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面對和教育青春期叛逆的孩子
青春期指以 生殖器官發育成熟、第二性徵發育為標志的初次有繁殖能力的時期,在人類及高等靈長類以雌性第一次月經出現為標志;泛指青春期的年齡。下面是我為你帶來的如何面對和教育青春期叛逆的孩子 ,歡迎閱讀。
如何面對和教育青春期叛逆的孩子
第一、父母要和孩子有平等的溝通
溝通是雙方解決不同意見的根本。可能很多家長覺得跟孩子們有過溝通,但是總是不知道孩子的真實想法。其實,父母們應該有包容之心,在孩子面前不要把自己當成權威,有的孩子說的東西稍微有些偏離父母的意思,父母就盯著這些孩子的弱點,不斷施壓讓孩子改變。這樣孩子知道父母不尊重他們的想法,也就不會再把心裡的真正想法跟你溝通了。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應該建立在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礎上。
第二、父母需要真正用心去關心孩子
每一位父母都是關心孩子的,但是你的關心是真正的嗎?是用心的嗎?我們經常覺得孩子不聽我們話的時候,就從孩子身上尋找不乖的原因,有多少的父母反省過是不是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呢?有時候,我們應該和孩子換位思考,你小時候是不是也期待父母體諒你的心裡感受?為什麼到了自己作父母時就忽視了孩子這種權利呢?真正關心自己的孩子,在孩子做得不對的時候,可以有懲罰,但是需要弄清楚背後真正的原因。同時,孩子做得好的地方,也應該有獎勵。但是記住,孩子有犯錯的權利,無論孩子做錯什麼,都不應該太過於去責備孩子,泯滅了孩子的創造力。
第三、父母不要做權威的象徵
調查顯示,超過80%的父母總會是覺得自己是對的,孩子做了什麼就用自己的一套標准去衡量,不符合自己標准就反對。孩子更多地需要贊成,而不是反對。比如,孩子做作業一段時間後,跑去看電視,父母看見了就不讓孩子看,讓他繼續做作業。但是孩子會立馬就去做作業嗎?就算去了真的能用心做嗎?還不如讓孩子看一會,再接著做作業可能更好。
怎樣教育叛逆的孩子
1、親子之間的`溝通
這個是最根本的,也許很多父母和孩子都會有代溝,總琢磨不到孩子想什麼,可是做為父母,你們有真心實意的和孩子溝通過么?不要拿自己是大老人什麼的來壓孩子,這個是孩子最反感的,要和孩子想朋友一樣溝通。尊重孩子 家長不要老是盯著孩子的弱點,不要拿孩子的短處同別的孩子的優點比較。在與孩子接觸時,家長應盡可能多找孩子的優點,並多鼓勵,減少孩子對家長的抗拒心理。
2、學會真正關心自己的孩子
真正關心自己的孩子就要做到能夠與孩子換位思考,經常關注孩子的感受,要記得孩子的生日,記得學校開家長會的日子,孩子考試考好了給予相應的獎鼓,考不好也要多多鼓勵,千萬不要去太過去責備孩子。在某些事情上做錯了要給予他更正,正確的引導孩子。
3、不要總反對孩子想做的事情
有一些父母總把孩子當做小孩子,這不讓他做,那不讓他做,比如做完作業了想看一下電視,作為家長不應該反對的,這也是孩子需要的放鬆的空間,如果你叫他不要看,叫他會房間看書什麼之類的,雖然他不情願的回到房間了,可是他會認真看么?這樣根本沒有用的,就讓他放鬆一下吧,放鬆完了自然會回去好好認真學習的。
4、家庭的影響和父母的啟發誘導
家長應以身作則,父母的角色直接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做父母的必須對自己個人的生活方式和處世態度進行反省,注意修正自身的不良個性,隨時為孩子提供健康的東西。建立合諧、愉快的家庭氣氛。
5、放下權利給孩子,但絕對不是放任
如去哪裡玩啊,去吃飯之類的,不妨同孩子商量一下,考慮一下孩子的感受,徵求孩子的意見,有著民主氛圍的家庭,孩子一般能主動向父母靠近。但孩子的一些過分的要求又不能依之,不然日後他會自己放任自大,這樣會更難教育了。
孩子叛逆期的表現
1、破壞性強
摔東西、拆玩具、亂寫亂畫、撕書、故意把玩具丟的滿地都是。
2、倔強固執,情緒反應激烈
堅持要特定的某一件東西,即使是外表相同的也不要;堅持要穿某件衣服某雙鞋,即使不符合季節;想要做的事堅決要做到,否則就大哭大鬧;在公共場合坐地耍賴、打人。
