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對特殊幼兒的教育方法
(一)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
盡可能為孩子提供學習的機會。只要有可能上學的,要克服一切困難讓孩子上學。最好上特殊兒童學校;沒有特殊兒童學校的地方,可以隨班就讀。實在上不了學的,也要採用不同的方式讓孩子學習文化知識。這對孩子的一生是十分重要的。在學習和活動中增強他的規則意識,教師教給他整理玩具的方法,讓他知道玩了玩具後應該自己整理的道理
(二)良好個性的培養
1、由於特殊兒童各方面的發展水平都比較低,尤其是大腦皮質的興奮和抑制過程比較弱,且轉化機制易出現紊亂,所以他們對外界環境的適應比較困難。根據這一特點,為特殊兒童制訂的生活作息制度就不宜隨意更改,而應嚴格執行。在日常生活及教學活動中培養良好的個性,讓他學會謙讓。
2、做好家長工作,讓家長配合共同培養其好的個性。在家不要太嬌慣和溺愛孩子
(三)激發參與活動的興趣
1、家長應該盡早給孩子選擇學習一技之長的機會,這是孩子未來生活的依靠。想辦法(通過口頭表揚鼓勵及物質獎勵法——紅五星的方式)。調動他的積極性,使他有主動參加活動的慾望。
2、教育孩子正視現實,正確對待自己的不同。世界上的事情沒有絕對的公平,每個人都會經歷不同的苦難,家長可以給孩子講述許許多多的人和事證明這個道理。讓「命運不公平」的思想見鬼去吧!在平時的活動中老師多注意對他進行動手操作方面的培養,提高其動手能力,增強自信心。
3、體育鍛煉對特殊兒童具有特殊的意義,也有難以想像的困難,應幫助他們天天堅持1~1。5小時的適合自身特點的鍛煉,並注意培養他們頑強的意志力。減輕負擔、增強營養、增加睡眠、科學鍛煉、矯正身體缺陷是制訂和執行特殊兒童生活制度的關鍵。
2. 怎樣關愛特殊兒童這些方法教你關愛特殊兒童
1、怎樣關愛特殊兒童?
1.平時多關心一下孩子。對於特殊孩子來說,平時可以多關心一下。
2.多跟孩子溝通交流。平時多跟孩子溝通一下,看看有什麼困難。
3.對孩子要有耐心。對待孩子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要急躁。
4.讓孩子感受到大家對他的愛。一定要多給孩子一點愛,讓他感受到大家的愛和溫暖。
5.多去鼓勵孩子。平時如果孩子做的比較好的話,要多去鼓勵。
2、特殊兒童是指與正常兒童在各方面有顯著差異的各類兒童。這些差異可表現為智力、感官、情緒、肢體、行為或言語等方面,既包括發展上低於正常的兒童,也包括高於正常發展的兒童以及有輕微違法犯罪的兒童。
3. 寶寶身邊出現「特殊」兒童,這時候該怎樣教育孩子平等對待
如何對待特殊兒童,這對孩子來說是重要的一課,對父母來說更是重要的一課,因為只有父母把這件事情做好,從而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孩子才能有榜樣學習,才能做好對待身邊這些特殊的朋友。
孩子的教育是家庭的大事,也是我們國家的大事,不論是特殊兒童還是正常兒童,我們都應該嘗試所有的辦法,讓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起來。
4. 智障兒童應該如何教育
對於教育智障兒童,應該根據他們的能力和需求進行個性化的教育和培養。以下是一些建議:
建立良好的溝通返盯悉和交流能力。智障兒童通常存在語言和社交技能方面的困難,因此教師和家長應該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溝通和交流能力,以便他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提供適當的支持和幫助。智障兒童可能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幫助來獨立生活和學習。教師和家長應該為他們提供適當的支持和幫助,例如提供個人衛生用品、監督他們的飲食和穿衣漏乎等。
培養自尊心和自信心。智障兒童通常存在自尊心和自信心方面的問題,因此教師和家長應該幫助他們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讓他們感到自己是有價值的和重要的。
制定個性化的教育計劃。由於智障兒童的特殊需求,教師和家長應該制定個性化的教育計劃,以便根據他們的能力和需求進行教育和培養。
鼓勵積極參與活動。智障兒童可能存在學習困難,因此教師和家長應該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各種活動,例如藝術、音樂、體育等,以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總之,教育智障兒童需要耐則扮心和細心,教師和家長應該根據他們的能力和需求進行個性化的教育和培養,為他們提供適當的支持和幫助,讓他們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並融入社會。
5. 面對特殊孩子怎麼教育
