貴。 4、凡事都要問一問自己的良心。 5、要學會說一聲:謝謝。 6、你知道關心父母,這讓我很開心。 7、我很高興你有一顆同情心。 8、我希望你是個懂禮貌的孩子。 五、鼓勵孩子自立自強的11句話 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自立自強的品性和奮斗精神。可是現今的大多數獨生子女,在父母過分的呵護和嬌慣之下,非常缺乏自立自強的意識。甚至有些孩子,除了上學讀書之外,生活中的事他們一概不知,甚至連自己的鞋帶都系不好。這樣的孩子將來走上社會,怎麼會成功呢?因此父母一定要對此有個清醒的認識,盡早鼓勵孩子自立自強,培養他們不軟弱、不撒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品性。 1、你想做的事情,由你自己決定。 2、自己去做吧,不要依賴別人。 3、你可以鍛煉一下自己嘛。 4、路是自己選的,就要對自己負責。 5、你大膽去鍛煉一下不是很好嗎? 6、拿出男子漢的勇氣,闖過來。 7、能夠管住自己是你將來成功的保障。 8、你自己解決這個問題吧。 9、跌到了,要自己爬起來。 10、你一定要自己走路去上學。 11、由你去交錢,好嗎? 六、幫助孩子熱愛勞動的5句話 熱愛勞動是人最重要有品性之一。世界上的成功人士大都有熱愛勞動的好習慣。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培養他們們熱愛勞動,既能增強其自立自強的精神,又可以使其在勞動中學會生活技能,對今後的生存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因此家長千萬不要把眼光只盯在孩子的學習上,而應當從小就重視對孩子進行勞動觀念的教育和勞動能力的培養。 1、勞動能讓你更快樂。 2、你多做幾次就會了。 3、第一次,誰都一樣。 4、好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5、你也來嘗嘗當家的滋味。 七、引導孩子學會與人交往的6句話 交往是人們實現合作與溝通的前提。不會與人交往的人,在社會上很難受到別人的歡迎的,而一個不受歡迎或不被他人接納的人,也是根本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因此,父母應當充分認識讓孩子學會交往的重要性,從小鼓勵孩子與同學朋友積極交往,從而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和將來走上成功之路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1、孩子,做人要坦盪,待人要坦誠。 2、你要學會融入集體中。 3、用你的誠心贏得他人的歡迎。 4、不要隨便地懷疑別人。 5、朋友之間要相互信任和理解。 6、同學之間要友愛互助。 八、鼓勵孩子勇於糾正缺點的12句話 每個人都會有缺點,孩子當然也不例外。但父母怎樣面對孩子的缺點,卻很有講究。教育學家認為:用粗暴、打罵等方法糾正孩子的缺點,很可能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不可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只有用說服教育、講道理的方法,使孩子認識到缺點錯誤的危害性,他才會主動地去改正缺點。因此父母教育孩子糾正缺點,必須講究方法。 1、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要說謊。 2、每個人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3、自我約束是對自己負責。 4、罵人是一種可恥行為。 5、你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 6、你是個懂事的孩子。 7、有耐心才能做好任何事情。 8、我們找個鍛煉細心的事情做一做。 9、凡事都要冷靜,不能急躁。 10、游戲可以玩,但不能沉迷其中。 11、膽子大些,再大些。 12、偏食會妨害你的成長。 父母不應該對孩子說的話 1、瞧你那副蠢樣。 2、你真讓我感到羞愧。 3、你這樣的孩子肯定沒出息。 4、這孩子太不爭氣,腦瓜笨得要命。 5、我們家怎麼有這么一個不爭氣的孩子呀。 6、別參加比賽了,參加了也獲不了獎。 7、你不行,我來。 8、你沒有一件事做得漂亮。 9、你這個窩囊廢。 10、你還小,懂什麼?你照我說的去做就行了。 11、你看,人家多能幹,你只會玩。 12、老是考不好,你將來肯定沒出息。 13、考不上大學你還有出息嗎? 14、考好了獎勵,考不好懲罰。 15、一定要進前5名! 16、為了媽媽,你一定要考好! 17、若考100分,我就給你買禮物 18、就你這成績以後掃大街去吧。 19、以後我再也不會相信你! 20、乘車時把身體放低些,省下錢給你買東西。 21、那是為了鼓勵你,隨便說說的。 22、這是公家的花,不摘白不摘。 23、他打你了,你怎麼不打他。 24、沒事,反正沒人看見。 25、哭什麼哭?竟然一點都不害臊! 26、我說的你敢不聽?老子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還多。 27、那裡很危險,你不能去。 28

