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貫徹我國的教育方針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領域的一場深刻的變革。要轉變教育觀念,深入進行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要調整教育結構,改革考試、評估、督導等制度,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保證素質教育的運行機制。推進素質教育也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教育系統、勞動人事部門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1、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人才觀,為實施素質教育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2、大力發展教育事業,調整宏觀教育結構,構建人才成長的「立交橋」。
3、大力加強薄弱學校建設,逐步實現「平等受教育」。
隨著我國義務教育的普及,人民群眾廣泛地產生了希望受到高質量教育的需求,但由於薄弱學校的存在讓家長不能放心,於是就出現了「擇校」的現象,加劇了「應試」競爭,加重了學生的壓力和負擔;同時,在客觀上也可能進一步加大學校間原已存在的辦學條件和教育質量方面的差距,這一切均不利於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
4、加快升學考試和測評制度改革科學的考試和測評制度,將有助於弱化「應試教育」的傾向,對推進素質教育起積極的導向作用。
近年來,國家教委一直在研究如何加快升學考試制度的改革,對小學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學等各個層次上的升學考試工作都做了認真研究和改革試點的部署。小學升初中制度改革的總的原則是實行劃片招生,免試、就近入學。要努力使義務教育階段九年成為一個完整的學段,中間再沒有選拔考試。
5、抓好課程教材和教學改革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途徑。
教師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著眼於提高學生全面素質,加強對實施素質教育整體教學工作方案的研究和實驗,注意學科之間的相互銜接。在整個教育過程中,特別是課堂教學,要運用一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以更多的獨立思考問題與自我發展的機會,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和成長。
6、加強師范教育與教師在職培訓,提高整體師資隊伍的水平與質量。
實施素質教育,最終要落實到學校、落實到教師,體現在學生身上。因此,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校長和教師隊伍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保證。校長的教育質量觀和價值觀,直接影響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和教師行為。教師更是素質教育的直接組織者和實踐者。為了提高教師素質,必須加強職前師范教育與教師在職繼續教育,並實施教師資格制度。希望各級師范教育系統、教師培訓系統都要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切實改革課程結構和教學內容,對中小學校長和教師的思想觀念、知識結構和教學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為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合格的師資。
7、切實建立素質教育的督導評估制度。
8、進一步深化勞動人事制度改革產生「應試教育」傾向的一個重要社會原因是我國社會用人制度還不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
在我國勞動力和人才市場尚未完善的條件下,學歷往往成為判斷人的知識能力的唯一標准,這種學歷本位的用人制度與「應試教育」中追求高學歷、重書本知識輕實踐能力,是緊密聯系著的。
因此,在國務院的統一領導下,積極而穩步地推進勞動人事制度的改革,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保障條件。國家教委要配合勞動、人事部門逐步實行學歷與能力並重的用人制度,重學歷但不唯學歷,重在真才實學,還應加快實施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和持證上崗制度,為全體受教育者都能提供成才的機會和條件。
在我國跨世紀的教育發展與改革的過程中,基礎教育領域有兩個核心的問題:
1、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這是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2、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這兩者都離不開素質教育。我們相信,在全國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在社會各界的配合下,關系祖國未來前途和命運的高質量基礎教育,即一流素質教育一定能夠在全國得到成功的實施。
㈡ 如何貫徹教育方針學後心得
一、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教育工作者就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就要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以學生為本,了解學生,研究學生,尊重學生,服務學生,創造適合每一個學生的教育,適合學生的教育是好的教育,好的教育是人民滿意的教育。
二、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榮譽感和責任感。教育是中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就要熱愛教育事業,獻身教育事業。努力地教書育人。教師的天職是育人,教育的本質屬性是育人。所以,做教師首先做人師,又做經師。做人師,做教師首先教人做人,我作為教師的教師更要先做人。要有較高的馬列主義理論修養;積極的思想政治表現;高尚的道德品質;良好的職業道德,為人師表。
