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中國完形教育屬於什麼性質
擴展閱讀
送同學小禮物送什麼 2025-02-02 09:53:46
k線基礎知識什麼是k線 2025-02-02 09:48:57

中國完形教育屬於什麼性質

發布時間: 2023-08-31 18:17:41

⑴ 完形教育到底是一個什麼存在

完形更多的是把現代的西方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哲學、人文科學和中國的傳統文化結合起來,創立的一個教育體系。

完形教育初中高級班,生命的覺醒,生命的重塑,生命的舞動,是大楊從台灣許宜銘那裡模仿來的。有沒有用,客觀的說,對某些人來說是有用的。課程裡面應用了完形心理治療的技術,催眠的技術,心理劇的技術。這類心靈課程是體驗式的,因而對沒有參加過的人感覺觸動很大,覺得很震撼。

主要問題

1 催眠和洗腦。上課的過程中不斷植入一些暗示性語言,比如,這個問題你上了更高一級班就明白了。上完完形課的人,價值觀和思維方式會單一化,見人就推銷完形課,學員見面首先確認你上沒有上過課,上到幾級,如果沒有上到底,就開始鼓動別人繼續。這方面,類似於早先的教練技術。

2 心理學專業方面的問題。許多人,其實不適合這類心靈培訓,參加課程的過程中會出現嚴重的創傷暴露和精神退行,這類人更適合逐漸的療愈;快速暴露創傷,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陪伴,上玩課後學員會出現心靈虛空,只想再回到課堂,難以融入現實生活。對於這類學員,他們是沒有擔負應有的責任的。

3 缺乏應有的職業道德。心理治療技巧往往很生動,但必須遵循精神衛生法和職業道德。而他們利用學員對這方面知識的缺乏,植入信念,甚至與學員建立起來各種經濟關系。

總結一下,作為一種團體課,就專業技術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作為一個教育組織,缺乏基本的職業道德素養,和教練技術類似,多少帶著精神傳銷的成分。