粗略地談談我的幾種教育方法:
一、正確對待特殊學生,把更多的愛心獻給特殊學生,這是教育成功的根本點。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教師,只有擁有一顆愛心才能教育好學生。
二、平等對待、認識特殊學生,這是教育成功的基礎。
特殊學生由於種種原因,在學校及家裡受到批評、歧視及埋怨較多,從而在他們的內心深處產生了自卑感。一有什麼動靜,就變得很敏感,心存戒心,而且逆反心理很重,經常的批評容易使他們自暴自棄。但是這是表面現象,說到底,在他們的內心深處是非常渴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諒解、信任和理解,需要溫暖和關懷。所以,老師要懂得一點心理學、教育學知識,既要懂得如何教,更要懂得為何要這樣教的原因,從而在學生出現反復時,也能冷靜對待,幫助學生分析原因,心平氣和,誠心相待。因此,我們在教育特殊生時應給予他們溫暖、關懷,幫助他們克服逆反心理,樹立學習的信心。
我們在教育特殊生時應給予他們溫暖、關懷,幫助他們克服逆反心理,樹立學習的信心。
三、加強與家長的聯系,這是做好特殊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即時、有效的溝通是轉化「特殊學生」的重要步驟,班主任及時與家長聯系,商討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了解特殊生在家及學校的情況,以尋找最佳教育途徑,最大限度地發揮家長在子女教育中的作用。
6. 如何幫助特殊兒童
1、營造輕松的環境。
首先是教師的態度應有助於形成安全、溫馨的心理環境。「嚴師說」已不再適用。調查顯示,幾乎每一個幼兒都喜歡親切、和謁、愛笑的教師,像媽媽的教師給孩子安全感、信賴感。
2、提供表現的機會。
在教育教學中冊棚,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關注特殊兒童的發展,把機會更多地留給他們。可採用循序漸進的原則,耐心誘導孩子,鼓勵他們大膽表搭瞎現,並給他們創造表現的機會。如引導他們在活動區內進行活動,多請他們扮演角色、回答問題、充當教師的助手等。
3、以愛心感化幼兒。
幼苗需要愛心澆灌,孤僻的孩子更需要愛的滋潤。老師們都認為:孤僻幼兒恰恰又十分固執,不會輕知姿空易順從,不太容易改變。我們必須摸清他們的脾氣、喜好,首先得投其所好,再慢慢地加以引導,把他當成自己的孩子,以慈母般的愛去感化他們。
幼兒園特殊教育的意義:
特殊教育和不僅像普通教育那樣,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還特別強調進行補償缺陷和發展優勢的教育,例如教盲童學習盲文和定向行走,對聾童進行聽力、語言訓練,對弱智兒童進行感知覺和動作能力的教育訓練等。
特殊教育更重視早期教育,因為兒童年齡愈小,可塑性愈大,也可以及早保護殘疾兒童的殘余視力和聽力,開發兒童的智力和語言能力,錯過了最佳期,往往事倍功半。如對聾童沒有進行早期語訓,就會給今後語言的發展帶來很大困難。
7. 怎麼對特殊兒童進行教育
特殊學生指的是視力障礙、聽力障礙、智力障礙及肢體殘疾的孩子,這些孩子需要去專門的特教中心學習,這樣的學校就是為了滿足這些特殊孩子的需要而設計和提供的教育。特殊教育會根據殘疾孩子的身心特點,最大限度地滿足特殊孩子們的教育需要,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和健康積極的樂觀心態,培養他們戰勝困難的信心,克服自卑心理,培養他們掌握一技之長,讓每個殘疾孩子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8. 特殊兒童的教育方法
家長在對特殊孩子進行教育時,可以在生活中向兒童進行安全教育,通過榜樣學習來教導兒童。要從小事抓起,以預防為主,增強兒童的意識,不拘泥於單一的說教方式。
目前一些特殊家庭片面地世備追求學科課程的教學,忽視相關安全教育和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所處幼兒成長期年齡階段,正是人生觀的初步形成階段,對一些事物有較敏銳的感受,在這個時候,對他們進行安全教育,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父母可以利用外出帶他們去熟悉周圍環境。也可以實地教育他們在樓道、通道、台階、校門處不要擁擠踩壓,注意教室水、電、氣的安全,如何識別強酸強鹼有毒物品。
榜樣學習
有些兒童已經有保護自己安全及符合安全規則的行為,毀飢他們可以作為其他兒童的榜樣,他們的意見和行為能夠對其他兒童造成很大影響。當兒童有不當行為發生時,家長可以告訴兒童這樣做不恰當的理由。對兒童行為的建議也能夠幫助他們對自己行為意識的學習,年齡越小的兒童,這種建議越能幫助他們。
對兒童進行意識養成教育要從小事做起,以預防為主。教育學生在進食熱湯或喝開水時必須先吹一吹,以免燙傷。吃魚時,要把魚刺挑干凈,以免搜余毀魚刺卡在喉嚨里。進食時不嬉笑打鬧,以免食物進入氣管等等。