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幼兒園教育方法有哪些
大家好,我們是孚科思,關於幼兒園的教育方法主要有四種:
1、啟發教育的方法。根據寶寶的發育特點,掌握他們的學習規律。通過啟發教育的方式,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學習這個過程中,變得主動、積極。
2、情景教育的方法。通過為寶寶創立一個具體、生動、形象的學習情景,把寶寶帶入到這個情景之中。在這個情景之中,寶寶就能通過觀察、感知、操作、體驗,獲得知識和技能。
3、實際操作的教育方法。一般是為寶寶提供教學物料,引導寶寶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獲得經驗,達到教育的目的。
4、暗示教學的教育方法。利用寶寶的無意識心理活動,激發他們的心理潛力,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到有關知識和規律。
Ⅱ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中,常用的方法有哪幾種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中,常用的方法有觀察法、分類法、早期科學閱讀。
1、觀察法:一是藉助於感官進行直接觀察,另一種是通過儀器進行間接觀察。可分為個別物體的觀察、長期系統的觀察、間或性觀察、室內和室外環境的觀察。
2、分類法:學前兒童把具有某一個或幾個共同特徵的物體聚集在一起,以學習科學的一種方法。學前兒童常用的分類方法有挑選分類、二元分類、多元分類。
3、早期科學閱讀:幼兒通過閱讀寓有科學知識的作品,包括故事、兒歌、謎語等,以學習科學的一種方法。可分為科學詩、科學童話、謎語、科普畫冊、錄像。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特點
1、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目標的全面性。
學前兒童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不僅要讓兒童獲得科學經驗,更主要的是在獲得經驗的過程中,讓兒童身心全面和諧發展,也就是在兒童探索過程中,讓兒童的認知、情感、技能、社會性等方面都得到發展。
2、學前兒童科學教育內容的生活化。
學前兒童的科學教育要選擇兒童生活熟悉的內容,貼近幼兒,貼近自然。活動方式也應該生活化,就是把科學教育貫穿於幼兒的生活中去,注意把握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科學教育內容和教育時機。
3、學前兒童科學教育過程的探索性。
兒童好奇心強,渴望探索和了解這個世界,事實上他們也正是通過自身的探索活動來獲得對世界的了解和認識的。
Ⅲ 正確的幼兒教育方法有哪些
1.每天花半個小時和孩子交流。
2.和孩子在家也要使用文明用語,「早上好,請,謝謝,晚安」等等。
3.讓孩子養成愛衛生的好習慣。
4.多聽聽孩子的聲音!——用耐心、用愛心、用開心,心是長著眼睛的!
5.不要為了提醒孩子,而總是揭孩子的傷疤。
6.嚴肅指出孩子的錯誤!
7.不要總對孩子一本正經,要多和孩子一起歡笑:因為笑聲能讓孩子更加熱愛生活;引導孩子積極、輕松愉快的看待事物。
8.給孩子講故事,要有耐心,故事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9.不要把當年未曾實現的理想強加在孩子身上,想讓孩子去實現。
10.關愛孩子但適當時候適當的懲罰也是需要的,不要護孩子的短。
11.教育並不一定只是講道理,有時適當可以採取一些強硬的措施。
12.結合孩子的表現,每天思考至少一個關於孩子成長的問題。
13.對幼兒進行藝術教育,培養幼兒高雅的審美情趣,注意引導、豐富幼兒的感性認識,在大自然中加深幼兒的情感體驗,是非常有益的。
14.對於幼兒時期的孩子,不要讓他們長時間地和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隔代更親,不利於教育。也許沒有科學道理,但絕對適用。
15.注意培養孩子的善心。古人雲: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16.教會孩子微笑,微笑面對生活的一切,微笑面對人生。
17.對孩子不要亂許願,承諾的事情想盡一切辦法也要兌現。
18.要常換位思考!對孩子的所做、所想等家長應常換位思考,假如我是孩子的話,我將會怎樣?