⑵ 如何教育孩子經典短文

看到這行標題的時候,你一定以為說的是別的家長吧!其實這里說的是每一位,每一位家長!中國完形教育著名的親子教練陳鵬宇老師,經過大量案例的積累,探究出父母如何用自以為是的愛毀掉原本自信快樂的孩子的十條共性問題,你不妨對照一看。
1.寄予孩子很高的期望且追求完美 通常的說法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為了不使自己失望,只能給孩子不斷地施壓。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會迎合家長、迎合老師甚至迎合社會評價成為一個「優秀」的孩子!這樣的優秀,往往忽略了孩子本身的需求。 「優秀」是一把雙刃劍!當孩子為了家長的期許不斷迎合的時候,他就失去了自我,他的生命狀態不再自在和流暢!他只能緊緊地抓住他付出了這么大的代價得來的「優秀」!這樣「優秀」的孩子,是一枚炸彈!隨時會被引爆,不是炸傷別人,就是炸壞自己!有一個統計數字,大學中有心理疾病的孩子,有23%在初高中被公認是「很優秀」者。
2.孩子不令自己滿意時貶損他、責罰他 其實孩子不能讓父母滿意的時候已經很負疚,這個時候最需要來自父母愛的陪伴、協助和支持。父母忽略孩子的感受被自己的情緒支配,只想著:你是我孩子,你要給我臉上貼金,你要讓我有面子,你不能丟我的臉!然後用你自己奇多的規條和框框來束縛孩子。但是孩子往往越束縛越叛逆,你越管,他越不要聽! 鵬宇老師家的寶貝女兒在有一個假期剛開始的時候天天打游戲,晚上打到12點才睡覺。家裡的媽媽、姨媽和姥姥都沉不住氣了:這天天打電腦,作業不寫怎麼辦!指責孩子,孩子鼻孔朝天「哼」一聲,依然故我。鵬宇老師那次出差回來,正趕上妻子為此事犯愁。他進了女兒的房間:女兒回頭叫了一聲「爸爸」。他說:玩電腦呢,沒事,你玩!然後手放在女兒的頭上,半開玩笑說:爸爸給你傳送一些愛的能量,別耽擱你玩,你繼續玩吧。十幾分鍾後,他松開說:好了,不想玩了就早點休息啊,別累壞了! 那天晚上,女兒十點半就睡了。 給孩子一些空間,讓孩子在負疚的狀態下仍然可以得到愛,孩子才會有順從以及有自我負責的可能。在孩子做了令你不那麼滿意而他自己也深知的事情時,無言地陪伴,單純地給予孩子愛的支持更顯得重要!
3.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比 這是所有家長的通病。鵬宇老師說:當你把「比較」的枷鎖套給孩子,孩子就永遠無法幸福。他會一點一點從父母那裡學會「比較」,並且用「比較」殺掉自己的自信,讓自己永遠被「比較」來的「痛苦結果」所折磨。 家長應該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優秀的!每個孩子都自有一份屬於他的優秀之處!不要用比較殺傷孩子的自尊了!
4.有條件地滿足孩子的需要 你考第一名就買旅遊鞋!你進入前五名我們就全家去旅遊!很多家長都把這個視為一種對孩子合理開明的獎懲舉措!殊不知,這帶給孩子潛意識的訊息是:符合爸爸媽媽的標准,才是被愛的。然後孩子會為了得到父母的愛付出失去自己的代價! 鵬宇老師對女兒學習從沒什麼要求,甚至戲謔說:「不要考前幾名,考前幾名被老師盯上就麻煩了!」可是有