三、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社會主義的教育方向,堅決擁護改革開放方針,深化教育改革,全身心投入教育改革、課程改革之中。堅持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全面徹策黨的教育方針,以極大的熱情和精力投入教育、教學、教研、教改工作中,在以德育為首的前提下,促進學員的全面發展、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堅持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
為人師,就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質。教人先正己,要胸懷坦盪、儀表端正、言語行為規范、言行一致、表裡如一、謙虛,甘於奉獻、發揚風格。要崇尚科學、追求真理,堅持真、善、美,遠離並反對、抵制假、丑、惡。為人正直、辦事公正、對人誠實、講究誠信、樂於助人、與人為善。對工作認真負責、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對他人,尊重、關心、愛護、積極幫助、助人為樂。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飢逗備人格影響學員。唯此,人生才有意義,只有這樣做,才能實現人生價值。
為人師,就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不把教育事業當謀生的職業,而把教育事業當做自己的事業。教育事業是人類最偉大的事業之一,教育是促進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的重要階段。教育與其他社會要素相比,遠非從屬者,反成統領者,一切皆由教育所緣起。教育可塑造人類的靈魂,也可以挽救失落的靈魂。在未來社會發展和人才成長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熱愛學生、尊重學生、關心學生、理解學生、服務學生是教師教育學生的基礎和前提。熱愛所教的學科,對自己所教的學科都不愛的教師,絕不會教好本門學科。只有熱愛所教學科,才能以更指搜積極熱情鑽研所教學科。心理學是研究人類自身的學科,特別是研究人的心理、人的精神、人的靈魂。人之所謂人是因為人與其他動物相比,人有思想、有精神、有靈魂。教育學是研究教育現象揭示教育規律的科學。只有掌握教育規律,掌握教育理論、理念,才能搞好教育教學工作。
做經師,教人做學問,首先我自己就要不斷地追求學問,要精通自己所教學科,要有比較淵博的知識。沒有精通的業務知識和淵博的學問,就不配人師。教人做學問,爛毀自己必須有學問,這是基本常識。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在知識日新月異時代,要不斷開拓和更新自己的知識,要不斷吸吶古今中外的文明成果,然後把它奉獻給學生。當然要講究方法與藝術。惟有這樣才能深入淺出地教學。
㈢ 最新黨的教育方針
黨的教育方針是: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必須深刻把握其科學內涵:
一是要更加深刻地把握教育工作的性質作用。既要從宏觀上把握教育工作的政治屬性,把握教育對經濟發展的顯性價值和對社會發展的隱性價值。
正如本次《教育法》第四條修訂時強調的那樣,教育「對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增強中華民族創新創造活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
二是要更加深刻地把握教育的完整內容。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是教育方針的重大而明確的指向規定。這一指向規定既是針對一些學校事實上實行的不完全教育的弊端,也慎譽脊是針對當前社會和當代青少年的特點和某些不足,更是面向未來發展對教育提出的要求。
四是要更加深刻地把握教育的目標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教育的根本任務。
現在的青年學生正處於「當打之年」。能否培養他們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是對我們今天教育的考驗。我們要以「面向學生的未來而不是我們的過去」的負責精神,切實做好培養人的工作。
㈣ 新時代如何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
落實黨的教育方針:1、體現在學校辦學方向,學校章程中,以教學為中心實施素質教育、科研新校,質量強校。2、立德樹人,學校德育處要以思想政治工作統攬全局,德育為首。3.黨建引領,推動教育方針落到實處,牢記黨的優良傳統作風。4。與人上體現五並舉,培養好人,在新時期學校五項管理,「兩減」工作中讓學生健康成長
㈤ 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一名黨員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怎樣做
作為一名黨員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學黨章、守紀律,立足崗位,表現自覺性,保持先進性,體現奉獻性。為此應該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嚴謹治學,開拓創新
在業務上應該嚴格要求自己,教師傳授的都是新知識,而其教授內容必須准確科學。作為一名合格的黨員教師要以求真務實的精神和嚴謹自律的科學態度治學,恪守學術道德,抵制學術腐敗,不斷完善知識結構,正確處理教學與科研的關系,努力提高教學與科研水平。以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和應用技能為導向,勇於投身教學科研創新,積極探索教育教學規律,緊跟學科前沿,創新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這就要求教師自身應當有淵博的知識,通達的學識,應當能夠對知識的嚴密系統有通透的理解,如此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游刃有餘。知識才能被學生所理解接受,並轉化為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完成知識傳授的過程。
總之,作為一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我們都應該時刻牢記:共產黨員,不僅僅是一種榮譽,一種驕傲,更代表了一種責任,一種將我們的一切獻給偉大的共產主義事業的責任!只要我們每一位黨員教師牢記自己是誠心誠意為學生、家長謀利益,我們黨的執政基礎就堅如磐石,黨就能永葆生機和活力。
讓我們每個黨員教師都行動起來吧,將「學黨章 守紀律」活動落到實處,真正做到從思想上入黨,從行動上入黨,始終保持黨員先進性,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道路上貢獻我們的力量!
