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德育包括哪些內容
德育包括下面這些內容:
1、愛國主義教育:愛國主義不僅體現在政治、法律、道德、藝術、宗教等各種意識形態和整個上層建築之中,而且滲透到社會生活各個方面,成為影響民族和國家命運的重要因素。
2、理想教育:是人們在實踐過程中形成的、有實現可能性的、對未來社會和自身發展的嚮往與追求,是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在奮斗目標上的集中體現。
3、集體主義教育:長期以來,人們憑直覺認為,私的概念是具體的,個人主義的定義容易理解,即是私利,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對此講得也比較透徹。而公的概念則被泛化,對於集體主義,則被視為抽象,看不見,摸不著,這是由集體主義的屬性決定的。
4、勞動教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點和勞動態度,熱愛勞動和勞動人民,養成勞動習慣的教育,是德育的內容之一。
5、人道主義與社會公德教育:人道主義和文明行為這些道德是人類共有的基本美德,既是人類自身發展和自我完善的道德基礎,也是社會發展與進步的重要條件和標志。
6、自覺紀律教育:指的是使學生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國家和集體紀律的意義,養成自覺遵守紀律的習慣和品質的教育,其履行《學生守則》。
7、民主與法制觀念的教育:用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的基礎知識教育學生,增強他們的社會主義公民意識,使他們懂得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懂得與自己生活直接有關的法律,養成自覺遵守法律的行為習慣。
8、科學世界觀和人生觀教育:是使學生樹立科學人生觀,並以其為指導,選擇正確的人生道路的教育。
9、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產、生活上能與其他人保持較好的溝通或配合,能良好地處理生活中發生的各種情況。
(1)德育政治教育包括哪些內容擴展閱讀:
現行德育課程內容的主要特點是:
1、生活化。遵循不同階段學生生活的邏輯,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為主要源泉,以密切聯系學生生活的主題活動為載體。
2、綜合化。每一學段課程內容力求體現多重價值,整合多種學科內容。《品德與生活》包含了品德教育、科學教育、社會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內容。
3、生本性。課程內容主張從學生成長、發展與生活實際出發,從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的現狀、問題和需要出發,尊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
4、開放性。面向學生逐步擴展的整個生活世界,從封閉的教科書擴展到所有對學生有意義、有興趣的題材。
❷ 德育包括哪些內容
愛國主義教育、理想教育、集體主義教育、勞動教育、人道主義與社會公德教育、自覺紀律教育、民主與法制觀念的教育、科學世界觀和人生觀教育、心理健康。
德育目標是通過德育活動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發展上所要達到的總體規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動所要達到的預期目的或結果的質量標准。德育目標是德育工作的出發點,它不僅決定了德育的內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約著德育工作的基本過程。
(2)德育政治教育包括哪些內容擴展閱讀:
德育的功能
1、社會性功能,指學校德育能夠在何種程度上對社會發揮何種性質的作用,主要指學校德育對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生影響的政治功能、經濟功能和文化功能。
2、個體性功能,個體性功能可以描述為德育對個體生存、發展、享用三個方面發生的影響,其中享用功能是本質體現和最高境界。 德育的核心任務是要賦予每一個個體科學的價值觀、道德原則和行為規范。
3、教育性功能,德育的教育性功能有兩大含義:德育的「教育」或價值屬性和德育作為教育子系統對平行系統的作用 德育對智、體、美諸育的促進功能。
❸ 小學德育的主要內容有哪些方面
小學德育的主要內容有哪些方面
(1)愛國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是指樹立熱愛祖國並為之獻身的思想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
(2)集體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是主張個人從屬於社會,個人利益應當服從集團、民族和國家利益的一種思想理論,是一種精神,最高標準是一切言論和行動符合人民群眾的集體利益。
(3)勞動教育;勞動教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點和勞動態度,熱愛勞動和勞動人民,養成勞動習慣的教育,是德育的內容之一。
(4)自覺紀律教育;自覺紀律教育,指的是使學生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國家和集體紀律的意義,養成自覺遵守紀律的習慣和品質的教育,其履行《學生守則》。
(5)民主與法制觀念教育;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教育,中國學校思想政治課教育內容之一。用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的基礎知識教育學生,增強他們的社會主義公民意識,使他們懂得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懂得與自己生活直接有關的法律,養成自覺遵守法律的行為習慣。
(3)德育政治教育包括哪些內容擴展閱讀:
德育教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中等職業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智育、體育、美育等相互聯系,彼此滲透,密切協調,對學生健康成長成才和學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導向、動力和保證作用,中等職業學校必須把德育工作擺在素質教育的首要位置。
中等職業學校德育目標是:使學生熱愛祖國,擁護黨的領導和黨的基本路線,確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理想信念,具有為人民服務、奉獻社會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養成科學的思想方法。
自覺地遵紀守法,依法維護自身權益,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健康的心理素質;熱愛專業,勤奮學習,勇於創造,大膽實踐,具有良好的職業習慣和安全意識、質量意識、效率意識、環境意識。
具體要求如下:
1.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覺維護祖國的尊嚴、榮譽、獨立統一和各民族的大團結,視國家利益為最高利益,立志為建設祖國,振興中華而奮斗。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正確理解和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3.努力學習初步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觀點和方法,正確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正確認識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增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4.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確立正確的職業觀、擇業觀、創業觀,形成符合社會和個人實際的就業觀,提高自我就業能力,做好適應社會融入社會的准備。
5.樹立社會主義民主觀念和遵紀守法意識。學習和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相關法律,行使法律賦予的權利,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維護合法權益;遵守校紀校規和職業崗位規范。
6.具有社會公德、職業道德意識和文明行為習慣。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規范,誠實守信,敬業愛崗,心中有祖國、心中有集體、心中有他人,學會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
7.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質。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自信心,樂觀向上,學會合作與競爭,提高應對挫折、匹配職業、適應社會的能力。
❹ 德育教育內容有哪些
德育教育內容分為愛國主義教育、理想教育、集體主義教育、勞動教育、人道主義與社會公德教育、自覺紀律教育、民主與法制觀念的教育、科學世界觀和人生觀教育、心理健康等十個內容。
德育教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智育、體育、美育、勞育等相互聯系,彼此滲透,密切協調,對學生健康成長成才和學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導向、動力和保證作用。各級各類學校應該把德育工作擺在素質教育的首要位置。
相關信息介紹:
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其基本任務是把學生培養成為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社會公德和文明行為習慣的公民,進而成為報效祖國、積極進取、誠實守信、敬業樂群,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創業精神的高素質勞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