19.給孩子一定的空間和自由,同時給一定的壓力和責任!
20.向孩子說明,他本身已經很可愛了,不用再表現自己。
21.從來不說孩子比別的孩子差。
23.在孩子乾的事情中,不斷尋找值得贊許的東西。
24.不要嚇孩子。以免造成孩子過分膽小、怕事。
25.不要當眾批評和嘲笑孩子,以免造成心理畸形,失去自信心等。
26.不要對孩子過分嚴厲。以免孩子懼怕、害羞不敢發表自己的觀點,養成面善心惡的性格。
27.不要過分誇獎孩子。以免孩子養成「沽名釣譽」的不良習氣。
29.讓孩子正確樹立心目中的偶像。
成長篇:
1.給孩子一些私人空間。
2.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和權利。
3.讓孩子自由選擇自己的夥伴、朋友。
4.讓孩子做想做的事。
5.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如洗洗自己的衣服、燒水煮飯等,讓他意識到自己是家庭成員中的一分子。
6.為孩子准備一個陳列架,讓他在上面展示自己製作的物品。
7.認真地對待孩子提出的正經問題和看法。
8.把孩子當作成人一樣,和他平等相處,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朋友。
9.及時發現孩子的點滴進步,懂得賞識孩子。
10.記得對孩子說:我愛你,你是我的寶貝!
11.記得經常的親吻你的孩子,抱抱他(她),摸摸他(她)的頭,讓他(她)知道你的愛!
12.隨時關注他(她)的進步,並也讓他(她)自己知道自己的進步!及時發現孩子的點滴進步,懂得賞識孩子。
13.多與孩子孩子溝通,了解孩子,與孩子同行。
14.不要給孩子貼上「笨」的標簽。
15.家長要耐心地傾聽孩子的煩惱。
16.要學會真誠地贊美孩子,而不是像對寵物一樣說句「你真聰明」。
17.讓孩子經常有機會和他的同伴在一起。
18.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更關注孩子的情感需要。
19.先成人再成才,教育的根本目標是培養人,一個健全的人。
20.在生活中創設一些困境,和孩子一起度過。
21.鼓勵孩子盡量不依賴成年人。
22.了解孩子有哪些朋友,這很重要。
生活篇:
1.給孩子一些錢,讓孩子學會理財。
2.沒有得到孩子的許可,不要看孩子的日記與信件。
3.經常和孩子郊遊。
4.睡前給孩子講講故事,讓孩子笑著入睡!
5.給孩子一個主要供他玩耍的房間或者房間的一部分。
6.如果有條件,每天晚飯過後和孩子到戶外散散步。
7.快樂與孩子一起分享!
8.對小傢伙開心的笑,並希望他(她)也常笑!
9.幫助孩子與來自不同社會文化階層的孩子正常交往。
10.鼓勵孩子與各種年齡的人自由交往。
11.給孩子留出真正的「玩」的時間和空間。
12.教會孩子騎自行車,游泳,這都是進入社會的一種基本技能。
13.每天早上與孩子相互問候,讓他感受到美好的一天的到來。
14.夫妻實在要吵架,請一定要記住:避開孩子
15.每天下班回家看到孩子,首先微笑著問他一遍:孩子,你今天快樂嗎?
