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時候可以取消中國應試式教育
應試教育是一個貶義詞,它是相對素質教育而提的。應試教育也稱「升學教育」,強調「雙基」和能力與智力因素,這本無可厚非,問題在於片面。其一,應試教育偏重智力,而忽視了德體美勞;重視應考科目,忽視選修和免考科目。曾經帶學生到某重點學校的附中參加化學競賽,發現初三年級課程表上除了中考科目語數英物化政體外,其他科目全部取消,可謂極端真實,真實極端。
其二,應試教育重視知識量,忽視學生素質、自我探究能力的開發。中國學生的知識水平是較豐富的,但往往缺乏創新和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目前雷聲哄哄的教育改革正是以往填鴨式造就的英才們帶領的,他們真的准備好了嗎? 其三,應試教育重理論,忽視活動課程和社會實踐課程;偏重簡單「高效」的講授法,忽視學生能動的發現法。應試教育不尊重人的存在,不能調動學生主體的能動性,而簡單一化為機械的加工。
其四,應試教育偏重「好生」,忽視大多數學生,特別是差生。學校教育成為嚴酷的、受到來自社會、家庭、學校三重壓力的淘汰賽。英才三兩人,犧牲一大片。要知基礎教育(包括高、專、職及成人高中)是服務大多數的普通的普及式教育。培養少數人才,耽誤較多人,反映了應試教育的極端
⑵ 什麼時候才能告別應試教育
都知道我國教育向來以應試為主,語數外被稱為主課,一大原因就是高考不分文理都要考。除了語數外,政治、歷史、物理、化學等科目作為高考的選考科目也較受重視。
應試教育的優劣就不去說它了,但以上科目絕不是教育的全部。與應試教育相對應的素質教育提倡的不是考試成績,而是思想、能力、個性和心理的培養,塑造的是更為健全的人格。
也許未來我國從小學到高中階段出現下面10種課程時,就可以說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的過渡已經完成。
1. 數理化應用課
我們學過不少數理化方面的理論知識,真正能應用到日常生活實踐中的並不多。那些「雞兔同籠」之類貌似結合歲改笑了生活場景的應用題,其實也無助於解決日常問題。把書本上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其實是掌握知識的最好手段,死記硬背一大堆公式定理,不如學會如何讓它們為你所用。
2. 編程課
就算孩子長大後不會當程序員,學習一下編程也是大有收獲的。編程是一門特別強調邏輯思維的技能,能夠訓練大腦按照符合邏輯的規則解決問題,同時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用符合邏輯的手段實現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的能力,將會是這些孩子長大成人後的一大競爭力。
3. 視頻製作課
國外學校的戲劇選修課側重於表演,我國在這一塊的缺失就更大。隨著拍攝視頻越來越方便,未來視頻將成為主要的傳播媒介之一,而要乎含拍好視頻偏偏又需要掌握許多專門知識。從構思、腳本、拍殲配攝再到後期剪輯,如果孩子從小就能在這些方面接受系統正規的教育,對他們來說也是多了一門傍身的實用技能。
4. 運動課
有人會說,我們不是有體育課嗎?話是沒錯,但現在的體育課有多水大家也不是不知道,連號稱足球之鄉的梅州市,孩子們上體育課都是抱個足球跳舞。之所以用「運動課」,就是為了區別於現在這種名存實亡的「體育課」,只有讓體育運動回歸到它的本質,才能讓孩子真正強身健體。
5. 音樂課
和體育課類似,我們現在的音樂教育也是淺嘗輒止甚至名存實亡的。音樂老師教的那幾首歌只留在記憶深處,嘴裡哼唱的還是當下最流行的曲調,至於樂器演奏在上學的時候更是碰都沒碰過……這樣的音樂教育當然遠遠不夠,長大後也就錯失了這門美妙藝術帶來的樂趣。
6. 哲學史課
大學階段前學哲學史會不會太深了一點?這其實是我們對哲學的畏懼心態在作怪。哲學固然有其復雜性和抽象性,但也有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方面。無論是東方哲學史還是西方哲學史,都是一部人類思想精華的演進史,直接影響了今天的世界和政治格局,學生多少都應該了解一些。
7. 圍棋課
人工智慧在圍棋上擊敗人類,並不意味著這種古老的博弈就失去了價值,它依然是人類智力游戲中最復雜、最精妙的。事實上爭勝負並不是圍棋的最高境界,修身養性的智慧才是。同時下好圍棋還需要強大的計算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也能培養耐心、謙卑和公平競爭等美德。
8. 虛構寫作課
作文在語文考試中通常是分數佔比最大的一項,然而我們的作文課完全一邊倒地傾向於非虛構寫作。議論文不說了,就連記敘文也是要求對現實的描寫,至於小說、劇本、詩歌等虛構寫作根本就不會觸及。作文課讓許多人掌握了寫作的基礎,如果只停留在這個基礎上,寫出的只能是平淡乏味、毫無趣味和思想的平庸文章。
9. 搏擊課
搏擊屬於體育的范疇,但又很有必要從這一范疇中獨立出來單開一門課。近年來校園霸凌現象越來越多,讓學生們普遍學習搏擊不會助長這種現象,反而能起到抑製作用。通過學習搏擊,學生們既能增強自我保護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學會這種能力不是用來欺凌弱小的武德。
10. 多元文化課
我們活在一個越來越開放的世界裡,今天的孩子們在長大成人後,面對的社會必定會更多元化。了解不同的文化,接觸不同的觀點,可以讓一個人的眼界更開闊,心態更包容。與過去相比,今天的學校教育在多元化方面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如果能夠單設一門課,那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