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培養孩子的教育與方法觀後感
如何培養孩子的教育與方法觀後感
如何培養孩子的教育與方法觀後感,很多第一次當爸爸媽媽的會有很多不知道,不清楚的地方,比如對於懷孕的一些症狀和孩子出生之後的育兒經驗都不是很了解。以下分享如何培養孩子的教育與方法觀後感。
如何培養孩子的教育與方法觀後感1
我是一名小學老師,我很想教育好我的學生。工作上我勤勤懇懇,在教育學生方面付出了很多心血,但總覺得學生的發展離自己的目標還差很遠,對自己教育學生的做法也有諸多困惑。《教師怎樣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這本書中的許多觀點和做法令我茅塞頓開,明白了許多。
其實教育學生,並沒有現成的一成不變的法則。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要有選擇地學習別人的好的做法,更要針對自己的學生的個性採取有效的方法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教育自己的孩子時要放平心態。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有自己的思想,如果我們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而不顧他們的感受,最終受傷害的會是我們自己。
因此,教師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首先應該以平和的心態來對待自己的孩子。給自己一種為學生全面發展的心態,將會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撲救一條新的發展道路。學生也將收獲幸福美滿的人生!讓孩子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回想自己的童年時,往往會有很多的樂趣。踢毽子、扔沙包、跳皮筋、抓石子、捉迷藏……說來一大串,當時玩耍的樂趣至今記憶猶新。可是看看我們現在的學生,他們又是多麼的可憐。每天除了必須的作業外,玩的`內容很少,更甭提有多少花樣了。
我們在批評學生的同時,也應該想一想,其實現在的學生已經很可憐了,他們的童年在已經失去了很多的樂趣。童年的痛苦幾乎就是一生的痛苦。因此,我們教師應該努力給學生創設一個快樂的童年。
其實,在教育學生時,許多的難題和不解只要我們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許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了。作為教師,我要努力為學生的成長營造寬松的環境,更要客觀地看待學生的長處和短處,要科學地引領他們不斷成長,要多關注學生,要拿出愛心和耐心來,為學生的成長奠基。
如何培養孩子的教育與方法觀後感2
一、要充分認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意義
好家長勝過好老師。家長應該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孩子最容易模仿家長的言行,只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只有家長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動去做好家庭教育,孩子才能健康茁壯地成長,才能成長為可以遮風擋雨的參天大樹,才能成為對社會有益的棟梁之才!
所以,每個家長都要認識到這一點,並不是給孩子足夠的自由就可以,並不只是創造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就是稱職的,放養也需要一定的度,還需要家長收放自如地加以教育、規劃,促使其更加健康地成長!
二、幾種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1、言傳身教法
孩子需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這些受父母的影響最大。你讓孩子不亂扔衣服,自己回到家後卻隨手把衣服扔在沙發上,還口口聲聲地教育孩子,這種效果明顯不會有效。你不讓孩子看電視、上網玩游戲,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自己卻愜意地看著爛俗的電視劇,玩著網游,這讓孩子情何以堪呢?所以,以身作則,比千言萬語都更管用。
2、教孩子好的學習方法
比如預習功課,上課認真聽講,和老師同步思考、加強互動,等等。只是一味的要求孩子提高學習成績,卻不懂得幫助孩子總結好的學習方法,也許並不能及時收到想要的效果。尤其是寒暑假,借來下學期的書本,讓孩子抽時間預習功課,對孩子下學期的學習是有益的。
3、學會賞識教育
都說孩子還是自己的好。所以說,從內心賞識自己的孩子,應該不是一件多難的事情。只是,家長要做到教育孩子的方法得當,不要因為孩子一次考試成績的不如意就苛責孩子,更不要因為工作壓力等原因而遷怒孩子。孩子身上有很多優點,比如孩子的誠實、善良、守信,這些都是很多大人所不具備的。
能一口氣說出孩子10條以上優點的家長,才是合格的家長。平等地對待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讓孩子從小樹立自信,積極樂觀地面對學習和生活。
4、營造溫馨幸福的家庭氛圍
家長要互相尊重,文明禮貌待人,營造一種溫馨幸福的家庭氛圍,這也是孩子健康成長必須的良好環境。讓孩子體驗到家庭的溫暖,最好能把家長當成朋友,和你分享成長中的困惑,這是多麼幸福的事情呀!
5、同孩子一起成長
活到老學到老。每個人都在不斷地成長、進步、成熟,並不是因為你為人父母就什麼都懂什麼都對。與孩子共同成長吧,體驗這其中的樂趣!
如何培養孩子的教育與方法觀後感3
1、尊重孩子。
這是人與人之間建立關系的基本出發點,無論是對於成人還是對於成人與孩子之間,尊重都是最重要的。
我們不要以家長的身份,用成人的眼光,強制孩子接受;而是要以知心朋友的身份與孩子交流溝通。
孩子犯了錯誤,那我們首先要做的不是責備,而是引導孩子糾正錯誤,用行動告訴孩子,只要知錯改錯就好,父母永遠會愛自己的孩子,讓孩子知道父母永遠是自己最堅強的後盾!