B. 如何積極正面的教育孩子

如何積極正面的教育孩子

如何積極正面的教育孩子,教育方式也有正確與錯誤之分,錯誤的教育只會成為孩子成長道路上的攔路虎,以下是如何積極正面的教育孩子的方法,想知道就快來一起看看吧。

如何積極正面的教育孩子1

一、和孩子做朋友,不採取過激行為

正確地教育孩子就要放下姿態,主動和孩子做朋友,而不是一直表現得高高在上。家長要經常與孩子進行深入、親密的交談,傳遞出自己對孩子的愛。

此外,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們要首先平復自己的情緒,切忌對孩子採取過激行為,不論青紅皂白先來一陣棍棒教育,而是要心平氣和地幫助孩子分析、解決問題。

粗暴地對待孩子不僅無法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加以改正,還會讓他們內心留下陰影,性格也變得偏激。

二、多給孩子一些陪伴

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父母的愛和陪伴,只有在爸爸媽媽的精心教導和陪伴下,孩子才能受到更好的教育、養成良好的習慣。

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迫於生活的壓力,不得不讓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過來幫忙看孩子或者直接將孩子留在老家。

這樣的話,父母無法給予孩子足夠的陪伴,會對他的成長造成不良影響。

因此,父母要更加用心地對待孩子,平時多和他們溝通、交流或者多視頻、打電話,及時了解他們的生活和學習情況,讓他們感受到即便爸爸媽媽不在身邊,也依然在關心和愛著自己。

三、家長要做好榜樣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言一行都會給孩子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家長必須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有很多書香世家就是如此,父母素質高、德行好,孩子自然而然也很有教養。

相反,如果在一個烏煙瘴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孩子也很難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四、學會尊重孩子

孩子雖然要依附於父母成長,但他們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需要別人的尊重,比如:

尊重孩子的興趣——興趣是不斷激發孩子創造力的內在動力,當孩子表現出對於某一方面的興趣時,家長切忌扼殺,而是要進行鼓勵,讓興趣助力孩子學會一項新技能;

尊重孩子的人格——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也不要過度責罵,而是要幫助他意識到錯誤,並指導他們進行改正,避免下次再犯;

尊重孩子的意見——當家庭中需要作出重要決定時,別忘了問問孩子的意見,尤其是關繫到他們身的決定。這樣,孩子才能感覺到被尊重,以後也能成長得更加自信和優秀。

孩子猶如一張白紙,長大成材全靠父母的細心教育和培養。家長們學會以上四點,不但可以讓孩子身心健康發展,也能建立親密的親子關系,在孩子在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中長大。

如何積極正面的教育孩子2

一、肯定和尊重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不是父母一生的續集,不可因為生養了孩子就覺得孩子一生對自己都有虧欠,其實我們在把她帶到人世的時候,也沒有徵求她自己的意見。而隨著物質的富足,現在的孩子對於尊嚴更加看重。因為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當已經滿足了基本的物質需求後,人就有被尊重的需要。

孩子不聽話,不是孩子的錯。在安排時間表的時候,要更多的'徵求孩子的意見,讓她有參與感和獲得感。但是如果她在能夠自我承擔結果的時候,要允許她試錯。不可以用自己的意見代替她的意見。因為現在的試錯成本還比較低。

正面管教的核心是和善而堅定。這區別於嚴格型家庭和驕縱型家庭,應堅持寬嚴適度的原則。對原則要堅守,要外圓內方。和善而堅定是正面管教的「靈魂」。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顏之推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簡則慈孝不接,狎則怠慢生焉。」就是說,對子女濫用父母的權位,簡單粗暴,子女就不會孝敬、服從。

立足於正面教育,注重孩子自信心的培養。對孩子許諾要慎重,培養孩子守信的習慣。

很多家長會有一個疑惑:「為什麼當年我們父母對待我們的教養方式現在會引發孩子的反抗?」這就是時代環境的變化。伴隨著新時代的來臨,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和相互尊重已經成為一種社會風氣。這種平等和尊重不僅僅是限於成年人之間,也存在於成年人與兒童少年之間。孩子 通過電視,手機和電腦以及學校的學習獲取並認可了這種觀念,當面對現實中

父母利用傳統的威權方式與孩子進行互動時,就會感到落差與不適。這就是孩子會說:「我為什麼沒有自由」的原因。

二、和善與堅定

大多數家庭在交流上存在一種普遍現象:即父母發問,子女回答。比如,日常對話經常是:「你作業做完沒?」這種溝通是命令式的。如果孩子存在異議,就會招致訓斥和懲罰,這回導致孩子不願意溝通,親子關系陷入冷漠。所以,要讓孩子自己在學習和做作業中體會價值感、榮譽感、歸屬感和使命感。

