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如何轉讓培訓機構需要注意法律哪些問題
1.為什麼轉讓?
我們知道,因為疫情影響和互聯網教育的強沖擊,線下教育機構的生存環境已漸入冬天,尤其是小機構。在和轉讓方溝通轉讓時,首當其沖的應該是為什麼轉讓。當然,很多時候,轉讓方是不會和盤托出真實原因的,至少不會把影響到轉讓的真實情況說明白。那麼就要在溝通的時候多聊,多問,多想。
當溝通到一定階段後,可以從轉讓方要到一下數據,來分析利潤率和經營狀況:
1.學生明細(包括剩餘課時、金額);
2.近一年消課明細;
3.全兼職教師明細;
4.近一年財務數據(員工工資、租金、推廣等等費用明細)
(干貨提醒,強烈建議收藏)
一般教育機構轉讓估值有這么幾項:房租、裝修費、學生人數、品牌等。經營困難的機構品牌價值幾乎沒有,不做考慮,剩下學生人數很有用,但是教育培訓行業是預收費模式,至少要明白你收的錢扣掉已經消耗的課時還剩多少錢。
2.假如轉讓成功,接盤後啟動需要多少資金?
以一線城市300-500平米,學生數100-200人來核算,首月的啟動資金主要有以下幾大塊:
房租:5萬
工資:營銷、班主任、教師、財務等崗位工資合計:15人*1.2萬/人=18萬(含五險一金及扣稅)
退費:10萬
招生推廣、硬體維護、其他:1萬
合計:34萬
3.上家的剩餘課時怎麼處理?與上家怎麼合作?
為了敘述方便,我們暫時把上家叫甲方,接手方叫乙方。
問題一:接手後,新簽、續推收入歸誰?
問題二:以月為單位,當月的消課既有甲方剩餘課時,也有乙方的新課時,而且前期半年應該甲方剩餘課時佔大頭,涉及消課的成本怎麼來核算分攤?
問題三:甲方是否入股,是否參與管理?如果入股,佔多少?參與管理,管什麼?
問題四:如果上述問題都有明確答案後,在擬定轉讓協議時,就可以從股權、資產、稅務變更、債務、生源及師資等多個方面考慮,明確轉讓前後甲乙雙方的權益、責任和義務,從法律上規避轉讓後的糾紛。
4.接手後的管理怎麼做?
第一:及時止損。接手校區面臨的第一個問題不是消課,而是可能要處理大量的退費,要有心理准備,和轉讓方要做好協定。當然最好的還是要馬上把學員服務做起來,抓緊消課,盡可能減少退費,降低資金壓力。
第二:開源節流。要整頓營銷、運營和教務三個團隊,精簡團隊,精兵強將。營銷要能盡快做起來業績,擴充現金流;運營要聯系家長和學員,做好服務,減少退費,全員復課,配合教務做消課;教師部門要培養大牛老師,提高教學質量,增加消課和續費推薦。
第三:線上線下。疫情期間大量的線上課,已經讓一部分學生習慣並喜歡上線上課,復課後,要做好線上線下協調,推出對應的產品,並作為未來的發展方向來設計部署。
⑵ 入股培訓機構要注意什麼
入股培訓機構公司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 這個培訓機構的培訓項目的前景,是否是朝陽培訓項目,如果這個培訓機構的培訓項目前景存在很大的風險,我認為入股不是明智的選擇。比如培訓可能是夕陽產業,或者競爭對手很多等等。
2.資本結構問題,如果您要入股這家培訓機構,我認為你需要了解入股的人數以及人群。按培訓機構而已,資金需要量並不巨大,所以股東人數最後控制在10人以下。如果您所入股的培訓機構有著很多股東,那麼意味著股權分散,架構鬆散,公司對於股東再次募集資金的能力不足,而且更嚴重的問題是培訓機構入股,一般股東都會參與公司的正常運營,這樣會使得股權對行政權力進行干預。當然了,如果再入股前其他股東能跟機構的運營者達成默契就更好了。
3. 發起人的信譽度,以及公司的潛在運營狀況。在入股前,發起人的背景調查必不可少,我想這個我不用說太多。其次您需要花時間和精力去看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了解企業目前的運營狀況,究竟是為了擴大業務和生產規模才招股的,還是因為資不抵債想拉人下水的,這個一定要弄清。
4.培訓機構的營業手續,擴股所要提供的法律依據等等。這個都是在您決定入股的時候所需要查看的企業資質。以免是皮包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