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初前教育是什麼專業
擴展閱讀
送同學小禮物送什麼 2025-02-02 09:53:46
k線基礎知識什麼是k線 2025-02-02 09:48:57

初前教育是什麼專業

發布時間: 2023-08-28 07:59:21

『壹』 學前教育就業前景怎樣

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了解下什麼是學前教育?

廣義的學前教育是指從出生到6周歲或7周歲的兒童實施的保育和教育。狹義的學前教育是指對3~6周歲或7周歲的兒童實施的保育和教育。

那學前教育主要學什麼呢?

4.兒童體驗館教師;

近年來興起的兒童體驗館也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可考慮的就業地方,在兒童體驗館中,有各種DIY課程、職業體驗課程,均需要專業老師進行教育和引導。

而且,隨著開發二胎政策,幼兒行業也快速發展起來,不管是私人機構、幼兒產品企業還是學校,在人才需求上都有很大的需求空缺。

『貳』 教育類專業有哪些

1、初等教育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中小學文科教育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初步文科教學研究能力和應用能力的中小學教師。

『叄』 早期教育是什麼專業

早期教育專業主要課程:嬰幼兒語言發展與教育、嬰幼兒營養與護理、嬰幼兒游戲、嬰幼兒動作發展與鍛煉、嬰幼兒語言與交往、嬰幼兒認知與潛能開發、嬰幼兒行為觀察與評價、早期教育環境創設、嬰幼兒家庭教育咨詢與指導。

早期教育專業就業方向:面向早教機構、親子園及幼兒園,可擔任親子園教師、早教家庭指導師、早教中心課程咨詢與銷售人員及需要嬰幼兒教育背景的兒童傳媒、教育、玩具、食品、娛樂等機構工作者。

早期教育效率最高的年齡段如下:

出生後6個月是嬰兒學習咀嚼和喂干食物的關鍵年齡,進干食物正個月後,就能伸手抓東西,過了這個關鍵年齡,嬰兒就可能拒絕咀嚼從口中吐出食物。出生後9個月至1歲是分辨多少、大小的開始。

2~3歲是學習口頭語言的第一個關鍵年齡,也是計數發展的關鍵年齡。

2歲半~3歲半是教孩子做到有規矩的關鍵年齡,應使之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遵守作息制度的習慣。

4歲以前是形象視覺發展的關鍵年齡。

4~5歲是開始學習書面語言的關鍵時期。

5歲左右是掌握數學概念的關鍵年齡,也是兒童口頭語言發展的第二個關鍵時期。

5~6歲是掌握語言詞彙能力的關鍵時期。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 早期教育

『肆』 初等教育是什麼專業

初等教育即小學教育,或稱基礎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打下文化知識基礎和作好初步生活准備判者的教育。通常指一個國家學制中的第一個階段的教育,對象一般為6~12歲兒童。 這種教育對提高國家民族文化水平極為重要,因此各國在其經濟文化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都把它定為實施義務教育或普及教育的目標。

就業前景:

近些年來,基礎教育在教學質量、辦學條件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但是師資力量卻、還不盡人意,尤其是鄉鎮小學,教師主體還是年齡在45-55歲的民辦轉公辦的教師,這部分教師知識水平較低且陳舊,已經遠遠不能適卜和應當前基礎教育新課改的'需求,同時近十年內這部分教師也面臨著退休,教師缺口非常大,現在有些鄉鎮小學繼續聘用代課教師,急需補充正式師資。同時近年來社會培訓機構迅猛發展,為初等教育專業畢業生開辟了新的就業領域,就業前景和創業前景廣闊。