次女兒考了第三名,心裡還是很高興的。她對爸爸說:爸爸,今天請我吃肯德基吧!這個爸爸說了:好啊!不過爸爸不是因為你考第三名才要請你。爸爸愛你,即使你考倒數第一倒數第三,想吃肯德基了,爸爸也會請你的! 孩子不耐煩地說:好了,好了,知道了。你的她心裡怎樣,還用說嗎,幸福著呢!
5.數落孩子的不是 家長最樂意數落孩子、教導孩子!教導是每個家長都尤其熱衷的一件事情,有人從教導中感受到自己的威嚴,有人從中體會征服的快感。全不管孩子是在嘴上服氣,還是心裡服氣!然而,最好的教是「不言之教」。數落孩子的不是,不是讓孩子失去自信就是讓孩子喪失自尊。
6.預言孩子沒出息 預言孩子沒出息有兩種後果,一是你越說他沒出息,他越沒出息,完全喪失鬥志和學習能力,最終實現你的預言!另一種孩子,你說越說他沒出息,他越要證明自己有出息,但是一輩子活在「證明」中,失去自我,也喪失了生活的智慧和讓自己幸福的智慧。 有一個農村長大的女孩子,她上面有個哥哥。從小父母就偏愛哥哥,認定哥哥比她有出息。她心裡很委屈、很不服氣。所以自我砥礪,一定要爭口氣給父母看看,看看她是不是能把哥哥比下去。後來她果然比哥哥成績還好,考上大學,有不錯的工作,成家立業。但是因為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用在證明給娘家看,久而久之令她的丈夫忍無可忍,要和她離婚……
7.代替孩子做選擇 孩子的心理獨立期有三個階段,分別是3歲、9歲和12歲。小的時候,孩子自己吃飯,父母應關懷而不幹涉,不要說你都吃到衣服上了,我來喂吧!再或者孩子想穿什麼衣服你也要代為選擇!還有不聲不響為孩子報了鋼琴班,都是不智之舉。 家長總是在用「自己的頭腦」操控孩子,但是忽視了代替的過程就是剝奪孩子成長的過程。你剝奪了孩子某方面的成長,孩子就喪失了某方面的能力。
8.限制孩子做他想做的事 父母喜歡說:不要這樣,不要那樣! 然而孩子的天性是,你越不要我這樣,我越要怎麼樣!
9.總是擔心孩子 不認為孩子有控制能力,不認為孩子其實可以!所以——你得到不想要的結果最好的辦法,就是去擔心!你擔心孩子早戀,孩子一準早戀;你擔心孩子網癮,孩子一定網癮! 有個媽媽在孩子還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在經過一間網吧時警告孩子:看見沒,這是網吧,很多孩子一進去就變壞了,你可不能進去!一天又一天,一開始孩子不明白,但是心裡好奇極了,終於有一天孩子忍不住,要走進這間網吧看看。再後來孩子網癮了!孩子是否自信,取決於父母對待他們的態度。
10.不相信孩子 不相信孩子的根源是父母不相信自己。當孩子對媽媽說:沒事,我一個人在家寫作業,你去忙吧!媽媽一關上門就想,孩子一定在家玩電腦呢!這樣的反應會讓孩子覺得父母不信任我、不喜歡我、不尊重我!不相信孩子就是在毀滅了孩子的自尊。父母總是努力把自己的孩子朝著成功的方向培養,致力於培養孩子成「才」,而忽視了孩子要先「成人」的問題。以至各種各樣的問題孩子越來越多。 鵬宇老師認為:父母教育孩子的過程,就是把自己的狀態調整到平靜和喜悅的過程,平靜和喜悅的狀態就是愛!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心量拓寬的過程!改變孩子很容易,當你「容」下孩子時,孩子就「易(改變)」了! 父母小小的改變,孩子大大的不同。