現在家庭普遍是雙職工家庭,加班加點是生活的常態,孩子與父母每天接觸的時間很少,親子溝通往往只能在吃飯和睡覺前進行短暫的溝通,這往往導致父母之間的交流很難深入,父母無法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現在親子之間的溝通存在著很強的功利主義。在家長眼裡,學習似乎是孩子唯一的任務,雙方的溝通只圍繞這一話題進行。尤其是在剛剛進入小學後, 父母輔導孩子作業中引發了很多沖突,也因此為網路貢獻了很多讓人哭笑不得的段子。

孩子也有了一個昵稱:「神獸」。溝通不暢其根本原因在於溝通雙方的不理解,在很多親子沖突中,孩子不能夠理解父母行為背後的目的,兒童心理學家德雷克斯曾經說過:「孩子是觀察的專家,卻容易產生錯誤。」。孩子無法看到父母行為背後是出於對孩子的愛,比如,父母禁止孩子吃過多零食,本身是出於對孩子的愛,但孩子不一定能夠理解。

孩子就是一隻蝸牛,我們是牽著蝸牛散步。所以別再把孩子送進補習班這個加速器中。尊重孩子,給孩子足夠的愛,他才能有內驅力,才能更好的激發她的學習慾望!

親子之間發生沖突的一個原因經常是孩子缺乏一個良好的習慣。這需要與孩子一起合作,做出一個日常管理表,管理表以孩子的需求為主導。管理表完成後,父母不再屬於推動者而只是監督者,如果孩子沒有按照管理表完成事情,父母需要知道與孩子的界限,讓孩子自己承擔責任,而不是替孩子包辦責任。

贏得孩子比贏了孩子更重要。當孩子們覺得你理解他們時,他們就會收到鼓舞。一旦孩子覺得他們被理解了,就會更加願意聽取他人的觀點,並努力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實踐中,可以通過「贏得合作」的方法進行家庭教育:首先,要感同身受,其次,要關注問題本身,對事不對人。第三,共同制定解決方法。

我們家長要用和善的語氣進行溝通,用堅定的態度執行規則。專斷的方式缺少和善,驕縱的方式缺少堅定。和善而堅定是家庭教育正面教育的根本。

三、余論與展望

家庭是兒童溫暖的港灣,溫馨的童年能夠治癒一生,溫暖一生,不幸的童年對一生都有負面影響。康德曾經說過:「有兩樣事務我越思考越覺得深邃,一樣是我頭頂的星空,另一樣是我心中的道德律。」

家庭教育是一個常讀常新的問題,對子女的教育有3次關鍵期,一次是3歲,一次是7歲,還有1次是青少年期。俗話說:「3歲看到大,7歲看到老。」錯過這個關鍵期,在以後想要糾正孩子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就會難上加難。孩子的教育沒有重來,只有1次。所以,家長要把教育孩子當做自己最重要的事情來做。不是孩子離不開我們,是我們離不開孩子。

家庭要給與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不應給兒童營造一種緊張的氣氛,通過正面教育的方式,讓家庭教育更加和諧有效,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獲得一種健康的心理。這是我們每一個家庭都應該學習的目標。

如何積極正面的教育孩子3

1、父母一定要做好孩子的榜樣。 比如:當你希望孩子每天能夠閱讀書籍半小時的時候,首先自己也要形成每天看半小時的書籍,即使你狠反感看書,但是也要堅持,做好孩子的榜樣。

2、不要只注重孩子的成績。 中國的父母一般把關注點都放在了孩子的分數以及名次上,為了孩子能夠專注學習,而去把孩子可以做的事情都攬在自己身上,從而扼殺了孩子的動手能力以及阻礙了孩子探索大自然的權利。

3、不要過度溺愛孩子。 現在大部分的家庭都是一個孩子,中國式的隔輩親真的是名副其實的,爺爺奶奶總是無條件的滿足孩子所有的要求(即使這個要求很過分),這樣過度的寵愛會使孩子形成自我為中心的想法。

4、適時的鼓勵和贊揚孩子。 當孩子正為做一件沒太大把握的事猶豫時,媽媽不妨由衷地對他說:"我相信你能行的。"及時的鼓勵,會使孩子信心倍增。

5、讓孩子從成功中獲得自信 。培養孩子的自信的方法是讓孩子不斷地獲得成功的體驗,因為過多的失敗體驗,往往會使孩子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這時就需要父母對孩子的努力做出肯定,來激勵孩子繼續探索。