16.不給他留有太多的物質遺產,給他一個健康的身體,給他一個健康的心理,一個快樂的人生。
17.著重進行孩子的生活能力和行為習慣的培養。
18.只要與創作塵埃有關,不要責備孩子房間里或者桌面上亂
19.父母對自己的雙親要孝敬有加,讓孩子覺得家中充滿了愛,同時父母也是他們值得學習的榜樣
20.父母之際間要互相謙讓,相互諒解
21.不要太關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免孩子養成以我為中心的壞習慣。
22.不要太親近孩子。讓他與年齡相仿的孩子多交往,以免孩子養成性格孤僻的惡習。
23.不要孩子要啥買啥。讓他知道「勞動與所得、權得與義務」 的關系。以免孩子羞成好逸惡勞的許多性格。
24.生活中的困難以及一些家庭大事有時可以和孩子商量商量。
25.對孩子的愛要穩定,不要一會兒晴,一會兒陰。
學習篇:
1.和孩子一起讀書,家長可以看看報,一個好的學習夥伴很重要。
2.孩子在家學習,家長切莫搞一些娛樂活動,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很重要。
3.不要逼孩子學自己不喜歡的東西。
4.不要因為孩子的成績而責罵孩子。
5.不要因為孩子試卷上的低分而認為孩子沒有出息。
6.教他(她)足以帶來成就感的知識:古詩、數字、故事、家務、玩耍、交朋友···
7.教育孩子讀好書、好讀書
8.不要對孩子的學習成績表示太大的關注,那樣會造成孩子學習緊張,壓力增大。
9.不要把孩子的成績與其他孩子相比,要分析一下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反思一下有沒有自己的責任。
10.孩子的房間要有自己的書桌,書桌上要有幾本自己愛看的書籍,如《格林童話》、《伊索寓言》等。
娛樂篇:
1.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歡的動畫片、一起聽他愛聽的故事等。
2.和孩子一起玩游戲、鍛煉身體。
3.控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每天在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之間。
4.多讓孩子看一些少兒節目:動畫片、益智節目等,少看動作片、連續劇。
5.孩子看電視時,家長們適時地陪他們一起,並且對裡面的內容作一些講解與討論。
6.春天可以和孩子騎自行車去郊遊,夏天和孩子一起去河邊游泳,秋天則背著鐵鍋和孩子去野炊,冬天一家三口在野地上打雪仗,堆雪人。
7.允許孩子收集各種廢棄物。
8.孩子的朋友來做客時要表示歡迎。
9.和孩子下棋,讓孩子知道落子無悔,教育他對自己所做事要負責任,同時下輸了要承認,家長有時也要放手讓孩子贏一兩盤,這對孩子來說很重要。
Ⅳ 幼兒園教育常用的方法
幼兒園怎麼教育孩子?我們經常會看到許多文章介紹幼兒園如何如何好,教育是多麼的符合孩子的天性。那麼幼兒園怎麼教育孩子?下面我為您介紹有關知識。
幼兒園教育常用的方法
一、直觀法: 幼兒園教學的主要方法。包括:觀察(物體和現象)、演示、示範、使用直觀教具、採用電化教育手段等。
1、觀察法: 幼兒園直觀教學方法之一,運用觀察進行教育的方法。科學教育教學活動的主要方法,指有預期目的的感知活動。觀察方法:指觀察事物的具體方法。依據觀察的目的要求,選擇科學的觀察方法會提高觀察的效率。
(1)幼兒自發觀察:幼兒在沒有教師的指導下,主動、自發地觀察周圍新奇的事物。如:天空中的飛機、樹下的螞蟻等。
(2)個別物體觀察:在一定的時間內,組織幼兒觀察某一物體或現象,使幼兒掌握這一物體或現象的名稱、外部特徵、功能、與人們及社會的關系,從而獲得有關的粗淺知識。如一般的認識食物、動植物都用這種方法。