3、和父母唱反調,不理睬
父母要求的事偏不做,越是禁止做的事情越要做;不理睬父母,寧願自己玩,不要父母一起玩。
4、挑戰規則和權威,攻底線
故意破壞之前訂好的規矩;層出不窮的提出新要求;和父母講條件,要達到要求才肯做事。
5、和其他孩子起沖突,易動手
和別的小朋友玩耍時,爭搶同一件玩具,爭搶先後順序,不願意和別人分享玩具,但又愛搶別人玩具,嚴重時甚至打人。
如何和叛逆期的孩子溝通
1、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
家長要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想問題、考慮問題、處理問題,同時也讓孩子做做當家長的角色,讓他體驗一下做家長的難處,角色的互換就很容易贏得相互的理解和信任。相互之間的理解和信任是家長與孩子之間進行交流和溝通最重要的前提條件。不妨試試和孩子輪流做家長,讓孩子體驗一把做家長的感覺,負責整個家庭某一段時間的日常事務。到時候,他不和你們溝通,恐怕也不行了。
2、順勢方法化解孩子情緒
這是一種心理學方法。當孩子對家長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時,他會故意做一些事情來氣家長,目的是激怒家長,如果家長被孩子牽著鼻子走,就會陷入非常被動的局面,使親子關系陷入僵局。但是家長出乎意料地接受了他的行為,平靜地接受他的反抗情緒,孩子就會感覺一拳打到棉花上,使不出力,從而轉變態度,達到與家長溝通。
3、避免長篇大論的說教
批評孩子就事論事,不算舊賬,不對孩子發出過多的指令。溝通的問題要具體化。家長有一種習慣就是容易語重心長,但是說出的話卻又特別空洞。比如「你可得努力學習」,這種語言表達是無益的。因為這些話缺乏明顯的可操作性,孩子把握不住,反倒造成孩子心理上的緊張焦慮。積極的方式是要以一種具體的問話,通過鼓勵的方式漸進式地與孩子溝通,這樣就比較容易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而且能夠把握住孩子思考、行動的方向。
4、給孩子做好表率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嚴以律己,在孩子的心目中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要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家長是最棒的,並為有這樣的家長而引以自豪。這就給家長與孩子進行正常的交流和溝通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不要把工作和夫妻間的壓力發泄到孩子身上,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隨便對孩子發脾氣,不要喜怒無常。如果家長自身在情緒處理上有問題,先要解決好自身的情緒問題。
『貳』 青少年叛逆如何教育
青少年叛逆如何教育
青少年叛逆如何教育,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離不開家人的呵護,未來的好壞,取決於孩子現階段的成長,對於孩子未來的發展是有很大影響的,以下是青少年叛逆如何教育方法。
青少年叛逆如何教育1
1、尊重孩子
家長不要老是盯著孩子的弱點,不要拿孩子的短處同別的孩子的優點比較。在與孩子接觸時,家長應盡可能多找孩子的優點,並多鼓勵,減少孩子對家長的抗拒心理。
2、換位思考
家長也是從青春叛逆期走過來的,只是沒有自己的孩子表現得明顯,所以面對孩子令人不解的行為,不妨換位思考,想想孩子為什麼會這樣。有了共鳴後就會理解孩子,能找出問題的症結。
3、忌談成績
同孩子交流,家長不要老以學習入題,這樣只會讓孩子心有壓力,懷疑家長交流的動機。交流時,家長可以從家事入手,將孩子的情緒穩定下來後,再談正事。
4、穩定情緒
家長帶著情緒去教育孩子,肯定是不理智的,會導致孩子愈加抗拒。所以,家長在急躁、心煩、不冷靜的時候,不要教育孩子。待冷靜後,再去同孩子交流。
5、允許犯錯