C. 如何教育孩子積極上進

孩子的上進心和進取精神是自我意識的一種表現,是健康成長、努力成才的重要動因。那麼如何教育孩子積極上進呢?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教育孩子積極上進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教育孩子積極上進的方法
第一招 找到孩子消極的內在原因

第二招 讓孩子公開宣布目標

第三招 強健體魄是建立積極態度的基礎

第四招 良好生活習慣是保持積極心態的法寶

第五招 讓孩子養成大聲朗誦的習慣

第六招 讓孩子養成提前到達校的好習慣

第七招 讓孩子多結交積極樂觀的朋友

第八招 讓孩子養成寫大字的習慣

第九招 讓孩子做點家務以擺脫消沉

第十招 鼓勵孩子多做些新的嘗試

第十一招 讓孩子在家務中培養責任感

第十二招 不要總問是與不是的問題

第十三招 培養孩子追根究底的積極心態

第十四招 多表揚少批評更能使孩子積極上進
培養孩子積極向上的技巧
1、幫助孩子早立大志

我國著名的數學大師蘇步青,1902年出生在浙江省一個貧苦人家。9歲上高小時,因貪玩曾在全班32人中期末考試得了倒數第一,同學們都說他是個“笨蛋”。陳玉鋒老師把他叫到自己的辦公室,拉著他的手給他講了一個故事:“牛頓12歲的時候,因學習成績不好,大家都瞧不起他。有一次,一個同學蠻橫無理地欺負他,一腳踢在他的肚子上,疼得他直打滾。那個同學身體比他棒,功課比他好,牛頓平時很怕他。但此時他忍無可忍,跳起來還擊,把那個同學逼到牆角,項在牆上。那個同學見牛頓發起怒來如此兇猛,只好屈服。牛頓從這件事想到做學問的道理也不過如此:只要痛下決心,就能把它制服。於是,牛頓發奮圖強,努力學習,不久成績就躍居第一,後來成為一名偉大的科學家。”

接著,陳老師又向他講,不好好學習將對不起含辛茹苦的父母,使蘇步青終於流下了眼淚。此後,從小學到中學,從中學到大學,每次考試他都是第一名。

蘇步青成功的事例啟示我們,少年兒童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自我意識的增強,開始探索人生和自我價值,做家長和做老師的,應當不失時機地對其進行正確的人生觀和成才觀教育,使他們懂得,人活著,不但要有生活理想,而且要有職業理想和社會理想。通過多種方式,激勵孩子為實現宏偉理想而刻苦學習,立志成材。

2、誘發孩子成就動機

所謂成就動機,是指一個人在完成某種活動時,竭力所追求獲得優異成績的心理動力。據心理學研究發現,成就動機的高低所造成的成績效果差異是十分明顯的。例如,表現在學習上,成就動機高的學生,他們在解決困難問題時,比成就動機低的學生更顯示出信心和勇氣,在攻克難題的關鍵時刻能鍥而不舍,堅定不移。

據研究,兒童成就動機的形成與所接觸的文化、社會環境及家庭因素有關。僅就家庭而言,如果家長給孩子提出一個優異標准,或堅持孩子必須能夠獨立地完成某些事情的,這樣便會使孩子有比較高的成就動機。世界著名小提琴家梅紐因,童年時代對音樂異常敏感,5歲那年,母親送他到舊金山一個音樂班學習小提琴。然而,由於他天生的手指短(後來在19歲時又萎縮),手掌肌肉發緊,練琴時梅紐因感到特別費勁,手指不聽使喚。教師失望了,聳聳肩膀,攤開雙手,表示愛莫能助。於是擅長鋼琴、大提琴的母親承擔起兒子的音樂教授任務。在母親的細心傳授和嚴格要求下,梅紐因發奮練習,苦學不已,終於摘取了世界最優秀小提琴家的桂冠,成了一名世界級的音樂藝術家。

正如高爾基所說的:“一個人的追求越高,他的才力就發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確信這是一個真理。”有的孩子想成為我國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有的孩子想成為第一個征服艾茲病的人,這正是孩子進取精神的表現,我們做父母的,要熱情鼓勵孩子“爭當第一”的精神。

3、指導孩子興趣專一

人世間知識無限,而一個人的生存時間和精力卻有限。如果想把無盡的知識全部掌握,都變成財富,那是異想天開。符合實際的做法應當是,在掌握了一定的基礎知識之後,就要選准目標,矢志不移地集中精力專攻一門學科。在這個時候,做父母的要幫助孩子排除其它外來干擾與誘惑,抵制不良思想與生活習慣的侵蝕,專心致志地朝著奮斗目標勇猛前進。