2、告訴孩子你自己的秘密。
很多時候,孩子之所以隱藏著自己的心事,是因為他覺得大人們會無法理解自己或者責備自己,無法預知自己把秘密告訴家長之後,會得到批評還是理解支持。
如果,做父母的常常和孩子說一些悄悄話,講一些自己小時候的秘密,孩子就會理解:原來爸爸媽媽也會有秘密的,原來他們也曾經遇到過相似的經歷。
這樣,孩子就會願意與你分享自己的歡樂與憂愁。
3、「聽」比「說」更重要。
每個人都會有訴說欲,每個人都不願意聽別人整日嘮叨。
作為孩子,他很需要被傾聽、被關注,而不是整日的被嘮叨、被教授。
孩子通過「說」,既能夠鍛煉復述事件的能力,也能夠鍛煉邏輯思維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夠說出自己的心裡話,達到疏通情緒、洗滌心靈之效。
當然,我們對孩子「說」的內容,要有傾聽的側重點;我們要敏感的捕捉孩子話語、身體動作中包含的情緒、情感。
與孩子同樂容易,當發現孩子有低落、憂傷的情緒時,我們要停下手中的事情,聽孩子說出他的煩惱,感受他的感受,達到共情。
孩子覺得我們能夠體會到他們的感受,自然會信任我們,以後也會樂於與家人溝通交流。
『貳』 關於如何教育引導孩子的幾點建議觀後感
教育引導孩子的幾點建議觀後感
談及孩子的教育問題,每一個做父母的都有一肚子話要說,由於家庭情況不同,教育方式也各有千秋,但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快樂樂地健康成長。作為父母,我們究竟應該怎麼教育孩子?怎樣和老師配合好,讓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呢!我曾經為此買了很一些書籍,如《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細節決定未來》等等,孩子一天天長大,看到她的點滴進步,作為媽媽都感到無比的欣慰,可是我的心裡依然不敢有絲毫的鬆懈。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我有體會和大家分享:
一、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是非常必要的。
從孩子上學起,我就注意培養他學習習慣,每天回家後先完成老師留下的作業。學新課之前,先預習一下後面的內容。它應該體現在生活的細節中。我們家每個人都有愛看書的習慣,孩子小的時候早早開發鍛煉他的識字能力,為她今後的學習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孩子大一點後,我們就幫孩子養成讀書的習慣,讓她每天都抽出一點時間來看書。只要有機會就從書店買各種圖書給他閱讀,帶她到圖書館看她喜歡的書,讓她感受讀書的氛圍,漸漸的孩子喜歡上了讀書,也養成了良好的讀書習慣,對學習也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而且大量的閱讀也為她以後的寫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多溝通,真誠給孩子贊賞和鼓勵。
聽過很多自己教育孩子的故事和案例,都是以鼓勵和表揚為主的,但自己有些不以為然,直到通過一件事情我才切實體會到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孩子的數學總是馬虎,而且做題的速度一直很慢,尤其應用題出現的錯誤最多。
『叄』 《如何培養孩子全面發展》觀後感600字
提倡好的習慣,好的作風。特別是家長要以身則。主要有以下幾點: 1、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這不僅有利於培養孩子思維的有序性,也有益於孩子責任心的養成。但應從小教育,一旦錯過最佳教育時期,再去矯正將相當困難。 2、及時感謝別人的幫助。對一切來自他人的幫助都應心存感激,對於一切妨礙他人的行為都應心存愧疚。如能養成及時表達內心感受的習慣,既可以與他人心靈溝通,又可以避免遺憾的產生,從而使自己處於健康、積極、主動的生活狀態。 3、做事有計劃。做大事要從小事開始。不能太寬容孩子的心血來潮和胡思亂想,要讓孩子習慣於行動之前做計劃,並使計劃趨天可行。 4、講究衛生,乾乾凈凈地迎接每一天。孩子的形象與狀態容易影響孩子的心態。如:剪去長指甲,經常換洗衣服,經常洗澡,不使自己發出異味、書本上不亂塗亂畫等。 家庭教育反對什麼? 1、反對將就孩子的壞脾氣。孩子和性格、脾氣對孩子後天的的影響是極其重大的。 2、反對給孩子造成一些「隱性壓力」。弄不好會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 3、反對對孩子自信心的傷害。每個孩子都有其成功的落腳點,都有可能成為社會有用之才。孩子有獲得公正主價的需求。要從尊重孩子的人格去滋潤孩子的心田。4、必須堅決反對這實在在的「家長作風」,改變學習是孩子唯一出路的觀念。今後的社會承認的是孩子的能力和素質,而不是學習成績。學科學習對孩子來說只是一個墨點,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培養。如果孩子學科這習不好,萬萬不要放棄,只要把孩子培養成為有道德、有愛心、有公德心的人,將來一定會對社會有用的。 給家長的30條建議 1、夫妻共同做家務,以便夫妻雙方都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關注孩子的教育。 2、將一切時間都獻給孩子,形成以孩子為主的生活日程表。 3、做有預見性的父,不做事後諸葛亮。 4、不以自己的模式塑造孩子,支持孩子走自己選擇的道路。 5、持之以恆,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6、不向孩子隱瞞生活中的陰暗面,並根據孩子年齡和成熟程度慢慢給孩子解釋。 7、夫妻共同研究如何培養子女,並努力保持一致。 8、重返童年,陪孩子一起娛樂、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