『伍』 初等教育專業要學些什麼

初等教育即小學教育,或稱基礎教育,也叫強制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打下文化知識基礎和作好初步生活准備的教育。通常指一個國家學制中的第一個階段的教育,對象一般為6~12歲兒童。這種教育對提高國家民族文化水平極為重要,因此各國在其經濟文化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都把它定為實施義務教育或普及教育的目標。
課程方向
一、培養目標與培養規格l、培養目標本專業方向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具有初等教育專業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能適應初等教育改革和發展需要的具有大學專科程度的小學數學或科學學科教師。2、培養規格本專業方向的學生通過五年制初等教育專業化培養,通過專業訓練,獲得初等教育專業知識技能,能實施專業自主,表現專業道德,逐步提高自身的從教素質,成為一個良好的初等教育專業工作者。具體為:(1)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初等教育事業,初步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獻身初等教育事業的精神,能為人師表;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和良好的文明修養;具有艱苦奮斗、求實創新的精神,形成健全的人格。(2)掌握本專業所必需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了解本專業發展新成就,熟悉教育教學規律並能初步運用其規律解決實際問題,具有較強的小學數學或科學教育教學能力和初步的初等教育教學研究能力。(3)具有適應學習型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學習、自我完善、自主發展的能力;具有科學精神,形成科學態度,學會科學方法,具備創新的素質;能夠對自己的生活和發展做出恰當的選擇。(4)具有健康的審美觀,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對自然美、社會美、科學美和藝術美具有一定的感受力、鑒賞力、表現力和創造力。(5)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衛生習慣,身體健康,熱愛勞動,具有較強的意志力和心理自我調節能力。
二、招生對象及學制招生對象:初中畢業生。學制五年。
三、課程設置的指導思想和原則l、指導思想堅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依據社會發展的要求和師范院校學生發展的需要,按照教師專業化發展趨勢,合理確定文化知識、學科知識、教育專業知識結構,科學配置學科專業基礎課、專業課與一般教學知識、學科教學知識、情境教學知識相對的教育專業課程的比例,加強班級管理、教育科研、教育評價、多媒體教學、教學實驗等現代教師必需的能力訓練。把學科課程與教育課程、理論知識課程與實踐能力課程、科學教育課程與人文教育課程、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有機結合起來,採用平台與模塊相結合的課程結構,形成合理的課程體系。使學生基本構建起適應素質教育、終身學習及社會發展變化的教育觀念、知識能力和基本素質,為推動初等教育改革打下堅實基礎。2、課程設置的原則(1)整體性課程設置根據培養專科程度小學教師的基本要求,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認知水平和情感特點,五年統籌,開設五年一貫的小教大專課程,注重知識教學、素質培養和能力訓練的整合和貫通,科學安排課程、教學內容、教育教學活動以及學生自由支配的時間,使學生得到生動、活潑、主動、全面的發展。並結合本地本校實際情況,積極開設校本課程。(2)綜合性本課程設置根據現代科技發展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綜合化的趨勢,強化綜合素質教育,加強文理滲透,注重科學素養,體現人文精神,加強學科間的相互融合重組,充分發揮核心課程在課程群中的獨特作用,加強各課程之間的有機聯系,增強其內在邏輯性,在傳授知識、培養能力與提高素質的結合上構建人才培養的課程框架。尤其要加強課程群的建設,切實保證提高小學教師的專業化水平。(3)學科性本課程設置根據國家對高師專科教育的質量要求,通過對綜合理科這一學科方向的側重性教育,使學生有較寬廣的基礎、較摩實的專業、較全面的能力。(4)師范性本課程設置根據小學教師職前教育的要求,既科學地安排文化知識課和教育理論課,又加強實踐環節,注重教育實踐和科學實驗,重視教師職業技能訓練和職業能力的培養。(5)時代性本課程體系與經濟建設、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要求相適應,與人的全面發展需求相適應,與高等教育大眾化條件下多樣化的學習就業需求相適應,與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求相銜接,具有足夠的廣度、深度和梯度,突出顯示多樣化、開放性和可選擇性的特點。(6)針對性根據初等教育的需要,實行全面發展的綜合性教育,使學生文理兼通,學有專長,多能一專。課程設置堅持外語教學五年不斷線、現代教育技術教學五年不斷線、教育教學技能訓練五年不斷線,同時注意結合學科特點和課程內容,滲透德育、訓練技能、培養能力;重視鄉土知識的傳授;重視對學生進行人口、生態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知識的教育。
四、時問安排和課程設置本專業課程由必修課、選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