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問學前教育(師范)是什麼意思
學前教育屬於師范類,畢業之後可從事幼兒教學工作
2. 學前教育是什麼專業
學前教育是一門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屬教育學類專業
一、學前教育專業簡介
(一)、專業介紹
學前教育專業(四年制師范類本科)
(二)、授予學位:教育學學士
學前教育系前身是淮南師范學校幼師班,院校合並後於2004開始專科招生,2007年開始本科招生。目前4屆在校本科生共有500多人。設有「少兒藝術教育」和「早期教育」兩個專業方向。2013年學前教育專業被批准立項為安徽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018年被批准立項為校級教師教育示範專業。
(三)、課程介紹:
1、核心課程:學前兒童衛生與保育、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學前教育學、學前課程論、學前教育史、幼兒園游戲理論與指導、學前兒童語言、社會、科學、數學、音樂和美術教育。
2、主幹課程:教育原理、心理學基礎、幼兒教師師德修養與專業發展、幼兒教師口語、學前教育史、學前課程論、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學前兒童音樂教育、學前兒童社會教育、學前兒童美術教育、學前兒童健康教育、學前兒童科學教育、學前兒童數學教育、幼兒文學與創作、學前兒童游戲、幼兒園實用現代教育技術、幼兒園班級管理、幼兒行為觀察與分析、學前教育科學研究方法。
3、專業技能課程:基本樂理與視唱練耳、聲樂、鋼琴基礎、幼兒歌曲彈唱與即興伴奏、舞蹈基礎與形體訓練、兒童舞蹈、民族舞蹈、美術基礎(色彩、圖案)、簡筆畫技法、書寫(三字)、幼兒園手工製作與環境創設等。
4、方向課程:兒童舞蹈創編、兒童歌曲創編、兒童體操創編、兒童劇實務與指導、0-3歲嬰幼兒喂養與護理、0-3歲嬰幼兒玩具與游戲、0-3歲嬰幼兒發展與教育、0-3歲親子活動設計與指導等。
5、選修課程:學前兒童家庭教育、學前特殊兒童教育、學前教育政策法規、蒙氏教育、奧爾夫音樂教育、幼兒園活動案例評析、幼兒園公共關系與人際溝通技巧等。
3. 師范類學前教育是什麼
學前教育專業培養具備學前教育專業知識,能在托幼機構從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師學前教育行政人員以及其他有關機構的教學、研究人才。
學前教育學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首先是由德國教育家F.W.A.福祿貝爾提出的。他在誇美紐斯和法國啟蒙思想家J.-J.盧梭的影響下,又接受了瑞士教育家J.H.裴斯泰洛齊的兒童教育思想。於1837年在布蘭肯堡創設了一所收托1~7歲兒童的教育機構,1840年命名為幼兒園(Kindergarten)。
(3)懷遠師范學校學前教育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學前教育專業的知識技能:
1、掌握學前教育學、幼兒心理學、幼兒園課程的設計與實施、幼兒教育研究方法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觀察幼兒、分析幼兒的基本能力以及對幼兒實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
3、具有編制具體教育方案和實施方案的初步能力;
4、熟悉國家和地方幼兒教育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學前教育理論的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4. 師范類學前教育是什麼
學前教育專業培養具備學前教育專業知識,能在托幼機構從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師學前教育行政人員以及其他有關機構的教學、研究人才。
學前教育學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首先是由德國教育家F.W.A.福祿貝爾提出的。他在誇美紐斯和法國啟蒙思想家J.-J.盧梭的影響下,又接受了瑞士教育家J.H.裴斯泰洛齊的兒童教育思想。於1837年在布蘭肯堡創設了一所收托1~7歲兒童的教育機構,1840年命名為幼兒園(Kindergarten)。
擴逗兄展資料:
學前教育專業的知識技能:
1、掌握學賀指虧前教育學、幼兒心理學、幼兒園課程的設計與實施、幼兒教育研究方法等學科的基本理禪神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觀察幼兒、分析幼兒的基本能力以及對幼兒實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
3、具有編制具體教育方案和實施方案的初步能力;
4、熟悉國家和地方幼兒教育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學前教育理論的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學前教育專業
5. 學前教育專業是什麼專業
學前教育是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屬於教育學類專業。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質、扎實的學前教育專業知識,能在保教機構、教育行政部門以及其他相關機構從事保教、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復合型人才。[1]
學前教育學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首先是由德國教育家F.W.A.福祿貝爾提出的。他在誇美紐斯和法國啟蒙思想家J.-J.盧梭的影響下,又接受了瑞士教育家J.H.裴斯泰洛齊的兒童教育思想。於1837年在布蘭肯堡創設了一所收托1~7歲兒童的教育機構,1840年命名為幼兒園(Kindergarten)。福祿貝爾系統地論述了幼兒園教育的重要性、內容和方法。他認為兒童的發展是漸進的過程,教育應適合兒童的發展,教育應以兒童的自主活動為基礎。他重視游戲的教育價值,把游戲作為幼兒園的主要活動,還設計了一套游戲和教學材料。他的主要著作有:《人的教育》(1826)、《慈母游戲和兒歌》(1843)、《幼兒園教育學》(1862)。雖然福祿貝爾教育理論中有唯心主義觀點,但他在實踐上和理論上推動了各國幼兒園的建立和學前教育學的研究。
19世紀後期,生物學、生理學、心理學和兒童心理學的發展,為揭示學前教育的規律提供了有利條件,從而促進了學前教育學的發展。「新教育」運動中學前教育的代表人物,義大利教育家M.蒙台梭利和比利時教育家O.德克羅利,通過對學前教育的研究和實驗,提出了自己的學前教育思想和理論。蒙台梭利提出:學前兒童經歷各種敏感期,易於學習某些知識和技能;教育主要在於提供適合於兒童發展的環境,通過兒童的自由活動促進自我發展。她強調感官教育,並設計了一套游戲和教學材料。但她的訓練方法比較機械,脫離兒童的實際生活。德克羅利也主張為兒童提供適當的環境,但他認為兒童應在集體中活動,在實際生活中學習,「讓兒童在生活中預備生活」。他的教育體系以 3個過程為基礎:觀察,聯想,表現(通過活動,通過口頭語言、文字和手工來表示)。他還重視並親自編訂了一些教學游戲。蒙台梭利和德克羅利等人推動了學前教育學的發展。中國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開始注意到設置學前教育機構。康有為、蔡元培都曾提出兒童公育的主張。20世紀初,各地先後設置了少數幼兒園。中國學前教育理論和幼兒園的實施方面,先仿效日本,後學習歐美,受教會的影響較大。當時還有一些教育家致力於研究和創立適合中國國情的學前教育。其中陳鶴琴創辦了南京鼓樓幼兒園,對幼兒園的課程、教材、教學方法和設備進行了實驗研究。撰寫了《兒童心理之研究》、《幼稚教育》、《家庭教育》等著作。同時,陶行知創辦了農村和工廠幼兒園,發表《創設鄉村幼稚園宣言》、《幼稚園之新大陸》等著作。張雪門主辦香山慈幼院的北平幼稚師范學校,並出版了《幼稚園教育概論》、《新幼稚教育》、《幼稚園的課程》、《幼稚園組織法》等著作。這些著作為建立中國學前教育學邁出了第一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學前教育工作者總結本國學前教育的經驗,並吸取國外有益的經驗,在教育實踐和科學研究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進一步科學地揭示了學前教育的規律。對幼兒園一日教育過程的組織,兒童生活護理和身體鍛煉,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培養,語言和智力的發展以及幼兒園常識、體育、 音樂、 美工、 計算各科教學法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高等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和幼兒師范學校編寫了學前教育學教材,這些都推動了學前教育學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