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國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有哪些
我國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眾多,其中包括孔子、墨子、孟子、荀子等。
(一)孔子。孔子是東周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在道德思想方面,孔子建構了完整的「德道」思想體系:在個體層面主張「仁、禮」之德性與德行;在治國的方略上,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內容是「禮」與「仁」,他主張「為政以德」;在經濟思想方面,最主要的是重義輕利、「見利思義」的義利觀與「富民」思想,這也是儒家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對後世有較大的影響。在教育方面,他提倡「有教無類」,創辦私學,廣招學生,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對學校教育的壟斷,把受教育的范圍擴大到平民,順應了當時社會發展的趨勢。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賢人。
(二)墨子。墨子為東周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宋國人,生前擔任宋國大夫。 他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墨子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墨子創立了墨家學說,墨家在先秦時期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他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等觀點。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墨子在戰國時期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在當時的百家爭鳴,有「非儒即墨」之稱。墨子的教育思想是「艱苦實踐、服從紀律」,並且提出「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教育目的。
(三)孟子。墨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孟子在人性方面,主張性善論;在社會政治觀點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論;他又提出民貴君輕的主張,認為君主必須重視人民,「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在價值觀方面,他強調捨身取義,「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強調要以「禮義」來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能為優越的物質條件而放棄禮義,「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孟子的教育思想,是孔子「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的繼承和發揮。對教育方法的改進,孟子推崇「易子而教」的傳統教育方法。他的教育貢獻也是無與倫比的。他不僅授徒講學,培養出了樂正子、公孫丑、萬章等優秀的學生,還與弟子一起著書立說,著《孟子》七篇,留給後世。
(四)荀子。荀子是戰國末期趙國思想家、教育家。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在人性問題上,提倡性惡論,主張人性有惡,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後天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其學說常被後人拿來跟孟子的『性善論』比較,荀子對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當顯著的貢獻。荀子的文章論題鮮明,有特有的風格,素有「諸子大成」的美稱。他的文章已有語錄體發展成為標題論文,標志著我國古代說理文趨於成熟。對後世說理文章有一定影響。《荀子》中的五篇短賦,開創了以賦為名的文學體裁;他採用當時民歌形式寫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運用說唱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政治、學術思想,對後世也有一定影響,不愧為我國古代一位傑出的文學家、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