(3)比較性觀察:指組織幼兒觀察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體、現象,比較它們之間的異同點。通過分析、比較、判斷、思考,能更精確、細致、完整的認識事物,形成概念。如認識圖形(正方形和長方形)、認識常綠樹和落葉樹等。還可以分為整體比較和分解比較。整體比較是對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事物進行整體比較,找出它們的相似性、相反性和相近點。分解比較是對兩種物體分別從局部逐一地進行比較。
(4)長期系統性觀察:也稱「追蹤觀察」。在較長的時間內,組織幼兒連續的對某一物體或現象的發展變化進行間斷性的、系統的觀察。如觀察種植角里的植物、月亮的變化等。
(5)順序瞎鬧觀察法:即對觀察對象按照先後順序,從不同的角度細致的觀察。一般觀察動物時是按照從頭到腳、從上到下的順序觀察。
(6)特徵觀察法:是對觀察對象的最主要或某一方面特徵進行相對靜止的觀察。
(7)分解觀察法:是對觀察對象各部分進行仔細分解觀察,然後再綜合起來,達到清晰地了解全貌的目的。
(8)探索性觀察:即觀察事物之間的聯系、轉化、原因和結果進行探索。
孝神並 2、示範法: 指教師通過自己的語言、動作所做的教學表演,為幼兒提供具體的模仿範例。一般語言、藝術、健康領域用得較多。
(1)完整示範:對新的教學內容,從頭到尾的示範,給幼兒完整的印象,便於理解和掌握,形成整體的概念。如:新授歌曲、詩歌、早操時經常用到。
(2)部分示範:在幼兒學習過程中出現難點、錯誤時,教師進行部分示範以幫助解決局部問題,對已經會的內容不再示範。
(3)分解示範:把學習材料分成幾部分,分部、分段地示範,使幼兒掌握每一處要領和學習的重點。
(4)不同方向示範:從正面、背面或側面進行示範,使幼兒從不同角度得到完整的印象。一般舞蹈、律動時用得較多。
二、提問法: 是教育教學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是指導幼兒觀察、學習的巧跡主要方法。
1、描述性提問:即提示幼兒細致地觀察並描述事物,一般這樣提問「你看到的啄木鳥是什麼樣的?」
2、比較性提問:即啟發幼兒比較事物的異同。如「正方形和長方形哪裡一樣,哪裡不一樣?」
3、分類性提問:即啟發幼兒運用概念進行思維的提問。如「你認為桔子是屬於哪一類呢?(干過還是水果)
4、解釋性提問:即提示幼兒了解事物及變化的原因並清楚的加以說明。如「雨是怎樣形成的?」
5、選擇性提問:即對幾種結論進行取捨的提問。如「你們說,葡萄乾是屬於水果還是乾果呢?」
6、反詰性提問:指對幼兒在觀察、感知過程中得出的判斷進行反問。如「小海馬是媽媽生的嗎?」
三、談話法: 又稱「問答法」,古老的教學法之一。通過教師提問和幼兒回答進行教學。即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回答提出的問題,藉以獲得新知識,或檢查知識、鞏固知識。
1、再現談話法: 又稱「總結性談話法」或「主題式談話法」。是為鞏固知識或檢查知識而進行的.談話。根據幼兒學過的知識,圍繞一定的主題提出問題,要幼兒通過回憶知識進行回答,經過知識的再現,將零星的認識系統化,達到整理、鞏固或檢查的目的。
2、啟發性談話: 是為傳授新知識而進行的談話,由教師根據學習的目的提出一系列前後連貫而又富於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或根據眼前事物和現象的觀察,進行積極的思考做出正確的回答,藉以獲得新知識。
四、講授法: 教師通過口頭語言,向幼兒描繪情景,敘述事實,解釋概念,說明道理的方法。包括講解法、講述法、描述法。
五、討論法: 在教師的指導下,幼兒對提出的問題進行爭論,來表達自己的不同認識和看法。
六、操作法: 教幼兒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通過自身的實踐活動進行學習的方法。
七、幾個美術概念:
1、命題畫:又稱「主題畫」,幼兒按照教師指定的主題和題材作畫。
2、命題意願畫:命題畫與意願畫的結合。指幼兒圍繞教師規定的主題,隨意想像來構圖作畫。它可以表現指定的主題,又允許幼兒自由選擇表現主題的題材內容,充分發揮想像,抒發情感。
3、意願畫:教師不規定主題和題材范圍,完全由幼兒自己自由選擇題材構圖作畫。