這個階段正是孩子形成主見的關鍵時期,小錯肯定難免,所以,家長應該允許孩子犯一點錯、吃點虧,不要過分束縛孩子的手腳。同時,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叛逆期的孩子模仿能力強,家長的良好言行能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
青少年叛逆如何教育2
少年叛逆期家長可以這樣做:
1、先想想自己的原因
為什麼孩子會叛逆,或者說不聽話。這往往是因為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自己首先沒做好榜樣,當孩子效仿父母的一些不恰當行為時,父母又要千番指責。這就會引起孩子對家長的反感,這也是青少年叛逆的最大成因。
2、就算言語不和也別棍棒相加
要知道叛逆的產生,來自於對束縛和限制的反抗。在平時的教育里,就不要給與過分的束縛和高壓,最後孩子叛逆期的反抗也並不會過分地強烈,情緒可以通過溝通來慢慢得到疏導。千萬不要溝通不成,就棍棒相加,用暴力解決問題。
父母要學會傾聽孩子們內心的聲音。面對青春期孩子的各種要求,哪怕是一些比較荒謬的要求,父母也應把它「當作一回事」,仔細慎重考慮,給予積極響應與討論。一方面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被承認,一方面也降低了成人與青少年發生矛盾沖突的幾率。
3、改變挑剔的眼光
很多家長更願意在孩子取得一些成績後,來挑剔孩子,為的是不讓孩子驕傲。但其實,家長總是挑剔孩子,會打擊到孩子的自信心。所以,家長要學會認可孩子,多鼓勵孩子。
總之,解決青少年叛逆問題還是要父母對孩子有點耐心,好好溝通,設身處地的為孩子們想一下,也可以到心之語咨詢,鄭州心之語集應用心理研究、心理成長、心理矯正和精神矯正為一體的心理咨詢中心,在發展的同時,更側重於完善核心技術內容,盡全力協助和解決來訪者根本問題。
青少年叛逆如何教育3
青春期孩子的主要特點
一、強烈的獨立性渴望。
何為獨立性渴望,意思是說,在他們的潛意識里,他們認為自己已經長大,無論是想法還是做事上,都渴望鐫刻出屬於他們的印記。
所以,有的時候,為什麼他們不喜歡聽父母啰嗦,不聽父母的話,就是如此。
他們認為自己是對的,而父母說的那些,從他們內心深處,並不認同。
二、行為上多做出幼稚的傻事。
他們所以為,絕不會是真正的以為。
他們尚未讀萬卷書,他們尚未行萬里路,他們尚未閱人無數。年齡的短板,是他們自身的局限性。所以少不更事的`他們,雖然自認為已經長大,可以獨立完成一件件事兒,但往往因盲目性,做出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幼稚的傻事。
三、渴望與人傾訴。
青春期少年總是矛盾的,他們希望與人傾訴,但又有一絲羞怯,不想將自己的內心被別人看穿。尤其是父母,他們有時渴望與父母平等對話,但父母卻又將他們看作孩子。所以,有時,他們寧願將自己心中所想訴諸於日記,也不會與父母分享。
四、朦朧的愛。
青春期的少年少女,由於性的發育和逐漸成熟,在荷爾蒙的促使下已經對異性產生朦朧的好感,渴望與異性交往,或在喜歡的人面前表現自己。但同時,他們大多又會壓抑自己對異性的好感。又是一種矛盾的狀態。
為人父母的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孩子的青春期?
一、換位思考,與孩子平等對話。
青春期的孩子,我們真的要平等對待了。
站在平等的位置,給予他們尊重,他們能感受到。
同樣的,當我們給予他們尊重時,他們也會尊重父母。
而這時,無論任何問題,父母和孩子,都可以進行無隔膜地交流。
二、學會傾聽,多多鼓勵孩子。
人為什麼長著兩只耳朵,卻只有一個嘴巴。傾聽的重要性由此可知。
有時候,我們不要喋喋不休,而是要傾聽孩子發出的聲音。
不要時時刻刻去否定孩子的想法,而是要多多鼓勵,與此同時,可以告訴他們一些自己的看法。
三、控制情緒,允許孩子犯錯。
上文已經說過,青少年時期的孩子,總會做出些幼稚的傻事,這時的我們,一定要控制好情緒,在可控的范圍內允許孩子犯錯。給予他們改正的機會。
當然,有一個大前提,我們雖不束縛孩子,但還是要不留痕跡地多多關注孩子,避免孩子走上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