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有一次走進皇宮,受到國王接見。當他看到國王周圍的官員都穿著燕尾服和帶銀扣子的靴子時,忘掉了自己是在皇宮里,竟用觀察蟲類的眼光打量著眼前的人和服飾,並且不禁喃喃自語:“啊,像‘鞘翅目’,連顏色都像極了,是棕黑色的。”他為了捉到一隻小蟲,經常跟著蟲子到處跑。一次他怕蟲子的腿受傷,自己卻摔了跤,差點跌斷了腿。有時他躺在野地里觀察蟲子的活動規律,一躺就是一天,農民不理解,說他是“中了邪”。法布爾這種痴迷於工作事業的現象,可謂達到了研究昆蟲的真正境界,他自己說這叫“精神集中到了一個焦點”。

像法布爾那樣,連國王會見他的時刻,心裡還在想著昆蟲。專心致志到這種“痴”的程度,精力高度專一到這樣一個焦點上——“昆蟲世界”,要想得到的東西,又怎麼會落空呢?
培養孩子積極上進的故事
面對當今社會的飛速發展,我們這些70後也為人父人母,面對自身的不足,全身心地把希望寄託在下一代的身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已成為每個家長的心願。但是作為家長,不能一味地追求孩子的成績和學習,更要重視培養孩子正直的人格。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我們從來不以女兒的學習成績作為是否努力的標准。而更注重於女兒人品的問題。孩子在無意識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在現實生活中以身作則,實實在在,勤勤懇懇,不做傷害別人的事情,挖掘潛意識里善良的品質。

女兒是個文靜內向的孩子,做事情慢條斯理,獨立學習能力很差。剛入學時,書寫和獨立完成作業能力很差,我就每天陪著她握筆寫字,幫助她檢查。後來發現孩子的獨立性越來越差,一遇到困難就喊媽媽,完全依賴於我,好像我在寫作業,於是感到問題的嚴重性,於是就變換方式鼓勵她自己查字典,動腦筋,當她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的時候,她就會非常高興,我們及時加以贊賞她,就更加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這樣很快進入了狀態,提高了孩子的學習興趣。

女兒已經十歲了,學習水平現在處於中等,她屬於先天智商不高的小孩,但她很努力,有一種健康向上的心態。對於未來高科技領域,她知道只能認真好好地讀懂知識,掌握要領,才能做有用的人。

進入五年級後有一次數學考試考了七十幾分,我掂著那張考試卷,心裡有說不出的難過,但是我並沒有罵她,我跟她說:“你們班裡有考得好的,為什麼他們能夠比你優秀呢?因為他們付出了與成績同等的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你付出了七十分的努力匯報給你的是七十分的收獲,是很成比例的。我們作為家長,不怪你,只要你努力了,就不後悔。”女兒紅著臉說她偷懶了,沒有努力過,下次一定求進步。後來她一直很認真。

我們做家長的,應該加強與孩子的交流,在沒有強烈的情緒作用下,和孩子平等地說話,談論事物,既能鍛煉孩子的主見,也能發現孩子的觀點,還能在潛移默化中滲透家長正確的觀點,給孩子一種平等的待遇,尊重孩子的尊嚴。

女兒很樂意和我談學校發生的事情,一天中發生有趣有意義的事,她會喋喋不休,你不要打斷她和你的交流,那是你對她的尊重。

學校競選班幹部的事情,女兒回來跟我說媽媽:“老師今年很看重我,選我當學習委員了,我怕我學不好,做不好同學的榜樣,按我的學習,媽媽,我只能選一個小組長當當。”我說:“女兒沒事的,媽媽相信你的能力,老師也相信你的能力,你一定能帶領同學勇往直前的。”女兒很自信,很健康!朝著她的目標在前進!

每個家長都愛自己的孩子,所以要多付出一些努力和心血去引導他們,以極大的熱情全方位,全方位尋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點燃孩子自信的種子和努力的希望,培養孩子自覺自律的習慣意識,孩子有獨立的人格,不能用謾罵羞辱,挖苦等方式方法,應採取積極向大的態度,相信我們的孩子是最棒的!

讓每個孩子都在健康的環境和心態下成長!

猜你喜歡:

1. 家長鼓勵孩子的勵志語錄

2.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3. 幼兒小紅花獎勵制度

4. 如何培養孩子學習能力

5. 父母要如何教育孩子學做家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