4、實物畫:又稱「靜物畫」。是以靜止的物體作為描繪對象的繪畫。
5、人物畫:以人物為描繪對象的繪畫。
6、景物畫:又稱「風景畫」。以室外的自然景物為描繪對象的繪畫。
7、印象畫:也稱「記憶畫」。幼兒眼前沒有描繪對象,憑借已有的知識印象作畫。即依靠頭腦中的表象,充分喚起幼兒的回憶,用繪畫手段表達他們印象最深刻,最感興趣的事物。
8、故事畫:以幼兒熟悉的、最感興趣的故事為內容繪制的多幅圖畫。
9、裝飾畫:運用簡單的圖案花紋,在做成的日常用品紙型或自製玩具上進行裝飾。
10、拓印畫:將花紋印模墊在紙下,用彩色鉛筆在紙上磨塗成畫。
11、輪廓描圖畫:幼兒練習描繪輪廓的一種畫法。將手、樹葉、瓶蓋、鑰匙等按在紙上,沿物體的外部邊緣將輪廓描下來,再塗上適當的色彩,構成一個鮮明的圖形。
12、拓描畫:類似書法「描紅」式的繪畫。一種是附線拓描,將教者畫好的物體按照外形勾出輪廓線;另一種是附紙拓描,用半透明的紙放在事先畫好或印好的圖象上描畫。
13、刮蠟畫:用彩色的蠟筆或油畫棒把紙完全塗滿塗勻,再用竹針在上面劃出各種形象。或用帶色的稀薄漿糊均勻地塗在紙板上,取梳子或其他帶齒的用具在上面刮出紋理。
14、油水分離畫:先用油畫棒或蠟筆在紙上畫出圖像,再用水粉顏料刷在紙上,水色遇到有蠟的地方便會脫開。
15、捏染畫:在宣紙或牛皮紙上捏成若干小撮,再分別在色盤內蘸色,待色干後攤平,呈現出彩色花紋。
Ⅳ 簡述幼兒園教育教學的方法有哪些
讓鋒兆幼兒園教育教學方法有以下幾種:
1、啟發式教學法: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依據學習過程的客觀規律,最大限度地調動幼兒的思維和學習積極性;
2、情景教學法: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幼兒創設一個具體、生動、形象的學習情景,並通過合適的方式把幼兒完全帶入這個情境之中,讓幼兒在具體情境的連續不斷的啟發下有效地進行學習;
3、活動操作法:
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提供物質材料,引導幼兒在操作物質材料的活動中充分動手、動腦、動口,從而獲基消得經驗;
4、暗示教學法:
運用心理學、生理學、精神病治療學有關知識和規律,精心設計教學環境,通過暗示、聯想與想像、智力活動、體力活動、練習、音樂等方式的綜合運用,巧妙地利用無意識坦租的心理活動,激發個人的心理潛力,使兒童在輕松愉快的情況下學習;
5、發現法:
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概念和原理時,只給他們一些事實和問題,讓學生積極思考,獨立探究,自行發現並掌握相應的原理和結論的一種方法。
Ⅵ 兒童教育的方法有哪些
1、表揚法。孩子的想法比較單純,在他們未成年之前,一些適當地表揚教學,會比一些嚴厲教學來的實用,這樣會提高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對事物產生更高的興趣。
2、少批評。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不應該過於嚴厲的要求孩子做很多事情,大量的批評會讓孩子對學習產生畏懼甚至厭惡,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3、真誠代替指責。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首先要做的而不是指責,而是應該用真誠的溝通,讓孩子明白犯錯的點,進而讓孩子謹記不要再犯。
4、讓孩子自己做選擇。在一些平常的小事當中,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做選擇,在孩子選擇的過程中,也能夠鍛煉孩子的思考能力和獨立意識,有利於他們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