二、為人師表,率先垂範
堅守黨的紀律,黨員教師要在思想行動上嚴格要求自己。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範,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平時密切聯系家長和團結同事;將廣大教職工的心聲反映給黨支部,做黨和群眾的橋梁。
三、淡泊名利,樂於奉獻
樹立遠大的事業理想和職業目標,確立淡泊名利、甘為人梯的精神境界,做到腳踏實地,樂於奉獻,靜心教書、潛心科研、熱心服務、專心育人,以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風范去影響和培養學生,堅守一個教師對國家、對社會、對教育事業的職責和神聖使命,在謀求國家和人民利益中去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在踏實工作中勇於奉獻,有大局意識。在關鍵時刻,當學校需要時不計個人利益,挺身而出,應難而上,勇挑重擔。梁啟超告訴我們「敬業與樂業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是中國職業道德的兩大准則。」作為一名黨員老師就應當有勤於奉獻的精神,只有勤學、勤思、精益求精,才能知道理解的更多一點,在如海的知識面前謙虛一點,在學生面前從容一點;在物質不富有時精神豐富一點。「育苗有志閑逸少,潤物無聲辛勞多」。一個熱愛教育事業的人,是要甘於寂寞,甘於辛勞的,一年又一年精心耕作、無私奉獻。
四、關愛學生,依法執教
作為黨員教師,應在關愛學生,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在無私奉獻的過程中體現崇高師德。毛主席曾經說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師就是一隻燃燒的蠟燭,在工作中發揮出自己的光和熱,為學生帶來光明,打開學生的每一個心靈之窗。教師應該有一顆熱愛學生的心,用自己的真愛去打動每一個學生。所以教師在教學生的時候,先要教自己,做學生喜愛的教師,真正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即使自己油盡燈枯,也要對得起每一個學生,使他們都能健康地成長,不愧對自己的師德,不愧對自己的靈魂。
平時心系學生,主動關心學生,多為學生和教師做實事,好事。全面關心學生成長,愛護學生,尊重學生,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因材施教,循序善誘,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探索並遵循教學規律,積極參與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更新教學方法,注重學生能力培養。出自內心的愛護學生的行為和舉止,會叩響學生心靈深處的琴弦,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會使學生懂得和接受你的教誨。作為教師,對學生應充滿包容和關愛,既要喜歡「春光」,又要容得下「烏雲」,「金鳳凰」固然可愛,而「丑小鴨」更需要陽光,多給他們一份愛心,一聲贊美,一個微笑。因此對學生要「嚴而有格、嚴而有度、嚴而有序、嚴而有恆、嚴而有方」,不僅要做為人民服務的教師,更要做讓人民滿意的教師!