⑶ 完形教育如何培養自信的孩子

一位哲人說的好:「誰擁有自信誰就成功了一半。」自信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精神核心,是促使孩子充滿信心去面對困難,努力完成自己願望的動力。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呢? 一、尊重和信任孩子。尊重孩子,使他切實地體會到自己是一個有獨立人格的人。信任孩子,調動孩子做事的積極性,並給予積極關注和表揚、切忌包辦代替,更不可打擊、諷刺。這樣既培養孩子對自己行為負責的品質,又培養了自信心。 二、建立合乎孩子能力的目標。父母的責任在於懷一顆期待的新,幫助孩子建立自己每一階段的適合自己的目標。父母期望過高,目標定的太高,超過了孩子能達到的限度,就容易使孩子產生失敗感,喪失信心,也不能把目標定的太低,孩子完成得輕而易舉,就會變得輕率和驕傲。 三、善於發現並時常肯定孩子的優點。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方,孩子在自己喜歡的領域中活動是十分投入,十分自信的,所以家長要了解孩子的特點,善於發現他們的優點並經常給予表揚和肯定,這是孩子充滿自信,不斷進步的力量源泉。千萬不要把孩子的缺點掛在嘴上,讓孩子產生自卑感。 四、讓孩子迎接困難。對困難的成功跨越,都是對自己的一次肯定,都會增加一份自信。應多鼓勵孩子學習勇敢行事,不斷戰勝,如洗衣服、倒垃圾、下棋、打球等。當孩子戰勝了困難,實現了自己的願望時,自信心就會提高,我們應該格外留意孩子的第一次嘗試,這將是他人生道路上的良好起步。 五、以身作則,樹立典範。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很難想像缺乏自信的家長如何能培養出自信心十足的子女。父母能夠充滿希望地看待未來,充滿自信,孩子就會深受感染,所以父母在要求孩子的同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修養,做好孩子的典範。 一個人只要有成功的決心和信心,就能保持最佳狀態,把全部的集中到追求目標上。只要堅信自己成功的人,才會取得成功。在孩子努力拚搏,盡力向成功的頂峰攀援時,多給孩子些鼓勵和支持吧。 讓孩子學會自信 自信是一個成功者最重要的心理素質之一,但它並非與生俱來,必須由家長對孩子從小加以正確引導,使孩子逐漸學會相信自己,建立起自信。 現今,越來越多家長對孩子的關心和照顧事無巨細,物質上應有盡有,精神上百依百順,事事不必自己操勞和付出努力,孩子很容易養成一種凡事均要依靠家長的心態,認為自己離開家長就一事無成,對任何事情也不想費力去做。這樣的孩子就是典型的依賴性極強、缺乏自信的人。要使孩子學會自信,一般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鼓勵孩子進行嘗試並做力所能及的事 孩子具有好奇心和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家長可以在確保孩子安全的情況下,引導他們去嘗試或探索身邊的各種事物,讓他們在嘗試或探索中了解事物的性質,增強自身的能力,從而增加自信。例如,孩子在三四歲時喜歡玩水,就讓他們自己洗小手絹、給娃娃玩具洗澡、洗刷各種塑料玩具等等,做這些事既滿足孩子游水的興趣,又給他們帶來歡樂,而且事情成功之後也會使孩子相信自己的動手能力,為建立自信打下基礎。 二、及時肯定和贊揚孩子的良好行為 人的自信需要外界的認同和贊賞。某一行為倘若得到外界的肯定,人的自信也會由此大增。孩子正處於自信形成的過程中,更離不開成人的肯定和贊揚。有一位母親帶著5歲的男孩乘公共汽車,上車坐了一段路程後,一位年邁的老婆婆上車了,母親起身讓座,並對男孩說:「來,小大人,站一會,看看能不能堅持住。」小男孩高高興興地站在座椅旁,並認真地扶著座椅不讓自己摔倒。這樣,孩子由於做成了一件小事而受到贊賞,他就會更樂意去做更多的事,接受更多的挑戰,以獲得更多的肯定和成功的喜悅,其自信也隨之日趨強化。 三、有意識地讓孩子承擔一些責任 不少家長常因為孩子年幼而代他們做許多事,幫穿衣鞋,替收拾玩具,給他們包辦過多,孩子就缺乏責任感和自我約束力,自信也就很難建立起來。對此,家長不妨視孩子能力的大小有意識地讓他們承擔一些責任,如讓孩子動手收拾玩具、書包及文具,讓孩子鋪床疊被,讓他們洗洗簡單的碗筷,這樣做不僅能鍛煉孩子的能力,還可使他們從中得到自信,知道有許多事情「我能做好」、「我有能力」。 四、培養孩子的專長 每個孩子天賦是各異的,能力方面也各有千秋。通常的孩子在智力和能力上難辨優劣,但孩子進入小學後,衡量標准就集中在學習分數上,這就使擅長學習的孩子常受表揚,而學習稍差的孩子常受批評,由於學習成績不如意而產生自卑,喪失了自信,不利於形成健康的人格。 如何避免孩子出現這種不利的情況呢?較為有效的辦法就是發現和培養孩子的某一專長。孩子從小其能力傾向便會顯露,有的孩子能跑能跳,好於運動;有的孩子愛唱愛跳,擅長文藝;有的孩子舞文弄墨,酷愛繪畫。家長的責任就是及時發現孩子的專長,順勢加以引導及培養,促進他們在某方面具備其他孩子所不及的專長。這樣,即便孩子將來在學習上不佳,也不致因此而灰心喪氣,反倒會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奮發努力,或許還能幹出一定的成就來。培養孩子的專長,孩子就有了一種競爭優勢,具有了上進的動力,孩子也會因此變得越來越自信。

⑷ 完形教育是傳銷嗎

不是。

完形教育融合了西方完形心理學、人本心理學、NLP神經語言學、教育心理學、中國古典哲學,結合體驗式教育訓練經驗,形成的一套完整的且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教育訓練系統。

在全國有鄭州、北京、西安、沈陽、南寧、廈門、金華等七家分支機構。完形教育匯集國內外專家群,將西方的藍海之道(現代心理學、教育學)和中國的黃河之道(傳統文化的精髓)結合起來,發展出一套簡單易行的迪揚生命智慧教育系統,為國人身、心健康和家庭教育,提供清晰明了的成長台階和全面解決方案。

2012年初,經上級主管部門批准,完形教育鄭州迪揚心理學研究院正式成立。2012年4月中共鄭州迪揚心理學研究院黨支部成立。完形教育總部地址位於:鄭州市金水區經七路與緯五路向南50米路西財鑫賓館院內。

4、通過搜索結果,該企業正常存續狀態,未列入經營黑名單,不屬於傳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