㈥ 聯系實際談大學生如何落實黨的教育方針
1要堅持育人為本的原則
「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強調的是一種行為方式,人生准則;喚起的是人的良知,彰顯的是人生自律的力量,倡導的是社會主義的法治觀、道德觀。歷史與現實都已反復證明,遵紀守法的本源是道德良知。人要自愛,要愛他人,起碼應該做到「不逾矩」,敬畏法度,在法紀允許的范圍內活動。因為法律和紀律是為了維護全體人民的共同利益而制定的,神聖庄嚴,不可違背,不可侵犯,所以才要自覺用法紀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對違紀之行、「越軌」之事,不想干、不願為,從而保持人格氣節,創造美好人生。
大學生是未來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社會主義事業的骨幹力量,能否自覺地用法紀來約束自己的行為,關繫到社會主義事業的成敗,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應當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從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出發,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熱愛祖國落實在培養「四有」新人的偉大實踐之中。堅持德育為先,切實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把教育學生學會做人當作頭等大事來抓。認真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大學生成為遵紀守法的模範,。
2領導幹部、教師要帶頭學法、用法和守法
在一個法治國家,人人都應敬畏法律,視法律為神聖的准則。法律就是公共道德,法律既是每個人的行為標准,同時也是對違反行為標準的懲罰標准。法治社會,你遵紀守法,法律就保護你,保障你的權益;你胡來蠻干,法律就會懲戒你。每個人都嚴格遵守法律規范,社會才能文明進步。遵紀守法是具體的,要落實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遵紀守法是長期的,要持之以恆,貫穿始終;遵紀守法是自覺的,要轉化為自身的實際行動。我們每一個人,不僅自己要做到遵紀守法,而且要影響和教育周圍的人。只要我們共同努力,就一定能營造一個學法懂法、增強法律意識的良好氛圍,營造一個守法用法、嚴格依法辦事的良好氛圍,營造一個維護法律尊嚴、弘揚法治精神的良好氛圍,保持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
領導幹部不僅是公民道德建設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也是參與者和實踐者,而且領導幹部掌握著人民賦予的權力,具有更多的資源,在社會上也具有更大的影響和作用。他們的道德水準對全民道德建設影響深遠,關注並推動他們個人素質的提高,是我國道德建設中一個比較突出的特點。從這個意義上說,領導幹部要率先垂範。官氣正則民風清,官德毀則民德降。因此,領導幹部要自覺用「八榮八恥」修身正己,以良好的黨風政風引領整個社會風氣好轉。
領導幹部帶頭學法、用法、守法,既是提高領導幹部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需要,也是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學法、用法、守法的需要。 為此,必須大力加強「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教育,要讓每一個社會成員學法、知法、懂法、守法。
在高等學校每一位教師應當以身作則、率先垂範。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歸根到底是一個人影響一個人、一片人影響一片人的人帶動人的過程。踐行「八榮八恥」,榜樣的影響和帶動至關重要。父母對子女要言傳身教,古人說:「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父母要為子女做榜樣。加強師德建設,提高教師素質。教師的人格和道德素養對學生、乃至社會影響極大,教師只有具備真善美的榮辱觀,才能教育感染學生。
3加強思想道德和法律建設,培養大學生爭做遵紀守法的楷模
「教育只能是教育工作者集體的事業」,這是教育家馬卡連柯的至理名言。集體事業,就要發揮集體優勢,追求整體效益。教育工作者必須學會超越自我,克服嫉賢妒能的思想,充分協調合作,排除追名逐利、拈輕怕重的市井心理,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擋得住誘惑,以高度的自覺性和實干精神,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學工作,為黨的教育事業奮斗終身。
教育工作者應當身體力行陶行知先生「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的教育思想,以誠實守信的人生態度取信於學生、家長和社會。在教育管理中,要言行一致,求真務實,有諾必踐,杜絕招生、考試、收費、就業、基建等工作中弄虛作假、暗箱操作現象;在教學工作中,要認真負責,腳踏實地,以真教人,不敷衍塞責、虛華浮誇、得過且過;在教育科研中,要實事求是,嚴謹治學,恪守學術道德,尊重他人成果,不剽竊,不舞弊。每一位教師應使自己成為一個楷模和示範者,營造「風正、氣順、心齊、勁足」的和諧氛圍,實踐「忠誠敬業、求是創新」的價值追求。
加強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礎課程建設,任課教師在講授過程中,注重以身邊的案例引導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爭做遵紀守法的楷模。踐行「八榮八恥」,培養學生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的意識。堅持言行一致、知行合一,慎獨慎微,防微杜漸。
高等學校在培養學生知識的同時,要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讓大學生正確地樹立社會主義榮恥觀,學以致用、思而醒之、明而踐之,成為遵紀守法的楷模,認真踐行和發揚「八榮八恥」 社會主義榮恥觀,為構建中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